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學生學習功能輕微缺損_健康教育與體育領域課程調整教學示例

格式
doc
大小
100.5 KB
頁數
7
上傳者
a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03-22,离现在 6 21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特殊教育學生學習功能輕微缺損健康教育與體育領域課程

調整教學示例

領域/科目

健體/體育

單元名稱

表現型運動-體操-闖關

學習階段/年級

階段/年級

設計者

李弘斌

教學時間

共計節課

教學地點

律動教室

教材來源

自編

十二年國教健體領綱

議題融入


(綜合描述學生一般現況能力及該領域能力表現)

個案(o/xox) (擇一個案即可)

一、一般現況能力(主要參考資料:個案IEP、跨階段轉銜資料、學籍及輔導資料)

1.障礙類別:輕度智能障礙

2.認知能力:專注力尚可,能維持一定時間的專注。記憶力稍差,學過的東西容易遺忘,需反覆練習。語文組織、理解能力差,常弄不清楚抽象或較複雜的符號或詞彙,說話或做事顯得凌亂,沒有重點與組織。

3.溝通能力:口語表達不流暢,說話較不清楚,會含著口水講話。說話語句短,表達事情會詞不達意。能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或經驗,但語句較不通順。

4.學業能力: 語文方面,國語識字量、閱讀理解能力尚可,但閱讀較不流暢,容易跳字、跳行,閱讀在引導下能說出簡易概念。書寫錯字較多,會出現鏡像字,會忽大忽小,字體結構不完整。英文聽說能力優於書寫能力,能說出簡單常見單字及句子,但在單字記憶上須分段記憶,句型理解力尚可,惟反應較慢。數學部分,基礎計算能力尚可,但在二位數以上的乘除法較容易錯誤。數學邏輯推理能力較差,應用解題困難。

5.生活自理能力:能獨自進食,如廁、穿脫能自理。個人服儀方面須提醒。個人物品較無法有組織的整理分類。

6.社會人際:人際互動尚可,與同儕互動較被動,需多加引導。

7.情緒行為:個性溫和、有禮貌。在遇到困難或狀況時,比較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或尋求協助,容易退縮。比一般小孩容易緊張、焦慮。

二、健體領域能力(主要參考資料:個案IEP、跨階段轉銜資料、學籍及輔導資料、專團治療師評估)

1.平衡感較弱,走路常會跌倒受傷。

2.肢體動作協調尚可。但本體覺不佳,跳躍動作不靈巧。

3.脊椎側彎(腰椎向右側彎)、左腳扁平足。

4.聽話理解能力較差,常抓不到老師說話的重點。

5.精細動作弱,力道較無法控制。


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健體-J-A2

具備理解體育與健康情境的全貌,並做獨立思考與分析的知能,進而運用適當的策略,處理與解決健康的問題。

健體-J-B1

具備情意表達的能力,能以同理心與人溝通互動,並理解體育與保健的基本概念,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健體-J-C2

