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低年級混齡數學:200以內數與錢幣應用

格式
pdf
大小
1.49 MB
頁數
20
作者
Hewlett-Packard Company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7-05,离现在 4 10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國小跨年級數學:200以內的數

 

單元名稱

 

200以內的數 

適用年級  低年級(一、二年級混齡) 

教學時間   200 分鐘,共  5  節。 

單元主題

 

主題1:數到200(2節) 
主題2: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1節) 
主題3:使用錢幣(1節) 
主題4:比大小(1節) 

教材來源

 

康軒版 

國小數學第三冊(2上)第一單元 

設計者  簡千凌、許慧敏 

課程設計

理念 

1.學校正在推動校本課程,主題為咖啡與山藥,所以將其主題融入於課程中,讓數 

學的學習情境更貼近孩子的生活。 

2.依據新北市108年度混齡教學課程發展資源手冊中,「200以內的數」單元屬於 

C3(循環)課程,本單元課程在低年段會學習兩次,因此希望能藉此機會,設計出
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需求,進行基礎概念與加深加廣的課程。

 

教學準備  準備用品:積木教具(1、10、100)、學習單、定位板、錢幣、數字卡。 

學生 

先備經驗 

學生 

能力 

 ■學生能力診斷 
 (一)一、二年級 

    目標 
學生 

1-1O翔 

1-2O佐 

1-3O桀 

1-4O杰 

1-5O凌 

1-6O芸 

1-7O儀 

2-1O桓 

2-2O宇 

2-3O玄 

2-4O菲 

2-5O禎 

 註1:上表針對學生先備知識進行診斷: 
      3:表示已達到或大多數達到;2:表示部分可達到; 
      1:表示極小部分或無法達到。

 

 

註2:先備知識: 

 A.能熟練100以內數與量的計數與表徵。   
 B.能透過十和一的具體物或圖象,表徵 100 以內的數。 
 C.能比較 100 以內兩量(數)的多少。 
 D.能熟練100~200的數詞序列,及各數的說、讀、聽、寫、做。 
 E.能認識200以內數的位值,並進行化聚。 
 F.能進行錢幣(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的混合使用。

 

background image

 

學生 

特質

 

 

■學生個別差異分析 

 (一)一年級 
    1-1O翔(男):數感佳,反應好,表達部分較弱。 
    1-2O佐(男):作答較謹慎,對於不確定的答案易畏懼。 
    1-3O桀(男):數學解題能力佳,有自己的策略。 
    1-4O杰(男):腦袋想法多且快速,能舉一反三。 
    1-5O凌(女):數學能力佳,踴躍發言回答問題。 
    1-6O芸(女):數感好,能快速的操作教具。 
    1-7O儀(女):容易求快而忽略題目,照自己的想法做。 
 (二)二年級 
    2-1O桓(男):個性較為固執,反應力佳,踴躍回答問題。 
    2-2O宇(男):反應力佳,有自信,勇於表達。 
    2-3O玄(男):個性開朗,勇敢發問,易有分心的狀況。 
    2-4O菲(女):個性謹慎小心,勇敢發問。 
    2-5O禎(女):勇敢發問,會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生 

分組 

 ■合班分組方式(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互相協助、支援) 

 A 組: 

 1.由能力較好又願意指導別人的O桓搭 
   配語言發展較慢的O桀。 

 2.由對數學反應力較好的O翔搭配操作 
   較心急的O儀。 

 B 組: 

 1.由遵守操作指令的O芸搭配做事較天 
   馬行空的O玄。 

 2.由願意思考、勇於發問的O菲搭配對 
   於數學較無自信的O佐。 

 C 組: 

 1.由反應力快、理解力佳的O宇搭配做 
   事較為謹慎的O凌。 

 2.由遵守操作指令的O禎搭配想法多、 
   反應快的O杰。 

O桓 

O儀 

 

