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婦產科
六年級實習醫學生訓練計畫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編印
中華民國109年03月
目 錄
訓練宗旨與目標...................3
執行架構與教學師資...............5
教學資源.........................6
課程內容級教學方式...............7
訓練內容
臨床基本能力訓練
訓練方式
訓練場所
核心課程
訓練督導分級......................14
考核標準及回饋輔導................16
考評方式級時機
回饋方式
輔導機制
對訓練計畫之評估..................19
參考文獻..........................19
附件一:教學門診紀錄表
附件二:教學住診紀錄表
附件三:對教師評量滿意度
附件四:婦產科住院中病歷書寫教學評核表
附件五、實習醫學生訓練考核表
六年制婦產科學實習醫學生教學訓練計劃
訓練宗旨與目標
高雄長庚婦產部包括產科、婦科、婦癌科及生殖醫學科,輪訓本部之實習醫學生每梯則為期四星期。本計畫目的在於為實習醫學生提供全面性的參考指南,學習婦產科常見疾病的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判讀、鑑別診斷、臨床處置和操作技能,經由團隊學習模式,實現全人醫療和終身學習的理念。
學員輪訓期間之教學訓練內容、與訓練結束後應具備之專業素養,係根據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ACGM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所訂定之六大核心能力訓練目標,強調以病人為中心,床邊醫療和科技醫療並重,訓練獨立思考判斷、並能隨時充實自我與提升自我之現代化醫師。包括如下項目:
(一)臨床照護病人能力 (Patient care & Clinical skills; PC):能體恤、適當、有效率的提供服務、預防疾病及增進健康
1.婦產科病患或孕婦產婦都是女性,而大部份疾病與生殖器官有關,許多事情較敏感而牽涉到私生活、隱私權。因此在婦產科須更慎重處事,特別要表示關心、同理和尊重。學習如何在醫療體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提供醫療服務,包括提供或協助醫療服務、維持良好的醫護溝通。
2.在病房或門診的訓練中,知道如何提供病人整體性的醫療照護。
3.能夠詳細詢問病人的過去病史、手術及用藥史,不良嗜好史,並了解其與疾病的關聯性。
4.了解婦產科基本的理學檢查技巧。
5.能夠適當的應用及解釋實驗室檢查及影像醫學的檢查技術。
6.對於病患與病況改變或危急的病患能夠有鑑別診斷及應變照護的基本能力。
7.學習提供病患及家屬病情諮商及衛教的概念。
8.學習以病患為中心的醫療照護,並且提供有效的、有實證的醫療照護計畫。
(二)專業醫學知識 (Medical knowledge; MK):能掌控已確立及發展中的科學知識,並將知識運用至專業服務及照護上。
1.能了解婦科及產科領域的核心課程。
2.了解婦產科常見疾病症狀的基本處置與鑑別診斷。
3.能夠判讀基本的實驗室檢查及影像檢查。
4.提供家屬與病患相關預防保健資訊,衛教的重點。
(三)實際參與病人照護為導向之學習與改進(Practice-based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 PBLI):自我評估專業行為,運用科學證據,提升醫療照顧品質。
1.能分析及評估臨床照護團隊的優缺點,並依此採取系統性的方法來改善。
2.能尋找並運用與病患照護相關問題之文獻證據。
3.能運用研究設計及統計方法學的知識來評讀醫療文獻。
4.使用資訊科技來改善臨床照護能力。