具備利他及合群的知能與態度,並在體育活動和健康生活中培育相互合作及與人和諧互動的素養


學習重點

因應個案之需求調整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調整方式

調整後學習表現


1.認知:c.運動知識、d.技能原理

1c-IV-1了解各項運動基礎原理和規則。

1d-IV-1了解各項運動技能原理。

1d-IV-2反思自己的動作技能。


1d-IV-3應用運動比賽的各項策略



2.情意:c.學習態度、d.運動欣賞

2c-IV-1展現運動禮節,具備運動的道德思辨和實踐能力。

2c-IV-2表現利他合群的態度,與他人理性溝通與和諧互動

2d-IV-2展現運動欣賞的技巧,增進生活的美感體驗



3.技能:c.技能表現、d.策略運用

3c-IV-1表現局部或全身性的身體控制能力,發展專項運動技能。

3c-IV-2發展動作創作和展演的技巧,展現人運動潛能。

3d-IV-1表現運動技術的學習策略。

3d-IV-2運用運動比賽中的各種策略。

3d-IV-3應用思考與分析能力,解決運動情境的問題



4.行為:c.運動計畫、d.運動實踐

4d-IV-1發展適合個人之專項運動技能。

4d-IV-2執行個人運動計畫,發展運動參與的方法



保留


簡化

簡化


簡化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簡化

簡化



簡化


保留

簡化


簡化





簡化


簡化





1d-IV-1:了解常進行運動技能原理。

1d-IV-2在引導下,能反思自己的動作技能。

1d-IV-3在引導下,應用運動比賽的各項策略。











3c-IV-1表現局部或全身性的身體控制

能力,發展專項基本運動技能。



3c-IV-2發展簡易動作創作和展演的技巧,展現人運動潛能。


3d-IV-2在引導下,能運用運動比賽中的各種策略。

3d-IV-3在引導下應用思考與分析能力,解決運動情境的問題




4d-IV-1在引導下,發展適合個人之專項運動技能。

4d-IV-2在引導下,執行個人運動計畫,發展運動參與的方法



學習內容



調整方式

調整後學習內容


C.全體健康與運動參與:b運動知識

Cb-IV-2各項運動設施的安全使用規定與辨別

I.表現型運動:a體操

Ia-Ⅱ-1 滾翻、支撐、平衡與擺盪動作

保留





保留










議題融入

第一類:性別平等教育

J11去除性別刻板與性別偏見的情感表達與溝通,具備與他人平等互動的能力

第二類:安全教育




()認知目標:能了解何謂體操的基礎技術概念。


()情意目標:能學習充分運用不同技術於活動中,以解決各種狀況,並透過與異性合作的機會,學習尊重與平等互信互學的團隊合作法。


()技能目標:藉由上課學習基礎跑、跳、翻、滾等動作行為,完成日常生活表現。


()行為目標:能透過各項活動,養成遵守運動規則及守法的態度,培養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能透過欣賞他人運動表現以體會運動美感,自我肯定與價值省思。


教 學 活 動

教學

時間

學習評量

課程調整

內容/歷程/環境/評量

第一節:亞馬遜跳跳島

  1. 課堂準備

  1. 學生:課前男女均分組成四組。

  2. 教師:熟悉授課技能示範動作,活動設計操作及蒐整補充說明資料內容。

  1. 引起動機:(10分鐘)

提示學生想像軟墊外是無底深淵而軟墊是冒險島嶼,分兩大組跑跳跨越島嶼完成暖身活動。

  1. 主要活動:(30分鐘)

分兩大組跑關全場軟墊觸並依學生程度設計三至四輪不同難度的島嶼模式:

  1. 闖關跑跳各基礎島嶼需雙手觸摸四角以認識邊界。

  2. 軟墊間隔換色,除基礎島嶼觸摸四角外,在黑暗島嶼需做側滾翻、雙層島嶼執行前滾翻。

  3. 同上島嶼但動作改變,基礎島嶼爬行、黑暗島嶼蜘蛛爬行、雙層島嶼站立拍手登高歡呼。




  1. 總結活動:(5分鐘)

  1. 補充說明在練習或比賽時,會因為個人體能技術的程度不同,會在同樣的島嶼上會有不同的表現。

  2. 預告下次將進行分組闖關以利後續分組進行課程



第二節:分組闖關

  1. 課堂準備

  1. 學生:將班級學生分為四組。

  2. 教師:熟悉授課技能示範動作,活動設計操作及蒐整補充說明資料內容。

  1. 引起動機:(10分鐘)

()教師擺設四組軟墊先讓學生繞行跑以達成暖身及理解相關位置。

()教師將各關卡導入簡易元素讓學生了解四關結合闖關活動流程。

  1. 主要活動:(30分鐘)

  1. 分組設計各自關卡的動作流程技術

  2. 設計完成後向他組說明關卡內容及示範。

  3. 闖關活動開始時,每分為兩小組,一組當關主維護關卡及確保他組闖關時遵守關卡要求,另一組執行闖關活動繞行四組闖關。三至四輪後交換執行。



  1. 總結活動(5分鐘)

心得分享本組他組關卡優缺點教師課程總結



























觀察



實作















觀察














觀察




小組

討論


口頭

報告


實作





學生

分享


教師

回饋













()引導學生闖關跑跳各基礎島嶼僅以單手觸摸四角以認識邊界。

()軟墊間隔換色,除基礎島嶼觸摸四角外,在黑暗島嶼及雙層島嶼僅須執行側滾翻

()同上島嶼但動作改變,基礎島嶼爬行、黑暗島嶼須以四肢向前爬行雙層島嶼站立拍手登高歡呼。



保留














引起動機:保留。





提醒同學關卡設計時,注意個別差異(全組均可完成之動作)


活動設計為關卡的「完成」,非「計時」,故表現取決於所有組員均需「完成」度。






教學設備/資源:

大型軟墊。

空曠空間。

北區參與者聯絡方式:

(名字/學校/科目/E-MAIL/電話/LINE ID)

1.李弘斌/基隆市安樂高中/健康與體育/[email protected]/0928111226


本課程之設計起源雨天備案,原先只是基礎的室內體操課程,後續透過闖關活動的概念,使得原本的課程概念在設計上,讓學生可以結合多元智能發展,以接納包容的心態去實作,同時學習溝通與合作並關懷同儕。自105學年起以操作三年,成效反應良好。

藉由這次學習功能輕微缺損研習,更進一步的補強原先課程設計時,對於需要關懷幫助的同學,有更明確的調整指標及修正說明方式,在下非常感謝有客維調整的健體領域課綱的維調整指標,讓第一線教師,能更有信心為特殊需求的學生,提供更完整的課程維調整教學活動。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