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大學
規劃與設計學院-日間部
通識核心
【溝通與表達教學規範】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20302】【必修】【2學分】
課程與能力指標關聯表 | ||
校訂基本能力指標 | 關聯程度(例) | |
1 | 語文運用能力 | 0 |
2 | 邏輯推理能力 | 0 |
3 | 文化欣賞能力 | 3 |
4 | 環境關懷能力 | 5 |
5 | 公民參與能力 | 6 |
6 | 生涯發展能力 | 7 |
室設系專業能力指標 | 關聯程度(例) | |
01 | 具有整合建築專業知識及技術,完成建築設計之能力 | 5 |
02 | 具有調查、分析、計劃、提出課題之能力 | 1 |
03 | 具有運用建築專業知識解決相關問題之能力 | 3 |
04 | 具有運用電腦知識及繪製建築圖之能力 | 2 |
05 | 具有了解建築科學、國際觀,培養持續學習之能力 | 1 |
06 | 具有建築材料、材料科技之運用,符合實務要求之能力 | 6 |
07 | 具有利用建築工程技術解決設計問題之能力 | 7 |
備註:1.本課程與就業能力之關聯性,劃分為0~7共8個區間,非關課程重要性。 2.本表內各系課程委員會參酌課程內容與各指標關聯程度,註記其關聯性由高至低依序為7…0。 3.專業能力指標之欄位不足可自行延伸。 4.能力指標參考網址:http://www.cute.edu.tw/~acad/course5.htm |
日間部-四技-建築系
中華民國106年6月制定
目錄
中英文簡介4
教學目標4
一、專業教學目標
二、學生生涯目標
參、課程描述4
課程地圖
二、章節流程圖與說明
肆、教材6
一、教科書
二、補助教材
伍、教學活動6
一、教學方式
(一)教學前之準備
(二)授課內容與重點
二、本課程與證照相關性
三、補救教學
(一)時間與場所、教學方式
(二)留輔時間查詢網址
http://192.192.78.80/DateTeacherGuideTime/DateTeacherGuideTime.aspx
陸、評量方式7
一、成績評量
(一)平時成績
(二)期中考成績
(三)期末考成績
二、學習評量
安置性評量
形成性評量
診斷式評量
總結性評量
柒、相關表單及文件
一、報告格式說明9
二、安置性評量10
三、形成性評量11
四、診斷性評量12~13
五、總結性評量13
本規範經系課程與教學小組初審,送系主任及學群召集人審查後,
由本校課程規劃委員核定,修正時亦同。
壹、中英文簡介
課程編碼 | 課程名稱 | 年級 | 學期 | 學分 | 時數 | 必、選修 | |||
ZGCE22301 | 溝通與表達 | 二 | 上 | 2 | 2 | 必修 | |||
本課程旨在引導學習者如何溝通與改善人際關係並協助增加團隊精神。課程內容包括:(1)導論、(2)知覺、(3)語言溝通、(4)非語言溝通、(5)傾聽、(6)人際關係、(7)情緒、(8)人際衝突、(9)案例介紹。 | |||||||||
Course Code | Course Name | Year | Semester | Credit | Hour | Required Elective | |||
ZGCE22301 |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 2 | Second | 2 | 2 | R | |||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let students learn how to communicate and improve the 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help team work.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1)Introduction,(2)Perception,(3)Language Communication,(4)Non-Language Communication,(5)Listening,(6)Personal Relationship,(7)Emotion,(8)Interpersonal Conflict,(9)Practical cases. |
