2012-12-12
,离现在 12
年 31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1
(一) 莫耳的計算:
A、 原子量:
(1) 定
12
C 原子的質量為 12,其他待測原子與
12
C 相比,即可求出待測原子的原子量。
(2) 公式:待測原子的原子量:
12
C 原子的原子量=待測原子質量:
12
C 原子質量
(3) 平均原子量:元素在自然界中均有同位素,可依其個別含量計算出平均原子量。
(4) 若
12
C 在自然界的存量 99 %,
13
C 在自然界的存量 1%,
則碳的平均原子量=12 × 99 % + 13 × 1 % = 12.01
B、 分子量:
(1) 純物質的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總和。
(2) 水的分子式為 H
2
O,氫的原子量 1.0,氧的原子量 16.0,則:
水的分子量:(1.0×2) + 16.0 = 18.0
(3) 根據上述的定義,原子量與分子量並沒有單位,但是為了計量方便,規定絕對原子量、
絕對分子量的單位為克/莫耳。
C、 莫耳的計量:
(1) 12 克的
12
C 原子所含的粒子數約為 6× 10
23
個,此一數目稱為亞佛加厥數。
與亞佛加厥數同數目的粒子數,稱為 1 莫耳。
(2) 1 莫耳的電子就是 6×10
23
個電子
2 莫耳的氧就是 2×(6× 10
23
)個 O
2
分子。
公式:
23
6
10
粒子數
=莫耳數
個
或是 粒子數=莫耳數×(6×10
23
)
(3)
1 莫耳原子的質量=原子量×公克;
1 個原子的質量=
23
(
)
6
10
原子量
公克
。
公式:
質量
原子莫耳數=
原子量
; 原子質量=原子莫耳數×原子量
【例】
:碳的原子量為 12,則 3 公克的碳:
(1) 含碳原子若干莫耳?
(2) 含碳原子多少個?
(4)
1 莫耳分子的質量=分子量×公克;
1 個分子的質量=
23
(
)
6
10
分子量
公克
。
公式:
質量
分子莫耳數=
分子量
;
分子總質量(克)=分子莫耳數×分子量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2
【例】
:二氧化碳 CO
2
的分子量為 44,求 8.8 公克的二氧化碳:
(1) 含二氧化碳分子若干莫耳?
(2) 含二氧化碳分子若干個?
【例】
:甲烷(CH
4
)中:
(1) 碳元素的質量占若干%?
(2) 氫元素的質量占若干%?(C=12,H=1)
( )1. 科學家計畫製造一座「太空電梯」
,以探測外太空與火星。支撐這座「太空電梯」的纜繩是
一束由+億條,長達+萬公里的奈米碳管所製成,每條奈米碳管含有 7.2x10
17
個碳原子。
試估計這束纜繩至少需要多少公斤的碳來製備?
(A)2.40 (B)7.20 (C)14.4 (D)28.8。
( )2. 有一金屬晶體,邊長為 5.0Å 的單位立方體中含有 4 個原子,己知晶體密度為 1.6 g/cm
3
,
則此金屬的原子量為何?(1Å =10
-
8
cm)
(A)20 (B)30 (C)40 (D)50。
( )3. 醋酸的化學式為 CH
3
COOH,則 3.0 × 10
22
個醋酸分子質量為何?(C=12,H=1,O=16)
(A)3.0×10
22
克 (B)6.0 克 (C)60 克 (D)30 克。
( )4. 某有機化合物經元素分析得質量百分比如下:C:40 %,H:6.67 %,O:53.33 %,若
知該化合物分子量為 60,則該化合物及個分子中含有氫原子若干個?
(A)2 (B)3 (C)4 (D)6。 (C=12,H=1,O=16)
【題組】1 莫耳分子是多少個?我們可以學習美國的富蘭克林估計它!將 1 荼匙(4cm
3
)的某種油倒
在乾淨的湖面上,假設油迅速擴散,直到蓋住 4×10
3
平方公尺的湖面才停止。若蓋住湖
泊的油層只有五個分子厚度,油的密度 0.9 g/cm
3
,油的分子量 360。請回答下列問題:
(1) 假設油分子的形狀是正立方體,一個油分子的邊長大小約為________公分。
(2) 湖面上約有_______個油分子。
(3) 湖面上油中所含分子的數目約為________個。
(二) 化學反應式與化學計量:
A、 化學反應式的寫法:
(1) 化學反應式:
甲、根據實驗的結果,將化學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產物寫成化學式,並用一些簡單符號
相連,成為一個類似數學方程式的橫式。
乙、化學反應時,原子不消失也不增加,故在各化學式前加上係數(整數),代表分子
數或莫耳數。
丙、在「+」號上、下可以用文字或符號,來表示反應所需的條件(如:加熱、電解、
加入催化劑等),或生成物的狀態(固態、氣態等)。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3
【例】雙氧水分解成水與氧氣,用二氧化錳為催化劑:
2
MnO
2 2
2
2
2H O
2H O+O↑
【例】均衡 Cu+H
2
SO
4
CuSO
4
+SO
2
+H
2
O
(1) 先平衡 S,假設 CuSO
4
、SO
2
的係數為 1,則左邊的 H
2
SO
4
係數應為 2,得:
Cu+
2H
2
SO
4
1CuSO
4
+
1SO
2
+H
2
O
(2) 再平衡 Cu,於是左邊的 Cu 係數為 1,得:
1Cu
+
2H
2
SO
4
1CuSO
4
+
1SO
2
+H
2
O
(3) 再平衡 H,於是右邊的 H 係數為 2,得:
1Cu
+
2H
2
SO
4
1CuSO
4
+
1SO
2
+
2H
2
O
(4) 驗算方程式兩邊的 O,得左邊的 O 有 8 個,右邊的 O 有 4+2+2=8 個
B、 重要的化學反應式:(必背!)
