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大學本位課程發展使用相關表件一覽表
填表步驟 | 表格名稱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表A1 增調系科考慮因素檢核表 表A2 增調系科畢業生之工作檢核表 表A4-1 第一代表性工作職稱分析表 表A4-2 第二代表性工作職稱分析表 表A4-3 第三代表性工作職稱分析表 表A5 代表性工作職稱能力統整表 表A6 一般知能分析表 表A7 專業相關知能分析表 表A8 知能與科目對照分析表 表A9 系科課程學分對照表 表A10-1 一般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表A10-2 實習及實驗課程綱要表 表11 學校本位系科課程發展評鑑檢核表 |
欲設系科名稱: | |
檢核項目 | 檢核結果 |
1.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合乎目前求職求才現況…………………….. 5.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目前其他學校設置情形與招生情形)………. 7.鄰近國家人力情形………………………….. | 配合不配合 配合不配合 配合不配合 配合不配合 配合不配合 已參考未參考 已參考未參考 |
填表說明:
填表時,請參閱下列相關資料填答,依實際情形自行勾選,勾選「配合及已參考」者請檢附相關資料。
表中的檢核項目均應確認是否有欲增調系科的未來人力需求。
表中「配合國家發展需求」、「結合地區產業發展」,請參閱下列統計資料: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之「重要國情統計」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之「中華民國各項統計資料月報」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編印之「統計速報」
經濟部工業局編印之「中華民國工業統計調查報告」
表中「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請參閱下列統計資料:
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編印之「中華民國人力規劃計畫」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之「中華民國人力資源統計月報」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編印之「統計速報」
表中「合乎目前求職求才現況」,請參閱下列統計資料:
行政院青輔會之「大專畢業青年求才求職服務中心」及「碩士以上人才服務中心」資料庫
網上查詢各種人力銀行資料庫
表中「目前相關科系的設立情形」,請參閱教育部技職司的技職教育傳播網或高教司網站。
如果上述考慮事項的答案多數為「配合」,則可考慮設立該系科。
欲設系科名稱: | ||
工作名稱 | ||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檢核項目 | 是否符合 | |
|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
填表說明:
填表時,請參閱下列相關資料填答,依實際情形自行勾選。
「中華民國職業分類典」請參閱「行政院勞委會職業訓練局」的網站。
請參考報刊雜誌或人力求才網站的廣告,列出該系科畢業生可擔任之工作名稱。
查詢時應考慮未來的人力需求,較常見的人力銀行網站如:
(1) 104人力銀行
(2) 1111人力銀行
(3) 001人力銀行
(4)青輔會求職求才資料庫
(5)My Job人力銀行
欲設系科名稱: | ||
工作名稱 | 代表性工作職稱 | |
1. 2. 3. 4. . . . | 1. | |
1. 2. 3. 4. . . . | 2. | |
1. 2. 3. 4. . . . | 3. | |
填表檢核項目 | 是否符合 | |
| 是否 是否 |
填表說明:
請將表A2中所列性質相近的工作名稱加以歸類,並歸類出至少三個代表性的工作職稱。
代表性工作職稱 | 所需職責 | 所需任務 | |
1. | 一般能力 | G-1-1 | G-1-1-1 |
G-1-1-2 | |||
G-1-2 | G-1-2-1 | ||
G-1-2-2 | |||
專業能力 | P-1-1 | P-1-1-1 | |
P-1-1-2 | |||