O玄 

O佐 

O桀 

O翔 

O芸 

O菲 

 

 2 O宇 

O杰 

 

 

O凌 

O禎 

 

 ■年級分組方式(分班上課時,無協同教師) 

 一年級: 

 A.由思考快速但表達較慢的O桀搭配 

 

   語言表達較好的O儀。 

 B.由喜愛操作的O佐搭配反應力佳的 

              

   O翔。 

 C.由思考多元的O杰搭配思考較為謹 

   

   慎小心的O凌、O芸。 

 二年級: 

 A.由勇於表達、心思細膩的O桓搭配 

         

   願意傾聽的O菲。 

 B.由思考靈活、表達流暢又有耐心等 

       

   待的O宇搭配需要時間消化、操作                  
   思考的O禎、O玄。 

O桀

 

 

O佐

 

O儀

 

 

O翔

 

O凌

 

O杰

 

O芸

 

O桓

 

 

O禎

 

O菲

 

O玄

 

O宇

 

*此座位表為第一、二、三節之分組。 

*此座位表為一、二年級第四、五節之分組。 

background image

 

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數-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
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
活中。 
數-E-C1 
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和
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
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n-I-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
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2-1 
一千以內的數: 
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
數、位值表徵、位值表。位值
單位「百」。位值單位換算。 

學習目標 

一、一年級目標: 

1-1能正確使用100、10、1的錢幣並認識圖像表徵。 

1-2能在固定的錢幣金額(100、10、1)中進行付款活動。 

1-3能使用積木、錢幣來比較200以內兩數量的大小。 
二、二年級目標: 

2-1能正確使用100、50、10、5、1的錢幣,並使用圖像表徵表示指定的錢數。 

2-2能在固定的錢幣金額中進行付款活動,並找出至少2種以上的付法。 

2-3能利用位值概念比較出1000以內兩數量的大小。 

2-4能比較1000以內兩數量的大小,並用>和<的符號表示。 
三、一二年級共同目標: (一年級要求做到;二年級要求熟練)

 

3-1能以200以內的任意數開始,進行累加1和累加10活動。   

3-2能以200以內的任意數累減1和累減10活動,並完成數詞序列。 

3-3能以200以內的任意數活動,並完成數詞序列。 

3-4能利用百、十、一的積木,表徵200以內的數。 

3-5利用積木的對應,數出積木的數量有多少。 

3-6認識百位,並進行200以內數的化聚。 

單元主題一:

 數到200

 

第一節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合班 

引起動機 

壹、複習舊經驗(合十概念複習) 

一、全班唱數從 90 唱數到 120。 
二、情境引導:還記得我們昨天一起去了生態區,觀察及照 
    顧屬於你們的咖啡樹和柚子樹嗎?今天老師有一些關於咖 
    啡和柚子任務,要由你們來完成喔! 

三、教師布題 
(一)現在每人發下第一張圖(圖 1),給你 10 秒鐘的時間, 

    算算看紙上總共有多少顆咖啡豆呢? 

(二)現在每人發下第二張圖(圖 2),給你 10 秒鐘的時間, 

 

   6 

分鐘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background image

 

    算算看紙上總共有多少顆咖啡豆呢? 

         

  

 

             圖 1                    圖 2 

(三)教師提問  

    圖 1 和圖 2 的咖啡豆數量一樣多嗎? 
    哪一張圖你們比較容易數?為什麼呢?試著說說看。 

    

 

 

(四)教師引導:圖 1 先把每 10 個圈起來,就會比較容易數。 

異質分組-能力 

發展活動

 

貳、累加1活動 

一、每人發下一張上面畫有98個積木的圖進行數數。 
(一)教師提問 

    請你們數數看圖中上色的積木有多少呢? 

    你們是怎麼知道的?試著跟夥伴說說看。 
    再加2個會是多少? 