(1) 氫燃燒:2H
2
+O
2
2H
2
O
(2) 水電解:2H
2
O2H
2
↑(負極,有可燃性)+O
2
↑(正極,有助燃性)
(3) 鎂燃燒:2Mg+O
2
2MgO; 氧化鎂+水:MgO+H
2
OMg(OH)
2
(4) 鈉燃燒:4Na+O
2
2Na
2
O; 氧化鈉+水:Na
2
O+H
2
O2NaOH
(5) 碳燃燒:C+O
2
CO
2
↑; 二氧化碳+水:CO
2
+H
2
OH
2
CO
3
(6) 硫燃燒:S
8
+8O
2
8SO
2
↑; 二氧化硫+水:SO
2
+H
2
OH
2
SO
3
(7) 鋼絲絨燃燒:4Fe+3O
2
2Fe
2
O
3
; 氧化鐵不溶於水。
(8) 氧化汞加熱:2HgO2Hg+O
2
↑
(9) 雙氧水分解:2H
2
O
2
2H
2
O+O
2
↑
(10) 鎂+鹽酸: Mg+2HClMgCl
2
+H
2
↑
(11) 鈉+水:2Na+2H
2
O2NaOH+H
2
↑
(12) 大理石+稀鹽酸: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13) 鹽酸+氫氧化鈉:HCl+NaOHNaCl+H
2
O
(14) 硫酸+氫氧化鈉:H
2
SO
4
+2NaOHNa
2
SO
4
+2H
2
O
(15) 碳酸鈉+氯化鈣:Na
2
CO
3
+CaCl
2
2NaCl+CaCO
3
↓
(16) 碳酸氫鈉加熱: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
(17) 呼吸作用:C
6
H
12
O
6
+6O
2
6H
2
O+6CO
2
↑
(18) 石灰水+二氧化碳:Ca(OH)
2
+CO
2
H
2
O+CaCO
3
↓
C、 化學計量與質量守恆定律:
(1)
【要訣】
:化學反應式的係數比=分子數比=莫耳數比。
(2)
23
6
10
質量
分子個數
莫耳數=
=
分子量
個
【例】氫燃燒生成水的化學變化,其質量關係如下:
(1) 化學反應式:2H
2
+O
2
2H
2
O
(2) 分子數比:2 個 H
2
分子+1 個 O
2
分子
2 個 H
2
O 分子
(3) 莫耳數比:2 莫耳 H
2
分子+1 莫耳 O
2
分子 2 莫耳 H
2
O 分子
(4) 質量比:已知 H 的原子量為 1,O 的原子量為 16,
H
2
的分子量=2,O
2
的分子量=32,H
2
O 的分子量=18,
2 莫耳氫氣質量=(2x2)克,1 莫耳氧氣質量=(32x1)克,2 莫耳水質量=(18x2)克
(5) 質量比 氫氣:氧氣:水=4 克:32 克:36 克=1:8:9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4
【例】鈉金屬 9.2 克與足量的水反應,可生成若干克氫?(Na=23,H=1)
(1) 化學反應方程式 2Na+2H
2
O2NaOH+H
2
(2) 鈉莫耳數=9.2÷23=0.4 莫耳
(3) 鈉莫耳數:氫莫耳數=2:1=0.4:X X=0.2 莫耳 生成氫氣 H
2
=0.2 莫耳
(4) 氫氣 H
2
分子量=2 0.2 莫耳 H
2
質量 = 2 × 0.2 = 0.4 克
(三) 質量守恆定律:
A、 內容:在化學反應裡,反應前所有物質的總質量恆等於反應後所有物質的總質量;即:
反應物所消耗的總質量=生成物所增加的總質量。
B、 討論:
(1) 化學變化前後,原子的種類及數目都不變,因此原子的總質量不變。
(2) 當反應物或生成物中有氣體時,實驗裝置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如此反應前、後總質
量才不會改變。
【例 1】:大理石和鹽酸在開口的容器中反應,質量似乎減少了,其實是生成的二氧化
碳已經逸散到空氣中了。
【例 2】鐵在空氣中燃燒後,質量似乎增加,是因為空氣中的氧與鐵化合成氧化鐵之故。
(3) 如果將氧的質量也計算在內,實際上整個反應前後的總質量是不變的。
C、 相關實驗:
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反應:
方程式:碳酸鈉+氯化鈣
碳酸鈣↓+氯化鈉
Na
2
CO
3
+CaCl
2
CaCO
3
↓+2NaCl
質量變化:反應後質量不變。
反應前沒有加入的氣體,反應後沒有逃逸的氣體。
反應後產生白色碳酸鈣沉澱(CaCO
3
難溶於水)。
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
方程式:大理石+稀鹽酸