5.積極參與學術活動,並與老師、同儕熱烈討論。
(四)人際關係及溝通技巧 (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ICS):能與病人及其家屬或其他團隊成員練有效的交流訊息。
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與技巧與同儕及醫療團隊互動進行資訊交換與溝通合作。
能展現良好的人際關係與技巧,建立並維持醫病關係。
尊重不同文化、種族、信仰、情緒、及各年齡層的病患以及其他醫療團隊成員。。
展現有效的傾聽技巧,並能以語言、非語言、書寫及其他能力來進行溝通及提供資訊。
(五)專業精神及倫理 (Professionalism; P):具備負責任之專業態度,服贋倫理原則,尊重多樣性群體差異。
於臨床工作場合、病人醫療服務及學術上能展現負責的態度。
於醫療作業及學術活動上能積極參與,準時出席的紀律的表現。
具備基本的敬業精神,例如:按時工作、穿著適當、適當且詳盡的交接班、準時且誠實地完成病歷記錄等。不論白天或是值班時段,要離開工作單位時,應向上級醫師及護理站報備並在行蹤表(白板上)註明代理人。
接受任務與職責的指派,並願意盡心治療每一位當班時所接到的病人。
尊重病人及家屬的意願安排診療計畫。
對所有病人能一視同仁,不因病人年齡、性別、種族、宗教差異而不同。
對病人、家屬及其他臨床相關人員能保持尊重的態度,並能保護同僚、病人及家屬的權益與隱私。
能隨時設身處地為病人、病人家屬、同僚、及會診者著想。
能避免醫療行銷與醫藥廣告對其醫療行為的影響。
良好的自我情緒管理。
了解個人應具備的醫學倫理素養與醫療法律觀念。
(六)制度與體系下之醫療工作 (System-based practice; SBP):理解健康照護體系之運作及緣由,提供最適當之服務。
明瞭、取得、適當地運用並有效整合所有資源,以提供病人最佳的醫療照護。
評估相關的醫療資訊、資源提供者以及醫療體系,著重病患安全並避免錯誤。
在不影響醫療品質下,能兼顧到醫療照護成本效益與資源分配。
明瞭不同醫療執業模式與照護系統,並妥善的應用來照護每一位病患。
幫助病患能受到適切而妥善的後續醫療照護。
指出醫療照護體系的不當並施行可能的改善方案。
執行架構與教學師資
執行架構
1、婦產部教學總負責人:婦產部許德耀部主任。
2、實習醫學生訓練計劃負責人:婦產部蘇鈺婷醫師。
3、教學部:協助擬訂、檢討與修改學習計畫並妥善協調各教學單位,使計畫順利進行。
4、師資培訓計畫:各院區皆有教師培育中心擬定年度培育計畫,並每年舉辦師資培育課程及評量,持續推動教學能力提升及一般醫學基本能力課程,並規範每年臨床教師培訓時數,由教師培育中心統籌推展;且補強六項教師教學能力之訓練,包括溝通、家庭暴力、跨文化醫療照護、醫療倫理、轉譯醫學研究及全人全程全社會等。
訓練師資
專任專科醫師人數共31人
包括產科、婦科、婦癌科及生殖醫學科,共4個次專科
部定教職共12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助理教授5人、講師1人
姓名 | 職稱 | 部訂教職 | 次專科 |
張簡展照 | 鳳山醫院顧問醫師 | 副教授 | 婦癌科 |
許 德 耀 | 主治醫師 | 副教授 | 產科 |
龔 福 財 | 主治醫師 | 副教授 | 婦科 |
黃 富 仁 | 部主任 | 教授 | 生殖醫學科 |
黃 寬 慧 | 主治醫師 | 助理教授 | 婦科 |
林 浩 | 副部主任 | 副教授 | 婦癌科 |
藍 國 忠 | 副院長 | 副教授 | 生殖醫學科 |
蔡 景 州 | 主治醫師 | 助理教授 | 婦癌科 |
歐 育 哲 | 副部主任 | 講師 | 婦癌科 |
傅 宏 鈞 | 主治醫師 | 助理教授 | 婦癌科 |
蔡 慶 璋 | 產科主任 | 產科 | |
莊 斐 琪 | 婦科主任 | 助理教授 | 婦科 |
吳 貞 璇 | 婦癌科主任 | 助理教授 | 婦癌科 |
江 心 茹 | 生殖醫學科主任 | 生殖醫學科 | |
林 育 如 | 生殖醫學科副主任 | 生殖醫學科 | |