(二)認識百格板,知道1張代表100個積木。 
(三)教師提問 

    若再加1個積木會是幾個?記錄在記錄表(圖3、4)上面。 

    也要把念法寫下來喔!那再加1個呢?(累加至130)               

     

 

 

 

             圖3                     圖4 

    

 

 

 

  12 

分鐘 

 

 

 

 

 

 

 

 

 

 

 

 

 

 

 

 

 

 

 

 

口頭
評量 

小組
討論 

實作
評量 

學習
單評
量 

 

 

 

 

 

 

 

 

 

 

 

 

 

 

3-1 

 

 

 

 

 

 

 

 

 

 

 

 

 

 

 

 

 

 

background image

 

教學小叮嚀: 

    程度好的可以直接累加,程度較弱的可從盒子裡拿積木 

    擺至圖上。(需確認一年級101、109與110的讀法與記法 
    是否正確。) 

參、累加 10 活動 
一、全班唱數從 90 唱數到 200。 

二、教師布題 
    學校裡有 100 棵咖啡樹,校長又種了 10 棵,現在一共有   
    幾棵咖啡樹? 

    再種 10 棵呢? (累加至 200) 
    把它記錄在記錄表(圖 5、6)上。 

  

 

 

 

            圖 5                       圖 6 
教學小叮嚀: 

    學生若無法完成問題,教師可藉由提問,引導學生理解 
    題意。 

    如: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一共有幾棵咖啡樹); 
    題目中有那些線索(學校裡原本有幾棵咖啡樹?校長又種 

    了幾棵?) 

三、教師布題 
    柚子園的採收的柚子有 84 顆,過幾天又採收了 10 顆, 

    現在共有多少顆柚子?(圖 6) 
    又採收了 10 顆呢?(累加至 134) 

    

 

                       圖 6 

 

 

 

 

 

  12 

分鐘 

 

 

 

 

 

口頭
評量 

小組
討論 

實作
評量 

學習
單評
量 

 

 

 

 

 

 

 

 

 

 

 

 

 

3-1 

異質分組-年級 

綜合活動

 

肆、學習單評量 
一、師生共同討論(圖7) 

    

 

                       圖 7 
 

 

  10 

分鐘 

 

口頭
評量 

學習
單評
量 

 

3-1 

background image

 

二、一年級學習單(圖8)&二年級學習單(圖9)               

 

 

             圖8                      圖9 
教學小叮嚀: 
    如學生無法完成問題: 

    1.提醒學生觀察數列中兩數的異同並圈出相異處, 

      再思考兩數之間的關係。 

    2.先給予1~100的百數表,協助作答。 

      (目的:希望學生能從1-100類推到101-200) 

    3.如學生仍無法作答,再給予101~200的百數表, 

      協助作答。 

    

 

第二節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合班 

引起動機 

複習數數舊經驗,全班唱數從 150 唱數到 130。 

分鐘 

口頭
評量 

 

異質分組-年級 

發展活動

 

壹、累減 1 活動 

一、教師布題 
    果園裡有149顆百香果,老師摘下了1顆,果園裡還剩 

    下幾顆?再摘一顆呢?在記錄表(圖10、11)記錄下來。 

        (一年級累減至130;點名二年級繼續快問快答累減到數 

字108;累減到數字99) 

 

 

            圖 10                    圖 11 

 

   10 

分鐘 

   

 

 

 

 

 

 

 

 

 

口頭
評量 

小組
討論 

實作
評量 

學習
單評
量 

 

 

 

 

3-2 

 

 

 

 

 

 

 

 

 

 

background image

 

教學小叮嚀 : 

        每組桌上放有百格板數張、橘色積木數條、白色積木數 

        個,若學生遇到困難時,可搭配積木的操作並記錄在紀 

        錄表上。 

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  

        巡視不同的學生,依學生狀況進行指導,並互相支援。 

貳、累減10活動 
一、教師布題 

        去年收成了160根山藥,一位客人買走了10根,還剩下 

        幾根?另一位客人也買走了10根剩幾根? 