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質量變化:反應後質量減少。
反應後由於產生 CO
2
逃逸,使得固體的總質量減少。
反應後產生的 CaCl
2
能溶於水中,形成無色溶液。
濕潤的鋼絲絨生鏽反應:
方程式:鐵+氧
氧化鐵
2Fe+3O
2
2Fe
2
O
3
質量變化:反應後質量增加。
反應前由於 O
2
加入反應,使得固體的總質量增加。
反應後產生的 Fe
2
O
3
難溶於水。
鎂帶加入稀鹽酸反應:
方程式:鎂+稀鹽酸
氯化鎂+氫氣↑
Mg+2HClMgCl
2
+H
2
↑
質量變化:反應後由於產生 H
2
氣體逃逸,因此瓶內的總質
量減少。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5
【例】下列化學反應式中何者最能表達右圖所顯示的反
應?其中淺藍色球體代表 X 原子,黑色球體代表
Y 原子。
(A)X
2
+2Y2XY (B)2X+Y
2
2XY
(C)X+Y
2
XY
2
(D)5X+5Y
2
5XY
2
【例】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科學家稱做
“蓮花效應",這是因蓮花葉的表面為奈米結構的關係。某
科技公司利用此效應生產
“自淨玻璃",其神奇之處全在於玻璃表面塗上 40 奈米厚的二氧化鈦
(TiO
2
)“奈米薄膜"。此“奈米薄膜"可與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作用,將落在玻璃上的有機物加以分
解,使有機物化為烏有;還能使玻璃表面的雨點或霧氣變成一個薄層而使玻璃表面濕潤,並洗掉
表面髒污。工業上的二氧化鈦可用下列兩步驟製得:
(1) 2FeTiO
3
+7Cl
2
+3C 2X+2FeCl
3
+3CO
2
(2) X+O
2
TiO
2
+2Cl
2
則 X 的化學式為何?
【例】將 60 克的葡萄糖(C
6
H
12
O
6
)完全燃燒後,可得到多少克的水? (C=12,H=1,O=16)
(A)9 (B)18 (C)27 (D)36。
【例】已知 3 克的甲與 5 克的乙恰可完全反應生成 8 克的丙,則 12 克的甲與 15 克的乙完全反應,
可生成若干克的丙?
(A)20 克 (B)24 克 (C)27 克 (D)32 克。
【例】有一反應 2X+3Y2Z,反應物 X 與生成物 Z 的質量關係如右圖,
試問當有 4 克的 Z 生成時,需要多少克的 Y?
(A)0.5 (B)1.0 (C)1.5 (D)3。
(四) 物質的莫耳概念:(原子量:Cu=64,O=16,Cl=35.5,Na=23,H=1)
物質
化學式 分子量
(原子
量)
1 莫耳質量 0.4 莫耳質量
0.6 莫耳個數
質量
分子莫耳
金屬銅
128 克
氧氣
96 克
氯化鈉
234 克
水
90 克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6
原子量:Cu=64,Ca=40,C=12,O=16,S=32,H=1
化學物質 分子量
質量
分子莫耳
原子莫耳
O 原子莫耳 O 原子質量
總原子數
碳酸鈣
60 克
硫酸銅
64 克
葡萄糖
72 克
酒精
23 克
硫酸
245 克
(五) 化學反應的質量守恆
化學變化
雙氧水(過氧化氫)水+氧氣
反應方程式
2H
2
O
2
2H
2
O+O
2
分子量
雙氧水=1×2+16×2=34
水=1×2+16=18
氧=16×2=32
莫耳數
2 莫耳雙氧水
2 莫耳水
1 莫耳氧
質量
34×2=68 克
18×2=36 克
32×1=32 克
質量守恆
反應前質量=68 克
反應後質量=36 克+32 克=68 克
原子量:Ca=40,C=35.5
化學變化
碳酸鈣+稀鹽酸
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反應方程式
CaCO
3
+2HCl CaCl
2
+H
2
O+CO
2
化學計量
1 莫耳 CaCO
3
和 2 莫耳 HCl 完全反應,產生 1 莫耳 CaCl
2
、1 莫耳 H
2
O 和 1 莫耳 CO
2
物質
碳酸鈣
稀鹽酸
氯化鈣
水
二氧化碳
分子量
40
36.5
111
18
44
莫耳數
質量
40 克
質量守恆
原子量:C=12,O=16,H=1
化學變化
乙醇+氧
水蒸氣+二氧化碳
反應方程式
C
2
H
5
OH+3O
2
2CO
2
+3H
2
O
化學計量
1 莫耳 C
2
H
5
OH 和 3 莫耳 O
2
燃燒,產生 2 莫耳 CO
2
和 3 莫耳 H
2
O
物質
乙醇
氧
水蒸氣