鄭 欣 欣 | 主治醫師 | 產科 | |
吳 伶 穎 | 主治醫師 | 婦科 | |
賴 韻 如 | 主治醫師 | 產科 | |
蘇 鈺 婷 | 主治醫師 | 生殖醫學科 | |
楊 采 樺 | 主治醫師 | 婦科 | |
張 育 維 | 主治醫師 | 婦科 | |
蔡 妮 瑾 | 主治醫師 | 生殖醫學科 |
教學資源
全院及婦產部教學資源
本院圖書館有豐富及完整之醫學人文藏書及電子期刊,影音教學檔案可供查閱。
本院擁有臨床技能中心及內容豐富的臨床技能訓練教材及師資,均定期舉辦如ACLS訓練認證、OSCE訓練教學及評估測驗等。
病房及臨床使用電腦皆可隨時上線使用各式醫學資庫(如uptodate) 或圖書館資庫(如EBMR—Cochrane, Medline 等)即時查詢最新的資料及實證醫學資料。
院區教學部網站則提供「長庚醫學eBook」包括有臨床技能影片示範及核心課程線上學習等學習資源。
婦產科部教學資源
婦產科專科教學病房9F、9G、婦產科門診區及產房
病房均設有教學用電腦,提供受訓醫師與主治醫師進行病歷及影像討論。
病房會議室設有教學用電腦,投影機,可供教學會議討論,醫學文獻查詢。並提供受訓醫學生與主治醫師進行手術討論。
婦產科為加強實習醫學生對婦產科微創手術之熟悉,設有腹腔鏡training box,並每月安排「腹腔鏡手術基礎教學及實務操作」課程。
每週安排一堂核心課程,教授重要婦產科臨床知識。
課程內容及教學方式
訓練內容
跟隨臨床教師並實際參與病人照顧、熟習婦產科核心課程內容、病史詢問、身體檢查、病歷寫作、造影檢查、及數據(尿液檢查、糞便檢查、血球計數、心電圖、血液生化檢查、動脈血分析、細菌學檢查、一般X 光檢查)判讀,並於每日主治醫師迴診與晨會作病例報告。
重視邏輯思考能力之培養,強調問診技巧、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證據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為導向之訓練,完成PBL-EBM搜尋訓練,其中亦包括與病患及病患家屬(醫病關係)及其他醫療人員(醫護關係)的互動溝通。
實習刷手、無菌操作放置導尿管等基本臨床技術。如有疑問,即刻向上級醫師及總醫師報告,並共同研商處理解決辦法,使病人獲得最妥善治療,及從中獲得實際經驗。藉以達到以下所述之能力:
1. 懷孕過程、產程進展及優生保健,包括懷孕過程之生理變化、產前檢查、產程進展、胎兒監視器判讀及優生保健(避孕)。
2. 尿失禁及骨盆腔功能失調(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3. 婦產科常見之良性腫瘤。婦產科常見的良性腫瘤有那些、症狀為何、如何survey 良性或惡性,鑑別診斷、手術之indication 及方法…等。
4. 婦產科常見之急診病例。如下腹痛、陰道出血等之鑑別診斷…等。
5. 婦科常見之惡性腫瘤及婦科癌症篩檢。台灣婦女常見之婦科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卵巢癌之介紹,包括診斷、分期、臨床症狀、治療方法、何謂RAH,maximal debulking surgery,second look surgery…等。
6. 不孕症及人工生殖科技簡介。包括"何謂不孕症",不孕症的分類及其診斷criteria治療對策,何謂試管嬰兒…等(包含HSG判讀及基礎體溫表判讀)。
7. 性別平等課程:於婦產部全科會議、全院性演講或線上學習課程安排醫學倫理、性別平等...等相關教學活動,促進受訓學員人文素養及醫徳之養成。
臨床基本能力訓練
本科為衛福部評鑑之醫學中心及長庚大學醫學系主要之實習醫院之專科。為全面提升實習醫學生之臨床技能並考慮病人安全,符合世界潮流而特別訂立以臨床基本能力提升訓練課程及評量。衛福部及教育部對於醫學生之能力要求為方便與畢業後之訓練接軌。全國醫學校院院長會議(2011/03/08)之醫學系學制改革規劃小組-臨床實習及技能評估小組特別制定一份『醫學系畢業時基本能力之評估項目』以供各醫學校院醫學系及其相關之教學實習醫院參考。