    在記錄表(圖12、13)記錄下來。 

        (一年級累減至100;二年級快問快答累減至80) 

   

  

                         圖12                                             圖13 

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  

        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分別負責一、二年級的學生任務,  

        若學生遇到困難,可引導孩子觀察數字間的變化或搭配 

        積木的操作並記錄。 

二、教師布題 

        今年採收的山藥共採了199根山藥,校長送給客人10根, 

        還剩下幾根?又送給里長10根呢?  

    在記錄表(圖14、15)記錄下來。 

        (一年級累減至109;二年級快問快答累減至89) 

   

圖14                                            圖15 

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  

        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分別負責一、二年級的學生任務。

(一)教師提問 

    先觀察記錄表上的數字,再說說看,你發現什麼?

 

教學小叮嚀

        先確認學生是否填答正確,再和學生討論格子前後的 

        數字關係。 

 

 

 

 

 

 

   8 

分鐘 

 

 

 

 

 

 

 

 

 

 

 

 

 

  10 

分鐘 

 

 

 

 

 

 

口頭
評量 

小組
討論 

實作
評量 

學習
單評
量 

 

 

 

 

 

 

 

口頭
評量 

小組
討論 

實作
評量 

學習
單評
量 

 

 

 

 

 

 

 

3-2 

 

 

 

 

 

 

 

 

 

 

 

 

 

 

 

3-2

 

background image

 

異質分組-年級 

綜合活動 

參、學習單評量 

一、一年級學習單(圖16)& 二年級學習單(圖17) 

  

    

            圖16                     圖17 

教學小叮嚀: 
    當學生無法完成問題時: 

    1.先請學生觀察格子前後的數字關係,完成作答。 

    2.若是無法完成,可再利用順數的方法完成作答。 

延伸任務:先完成者,領取出題單進行出題、答題挑戰。 

 

  10 

分鐘 

 

口頭
評量 

學習
單評
量 

 

3-3 

單元主題二:

 

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 

第一節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合班 

引起動機 

壹、複習舊經驗

 

一、積木的數量表徵。 

(一)10個一可以換成1個十。 

(二)1個十可以換成10個一。 

(三)一年級:須知道100個一等於1個百。 

    二年級:須知道100個一等於1個百,10個十等於一個百。 

 

分鐘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異質分組-能力 

發展活動 

貳、拿出積木排排看

 

一、教師布題 
    用一個白色積木表示1顆咖啡豆。 

    一條橘色積木可以表示幾顆咖啡豆? 
    一張黃色積木可以表示幾顆咖啡豆? 

    說說看,你是怎麼知道的? 

二、教師布題 
    現在老師發下一袋積木(裡面有一張黃色積木、三條橘色 
    積木和七個白色積木),數數看可以代表幾顆咖啡豆? 
    將數量記錄在積木袋的紙卡上,再和夥伴說說看,你是 

    怎麼數的? 

 

15 

分鐘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小組   
 討論 

 

 

 

 

 

3-4 

 

 

 

 

 

 

 

 

background image

 

三、教師布題 

    校長昨天巡視咖啡園,早上時,採收了111顆咖啡豆, 

    中午時,採收了108顆咖啡豆,下午時,採收了160顆 
    咖啡豆,晚上時,採123顆咖啡豆。 

    拿出積木來表示。 
   (每組放有黃色積木6張、橘色積木50條、白色積木100個) 

教學小叮嚀: 
    四人一組,1、2、3、4號分別拿出早上、中午、下午、 
    晚上採收的咖啡豆數量,如有學生擺法不同,教師應讓 

    學生討論,尊重多元擺法 。 
參、認識百位。 

一、複習定位板的舊經驗。(圖18) 

    

 

             圖18 

(一)23顆咖啡豆,可以怎麼記在定位板上? 
(二)是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的? 

