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與體育領域國小健康教育教案:飲食習慣與生活技能整合教學設計

格式
docx
大小
57.21 KB
頁數
12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8-05-06,离现在 7 17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教學案例示例 (以健康與體育領域國小健康教育為例)

本主項次所研發之案例,為延伸本課程手冊項次「參、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的呼應說明」、項次「伍、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提供更完整的示例發展脈絡。

一、課程設計原則與教學理念說明

(一) 設計原則

本單元以飲食為主軸,配合「自發」、「互動」、「共好」三個層面設計三個小單元:

第一小單元「飲食習慣大作戰」著重在「自發」的部分,以學生為主體,運用自我覺察及批判思考技能探討影響個人飲食行為的因素,學習在不同的生活情境和進食場所中對食物做出明智的選擇,並針對個人的不良飲食問題,設計飲食改善計畫,表現自主管理的信心與效能,並於計畫結束後能進行反省與修正。

第二小單元「食品廣告追追追」著重在「互動」的部分,強調與周遭人事物溝通思辨,透過學生對生活周遭食品廣告的覺察與分享,引導學生思考食品廣告對自己選擇食物時的影響,輔以問思引導教學法讓學生探討媒體廣告的行銷手法,培養學生在面對媒體時的質疑思辨習慣,藉由決策與批判技能的演練,正確判讀並思辨媒體資訊的行銷手法與合理性,表現理性負責任的消費行為。

第三小單元「食在愛地球」著重在「共好」的部分,強調在地球村彼此都是緊密連結,要以實際行動愛護自然、珍惜資源,構築彼此更好的共同生活。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認同低碳飲食原則及具體作法,願意在日常生活中採行低碳飲食,也願意展現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公開表達保護自然環境的觀點與立場,以求世代永續利用。

三個小單元可以各自獨立,不必拘泥於大單元的完整教學。

(二) 教學理念

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在十二年國教「成就每一個孩子」的願景下,有三個重要內涵,包括:

1. 以學生為主體,提供結合生活情境的整合性教學。

2. 運用生活技能以探究與解決問題。

3. 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善盡公民責任,使個人及整體社會的生活更美好。

所以教學活動的設計盡量結合生活情境,提供探索及體驗活動,並安排自我覺察、做決定、解決問題、自我管理、批判思考等生活技能的演練。



(三) 教學對象

國小六年級學童正處於兒童晚期與青少年早期,亦是進入青春期的重要時刻,因此,如何協助學童建立正確的飲食知識與價值觀,同時在生活中培養正確且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學校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四) 教材地位

學童在「人與食物」主題上,第一學習階段已經學過「食物的認識與珍惜」、「飲食習慣的培養和觀察」; 第二學習階段學過「食物與營養的種類和需求」、「飲食搭配、攝取量與家庭飲食型態」、「飲食選擇的影響因素」;第三學習階段則學過「個人的營養需求與熱量攝取消耗」、「每日飲食指南與多元飲食文化」、「食品生產、加工、保存與衛生安全」。

在「消費者健康」主題上,第一學習階段學過「健康安全消費的覺知」; 第二學習階段學過「健康安全消費的原則與訊息覺察」; 第三學習階段學過「健康消費經驗透過合宜管道選擇相關服務與產品」。

在「健康環境」主題上,第一學習階段學過「生活中健康環境的認識、體驗與感受」;第二學習階段學過「健康社區的意識、責任與維護行動」、「人為與自然汙染對健康的影響」;第三學習階段學過「健康環境的交互影響因素」、「環境污染的來源與型式」。

(五) 教學評量

本單元在認知方面的評量主要為口頭問答,除了有引導思考的成效,還可以立即回饋。情意方面的評量配合觀察與記錄加以分析。技能方面有實作活動,加上學習單作為評量工具。行為方面除了學生自評外,輔以學習單以利檢討與分析教學的成效。

(六) 議題融入

第三小單元融入了「環境教育」議題。透過資料蒐集、澄清討論等方式,學生能檢視人與環境的關係,認同綠色消費、節能減碳、簡樸生活等概念的重要性,願意在日常生活中採行低碳飲食原則,實踐負責任的環保行為,也願意展現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公開表達保護自然環境的觀點與立場,以求世代永續利用。

第三小單元同時也融入了「人權教育」議題。透過對公平貿易標章的探討,讓學生瞭解公平貿易是為了確保生產者獲得公平的報酬、勞動者獲得應有的權力、以及環境得到保護的全球性運動。支持公平貿易商品,能讓消費變得更有意義。