本院教學部及本科實習醫學生教育委員也訂立「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醫學系畢業時基本能力之評估項目」,與本科相關且主要負責基本能力項目之訓練課程設計如下表,包含課程內容、訓練方式、訓練頻率、課程內容及考評機制。
高雄長庚紀念紀念醫院醫學系畢業時基本能力之評估項目(六年級實習醫學生)婦產科主要負責之基本能力項目及要求,其中第一部份婦產科臨床能力評核共5項,請登錄於「80項臨床技能基本能力電子護照」。
訓練技能項目要求 level 之定義
技能項目 勝任能力要求 | 定義 |
Level 1 | 學生有基礎的醫學及臨床知識,能夠在小組討論、講堂或醫院中展現(說、寫、或做)這些基礎的能力。 |
Level 2 | 學生能夠將醫學及臨床知識融入臨床議題以及應用在”各式各樣的臨床情境中”並在小組討論、講堂或醫院中能展現(說、寫、或做)上述能力。 |
Level 3 | 學生能在依目標而設計的訓練及(或)模擬專業情境之下(如OSCE, Mini-CEX),展現其執行能力。 |
Level 4 | 學生能夠在”幾近/或臨床實境中”,展現其執行能力(在臨床實境中學生被緊密的監督,所以不是獨立的執行醫療行為)。執行任務前,教師會給予明確指導,整個過程都需充分提供監督與指導。 |
Level 5 | 學生能夠在”臨床實境中”,展現其執行能力。這是獨立執行業務,能夠與教師同時並行的執行業務,教師在附近待命,在需要時教師及時協助,並在學生完成任務後給予回饋。學生幾近可以獨立執行。 |
第一部分:婦產科臨床能力
基本能力項目
課程內容
勝任要求等級
訓練方式
訓練頻率
考評機制
女性生殖系統檢查
熟悉女性生殖系統的解剖構造
了解女性骨盆腔檢查的適應症、禁忌症及檢查步驟
3
長庚醫學eBook影片教學
以模具進行模擬內診檢查
見習臨床教師於門診時對實際病人內診過程(需取得病人同意)
臨床門診教學中不定時實施
網路學習至少一次
OSCE
學習護照
孕婦的腹部檢查
了解不同孕期子宮與胎兒的變化
學習如何正確執行孕婦腹部檢查
4
對實際病人進行臨床教學(需臨床教師隨時督導)
臨床門診教學中不定時實施
輪訓產房時將於每日之臨床教學中不定時實施
DOPS
學習護照
陣痛的分期與評估
熟悉陣痛分期的定義及子宮頸擴張程度,胎頭位置及胎頭下降程度等產程評估及待產衛教事項
能判讀胎心監測圖及臨床意義
4
在產房對實際病人進行臨床教學(需臨床教師隨時督導)
核心課程課室教學
輪訓產房時將於每日之臨床教學中不定時實施
筆試
學習護照
女性導尿管的插入
熟悉女性生殖系統的解剖構造
了解女性導尿管置入的適應症、禁忌症及無菌操作步驟
3
長庚醫學eBook影片教學
以模具進行模擬內診檢查
見習手術室實際操作的過程
臨床教學中不定時實施
網路學習至少一次
OSCE
學習護照
新生兒的接生
了解自然分娩的過程及新生兒評估
3
在產房見習實際病人進行臨床教學(需臨床教師隨時督導)
核心課程課室教學
輪訓產房時將於每日之臨床教學中不定時實施
學習護照
第二部分:共通臨床能力
基本能力項目
課程內容
勝任要求等級
訓練方式
訓練頻率
考評機制
溝通能力
(Communication
skills)
會適切地與病人及其家屬溝通,以及詢問病史、說明診斷及處置計畫。
以病人聽得懂的語言,解釋檢查結果,並且適當說明病情及其預後。
適切地給予病患及家屬關懷與支持。
與上級醫師或其他醫療團隊同仁,有適當的溝通及討論。
4
以實際病人進行之臨床教學(臨床教師於住診教學,門診教學中作教學)
於每日之臨床教學中不定時實施
學習前後自我評估表
OSCE
提供病人衛教的能力(Patient education)
使病人容易瞭解衛教內容:用病人的語言、內容具體簡單、雙向溝通等。
結束衛教時,能作出簡短的摘要,並提出適當的追蹤計畫。
4
以實際病人進行之臨床教學(臨床教師於住診教學,門診教學中作教學)
於每日之臨床教學中不定時實施
學習前後自我評估表
OSCE