二氧化碳
分子量
46
32
18
44
莫耳數
質量
13.2 克
質量守恆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7
( )1. 某金屬氧化物之化學式可用 V
2
O
n
表示,n 為一正整數,若已知每莫耳 V
2
O
n
質量為 182 克,
則 n 為下列何者?(原子量:V=51,O=16)
(A)8 (B)5 (C)4 (D)3。
( )2. 已知甘胺酸的分子式為 C
2
H
5
O
2
N,則下列何者是 0.5 莫耳甘胺酸中所含元素的質量?(已知
原子量:C=12,H=1,O=16,N=14)
(A)氧 32 克 (B)氮 14 克 (C)碳 12 克 (D)氫 5 克。
( )3. 下列各物質中,何者所含的氧原子數為一莫耳?(原子量 H=1,C=12,O=16)
(A)180 克的 C
6
H
12
O
6
(B)44 克的 CO
2
(C)36 克的 H
2
O (D)16 克的 O
2
。
( )4. 下列各物質中何者所含的分子數最多?(原子量:O=16,C=12,H=1)
(A)48 克的 O
2
(B)20 克的 H
2
(C)90 克的 H
2
O (D)264 克的 CO
2
( )5. 設 X、Y、Z 分別代表三種相異之元素,若下列為已均衡之化學反應式:
XZ
2
+2Y2 甲+X,則依據道耳吞之原子說,甲的化學式為下列何者?
(A)YZ (B)YZ
2
(C)Y
2
Z (D)Y
2
Z
2
。
( )6. 已知一莫耳氮分子(N
2
)與二莫耳氧分子(O
2
)化合可生成二莫耳甲分子,若以 表示氮原子,
以 表示氧原子,則下列何者可用來表示甲分子的結構?
( )7. 甲烷(CH4)與丙烷(C3H8)在充足的氧氣下完全燃燒反應,反應方程式如下:
CH
4
+O
2
CO
2
+H
2
O; C
3
H
8
+O
2
CO
2
+H
2
O (以上之反應方程式皆未平衡)
若各取 1.0 莫耳的甲烷與丙烷使其完全燃燒,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燃燒所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比為 1:3 (B)燃燒所產生水蒸氣的莫耳數比為 1:3 (C)
燃燒所需氧氣的莫耳數比為 1:3 (D)兩氣體的質量止為 1:3。
( )8. 右圖為鎂帶燃燒產生氧化鎂質量的關係圖,若取 12 公克的鎂帶
與 6 公克的氧燃燒,最多可以產生幾公克的氧化鎂?
(A)20 (B)15 (C)10 (D)5。
( )9. 一平衡化學反應式 A+3B2C,若分子量 A 為 28,B 為 2,C
為 X。將 Y 公克的 A 與 36 公克的 B 反應,當 B 完全用完後,
還剩下 12 公克的 A,下列有關 X 與 Y 的組合,何者正確?
(A)X=17,Y=180 (B)X=17,Y=168 (C)X=34,Y=180 (D)X=34,Y=168。
( )10. 尚儀取一錐形瓶裝置及溶液如右圖(a),將瓶口用軟木塞
塞緊使溶液不會漏出,再將錐形瓶倒轉使兩種溶液充分
混合,如圖(b),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混合後會產生沉澱 (B)混合後會產生氣泡 (C)混合
後溶液變成紅色 (D)混合後總質量大於混合前。
( )11. 坩堝中放入適量的磷,使其浮於水面上,將
其點燃後,立即用一燒杯罩下,如右圖(a),
當火焰熄滅後,發現水面上升,且坩堝內仍
有殘留部分的磷,如圖(b)。已知磷燃燒後
的產物易溶於水中。根據此實驗觀察,下列
推論何者最正確?
(A)空氣中可助燃的氣體約佔 1/5 (B)空氣中的惰性氣體約佔 4/5 (C)空氣中可燃的氣體約
佔 1/5 (D)燒杯中燃燒後殘留在燒杯的氣體為純氮。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8
【題組】珮瑩使用圖(a)的裝置,在密閉條件
下加熱曲頸瓶中的汞(Hg)。加熱一段
時間,她發現銀白色的汞變成了紅色
的粉末,且玻璃鐘罩內水面也往上
升,當水面不再改變時停止加熱,冷
卻至室溫後之結果如圖(b)。這種紅色
的粉末是氧化汞(HgO),她認為這是汞和玻璃鐘罩內的某種氣體結合產生的,如果把氧化
汞取出加熱,這種氣體就會跑出來,這種氣體便是被法國科學家拉瓦節命名的「氧」
,請根
據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 )12. 在上述實驗中,加熱曲頸瓶內的汞,可用下列哪一項反應式來表示?