貳、教學目標
一、專業教學目標
本課程主要在於引導同學了解溝通與表達的重要,藉由人際溝通與表達課程之介紹,讓學生認識溝通與表達之重要,進而能冷靜理智處理人際關係及群體團隊精神發揮,讓健康人際能應用於實際生活中。並藉由多個案例,讓同學深入了解溝通與表達的方法,讓同學能真正掌握其中技巧。
二、學生生涯目標
達到增進人際關係及組織和諧,幫忙學生未來前途及事業發展。由於日常生活、人際關係、企業組織等等無處不見溝通的存在,於是在溝通過程中採取有效的溝通技巧不僅能避免及排除溝通障礙,更能提升溝通之效能,使人人都能快樂溝通,樂在溝通。人是群居的動物,特別是在現今資訊發達、人際往來密切且複雜之時代,如何讓學生擁有正確之價值觀與人生智慧,而能廣結善緣於一般生活與職場,創造順遂且真善美之人生。
叁、課程描述
一、課程地圖
本課程屬於全校通識核心必修課程,請自本校首頁之「全校課程地圖」中,點選企管系即可進入,並了解本系課程地圖。
網址:http://www.cute.edu.tw/hsp/web/map/c1/c1.htm
二、章節流程圖與說明:
講授內容與進度安排如下十五章:
第一章 樂在溝通
第二章 表達
第三章 關鍵溝通
第四章 非語言溝通
第五章 傾聽
第六章 寫的溝通
第七章 談判
第八章 衝突
第九章 網絡溝通
第十章 面談
第十一章 簡報-說故事的能力
第十二章 跨文化溝通
第十三章 會議與展
肆、教材
一、教科書
印象管理-溝通與表達,胡愈寧 等 著,2011,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二、補助教材
1.補充教材與參考資料
(1)『人際關係與溝通』林榮欽著揚智文化
(2)『人際溝通』洪英正・錢玉芬譯學富文化
(3)『傾聽』邱珍琬譯遠流出版
(4)『態度決定高度』羅松濤著福地出版社
2.網路資料
光碟資料庫:http://www.lib.ckitc.edu.tw/
國家圖書館:http://readopac.ncl.edu.tw/
期刊論文:http://readopac.ncl.edu.tw/cgi/ncl3/m_ncl3
3.期刊
國內期刊:突破雜誌、能力雜誌、天下雜誌、EMBA雜誌、管理評論、管理
學報、人力資源管理學報、哈佛商業評論、商業周刊等
國外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等。
伍、教學活動
一、教學方式
(一)教學前之準備
1.依學生程度與需求選擇教科書。
2.配合學期時程編排進度。
3.實務教材準備與教學設備預借。
4.與其他擔任本課程之教師討論與交換心得。
(二)授課內容與重點
1.配合課本章節重點,採用實際個案說明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及集中注意力。
2.利用分組討論及作業方式,讓學生有思考空間,增加學習成效。
3.依教學進度指定相關個案探討。
二、本課程與證照相關性:無
三、補救教學
(一)輔導時間、地點、方式
1.時間:每學期期初公佈於研究室前公佈欄。(留輔時間查詢網址
http://192.192.78.80/DateTeacherGuideTime/DateTeacherGuideTime.aspx)
2.地點:授課教室或研究室。
3.方式:(1).選出小老師平時可協助同學,並隨時與老師保持連繫,掌握同學
學習成效。
(2).期中考前複習。
(3).透過email為學生解答課業問題。
(二)補救成績方式
1.期中考後即約談成績60分以下之同學,填寫成績預警,掌握同學學習成效。
(三)不具名意見反應
期中考後由全班同學以不具名方式,將其對老師之教學建議(包括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寫下,作為老師授課方式及內容修正之參考。
(四)下課十分鐘互動
利用下課十分鐘與學生聊天,建立與學生良好的互動關係,進而瞭解學生的學習反應。
陸、評量方式
一、成績評量
(一)平時成績(50%)
1.出席率:占總成績30﹪。
2 課堂參與與作業:占總成績20﹪。
(二)期中考成績:(20%)
1評比:占總成績20﹪。
2方式:採集中考試。