(七) 領域連結

單元內容可以柝解,擷取適合的教案融入其他領域,例如小單元二談媒體資訊的判讀與思辨,可以和綜合活動領堿「各類資源的分析與判讀」、「媒體與日常生活的影響」作連結,而小單元三談低碳飲食,也可以和綜合活動領域的「人類對環境及生態資源的影響」、「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行動的執行」作連結,加強學童的探索、體驗、實踐等學習歷程。

二、主題說明

領域/科目

健康與體育領域

設計者

巫偉鈴委員、

健康與體育領域研修團隊

實施年級

國小第三學習階段

總節數

6節,240分鐘

主題名稱

飲食學問大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 1a-III-2描述生活行為對個人與群體健康的影響。

  • 1a-III-3理解促進健康生活的方法、資源與規範。

  • 2a-III-2覺知健康問題所造成的威脅感與嚴重性。

  • 2b-III-1認同健康的生活規範、態度與價值觀。

  • 3b-III-3能於引導下,表現基本的「決策與批判」技能。

  • 3b-III-4能於不同的生活情境中,運用生活技能。

  • 4a-III-1運用多元的健康資訊、產品與服務。

  • 4a-III-2自我反省與修正促進健康

  • 4b-III-3公開倡導促進健康的信念

學習內容

  • Ea-III-2兒童及青少年飲食問題與

  • Eb-III-1健康消費資訊來源與媒體

  • Ca-III-3環保行動的參與及綠色消費概念

核心

素養

總綱

  • E-A1 具備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

生命潛能。

  • E-B2 具備科技與資訊應用的基本素養,並理解各類媒體內容的意義與影

響。

  • E-C1 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

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生態環境。

領綱

  • 健體-E-A1 具備良好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的習慣,以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運動與保健的潛能。

  • 健體-E-B2具備應用體育與健康相關科技及資訊的基本素養,並理解各類

媒體刊載、報導有關體育與健康內容的意義與影響。

  • 健體-E-C1具備生活中有關運動與健康的道德知識與是非判斷能力,理解

並遵守相關的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社會。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 環境教育

E5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E16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人權教育

E15能討論周遭不公平之事件,並提出改善之想法。

所融入之單元

  • E5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融入於:三個單元皆融入。

  • E16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融入於:第三單元「食在愛地球」。

  • E15能討論周遭不公平之事件,並提出改善之想法。

融入於:第三單元「食在愛地球」。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 綜合活動領域

學習表現

2c-III-1分析與判讀各類資源,規劃策略以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3d-III-1實踐環境友善行動,珍惜生態資源與環境。

  • 學習內容

Bc-III-1各類資源的分析與判讀。

Bc-III-2媒體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Cd-III-2人類對環境及生態資源的影響。

Cd-III-3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行動的執行。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教學設備/資源

單槍、電腦、學習單(詳如附件)

各單元學習重點與學習目標

單元名稱

學習重點

學習目標

單元一

飲食習慣大作戰

學習表現

1a-III-3理解促進健康生活的方法、資源與規範。

2a-III-2覺知健康問題所造成的威脅感與嚴重性。

3b-III-4能於不同的生活情境中,運用生活技能。

4a-III-2自我反省與修正促進健康的行動。

  1. 理解促進健康的飲食原則。

  2. 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的飲食問題,覺察不良飲食行為對健康所造成的威脅。

  3. 能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運用作決定的技巧選擇健康的食物。

  4. 透過飲食習慣的自我反省,檢視並修正不良的飲食行為以促進健康。

學習內容

Ea-III-2兒童及青少年飲食問題與健康影響

單元二

食品廣告追追追

學習表現

3b-III-3能於引導下,表現基本的「決策與批判」技能。

4a-III-1運用多元的健康資訊、產品與服務。

  1. 覺察食品廣告對飲食消費的影響,並在引導下表現分析與批判媒體的技能。

  2. 運用多元的健康資訊,選擇有益健康的食品。

學習內容

Eb-III-1健康消費資訊來源與媒體影響

單元三

食在愛地球

學習表現

1a-III-2描述生活行為對個人與群體健康的影響。

2b-III-1認同健康的生活規範、態度與價值觀。

4b-III-3公開倡導促進健康的信念或行為。

  1. 描述日常生活飲食對地球溫室效應的影響,理解低碳飲食與環境的關係。

  2. 認同綠色消費、公平貿易等概念的重要性。

  3. 能落實低碳飲食的生活方式,並公開向他人倡導低碳飲食的信念及行為。

學習內容

Ca-III-3環保行動的參與及綠色消費概念



三、單元三設計 (因第三單元有融入兩項議題,故以第三單元為例)