P-1-2 | P-1-2-1 | ||
P-1-2-2 | |||
檢核項目 | 是否符合 | ||
|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
填表說明:
1.職責為完成某項代表性工作職稱的主要部分,正如課本中的章,把整本課本分為幾個概括的部分,例如秘書工作可分為:文書處理、客人接待、公文收發等項。職責撰寫時通常採名詞加動詞方式,如:文書處理。
2.任務為完成某項職責中工作者應達成的部分,正如課本中每章的節,例如文書處理可分為:輸入文字、排版、列印試算表等項。任務撰寫時通常採動詞加名詞方式,如:更換火星塞。
3.代表性工作職稱所需的職責及任務再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為一般能力(如:問題解決、人際溝通…等);第二大類為專業能力(如:度量口腔溫度、沖泡單品咖啡、灌充汽車冷煤…等)。
代表性工作職稱 | 所需職責 | 所需任務 | |
2. | 一般能力 | G-2-1 | G-2-1-1 |
G-2-1-2 | |||
G-2-2 | G-2-2-1 | ||
G-2-2-2 | |||
專業能力 | P-2-1 | P-2-1-1 | |
P-2-1-2 | |||
P-2-2 | P-2-2-1 | ||
P-2-2-2 | |||
填表檢核項目 | 是否符合 | ||
|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
填表說明:
1.職責為完成某項代表性工作職稱的主要部分,正如課本中的章,把整本課本分為幾個概括的部分,例如秘書工作可分為:文書處理、客人接待、公文收發等項。職責撰寫時通常採名詞加動詞方式,如:文書處理。
2.任務為完成某項職責中工作者應達成的部分,正如課本中每章的節,例如文書處理可分為:輸入文字、排版、列印試算表等項。任務撰寫時通常採動詞加名詞方式,如:更換火星塞。
3.代表性工作職稱所需的職責及任務再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為一般能力(如:問題解決、人際溝通…等);第二大類為專業能力(如:度量口腔溫度、沖泡單品咖啡、灌充汽車冷煤…等)。
代表性工作職稱 | 所需職責 | 所需任務 | |
3. | 一般能力 | G-3-1 | G-3-1-1 |
G-3-1-2 | |||
G-3-2 | G-3-2-1 | ||
G-3-2-2 | |||
專業能力 | P-3-1 | P-3-1-1 | |
P-3-1-2 | |||
P-3-2 | P-3-2-1 | ||
P-3-2-2 | |||
填表檢核項目 | 是否符合 | ||
|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
填表說明:
1.職責為完成某項代表性工作職稱的主要部分,正如課本中的章,把整本課本分為幾個概括的部分,例如秘書工作可分為:文書處理、客人接待、公文收發等項。職責撰寫時通常採名詞加動詞方式,如:文書處理。
2.任務為完成某項職責中工作者應達成的部分,正如課本中每章的節,例如文書處理可分為:輸入文字、排版、列印試算表等項。任務撰寫時通常採動詞加名詞方式,如:更換火星塞。
3.代表性工作職稱所需的職責及任務再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為一般能力(如:問題解決、人際溝通、…等);第二大類為專業能力(如:度量口腔溫度、沖泡單品咖啡、灌充汽車冷煤…等)。
欲設系科名稱: | |||
所需職責 | 所需任務 | ||
一般能力 | G-1-1 G-1-2 G-2-1 G-2-2 G-3-1 G-3-2 … | G-1-1-1 G-1-1-2 G-1-2-1 G-1-2-2 G-2-1-1 G-2-1-2 G-2-2-1 G-2-2-2 G-3-1-1 G-3-1-2 G-3-2-1 … | |
專業能力 | P-1-1 P-1-2 P-2-1 P-2-2 P-3-1 P-3-2 … | P-1-1-1 P-1-1-2 P-1-2-1 P-1-2-2 P-2-1-1 P-2-1-2 P-2-2-1 P-2-2-2 P-3-1-1 P-3-1-2 P-3-2-1 P-3-2-1 … | |
檢核項目 | 是否符合 | ||
| 是否 是否 是否 |
填表說明:1.本表係統整表A4中所列代表性工作職稱所需職責及任務,如遇有相同者,則僅須陳列一次即可。
2.本表中之任務將成為未來專業實習或實驗課程之技能項目。
系科所需一般知能 | |||
所需 職責 | 所需 任務 | 一般知識、職業知識、態度 | |
G-1-1 | G-1-1-1 | ||