(三)10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多少?你會怎麼記? 

教學小叮嚀: 
    「10個十和8個一」是要讓孩子發現在定位板上不夠位置 

     記錄,進而介紹「百位」。 

    

 

 

二、一二年級分別發下不同樣式的定位板。 

(一)一年級定位板(圖19)&二年級定位板(圖20) 
 

 

 

 

            圖19                       圖20 

 

 

 

 

 

 

 

     

 

分鐘 

 

 

 

 

 

 

 

 

 

 

 

 

 

 

 

 

 

 

 

 

 

 

 

 

 

 

 

 

 

 

 

 

 

 

 

 

 

口頭
評量 

實作
評量 

 

 

 

 

 

 

 

 

 

 

 

 

 

 

 

 

 

 

 

 

 

 

 

 

 

 

 

 

 

 

 

 

 

3-6 

 

 

 

 

 

 

 

 

 

 

 

 

 

 

 

 

 

 

 

 

 

 

 

 

 

 

background image

10 

 

三、教師布題 

    今天早上校長採收123顆咖啡豆,你會怎麼記錄在定位板 

    上?說說看你是怎麼知道的? 
(一)教師提問 

    1.123是(  )個百、(  )個十和(  )個一合起來的。 
    2.108的「0」代表什麼意思? 

(二)教師提問 
    1.校長昨天早上採收的111顆咖啡豆,這三個1代表的數 

量一樣多嗎? 

2.校長昨天晚上採收的123顆咖啡豆,哪一個數字代表的 

數量最多? 

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 

    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各負責巡視不同組別的孩子,並互 
    相支援,適時提醒孩子定位板上的位值概念。 

教學小叮嚀: 
    確認學生知道「111」是代表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 

要確認學生知道「123」雖然數字3最大,但是3代表的是 

    3個一,1代表1個百,是100個一。

 

分鐘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3-6 

同質分組-年級 

綜合活動 

肆、學習單評量  
一、一年級學習單(圖21)&二年級學習單(圖22) 

   

          圖21                      圖22 

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 
    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各負責巡視不同年級的孩子,並互 
    相支援,確認孩子的位值概念是否清楚。 

教學小叮嚀: 

    一年級定位板上的積木擺放格子內的圖需刷淡,目的在 
    引導孩子這三格分別代表百、十、個位。 

 

分鐘 

 

紙筆
測驗 

 

3-4 

3-5 

3-6 

background image

11 

 

單元主題三:使用錢幣(分年級上課

第一節(一年級)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異質分組-能力 

引起動機 

壹、認識錢幣 
一、複習一百元、十元、一元錢幣間的兌換關係。 
(一)10個一元可以換成1個十元。 
(二)10個十元可以換成1張一百元。 
二、教師提問 

    1張一百元可以換成幾個十元呢? 

    1張一百元可以換成幾個一元呢? 

    

   5 

分鐘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異質分組-能力 

發展活動

 

貳、怎麼付錢才會剛好? 

一、教師布題 

    現在上林商店裡有精選商品(圖 23)可以選購,先選擇 
    一樣你喜歡的商品,再想想看怎麼付錢才會剛好? 

                        圖 23 

     

  

 

(一)教師提問 

    跟夥伴說說看,你是怎麼付的? 
教學小叮嚀: 

    學生可以任意使用百元、十元、一元的幣值來付,只要 
    付到剛好即可。 

 

  15 

分鐘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1-1 

1-2 

 

 

 

 

 

 

 

 

 

 

 

 

 

 

 

 

 

 

 

 

background image

12 

 

(二)先複習十元、一元錢幣的畫法

、 ,再認識百元紙鈔 

    的畫法 100。 

二、教師布題 

上林市集販賣咖啡牛奶,調咖啡牛奶需買一瓶 89 元的牛
奶和一包 128 元的咖啡粉,把你的付法畫下來(圖 24)。 

    