搜尋及選取正確醫療資訊的能力(Literature appraisal)
說明並且執行”實證醫學”五大步驟:
(1) 提出適切的問題
(2) 找合適的資料
(3) 分析、判斷資訊的正確性
(4) 資訊於臨床案例的應用
(5) 評估執行成果
5
以實際病人進行之臨床教學(臨床教師於住診教學,門診教學中作教學)
於每日之臨床教學中不定時實施
學習前後自我評估表
口述報告
(Presentation)
的能力
(Bedside and
conference)
獨立整合臨床病症的知識、問診及身體診察的結果,並且能完成邏輯清晰的口頭報告。
注意聽眾反應,並掌握時間。適時提問、尋求
回饋與改進。
5
以實際病人進行之臨床教學(臨床教師於住診教學,門診教學中作教學)
於每日之臨床教學中不定時實施
學習前後自我評估表
團隊合作的能
力(Team work)
說明醫師於醫療團隊中的工作以及與其他專業人員的互動關係。
能夠參與跨領域團隊合作,共同照顧病患,完成醫療工作。
有效地與團隊成員溝通,並且尊重其他團隊成員。
4
以實際病人進行之臨床教學(臨床教師於住診教學,門診教學中作教學)
於每日之臨床教學中不定時實施
學習前後自我評估表
書寫的能力(Documentation
)
詳實並正確撰寫住院記錄(包括接班摘要及
出院摘要)。
了解醫囑之開立
了解門診紀錄、會診單及乙種診斷書之書寫格式
4
以實際病人進行之臨床教學(臨床教師於住診教學,門診教學中作教學)
於每日之臨床教學中不定時實施
學習前後自我評估表
訓練方式
實習醫學生每個年度開始之前都會進行職前訓練,內容包括基本臨床治療所需之醫學知識、醫院各單位之行政流程及一部分26小時醫學倫理等的基本課程,其餘基本課程將在內、外、婦、兒四大科及其他專科分配以實際案例或範例以小組討論方式完成。婦產科實習會再進行orientation。
為符合訓練課程的要求,本科將四週的training program分成三個courses。
學生每天早上固定參加科部安排的晨會教學活動(周一至周四)及全院演講(星期五),並依照每月安排的核心課程、教學門診、住診教學及腹腔鏡操作教學活動來學習。
主
治醫師(2周)
:安排至不同次專科跟隨一名主治醫師,實際加入照顧團隊完成訓練。
產房學習(2周):實習包括陰道生產、剖腹產及安胎照護,了解懷孕及產程進展,胎兒監視器判讀,產科用藥等;及婦產科手術實習,包括刷手、無菌操作放置導尿管、骨盆腔檢查等基本臨床技術。
晨會及教學活動安排:
時間
學習內容
教學課程內容
每週一上午
住診教學
Case-based discussion, or teaching round
每週三上午
全科晨會
每月定期安排Morbidity and Mortality、醫療品質討論會議、全科統計,及跨科團隊會議Combined meeting (婦兒科,婦產-放射線診斷科,婦產-泌尿科…等),外賓演講等;或是特殊案例討論包含醫學倫理、兩性議題等
每週二、四上午
次專科晨會
依產科、婦科、婦癌科、生殖醫學科專科屬性輪流安排包括:案例討論晨報會、期刊閱讀或是text book reading
每週五上午
全院演講
依院方安排
每週四下午
核心課程教學
由主治醫師輪流教學核心課程lecture
6週內安排4次
腹腔鏡實務操作
腹腔鏡training box教學及實務操作
訓練項目:
病患照護能力訓練:實習醫學生每個course分派一個次專科跟隨一名主治醫師,期間需參與病患之照護,指導主治醫師在每天查房時段進行床邊教學,也和各級醫師討論各種不同疾病病因、症狀、診斷、鑑別診斷、治療原則,各種不同治療的適應症、合併症等內容。主治醫師及住院醫師藉由核簽病歷指導實習醫學生病歷寫作能力,查房中同時教導有關病情告知、手術同意書等醫學倫理、醫療法律之相關議題。
門診訓練:每個月的course會跟主治醫師一次門診或教學門診。
手術實習訓練:在師長的指導監督下,學習參與自己照顧病患的手術,包括外科刷手、無菌觀念、女性骨盆腔解剖學,及知道常見婦產科手術的進行過程及適應症。
核心課程:課室教學每週安排一次,及高雄院區教學建構之「長庚醫學eBook」學習臨床技能及核心課程線上學習。