G-1-1-2 | |||
跨任務 | |||
G-1-2 | G-1-2-1 | ||
G-1-2-2 | |||
跨任務 | |||
G-2-1 | G-2-1-1 | ||
G-2-1-2 | |||
跨任務 | |||
G-2-2 | G-2-2-1 | ||
G-2-2-2 | |||
跨任務 | |||
… | … | ||
填表檢核項目 | 是否符合 | ||
| 是否 是否 是否 |
填表說明:
一般知識係指完成代表性工作任務時所需要的一般知識、職業知識或態度,如:腦力激盪術、溝通理論、應對技巧、5W1H法…等)。
跨任務係指非屬於某單一任務,但卻是完成整個職責所需的知能。
本表一般知能、職業知識、態度等將來可列入一般共同科目、專業理論科目及專業實習或實驗科目之教學內涵。
系科所需專業相關知能 | |||
所需職責 | 所需任務 | 專業技術及安全知識 | 專業基礎知識 |
P-1-1 | P-1-1-1 | ||
P-1-1-2 | |||
跨任務 | |||
P-1-2 | P-1-2-1 | ||
P-1-2-2 | |||
跨任務 | |||
P-2-1 | P-2-1-1 | ||
P-2-1-2 | |||
跨任務 | |||
P-2-2 | P-2-2-1 | ||
P-2-2-2 | |||
跨任務 | |||
… | … | ||
檢核項目 | 是否符合 | ||
| 是否 是否 是否 |
填表說明:1.專業相關知能包括專業技術及安全知識及專業基礎知識兩大類。
2.專業技術及安全知識係指完成代表性工作任務時所需要的技術性知識,如:行銷技巧、錐度原理、戴維寧定理等等。
3.專業基礎知識係指完成代表性工作任務時所需要的基礎性知識,如熱力學第一定律、牛頓運動定律、畢氏定理等等。
4.跨任務係指非屬於某單一職責的任務,但卻是完成整體職責所需的知能。
5.本表之任務為未來「專業實習或實驗科目」之技能項目教學內容綱要,專業技術及安全知識為「專業理論科目」之內容綱要或「專業實習或實驗科目」之相關知識教學內涵,專業基礎知識為「專業基礎科目」之教學內涵。
系科能力與科目對照 | |||||||||||
職責 | 任務 | 知能(含一般知識、職業知識、態度、專業技術安全知識、專業基礎知識等) | 科目名稱 | ||||||||
S-G-1 | S-G-2 | ... | S-P-1 | S-P-2 | … | 專題製作 | 產學研修與實習 | ||||
G-1-1 | G-1-1-1 | ||||||||||
G-1-1-2 | |||||||||||
跨任務 | |||||||||||
G-1-2 | G-1-2-1 | ||||||||||
G-1-2-2 | |||||||||||
跨任務 | |||||||||||
… | … | ||||||||||
P-1-1 | P-1-1-1 | ||||||||||
P-1-1-2 | |||||||||||
跨任務 | |||||||||||
P-1-2 | P-1-2-1 | ||||||||||
P-1-2-2 | |||||||||||
跨任務 | |||||||||||
… | … | ||||||||||
各科目能力數目 | |||||||||||
檢核項目 | 是否符合 | ||||||||||
| 是否 是否 是否 |
填表說明:
將表A4中的一般及專業能力列入表A6,並尋求適當的科目名稱填至本表。
科目名稱應以能涵蓋較多的職責、任務或知能為考量。
科目名稱可以一般科目、專業實習(或實驗) 、專業科目的方向來考量,甚至有些能力可以利用產學合作、專題製作等科目來完成。
該科目的授課時數至少以一學期兩學分為原則。
可考慮傳統學科名稱但也應考慮加以統整使涵蓋較多之知能而達成二學分以上教學科目之原則。
科目的組成應考慮科目學習的統整性、連貫性、邏輯性。
系科課程學分對照 | |||||||
科目類別 | 科目名稱 (或代碼) | 學分數/時數 | 時數 | 必修 | 選修 | 總學分數/總時數 | 百分比(%) |
一般科目 | S-G-1 | ||||||
S-G-2 | |||||||
… | |||||||
專業科目 | S-P-1 | ||||||
S-P-2 | |||||||
… | |||||||
合計 | 100 | ||||||
檢核項目 | 是否符合 | ||||||
|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
填表說明:
將表A8中的科目名稱登錄至本表,並依一般科目(含通識課程)及專業科目分別填入表中。
考慮可開課學分數、各科目所涵蓋的能力數量、學校特色發展及學生特質,訂定一般科目及專業科目的學分比例。
訂定各科目學分數應考慮現有師資、儀器設備,若專任教師不足,則以兼任或客座方式補足;現有設備不足則需添購或統整其他系科設備。