                  

              圖 24 

(一)教師提問 
    夥伴互相檢查付法,如兩人都正確,就討論還有沒有其 

    他的付法。 
教學小叮嚀: 

    學生畫錢幣圖示付錢時,重點是錢幣內的數字,若畫成 
    一樣大小也可以,只要付的錢剛好即可。 

 

 

  10 

分鐘 

 

 

實作
評量 

學習
單評
量 

 

 

1-1 

1-2 

異質分組-能力 

綜合活動

 

參、學習單評量(圖 25) 

        

 

                   圖25 

教學小叮嚀: 
    當學生無法完成問題時,先請學生拿出剛好的付錢方  

    式,再將對應的錢幣畫出來,完成作答。 

   

  10 

分鐘 

 

實作
評量 

學習
單評
量 

 

1-1 

1-2 

background image

13 

 

單元主題四:比大小(分年級上課

第一節(一年級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異質分組-能力 

引起動機 

壹、利用積木比大小 

一、教師布題 
    現在發下一袋錢幣,1 號拿紅色圈圈袋(內有 1 張黃色積 

    木、3 條橘色積木和 9 個白色積木),2 號拿綠色圈袋(內 
    有 1 張黃色積木、4 條橘色積木和 2 個白色積木),請你 

    拿出來數數看有多少?再和旁邊的夥伴確認。 

 

   5 

分鐘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1-3 

異質分組-能力 

發展活動

 

二、將你的積木放置在格子(圖 26)中,並寫出數字。 

    

 

                圖 26 
(一)教師提問 

    誰比誰多?你怎麼知道的? 
(二)讓學生利用積木來比較量的多少。 

    (ex.我有 1 個百、你也有一個百,我有 4 個十、你有 3 

    個十,我有 2 個一、你有 9 個一,所以 142 比 139 多。) 
教學小叮嚀: 

    要讓學生知道比較兩數量的多少時,要從高位開始比。 
貳、利用錢幣比大小 

一、教師布題 
    請你們先抽一張數字卡(範圍在 100 到 200 以內的數字 

    卡),再利用錢幣(百元、十元、一元)來拿出相對應的量 

    來比大小。 
(一)教師提問 

你和你的夥伴的錢幣,誰比誰多? 
說說看,你們是怎麼比的? 

二、教師布題 

先請各組數字卡最大的上台,比比看大小,並由小到大
排列,再請剩下的人輪流上台,將剛剛手中的數字卡貼

到黑板上(由小到大排列),並說明你的想法。 

 

  10 

分鐘 

 

 

 

 

 

 

 

 

 

 

 

 

 

  15 

分鐘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小組
討論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小組
討論 

 

1-3 

 

 

 

 

 

 

 

 

 

 

 

 

 

1-3 

 

background image

14 

 

教學小叮嚀: 

    引導學生上台排出數字大小並說明原因(從高位開始 

    比),讓學生了解當百位數字一樣時,就要比較十位數 
    字,當十位數字比較大,那麼這個數就比較大的道理。 

    

 

異質分組-能力 

綜合活動

 

參、學習單評量(圖 27) 

    

 

                                            圖 27 

教學小叮嚀: 

    一年級學生比較兩數大小時,先以量來比較多少,暫時 

    不引入「>」、「<」的符號,但會要求學生使用數學語 
    言表達,完整表達某數比某數多少、大小。 

 

  10 

分鐘 

 

學習
單評
量 

 

1-3 

單元主題三:使用錢幣(分年級上課

第一節(二年級)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異質分組-能力 

引起動機 

壹、認識錢幣 
一、複習一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一元不同錢幣間的 

    兌換關係。 

   

  5 

分鐘 

 

小組
討論 

 

2-1 

background image

15 

 

(一)教師提問 

    1張一百元分別可以換成? 

    1.幾個五十元? 
    2.幾個十元? 