3範圍:期中考前授課範圍。
(三)期末考成績:(30%)
1.評比:占總成績30﹪。
2.範圍:學期初提供期末考要求內容項次之大綱說明。
(四)配分比例:
評比項目
配分比例
平時成績
出席率
30﹪
課堂參與/作業/小考
20﹪
期中考成績
20﹪
期末考成績
30﹪
學習評量
(一).安置性評量:於第一節課,藉由不具名方式了解學生對這堂課的期待及學生的背景。
(二).形成性評量:開學後二至三週藉由不具名方式了解學生對教學方式之接受程度及教學建議,並節由平時測驗了解學生學習成效。
(三).診斷性評量:學期中了解學生學習狀態於期中考前進行複習考;並於期中考週舉行期中考。
(四).總結性評量:每學期後,依學生出缺席、課堂表現、考試成績進行學期成績評量。
相關表單及文件
期末報告說明,如附件一。
學習評量表件,如附件二~四。
本規範經系課程與教學小組初審,送系主任及學群召集人審查後,
由本校課程規劃委員核定,修正時亦同。
【附件一】溝通與表達期末報告格式說明(以pp檔呈現)
中國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溝通與表達報告 題目: XX部 四技企二 X 班 第X 組 姓名:XXX
學號:XX XXX XX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 XXX XX
一、封面:(例)
< |
二、學期報告格式要點
(一)正文前部分
1.報告正文前順序為:封面、目錄、表目錄、圖目錄。
(二)正文部分
1.完稿之報告請以pp檔呈現,採單行間距格式,每段前後各空一行。
2.字體之規定如下:中文一律用標楷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各章標題用二十號字,各節標題用十四號字,其餘本文為十二號字,圖
表說明亦為十二號字。
3.所有圖表均請附說明,並加表一、表二或圖一、圖二之序號,表說明置
於表格上方,圖說明置於表格下方,與圖表間格一行,圖表與前後內容間格為兩行。
(三)參考文獻
1.參考文獻,請依照姓名序(英文依字母順序,中文依筆劃順序)以阿拉伯數字加以編號,附於最後,文中引用處請加括號表示,如[1]、[2]、或[1-4]。
2.每一參考文獻列舉之順序為:
期刊:按作者姓名、出版年、篇目或題目、期刊名、卷期及頁次順序。
書籍:按作者姓名、出版年、書名、版次、出版社、出版地順序。
三、題目:每組自行選定一個與本文有關之主題,以個案方式呈現。
(一)報告流程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
研究架構
企業沿革與背景
組織圖
個案內容介紹
解決方案
建言與感想
結論
建議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請依照姓名序(英文依字母順序,中文依筆劃順序)
以阿拉伯數字加以編號,附於最後,文中引用處請加括號表示,如[1]、[2]、或[1-4]。每一參考文獻列舉之順序為:期刊:按作者姓名、出版年、篇目或題目、期刊名、卷期及頁次順序。書籍:按作者姓名、出版年、書名、版次、出版社、出版地順序。)
本組工作分配內容與貢獻度(自評)
Q&A (請報告組員依據簡報內容準備2-3個問題,於簡報完畢抽問在座同學,報告組員亦需準備該組之回覆答案於每題目隔頁)
(二)報告注意事項:
每組簡報時間為30-35分鐘
每組Q&A 時間為0-5分鐘
期末報告計分原則,組內成員以同分計(30%)
1)口頭報告(10%)
2)書面報告(10%):依據第十八週繳交之書面報告評分,口頭報告之後小組可修改口頭報告簡報內容。
3)Q&A(10%):組員回覆內容。
(三)報告時程與組員:第一週於課堂上分配
【附件二】安置性評量問卷
中國科技大學企管系日間部二年級「溝通與表達」學習評量問卷
親愛的同學:
麻煩請寫下個人以下的狀況,讓老師在教授〝溝通與表達〞課程時,能多了解你一些、多些互動與多一些溝通!謝謝!
1、成為中國企管系的一份子以來,我(非常、可、尚可、不曾) 樂在學校生活中。
2、在本校學習生涯中,最擅長的科目是,最喜歡的科目,最感無力得科目。
4、請完成下列各題以便老師知道你的初步現狀:
(1)溝通與表達是什麼?
(2)溝通與表達的用途為何?
(3)學了溝通與表達可應用在哪些方面?