(A)Hg+O
2
HgO
2
(B)2HgO2Hg+O
2
(C)2Hg+O
2
2HgO (D)2HgO
2
2Hg+O
2
( )13. 若以 M
a
、M
b
分別表示加熱前和加熱後曲頸瓶內物質的質量,W
a
、W
b
分別表示加熱前和加
熱後玻璃鐘罩內氣體的質量,則下列各關係式何者正確?
(A)M
b
-M
a
=W
a
(B)M
b
=W
a
+W
b
(C)M
a
+W
a
=M
b
+W
b
(D)M
a
-W
a
=M
b
-W
b
。
( )14. 「amu」是一個碳-12 原子質量的 1/12,則 1amu 相當於若干克?
(A)1.67x10
-
24
(B)2x10
-
23
(C)1.6X10
-
19
(D)6x10
-
23
。
( )15. 已知一個甲元素原子的質量為 8x10
-
23
克,則甲原子對碳原子的原子量比為何?
(A)2:3 (B)4:1 (C)3:2 (D)1:1。(原子量:C=12)
( )16. 已知 1 個 X 原子的質量為 1 個碳原子的
9
4
倍,若 X 原子和氧結合成的氧化物化學式 X
2
O
3
,
請問此氧化物的分子量應為多少?(原子量:C=12,O=16)
(A)72 (B)86 (C)102 (D)120。
( )17. 甲:3 莫耳水,乙:2 莫耳二氧化碳,丙:3 莫耳氮氣,丁:2 莫耳氫氧化鈉。以上四種物
質,其質量由大而小依序為下列何者?(原子量:H=1,C=12,O=16,N=14,Na=23)
(A)甲丙丁乙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乙甲丙。
( )18. 下列各粒子質量由大而小排列何者正確?(原子量:Cu=64,H=1,O=16)
(a)1 個銅原子; (b)6 個水分子; (c)1x10
-
21
莫耳銅; (d)1x10
-
2
莫耳水。
(A)d>c>b>a (B)a>b>c>d (C)d>a>b>c (D)b>a>d>c。
( )19. 下列何者具有最多數量的氧原子?(原子量:O=16)
(A)3.2 克氧 (B)0.3 莫耳氧原子 (C)3.0x10
23
個氧分子 (D)0.2 莫耳氧氣。
( )20. 下列物質各一莫耳,何者所含的氧原子最多?
(A)臭氧 (B)葡萄糖 (C)乙醇 (D)一樣多。
( )21. 已知 20 滴乙醇(C
2
H
5
OH)的體積為 1c.c,而乙醇的密度為 0.8 公克/立方公分,乙醇的分子
量為 46,試估計 1 滴乙醇中的分子數為若干?
(A)
23
1
0.8
(
)
6
10
20
(B)
23
1
0.8
20
6
10
(C)
23
1
0.8
46
(
)
6
10
20
(D)
23
1
0.8
(
)
6
10
46
20
。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9
( )22. 下列物質中何者所含的分子數最多?(原子量:O=16,C=12,H=1)
(A)48 克的 O
2
(B)20 克的 H
2
(C)90 克的 H
2
O (D)264 克的 CO
2
。
( )23. 燃燒反應:C
3
H
8
+xO
2
yCO
2
+zH
2
O,則 y+z-x=?
(A)5 (B)4 (C)3 (D)2。
( )24. 滅蚊是防止登革熱的治本的方法,而二溴乙烷(C
2
H
4
Br
2
,分子量為 188)是滅蚊劑中的重要
成分;試問 1.88 克的二溴乙烷中含有多少個溴原子?
(A)6.0×10
22
(B)1.2×10
23
(C)1.2×10
22
(D)1.88×10
23
。
( )25. 某化合物與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鈉、水及二氧化碳氣體,下列何者可能是此化合物的化學式?
(A)Na
2
CO
3
(B)CaCO
3
(C)NaOH (D)Na
2
SO
4
。
( )26. 己知原子量分別為:C=12,H=1,O=16,N=14,則質量均為 20 克的下列物質,何者
所含的原子量最多?
(A)氨 NH
3
(B)氧 O
2
(C)氫 H
2
(D)甲烷 CH
4
。
( )27. 如右圖,二分子的甲反應生成二分子的乙與一分子的丙,已知甲、乙、
丙三者為不同純物質,則乙物質的分子式為下列哪一項?
(A)A
2
(B)AB
2
(C)A
2
B (D)A
4
B
2
。
( )28. 哪一反應式可以用右圖表示之?