必修科目的認定應以:(1)科目所含的能力數量較多者;(2)較為基礎核心者;(3)科目中所含的能力在各工作中重複性較高者;(4)必選修的比例亦可參考技職一貫課程訂結構。
系科名稱: | |||||
科目名稱: 英文科目名稱: | |||||
學年、學期、學分數: | |||||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 |||||
教學目標:包含知識、技能、態度、其他等四項 | |||||
教材大網: | |||||
單元主題 | 內容網要 | 教學參 考節數 | 備註 | ||
※教學目標(歸納為四項):分別為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s)、態度(Attitudes)、其他各一項 ※單元主題:為各項知能之彙整 ※內容網要:為各項知能即一般知識、職業知識、態度;專業技術安全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加上補充之知能(表A8中未列,但為達知識或技能的完整性且課程中需教授之能力),撰寫方式係以不含動詞的知能內容方式呈現 ※三者之關係:教學目標>單元主題>內容網要 | |||||
檢核項目 | 是否符合 | ||||
1.是否將科目名稱、上課時數及學分數填入本表……………….... 2.是否將教學目標、綱要名稱或單元名稱填入本表…………….... 3.所填入的行業知能是否有考慮學生學習的順序性、邏輯性、連貫性、完整性………………………………………………..…….. 4.除了表A6所敘述的行業知能,是否有考慮到其他的知能,以成為一門完整學科...........................................................................…. |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
填表說明:
將一般及專業理論課程科目名稱、上課時數及學分數填入本表。
欲達成本科目之教學目標,應在大專程度範圍內將其系統知識加入,以成為一門完整學科。例如:要學會乘除則應加入加減之運算的知能才能成為一門完整的學科。
應考慮知識體系(學科)完整性並依學生學習的順序性、邏輯性、連貫性、完整性等特性將表A8中的各該科目應包括之知能填入內容綱要欄中,並擬訂綱要名稱或單元名稱並確立教學目標。
系科名稱: | ||||||
科目名稱: 英文科目名稱: | ||||||
學年、學期、學分數: | ||||||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 ||||||
教學目標:包含知識、技能、態度、其他等四項 | ||||||
教材大網: | ||||||
單元主題 | 技能項目 | 相關知識 | 教學參 考節數 | 備註 | ||
※三者之關係:教學目標>單元主題>技能項目及相關知識。 | ||||||
檢核項目 | 是否符合 | |||||
1.是否將科目名稱、上課時數及學分數填入本表……………….. 2.是否將教學目標、綱要名稱或單元名稱填入本表…………….. 3.所填入的行業任務是否有考慮學生學習的順序性、邏輯性、連貫性、完整性………………………………………………..…… 4.除了表A7所敘述的行業任務,是否有考慮到其他的任務,以成為一門完整課程….............................................................………. |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
填表說明:
1.將實習、實驗科目名稱、上課時數及學分數填入本表。
2依學生學習的順序性、邏輯性、連貫性、完整性等特性將表A8中的各該科目應包括之職責填入單元主題,並將該職責之任務及該任務相對應之相關知能分別填入表中的技能項目及相關知識欄中,並擬訂單元名稱並確立教學目標。
欲設系科名稱: | |
檢核項目 | 檢核結果是否符合 |
|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
填表說明:
1.填表時,請依實際情形自行勾選。
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檢核表的指標建立,應兼顧課程發展的過程面與成果面,各校在應用這些指標時可視各校的實際情況範圍予以增補修訂。
3.各檢核指標項目中應盡力蒐集質化與量化的資料,以發展適切的檢核工具,方能了解課程或課程發展的問題及其深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