教學單元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食在愛地球

時間

2節,80分鐘

主要設計者

巫偉鈴委員

學習目標

  1. 描述日常生活飲食對地球溫室效應的影響,理解低碳飲食與環境的關係。

  2. 認同綠色消費、公平貿易等概念的重要性。

  3. 能落實低碳飲食的生活方式,並公開向他人倡導低碳飲食的信念及行為。

學習表現

  • 1a-III-2描述生活行為對個人與群體健康的影響。

  • 2b-III-1認同健康的生活規範、態度與價值觀。

  • 4b-III-3公開倡導促進健康的信念或行為。

學習內容

  • Ca-III-3環保行動的參與及綠色消費概念

領綱核心素養

  • 健體-E-B2 具備應用體育與健康相關科技及資訊的基本素養,並理解各類

媒體刊載、報導有關體育與健康內容的意義與影響。

  • 健體-E-C1 具備生活中有關運動與健康的道德知識與是非判斷能力,理解

並遵守相關的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社會。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請搭配課程手冊項次「參、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的呼應說明」敘寫。其相關建議包含:(請參閱附件一)

1. 應以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敘寫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的關係。

2. 可舉出學生達成核心素養的可能途徑,例如:學習素材、學習方法及教學引導等。

例如:人類的生活在無形中製造了許多環境問題,如全球暖化、河川汙染、核汙染、空氣汙染、土石流等,對人類社會永續發展形成莫大的影響。透過資料蒐集、案例分析、澄清討論等方式,學生能檢視人與環境的關係,認同綠色消費、節能減碳、簡樸生活等概念的重要性,願意在日常生活中採行簡樸節約原則,實踐負責任的環保行為,也願意展現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公開表達保護自然環境的觀點與立場,以求世代永續利用。

議題融入

說明

  • E5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融入說明:為本主題教案內容所傳達的精神之一。

  • E16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融入說明:於第一節,融入低碳、減少廢棄物的教案內容中。

  • E15能討論周遭不公平之事件,並提出改善之想法。

融入說明:於第二節,融入公平貿易的教案內容中。

第一節: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備註

【引起動機】

  1. 教師展示進口的蘋果及果汁,詢問學生知不知道這些食物從產地來到這裡,旅行了多長的距離? 例如:美國蘋果旅行了10,000公里來到台灣,德國的有機果汁則旅行了9200公里。

  2. 教師透過碳足跡資訊網讓學生對食物里程有更具體的認識。請學生腦力激盪,說一說食物在運輸的過程中對環境會造成哪些影響?

  3. 教師綜合說明食物的運輸讓地球暖化的問題更嚴重了,因為運輸時要耗費石化燃料,而興建或修補公路、鐵路的建設也都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而且蔬果為了長途運輸的保鮮與維持賣相,必須有更多包裝,製造更多垃圾,這跟環保「減廢」理念背道而馳。所以聯合國呼籲人們從飲食行為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主張在兼顧營養價值及環境生態的條件下,建立低碳飲食的生活態度來保護地球。

【時間】

5分鐘

【評量重點】

學生專心程度

【發展活動】

  1. 教師配合網站內容(環保活動低碳平台http//greenevent.epa.gov.tw/

說明低碳飲食的概念:食物從生產運輸加工儲存烹調食用廢棄,每個階段都會產生溫室氣體。低碳飲食就是設法在食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盡量排放最少的溫室氣體。

低碳飲食的原則※

  1. 選當季食材:種植當季食材,可以減少農藥及肥料的施作,避免生產非當季食材時,需要額外的用水、冷藏、保溫等所需能源。在日本有一項研究發現,採用當季食材或非當季食材,在食材生產部分碳足跡可能相差10倍。

  2. 選在地食材:可縮短食物里程,降低供運輸所需能源。

  3. 多吃蔬食少吃肉:生產1公斤的牛肉,會製造出36.4公斤的二氧化碳,肉食者1年因飲食產生1500公斤的二氧化碳,11天不吃肉,可以減少7公斤的二氧化碳。

  4. 選擇精簡包裝:減少使用加工食材--可減少加工過程及未來處理廢棄物時所需消耗的能源,而運用自然加工措施的食材(如日曬/風乾)則不在此限。

  5. 節制使用:購物時少使用交通工具,並購買適當份量。

  6. 遵守節能原則烹調:避免長時間烹調,可進一步減少額外耗用的能源及水。

  7. 盡量減少垃圾的產生:避免焚化及掩埋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1. 引導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做到低碳健康飲食的原則?請學生自由發表,分享家中平日的飲食情形。