(A)2CO+O
2
2CO
2
(B)2H
2
+O
2
2H
2
O
(C)2Mg+O
2
2MgO (D)2Cu+O
2
2CuO。
( )29. 汽車裝有安全氣囊,當強烈碰撞時,瞬間引起下列反應,所產生的氣體快速充滿氣囊,可
以達到保護車內人員安全的目的。試問:將 NaN
3
Na+N
2
平衡之後,此反應方程式係數
的最簡單整數和為多少?
(A)5 (B)6 (C)7 (D)8。
( )30. 承上題,氣囊中放入 26 克的 NaN
3
時,完全反應可產生多少莫耳的氣體分子?
(A)0.4 (B)0.5 (C)0.6 (D)0.7。(Na=23,N=14)
( )31. 已知甲、乙均為氣體,1 莫耳的甲氣體恰可與 3 莫耳的氫氣完全作用,生成 2 莫耳的乙氣體,
若甲氣體的化學式為 X
2
,則乙氣體的化學式應為下列何者?
(A)XH
3
(B)XH
2
(C)X
3
H
2
(D)X
2
H
3
。
( )32. 某化學反應式為 3A+B2C,今有 X 公克之 A,需 Y 公克之 B 恰好反應,且生成 W 公克
之 C,則下列何者正確?
(A)X+Y=W (B)3X+Y=2W (C)
X
W
Y
3
2
+ =
(D)條件不足,無法判定。
( )33. A、B、C 表示三種不同的物質,分子量分別為 16、22、35,如果 A 和 B 反應生成 C,則
下列哪一個化學反應式可用來表示此反應?
(A)A+BC (B)A+2BC (C)2A+B2C (D)3A+B2C。
( )34. 加熱碳酸鈣,反應方程式為:CaCO
3
CaO+CO
2
;今將含 CaCO
3
80%的貝殼 100 公克
直接加熱,可生成多少公克的二氧化碳?(原子量:Ca=40,O=16)
(A)44 (B)0.8 (C)80 (D)35.2。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10
( )35. 下圖是一化學反應的示意圖,
其中代表碳原子, 代表氫原
子, 代表氧原子,依圖示,若
取 1 莫耳的甲,能生成多少公克
的丁?(原子量:C=12,H=1,O=16)
(A)18 公克 (B)32 公克 (C)36 公克 (D)72 公克。
( )36. 右圖表示甲元素和乙元素反應得丙物質,
及其組成粒子的情形:已知此反應中每 70
公克的甲,恰可和 15 公克的乙反應,請問
甲、乙、丙三種分子的分子量比應為若干?
(A)14:3:17 (B)14:1:15 (C)28:2:30 (D)28:2:17。
( )37. 有甲乙兩種不同氣體分子,在同溫同壓下可進
行兩種反應,各產生丙氣體及丁氣體,其反應
時體積及組成粒子示意圖如右。若甲氣體分子
量 20,乙氣體分子量 30,則丙氣體與丁氣體
分子量比為何?
(A)2:3 (B)3:2 (C)10:7 (D)7:10。
( )38. 9.6 公克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與水蒸氣共 22 公克,則 6 公克木炭完全燃燒需純氧若干克?
(A)6 公克 (B)18 公克 (C)16 公克 (D)24 公克。
( )39. 有關化學變化的敘述,何者錯誤?
(A)反應前後分子的種類改變 (B)反應前後各種原子的數目維持不變 (C)反對前後總質量
保持不變 (D)反應前後分子的總數目保持不變。
( )40. 根據反應式:2H
2
+O
2
2H
2
O,計算 4 克的氫氣和足量的氧氣反應可產生幾克水?
(A)4 (B)8 (C)36 (D)64。
( )41. 電解水的反應方程式為:2H
2
O2H
2
+O
2
。今欲收集氫氣混合氣體 0.3 莫耳時,必須將多
少克的水電解?(原子量:H=1、O=16)
(A)5.4 克 (B)3.6 克 (C)1.8 克 (D)0.9 克。
( )42. 濃度為 3.4 %的雙氧水溶液 100 克和 1 克的二氧化錳混合後,若完全反應成水和氧,則下
列何項說明錯誤?(原子量:H=1,O=16)
(A)最初的雙氧水含有 H
2
O
2
3.4 克 (B)最初的雙氧水含有 H
2
O
2
0.1 莫耳 (C)反應後可得氧
氣 0.1 莫耳 (D)反應後二氧化錳的重量不變。
( )43. 水在室溫及且大氣壓下的電解,反應式如下:2H
2
O2H
2
+O
2
。由反應式可知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
(A)2 公克的水完全電解可得 2 公克的氫氣 (B)2 毫升的水完全電解可得 2 毫升的氫氣 (C)
電解產生的氫氣與氧氣質量比為 2:1 (D)電解產生的氫氣與氧氣分子數比為 2:1。
( )44. 甲烷 CH
4
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何?(原子量:C=12、H=1)
(A)1:4 (B)1:2 (C)3:1 (D)1:3。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11
【題組】在同樣的溫度和壓力的條件下,使用四個
完全相同的瓶子,分別裝了氫氣、氧氣、
氮氣和某氣體,扣除瓶子的質量後,將四
種氣體的質量分別記錄於右表中。試根據
表中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H=1,He=4,O=16)
( )45. 乙瓶中含有多少莫耳的氨氣?