    3.幾個五元? 
    4.幾個一元? 

異質分組-能力 

發展活動

 

貳、怎麼付錢才會剛好? 

一、教師布題 
    現在上林商店裡有精選商品(圖 28)可以選購,先選擇 

    一樣你喜歡的商品,再想想看怎麼付錢才會剛好?     

                         圖 28 
(一)教師提問 

    跟夥伴說說看,你是怎麼付的? 

    想想看,還有其他的付法嗎? 
教學小叮嚀: 

    學生可以任意使用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一元的 
    幣值來付,只要付到剛好即可,亦可引導學生使用多元 
    的付法。 

    

  

 

二、教師布題 

現在有一包咖啡豆售價為 189 元,先將你的付法畫下

來,再去看看其他夥伴有沒有不同的付法,將它記錄在
學習單上(圖 29)。 

     

                     圖23 

                         圖29 

 

 15 

分鐘 

 

 

 

 

 

 

 

 

 

 

 

 

 

 

 

 

 

 

 

 10 

分鐘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小組
討論 

 

 

 

 

 

 

 

 

 

 

 

 

 

 

 

 

實作
評量 

學習
單評
量 

 

2-1 

2-2 

 

 

 

 

 

 

 

 

 

 

 

 

 

 

 

 

 

 

 

2-1 

2-2 

background image

16 

 

(一)教師提問 

    夥伴互相檢查付法,怎麼付使用的錢幣個數才會最少?

 

教學小叮嚀: 

    學生畫錢幣圖示付錢時,錢幣的大小要注意,不可畫成 
    一樣大小。

 

異質分組-能力 

綜合活動 

參、學習單評量(圖 30、31) 

    

    

                      圖30  

    

 

                      圖31 

教學小叮嚀: 

    當學生無法完成問題時,先請學生先圈出合起來為一百 

    元的不同付法。

 

 

 10 

分鐘 

 

學習
單評
量 

 

2-1 

2-2 

background image

17 

 

單元主題四:比大小(分年級上課

第一節(二年級

分組方式 

分組方式 

時間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異質分組-能力 

引起動機 

壹、複習舊經驗 

一、利用數字比大小。 
(一)教師布題 

    164 和 139 哪一個數比較大? 
    說說看,你是怎麼知道的? 

    可以怎麼記錄下來? 

教學小叮嚀: 
    1.二年級學生已有學過量的多少比較,故直接引入數的 

    大小比較,若學生有迷思,請學生拿出相對應的數棒,  
    進行比較。 

    2.學生須在記錄兩數的大小比較時,運用「>」、「<」 

    的符號表示,來說明兩數間的大小關係。 

 

   5 

分鐘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2-3 

2-4 

異質分組-能力 

發展活動

 

貳、定位板上比大小  

一、教師布題 

    現在在紙卡上寫下 0~9 的數字,先拿出 7、8、9 的數字 
    卡,再請學生利用這三張數字卡,在定位板上排出最大 

    的三位數,和夥伴說說看,三個數字在定位板上分別代 
    表的意義。 

(一)教師提問 
    如何利用這三個數字卡,排出最小的三位數? 

    在最大和最小的三位數中,還可以排出哪些三位數呢? 

    請你排排看,並記錄在記錄表(圖 32)上。 

    

 

                     圖 32 

 

   12 

分鐘 

 

 

 

 

 

 

 

 

 

 

 

 

 

 

 

 

 

 

實作
評量 

小組
討論 

口頭
發表 

學習
單評
量 

 

 

 

 

 

 

 

 

 

 

 

 

2-3 

2-4 

 

 

 

 

 

 

 

 

 

 

 

 

 

 

 

 

background image

18 

 

二、教師布題 

    將 0~9 的數字紙卡洗牌,再隨機抽出數字卡放置定位板 

    內與夥伴進行兩數的比大小。 
(一)教師提問 

    誰的數字比較大呢?你是怎麼比的? 
(二)將數字放入定位板中(圖 33),進行大小的比較,記錄兩 

    數間的大小關係在記錄表上(圖 34)。 

    