【時間】

30分鐘

【評量重點】


【綜合活動】

  1. 教師強調食物得來不易,在生產和運輸的過程中都會消耗不少水資源和能源,製造溫室氣體。想要當個綠色行動小尖兵,保護地球環境,可以採取具體行動,讓我們所處的環境更美好。

  2. 請學生利用完成語句的方式,舉手表達自己可以具體做到的方法。

  1. 多吃當地的食物,我要做到……

  2. 多吃當季的食物,我要做到……

  3. 買東西時,我要做到……

  4. 為了節能減碳,烹調時要做到……

  5. 為了珍惜食物資源,我要做到……

  1. 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實際行動支持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

【時間】

5分鐘

【評量重點】

參與活動情形


第二節: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備註

引起動機】

  1. 教師詢問學生有沒有看過公平貿易標章?知不知道它代表

什麼意義?

  1. 教師說明:

  1. 生活中常見的咖啡、紅茶、可可(做巧克力最主要的原料),大多生產於貧困的國家,而當地仰賴這些作物維生的農民卻僅能得到微薄的報酬。以巧克力為例:非洲迦納出產製作巧克力的可可豆,但當地農民可能一輩子都吃不起巧克力,因為可可豆從加工製成巧克力,經過包裝、運銷等過程,受到貿易商層層剝削,消費者花一百元買的巧克力,當地農民也許只拿到五、六元。為了改善貧窮農民的生活,國際公平貿易認證組織(FLO)訂出合理售價,確保生產與貿易過程中沒有剝削生產者的收入、人權及生態環境。但生產團體若要取得公平貿易認證,必須符合以下條件:農產品的生產過程符合環境永續的觀念,儘量不使用肥料、農藥,不砍伐雨林;若有聘用勞工,須注重工作環境的安全;保障男女勞工同等待遇,不雇用童工。

  2. 臺灣較少見到銷售公平貿易產品的商家,但臺灣有許多默默努力的團體,提供具有公平貿易精神的消費選擇,像主婦聯盟推動有機蔬菜共同購買機制,福智文教基金會里仁公司尋找合作廠商,生產有機蔬果、無添加物的健康餅乾等,也跟公平貿易的精神接近。

  1. 請學生思考下列問題並提出自己的想法:

  1. 一項商品的製造過程如果不講求環保、傷害自然環境,但是價格比同類的商品便宜很多,你會購買嗎? 為什麼?

  2. 你願意為了讓赤貧、地球另一端的窮苦農民得到更好的生活而多花點錢去購買貼有公平貿易標章的商品嗎? 為什麼?

  1. 教師統整:不講求環保的產品雖然便宜,但十幾二十年後,它所製造的汙染問題會慢慢浮現,因此大家必須將眼光放遠。購買公平貿易的商品雖然價格高一些,但卻能達成幫助貧窮國家農民與地球永續發展的目的,這是身為地球村公民應盡的責任。

【時間】

5分鐘

【評量重點】

學生專心程度

發表內容


【發展活動】

  1. 教師強調保護地球資源,是全地球人的責任,藉著調整飲食消費方式,我們也能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

  2. 配合下列情境題,請學生分組討論後,進行角色扮演並分享可行的做法:

  1. 情境一:大雄陪爸爸去買咖啡豆,大雄想建議爸爸選擇貼有公平貿易標章的咖啡豆,但它的價格比其他商品稍微貴一些。

  2. 情境二:大雄每天都到早餐店買早餐,漢堡和飲料分別用盒裝還用塑膠袋套起來,宜靜看他每天都拎了好幾袋食物到學校,於是勸阻他。

  3. 情境三:阿福陪媽媽上市場買水果,水果種類繁多,媽媽挑了櫻桃,又挑了榴槤。阿福打算請媽媽改買本地盛產的水果。

  4. 情境四:哥哥生日,爸爸提議到吃到飽餐廰慶祝。但小玉不贊成,她提出自己的理由。

  5. 情境五:小芳和姐姐到自助餐店點餐,姐姐點了肉排、牛腩、紅燒獅子頭,小芳覺得肉類食物太多了,她要說服姐姐改點別的菜。

  1. 教師給予講評,獎勵表現優秀的組別。

【時間】

30分鐘

【評量重點】

角色扮演情形


【綜合活動】

  1. 一、教師統整說明愛地球並不難,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身體力行。鼓勵學生向親友倡導低碳飲食的理念及重要性。

