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7
,离现在 0
年 1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附件一
臺中市政府公務出國或赴大陸地區報告提要 類別:其他
出國報告提要名稱:113學年度教育部推動公立高級中等學校實施雙聯學制或國際課程計畫
含附件:□ 是 ■否
出國計畫主辦機關:臺 中市臺 中 女子高 級 中等學 校
聯絡人:劉承珏 電話:04-22205108 *102
出國人員姓名/服務機關/單位/職稱
1.黃敏禎/
臺 中 市 臺 中 女 子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雙聯學制帶隊教師
出國類別:其他 □國 際 會 議 □業務接洽 □洽 展 □表 演 □比 賽 □擔 任 裁 判
□海 外 檢 測 ■雙聯學制
出國期間:114 年 7月 4 日 至114年 8 月 3 日
出國地區:
美國
報告日期:114年 10月 2日
( 填 寫 一 級 機 關 首 長 核 定 日 )
內容:
一、活動目的
1. 提升語言適應力與跨文化溝通能力
透過全英語學習環境與日常交流,讓學生逐漸克服語言障礙,學會用不同方式理解內容並表達自
我,同時體驗美國文化與生活方式。
2. 培養尊重與多元包容的態度
與來自不同學校、不同背景的同學互動,學習尊重差異、包容多元,並在合作過程中增進團隊精
神與人際相處能力。
3. 拓展課程體驗與創造力
藉由多元課程(如戲劇、時尚設計、美術、英文創作等)
,讓學生接觸台灣校園少見的學習內
容,激發創造力與表達能力。
4.累積生活自理與獨立經驗
透過住宿、採買、洗衣、跑班等「第一次」的經歷,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與獨立自主能力,讓他們
在離開父母的情境中成長。
5. 體驗挑戰與成就感
參與各類比賽、任務挑戰與才藝表演,過程中學習勇敢嘗試、不畏失敗,並從團隊合作與成功完
成任務中獲得成就感。
6. 建立正向學習動機與美好回憶
在充實的課程與活動中,學生找到持續學習的動力,並與老師、同儕共同創造獨特的回憶,增強
對學習與生活的熱情。
二、活動過程
(一)出發前:培訓課程
利用晚間線上會議室進行交流注意事項說明、跨文化理解簡報等,並持續使用社群
軟體引導學生在各方面之交流預備。
(二)出發中:交流行程
在為期一個月的交流活動中,學生主要以參與探索課程為主,團康活動和校外參訪為輔,體驗美
國高中生的上課模式和課後生活,並對其文化和環境有更多認識。
課程說明如下:
1. 探索課程
o
主題涵蓋:化學、機器人、藝術、英語、3D列印、音樂等。
o
每天安排 2–3 節探索課,讓學生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與實作。
2. 專題與體驗活動
o
活動包含市區導覽、博物館參訪、STEAM 體驗、才藝比賽準備、科學探索活動等。
o
學生也會參與當地大學或研究中心的參觀與交流。
3. 晚間活動
o
安排了體育運動(排球、籃球、羽球)
、才藝表演、桌遊、文化交流晚會、電影之
夜等。
o
假日則有棒球比賽觀賽、郵輪之旅、名校參訪(MIT、哈佛)
、購物與自然探索。
4. 週末行程
o
觀光體驗:波士頓之旅、瀑布健行、港灣郵輪遊覽。
o
在地文化:棒球比賽、特色小鎮購物、遊樂設施體驗。
課程安排對學生的幫助全面而深遠。首先,在學習內容上,課程設計兼顧科學、藝術、人文與科
技等不同面向,讓學生能同時跨足多個領域,培養跨學科的整合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 3
D 列印、機器人操作與藝術創作等實作活動,學生不僅能動手操作,還能在過程中激發創造力與
應變能力,這對未來的學習與生活都具有極高影響力。
同時,還有各種課程除了有在課堂中的活動,也會需要產出多元的專題作品,例如「藝術」類別
分為「戲劇藝術」和「視覺藝術」
,在參與前者的課程時,學生需要撰寫並發表簡短的故事;於
後者,學生將學會使用墨水作畫,並使用同類媒材創作自己的作品。學生在參與課堂以及與美國
教師互動的過程中,除了能開拓視野、習得多元領域的知識與技能以外,也能增進其使用英語表
達和與同儕溝通的能力。
此外,課程中特別安排了參訪大學與博物館的活動,並結合與當地學生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在學
習知識之餘,拓展國際視野,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考方式。才藝比賽、體育運動與小組合作
活動,則提供了學生相互協作的機會,讓他們在分工合作中培養團隊精神,並學會欣賞他人的優
勢與貢獻。
在課堂之外,學生還能透過觀賞美國棒球賽、參加郵輪之旅、探索自然景觀等活動,深入體驗當
地文化與生活,這不僅增添了學習的樂趣,也幫助他們在異國環境中建立更開放的態度與適應
力。更重要的是,整個課程安排充滿了挑戰與舞台表現的機會,無論是在才藝表演、比賽,還是
日常小組討論中,學生都有機會展現自我,累積信心,培養表達與領導的能力。
其次,學生也於課餘時間規劃並參與團體遊戲。例如:草坪遊戲、
「認識你」遊戲、尋寶遊戲等
等,也認真準備才藝表演,此類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也學會團隊合作,共同籌
備並完成任務。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兼顧學術探索、文化體驗與人格養成的完整學習歷程,能幫助學生在知識、
技能、態度與價值觀上全面成長,為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出發後:
指導學生完成心得撰寫,並邀請帶隊老師於雙語社群分享經驗。
三、心得
•本校辦理雙聯學制與美國學校合作已有數年經驗,本次為第三屆於暑假期間赴美求學。透
過實地的到美國校園中體驗美國高中生活,沈浸式地在美國當地交流互動,學生皆有很好的語言
練習機會及回饋。諸如台美飲食習慣的差別、台美課室文化的不同、以及台美在表定課程外的課
後時間活動的重視程度有諸多差異,也在學生的反饋中,看出活動交流的實體價值;除此之外,
MCI此次安排的課程十分多元,課間除了如科學、英文、緬因學等知識學習,也安排了許多手作
實作如美術雕塑、裁縫、3D列印及讓學生展現肢體的舞蹈、戲劇課程內容。滿滿四週的活動(平
日課程+課後體育活動+假日參訪)每天都超充實的安排,對於學校-家裡-圖書館三點一線的臺灣
學生們也都是痛苦並快樂的新奇體驗吧!
很喜歡假日時間安排我們到緬因鄰近的景點參訪,也更能瞭解緬因發展的歷史脈絡。
四、 建議
(一)體驗美國學校的課室與教學活動,不曉得是不是因為營隊安排還是日常就是這樣操作,每天
晚上校園中都有開放運動場及健身房(開燈)供學生使用,讓學生每天晚餐後都能有自主的
運動時間,連平常不愛活動的孩子都去了,台灣可學習!
(二)這次整團近百人都是台灣人一起到MCI學習,雖然授課老師、行政老師跟隊輔哥哥姊姊都是
講英文,但學生大多時間相處的對象都是以中文為主要語言的台灣學生,上課討論時也習慣
用中文溝通(多次提醒,但效果有限)
,會造成授課老師無法參與學生間討論並給予有效且
即時的引導或回饋,若能有一定比例的國際生加入課程或住宿生活,相信能對學生語文能力
及表達更有幫助。
(三)學生宿舍近50人使用一台冰箱,可在入宿前公告相關管理資訊,避免爭執。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