(A)1 (B)2 (C)4 (D)20。
( )46. 由表中的數據,甲、乙、丙三個瓶子中所含有氣體的各項數量,下列何者正確?
(A)三者質子數相同 (B)三者原子數相同 (C)三者分子數相同 (D)三者密度相同。
( )47. 丁瓶中某氣體的分子量,可能為下列何者?
(A)8 (B)16 (C)32 (D)48。
【題組】將鎂在空氣中點火燃燒,會生成氧化鎂;將反應時用去的鎂
與所生成氧化鎂的質量記錄下來,作成關係圖如右圖,試回答
下列問題:
( )48. 欲生成 10 克的氧化鎂,至少需鎂與氧各若干克?
(A)2.8 (B)4.6 (C)6.4 (D)8.2。
( )49. 已知氧化鎂由鎂原子與氧原子以 1:1 個數比結合,則鎂與氧的
原子量比為何?
(A)2:3 (B)3:2 (C)5:3 (D)3:5。
( )50. 21 克鎂與 15 克氧在密閉容器內完全反應,生成氧化鎂若干克?
(A)28 克 (B)30 克 (C)35 克 (D)36 克。
( )51. 有一金屬晶體,在邊長 5.0×10
-
8
cm 的立方體中含有 5 個金屬原子,已知該金屬晶體密度為
1.6 g/cm
3
,該金屬之原子量為何?
(A)24 (B)48 (C)72 (D)120。
( )52. 若自然界中有氖 Ne-20 及氖 Ne-22 兩種同位素,已知氖 Ne-22 的含量為 20%,則氖
的平均原子量為何?
(A)20.2 (B)20.4 (C)20.6 (D)20.8。
( )53. 一化合物三氧化二鐵(Fe
2
O
3
),經實驗分析得到此化合中所含鐵和氧的質量比為 7:3,已知
氧的原子量為 16,則由以上實驗數據可以推知鐵原子的原子量若干?
(A)28 (B)42 (C)56 (D)68。
( )54. (甲)某一原子的質量數 (乙)某種元素的原子量,上述(甲)、(乙)二者中何者必為整數?
(A)甲、乙皆為整數 (B)甲、乙皆不為整數 (C)僅甲為整數 (D)僅乙為整數。
( )55. 某碳氫化合物的質量百分比:C 占 80%,H 占 20%,則該化合物的分子中碳原子與氫原子
個數比為何?(原子量:C=12,H=1)
(A)4:1 (B)3:1 (C)1:3 (D)1:4。
( )56. 乙醇的化學式為 C
2
H
5
OH,某一乙醇的樣品中含有 2.0 克的氫,則其中含有多少克的氧?(原
子量:C=12,H=1.0,O=16)
(A)2.0 克 (B)32 克 (C)5.33 克 (D)6.67 克。
( )57. 已知原子量 C=12,H=1,O=16,則酒精(C
2
H
5
OH)分子所含哪一種元素的質量最大?
(A)碳 (B)氫 (C)氧 (D)無法判定。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12
( )58. 在同溫同壓下,若 NH
3
和 N
2
O
4
含有同數目的原子,下列比值(NH
3
:N
2
O
4
)何者正確?
(N=14,H=1,O=16)
(A)莫耳數比=2:3 (B)分子數比=1:1 (C)質量比=3:2 (D)所含氮原子數比=3:4。
( )59. 老師帶同學參觀某化學肥料工廠,老師指著右圖所示的化學肥料商標,
問肥料中含硝酸銨的重量百分比為多少?(雜質不含氮元素,原子量:N
=14,H=1,O=16)
(A)28 % (B)56 % (C)80 % (D)100 %。
( )60. 右表四種氮肥,若要選擇其中一種氮肥得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大的效果,應選擇何種?
( )61. 右表是一些元素的原子序及原子量,在等質量的氫氣、
水、食鹽、銅中,何者具有最多的電子?
(A)氫氣 (B)水 (C)食鹽 (D)銅。
( )62. 若將鎂帶放在一未加蓋之坩堝上加熱,生成鎂的氧化物。下列那一個圖形可以表示坩堝及
其所盛物質在此反應中的質量關係?
( )63. 血紅蛋白分子量約為 68000,已知其中含鐵元素 0.33 %,則平均每個血紅蛋白分子中的鐵
原子個數為若干個?(原子量:Fe=56)
(A)5 (B)4 (C)3 (D)2。
( )64. 將碳和氧氣放入密閉容器中,如下圖,碳和氧氣會進行 C+O
2
CO
2
的反應;請問反應後,
此密封容器中的產物及剩餘反應物,可用下列何圖表示?( :碳原子; :氧原子)
( )65. 某金屬 1.00 克在空氣中加熱後變成氧化物 1.25 克;則該金屬氧化物 2.00 克中含有該金屬
若干克?