5、我認為溝通與表達將是課程
6、我會將「溝通與表達」學期成績目標訂為:(填0~100)。我將以(請填具體作法)達到上項成績目標。
7、我期望未來這一年的學習生涯是
8、待學業完成後將(升學、就業)。
9、我的學校學習生涯(須、不須)課餘時間打工。因為
【附件三】形成性評量問卷
中國科技大學企管系日間部二年級「溝通與表達」學習評量問卷
說明:一.本問卷中每一個題目,請同學依據實際情形填答,您得意見將有助於
改善教學及師生互動。
二.每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單選〉,請您在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沒意見」、4「同意」、5「非常同意」中勾〈〉出一向您的意見與看法。
問卷內容:
評量項目
評量
一、課程方面
12345
1.教師熟悉課程教材。
2.教具〈包括補充講義及資料〉設計符合課程需要
3.教材選擇與組織適當。
4.我會作課前預習,預先了解上課內容。
5.我會依照教師指導,完成單元課後作業練習。
二、教學方面
1.教師講課之言詞表達可以瞭解。
2.教師講課時音量適中。
3.教師講課時眼神能關照全班同學。
4.教師講課所書寫板書清楚可幫助了解課程。
5.教師講課所提問題次數及型態合宜。
6.除假期等因素外,教師能有效掌握教學進度。
7.教師講解具體、明確,能重點授課。
8.教師能運用不同方法啟發,並鼓勵同學發表自己的想法。
9.我有學習疑難時,能透過各種可行管道得到教師之協助
10.教師教學認真,準備充分。
三、班級情境方面
1.師生關係融洽合諧。
2.我能積極參與本課程之教學活動。
3.教師講課遇有同學不當行為〈如:大聲喧嘩〉,處理得宜
對於本課程教學與學習的具體建議:
【附件四】診斷性評量問卷
中國科技大學企管系日間部二年級「溝通與表達」學習評量問卷
說明:一.本問卷每個題目,請同學依據實際情形填答,您的意見將有助於改善教學及師生互動。
二.每題只有一個答案〈單選〉,請您在1、2、3、4、5中勾出一向您的意見與看法。
一、學生基本情況
1.我修習本科目的態度是:A很認真B還算認真C普通D不太認真E不認真
2.我上課缺課次數大約:A從不缺課B2次以下C3~5次D5~10次E10次以上
3.我上一學期學業總平均分數為:A90以上B80~89C70~79D60~69
E其他
4.我課外用於預習、溫習本科目每週時間約為:A8小時以上B6~8小時C4~6小時D2~4小時E2小時以下
5.這學期我向本科目教師請教情形是:A多於10次B7~10次C3~6次D少於2次E從來沒有
6.對於本科目,婐的學習方法是:A課前預習,課後複習B課後複習C教作業前複習
D考前才複習E考前才開始強記應付
評量項目
評量
一、課程與評分方面
12345
1.本課程選用教科書、講義及其他教材對學習有幫助。
2.授課內容難易適中。
3.課程份量恰當。
4.評分方式與標準於開學初說明清楚且能確實施行。
5.考試評分能反應教學重點,並正確測出學生的學習成效。
二、教學方面
1.教師上課的進度適當,並能根據同學得瞭解程度調整教學進度或方式。
2.教師講課之表達與解說清楚可以瞭解,能重點授課。
3.課程內容分配比例恰當,各主題間有良好的連貫。
4.教師教學認真,事先準備充分。
5.教師能運用不同方法啟發,並鼓勵同學發表自己的想法。
6.教師常鼓勵同學發問,並樂於位同學解答疑難。
7.我有學習疑難時,能透過各種可行管道得到教師之協助。
8.綜合言,我認為可從這門課學得很多。
三、上課情境方面
1.本班同學上課出席率很高。
2.本班同學上課都很用心聽講。
3.本班同學上課時會踴躍發言。
4.下課後同學們會熱烈討論上課內容。
3.教師講課遇有同學不當行為〈如:大聲喧嘩〉,處理得宜
【附件五】
總結性評量:每學期期末,依學生個別學習差異性、出缺勤記錄、考試成績等,進行學期成績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