 

                圖 33 

    

 

                    圖 34 

教學小叮嚀: 
    1.二年級學生已有學過 1000 以內的數,所以數字卡比大 

      小沒有限制數的範圍要在 200 以內。 

        2.活動結束後,教師引導學生互相檢查記錄表的記錄是   

           否正確,如有錯誤就在黑板上共同討論。 

        

    

 

 

  18 

分鐘 

 

 

 

 

 

 

 

 

 

 

 

 

 

 

 

 

 

 

 

 

 

實作
評量 

小組
討論 

口頭
發表 

學習
單評
量 

 

2-3 

2-4 

background image

19 

 

異質分組-能力 

綜合活動 
參、學習單評量(圖 35) 

        

 

                                         圖35 

 

   5 

分鐘 

 

學習
單評
量 

 

2-3 

2-4 

教學實施

 

日期:4/22-4/30

 

實際教學者:簡千凌/許慧敏

 

檢討與反思: 

1.  依據新北市108年度混齡教學課程發展資源手冊中,本單元為 C3循環課

程,一年級的學生已於學過「10以內的數」、「30以內的數」、「50以內

的數」和「100以內的數」;二年級的學生則已學到「1000以內的數」,在

進行差異化的設計時,須考量到學生的先備經驗不同,設計出不同的任

務。所以本單元的五節課,前三節採年級合班方式兼以教具、提問、學習

單設計,兼顧兩年級學生概念學習與複習熟練的不同需求;後兩節採年級

分班教學,以數學課綱為主,設計多元活動提升數學能力。 

2.  一年級的孩子,透過具體的操作和數學語言的連結,逐漸從不知如何說

起,一路到能嘗試運用數學語言進行溝通表達。 

3.  二年級的孩子,相較於去年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進步許多,而且能夠溫和有

耐心的協助引導、傾聽一年級孩子的想法並給予回饋或指導。 

4.  本次在備課時,將學生能力進行了更明確、仔細的診斷,讓我們更能了解

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隨時可以關注到需要協助的學生。 

background image

20 

 

5.  在教學過程中,能看到已完成任務的孩子,主動協助同組夥伴,孩子用孩

子的語言溝通互動、仔細聆聽且互助合作,從孩子的發表中,我看到了孩

子從害怕、有困難、不會做,到最後有自信的說出想法,並主動和夥伴們

分享做法,為自己增添了許多的自信心。 

6.  看到孩子自信的笑容,彼此都帶著愉快的心情學習,這些過程都是我們寶

貴的教學經驗累積,也希望能更貼近孩子的觀點,發現孩子的需求並給予

協助,讓他們都能夠愛上數學並享受在操作的樂趣中。 

同儕教師回饋: 

1.  教具操作充分,有效建立小朋友對於數的正確觀念。 

2.  利用積木建立數感,操作積木時,每個學生都十分專注且用心完成指定作

業。 

3.  一年級、二年級練習題,以差異化方式操作,十分可取,每個小孩均可充

分練習。 

學生回饋: 

O 桀:我覺得數學很簡單,數一數就會寫了。 

O 凌:我覺得上數學課很好玩,因為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O 翔:我覺得數學課可以學到很多不同算積木的方法。 

O 宇:我很愛數學課,因為可以玩遊戲,又可以學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別人。 

O 禎:我以前覺得數學很難,我慢慢學會了,且升到二年級我學會更多知識 

            了,每天都覺得很開心。 

O 玄:上數學課時,我發現大家有很多創意,也能知道每個人的想法。 

O 菲:我覺得數學課很開心,因為可以增加很多智慧,還可以幫助弟弟妹妹, 

一開始有些人不會時,我們二年級都會協助他們。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