(A)0.5 克 (B)0.8 克 (C)1.60 克 (D)2.50 克。
( )66. A、B 二元素可以生成化合物 X、Y,0.3 克 A+0.4 克0.7 克 X,1.8 克 A+4.8 克 B6.6
克 Y,若已知 X 的化學式為 AB,則 Y 之化學式為何?
(A)A
2
B (B)AB
2
(C)A
3
B (D)AB
3
。
( )67. 在化合物 XY 中,X 與 Y 的質量比為 3:4,則 12 公克的 X 要完全變成 XY
2
,需與多少公
克的 Y 化合?
(A)16 (B)24 (C)32 (D)48。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13
( )68. 右表為小華試驗鋅與鹽酸反應的五次實驗
數據。試問第 4 號實驗應剩下鋅多少公克?
(原子量:Zn=65,Cl=35.5,H=1)
(A)0 (B)1 (C)2 (D)4。
( )69. 將碳酸鈉晶體 0.572 克加熱除去結晶水,可
得到 0.212 克的無水碳酸鈉粉末,碳酸鈉晶
體的化學式為 Na
2
CO
3
•xH
2
O,則 x 為下列何值?(原子量:H=l,C=12,O=16,Na=23)
(A)2 (B)3 (C)8 (D)10。
( )70. 已知 4 克蠟與 8.4 克氧可完全燃燒生成 8.8 克 CO
2
及 3.6 克水,則 4 克蠟中含有多少克氧
元素?(原子量 C=12,H=1,O=16)
(A)1.2 克 (B)2.4 克 (C)3.2 克 (D)6.4 克。
( )71. 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
3
+2HClCaCl
2
+CO
2
+H
2
O;
煜慧以固定濃度的鹽酸進行四次實驗,結果
如右表,第 4 次實驗中,X 值為何?
(A)0.00 (B)2.00 (C)2.50 (D)3.00。
(Ca=40,Cl=35.5, O=16,C=12,H=1)
【題組】閱讀下篇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汽車常裝有安全氣體,當強烈碰撞時,瞬間引起下列反應:
NaN
3
+Fe
2
O
3
Na
2
O+Fe+N
2
(注意:此方程式尚末平衡)。
它所產生的 N
2
氣體會快速充滿氣囊,可以達到保護車內人員安全的目的,試回答下列問題:
(已知原子量:Na=23,N=14):
( )72. 若氣囊中置 130 克的 NaN
3
,則其莫耳數為何?
(A)0.5 (B)1.4 (C)1 (D)2。
( )73. 若 130 克的 NaN
3
完全分解,產生的 N
2
在 1atm、25 ℃ 時會膨脹至約多大的體積?
(1 莫耳氣體在 1atm、25℃時體積為 24.5 升)
(A)24.5 升 (B)35 升 (C)49 升 (D)73.5 升。
【題組】閱讀下篇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阿斯巴甜的分子式為 C
14
H
18
N
2
O
5
,目前已取代糖精(糖精分子為 C
7
H
5
NO
3
S)而成為最廣泛使
用的人工甜味,每公克熱量約為 4 大卡,它的甜度約為等重量蔗糖的 180 倍,只需要很少的量即
可達理想甜度。不過阿斯巴甜對熱極不安定,加熱後會被分解而失去甜味,故不適合烹煮或烘焙。
阿斯巴甜在人體的消化、吸收、代謝均與蛋白質相近,人體食用之後,不會產生太多的能量,
但由於其組成中含苯丙胺酸,所以苯酮尿症者(一種遺傳性疾病,患者無法代謝苯酮酸,一般人不
需擔心)不適合使用,目前世界上有九十多個國家准許使用此種甘味劑,阿斯巴甜食用後不具有苦
味,不會引起蛀牙,是高甜度、低熱量的甜味科,常用在糖尿病用食品、低熱量食品、無糖可樂
及無糖口香糖等食品的添加物。
( )74.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阿斯巴甜與糖精互為同素異形體 (B)阿斯巴甜具有甜味,亦為醣類的一種 (C)血糖過
高的患者,不宜進用甜食,但可食用添加阿斯巴甜的食物 (D)阿斯巴甜受熱分解,屬於物
理變化。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概念
14
( )75. 已知原子量:C=12、H=1、N=14、O=16,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蔗糖(C
12
H
22
O
11
)分子量為 342,故阿斯巴甜的分子量:342 × 180=64560 (B)阿斯巴甜
的碳、氫、氮、氧四元素之質量比為 14:18:2:5 (C)每莫耳阿斯巴甜有(6×10
23
× 2)個氮
原子 (D)食用 1 莫耳的阿斯巴甜,大約產生 4 大卡的熱量。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