  2. 配合學習單,完成倡導紀錄。

【時間】

5分鐘

【評量重點】

完成學習單狀況

教學提醒

  1. 教學活動安排兼顧動態與靜態,教師可依據課堂進行狀況,斟酌活動時間的長短。教學時宜避免針對班上特定學生做討論,例如講到肥胖問題,不宜舉班上肥胖的學生為例,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教學活動的「引起動機」部分,建議教師可以採用切合班上的生活時事引導學生進入課程。「發展活動」部分,倘若教師覺得有更切合教學目標的活動方式,也可自行增減以提高可行性與靈活性。

  2. 教學對象為六年級學生,雖然在認知理解能力、自我覺察能力、批判思考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但畢竟飲食消費的主導權多為家長,教師只能儘量給學生發表的訓練與機會,鼓勵他們發揮倡導的能力,影響家長在飲食上多為地球盡一分心力。

參考資料

附錄

一、學習單三 「低碳飲食愛地球」

二、評量規準表

















(情境)今天是姐姐十六歲的生日派對,她請了班上同學來家裡,並且拜託我幫忙買一箱鋁箔包飲料。

倡導對象:姐姐

倡導內容:飲料包裝的生產、製造或運送,都會消耗地球資源,自製飲料可以減少空瓶、空罐垃圾,減少原物料的使用。

具體建議:泡茶或準備現榨的果汁取代鋁箔包飲料。


學習單三:低碳飲食愛地球

地球暖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想要減碳救地球,就從低碳飲食做起,減少對環境的傷害。

現在就請你加入綠色行動小尖兵的行列,對你周遭的親友進行低碳飲食的倡導。
例:







完成自己的倡導紀錄,並請對方簽名。


倡導對象

倡導內容

情境及具體建議

日期

簽名


例:選購精簡包裝、加工的食材,減少加工過程及處理包裝垃圾時所需消耗的能。
































附錄一






































附錄二

評量規準表

小單元

內容

標準

健康

主題

評量目標

評量策略

評量規準

一、飲食習慣大作戰

認知

/

健康

知識

人與

食物

能說出促進健康的飲食原則

口頭問答:健康飲食原則

A級:能正確說出六項

B級:能正確說出四~五項

C級:能正確說出二~三項

D級:能正確說出一項

E級:未達D

行為

/

自我

管理

能改善不良的飲食習慣

自我評量:改善不良飲食習慣(配合學習單一)

A級:連續七天都做到

B級:能做到五~六天

C級:能做到三~四天

D級:能做到一~二天

E級:未達D

二、食品廣告追追追

技能

/

生活

技能

消費者健康

能批判食品廣告並在引導下表現分析、質問與決策的技巧

實作:批判食品廣告(配合學習單二)

A級:批判內容完整正確

B級:批判內容大致完整正確

C級:批判內容尚稱完整正確

D級:批判內容有限地正確

E級:未達D

三、食在愛地球

情意

/

正向

態度

健康

環境

願意省思並樂於實踐低碳食的生活型態

觀察:認同低碳飲食則

A級:主動認同低碳飲食原則

B級:能認同低碳飲食原則

C級:傾向認同低碳飲食原則

D級:引導後傾向認同低碳飲
食原則

E級:未達D

行為

/

倡議

宣導

體會低碳飲食的重要性,並向他人倡導

實作:向他人倡導低碳飲食的重要性(配合學習單三)

A級:能向他人倡導並獲得四人以上簽名

B級:能向他人倡導並獲得三人以上簽名

C級:能向他人倡導並獲得二人以上簽名

D級:能向他人倡導並獲得一人以上簽名

E級:未達D




附件一

參、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的呼應說明

一、健康國小教育階段

健康教育第三學習階段學習重點

健體領域核心素養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a-III-2描述生活行為對個人與群體健康的影響。

2b-III-3擁有執行健康生活行動的信心與效能感。

3b-III -4能於不同的生活情境中,運用生活技能。

4b--III -1公開表達個人對促進健康的觀點與立場。

Ca-III -3 環保行動的參與及綠色消費概念

健體-E-C1

具備生活中有關運動與健康的道德知識與是非判斷能力,理解並遵守相關的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社會。

人類的生活在無形中製造了許多環境問題,如全球暖化、河川汙染、核汙染、空氣汙染、土石流等,對人類社會永續發展形成莫大的影響。透過資料蒐集、案例分析、澄清討論等方式,學生能檢視人與環境的關係,認同綠色消費、節能減碳、簡樸生活等概念的重要性,願意在日常生活中採行簡樸節約原則,實踐負責任的環保行為,也願意展現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公開表達保護自然環境的觀點與立場,以求世代永續利用。


24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