學術會議報告能力訓練:訓練期間的晨會teaching round、case conference或journal reading會給實習醫學生報告的機會。
腹腔鏡技巧Training box教學及實務操作:安排4堂課程。
婦產科六年制實習醫學生白天實習及過夜學習之規範:
白天實習:實習醫學生在主治醫師及住院醫師/ PGY醫師的指導下學習,每個course照顧床數不超過2-6床。
過夜學習:以1班/ 週為原則,以婦產科病房(9G或9F)為值班病房,照顧床數不超過2-6床。小夜班時段,學員在護理站與值班醫師(PGY、R或VS)共同學習及討論,大夜班則以護理站視狀況call值班醫師時同時call學員到場學習。值班隔天給予PM off之輪休。
訓練場所
臨床工作以協助主治醫師與住院醫師 / PGY醫師為主,並學習產房、開刀房、病房、門診及值班之工作,擔任醫療團隊之一員學習婦產科相關的核心知識及臨床技能。
產房 | 產房為婦產科訓練期間的重點之一,本院區都設有獨立運作之產房;產房內均設有待產、安胎、自然生產、剖腹產、術前準備等區塊,各級醫師在產房不但可以學到一般產科,也可學習各種高危險妊娠案例,產科合併症的處理。 本院產房有來自本院或經由他院轉診之病患,有足夠且多元化的案例,如高危險妊娠、產後大出血、產科合併症等等,提供給各級醫師完備優良的學習環境。 |
開刀房 | 本院區有婦產科專屬開刀房,作為醫師訓練的場所;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下,各級醫師在此藉由多次的跟刀熟悉手術前評估,手術適應症的判斷,手術前無菌區準備、刷手、手術技術。 實習醫學生在開刀房中可以看到各種手術方式,除了瞭解各種手術的作法及適應症之外,也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性向,適不適合走外科系統。 |
病房 | 婦產科專科教學病房9F、9G。 9F為產科病房,為母嬰親善病房認證合格。9G為婦科為主,住院病患涵蓋一般婦科、各種婦科癌症、不孕症、婦女尿失禁、膀胱功能異常、骨盆腔鬆弛等等,學習材料多。 病房均設有教學用電腦,提供受訓醫師與主治醫師進行病歷及影像討論。 病房會議室設有教學用電腦,投影機,可供教學會議討論,醫學文獻查詢。各病房均設有常用參考教科書,大部分醫療電腦終端機均可直接連上圖書館網站medline, cochrane等查詢相關資料。 |
門診 | 婦產科門診也是重要的訓練場所之一,實習醫學生在此跟隨不同主治醫師學習產前檢查、婦產疾病診斷、處置及病情解釋,手術適應症等。此外,門診同時提供含有子宮鏡檢查、超音波檢查、陰道鏡檢查等多樣診斷及治療procedures的教學訓練。 |
核心課程
婦產科對實習醫學生的訓練課程乃以醫策會訂定之核心課程為主,內容包括:
1. 疾病或徵候
a. 月經異常/陰道異常出血
b. 下腹部疼痛/經痛
c. 停經症候群
d. 陰道分泌物的異常
2. 病態或疾病
a. 生殖器良性腫瘤
b. 生殖器惡性腫瘤
c. 骨盆腔鬆弛及尿失禁
d. 懷孕過程及其併發症
e. 生產過程及其併發症
f. 生殖道感染
g. 不孕症
h. 婦產科急症
3. 優生保健與遺傳諮詢、家庭計劃
a. 優生保健與遺傳諮詢
b. 家庭計畫
4. 臨床技能—理學檢查技巧
a. 骨盆腔的檢查
b. 孕婦腹部檢查及胎心音偵測
c. 產程評估與紀錄
5. 臨床技能—影像學及實驗診斷技巧與判讀
a. 初級婦產科超音波檢查結果之判讀
b. 胎兒監視
c. 陰道分泌物取樣判讀
6. 臨床技能—程序上技巧
a. 子宮頸抹片
b. 女性導尿管插入
7. 臨床技能—治療技術
a. 新生兒接生及基本照護
b. 產後照護
c. 傷口照護/換藥
d. 術前評估及術後照顧
8. 醫病溝通、人際溝通
9. 醫學倫理、醫學法律
10. 實證醫學(EBM)
11. 參與跨領域團隊合作教育: 一個course 一次
伍、訓練督導分級:
依據本院MPE4 學員所需的訓練督導層級管理政策,含括相關如下:
實習醫學生教育訓練層級為:
六年級實習醫學生Clerk medical student
學員的對應的督導分級可分為下列四級:
代碼
督導分級
定義
1
獨立作業
Independent allowed
允許獨立地執行醫療行為,與督導層級醫師共同承擔醫療品質及病患安全的責任
2
師長支援
Supervisor available
執行醫療行為前給予明確指導,能夠與教師同時並行的執行業務,教師能隨時支援
3
師長督導
Direct supervision
執行醫療行為前給予明確指導,整個過程都需要督導層級醫師在場提供監督與指導
4
見習模擬
Observationand simulation
隨著督導層級醫師觀摩病人的照護,或是在各式模型上進行侵入性操作的練習
(三)依院內教學部網站公告「侵入性操作」訓練項目列表執行臨床督導,針對表中所標示需督導之分級,說明如下:
※等級2 :師長支援(Supervisor available:需要督導醫師在院內cover,呼叫時立即可以到場,i.e. 30 分鐘內)
※等級3 :師長督導(Under direct supervision:督導醫師全程在場) 學員執行該invasive skill 後,要寫special procedure note,並包含督導醫師姓名職級及督導分級。
(四) 本計劃所列「病歷書寫」的訓練授權,依據本院MPE4 實習醫學生及住院醫師訓練督導管理政策與程序。
全院共通性訓練項目督導分級:
技能項目名稱 | M6 | PGY1 | PGY2 | R1 | R2 | R3 | R4 | R5 |
Wound dressing | 3 | 2 | 1 | 1 | 1 | 1 | 1 | 1 |
Stitch removal | 3 | 2 | 1 | 1 | 1 | 1 | 1 | 1 |
NG tube | 3 | 2 | 1 | 1 | 1 | 1 | 1 | 1 |
Urinary catheter | 3 | 2 | 1 | 1 | 1 | 1 | 1 | 1 |
Arterial and venous blood drawing | 3 | 2 | 1 | 1 | 1 | 1 | 1 | 1 |
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 insertion | 3 | 2 | 2 | 1 | 1 | 1 | 1 | 1 |
Local anesthesia | 4 | 3 | 2 | 1 | 1 | 1 | 1 | 1 |
Suture | 4 | 3 | 2 | 1 | 1 | 1 | 1 | 1 |
Advanced resuscitation | 4 | 4 | 3 | 2 | 1 | 1 | 1 | 1 |
(五) 婦產部指標性授權項目的督導分級、勝任能力要求及督導層級如下:
督導分級
授權項目
勝任能力要求
督導層級
六年級實習醫學生
師長督導
病歷書寫
4
主治醫師
住院醫師
身體診察
傷口的換藥及包紮
侵入性作業(動脈穿刺、靜脈注射管路、導尿管、鼻胃管之置入)
見習模擬
開立處方
協助基本急救
手術室內的輔助工作
傷口的縫合
氣管內管的插入
胎兒心律評估
女性生殖系統檢查
腹水引流
新生兒接生
剖腹生產手術
婦科手術
3
主治醫師
住院醫師
1、上述「侵入性」的定義: 於醫療行為中,採用切割、移除或更動人體組織,或將醫療器材置入人體來從事診斷或治療。
2、身體診察包括:本計劃所列之非侵入性照護,如病史探問、身體檢查、追蹤病患病況變化等項目。
3、本計劃所列「病歷書寫」的訓練授權,依據本院實習醫學生及住院醫師病人照護紀錄審查程序辦理。
(六) 病人照護紀錄書寫授權表,依本院修訂、並公布於教學部網站之版本為準。
陸、考核標準及回饋輔導:
婦產部評量學生是依據其能否根據實證和經驗養成慎思明辨的能力,並能運用醫學原則和技能,以解決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問題等技能及知識,評量的方式如下:
一、考評方式及時機
1. 筆試:整個course 結束時會有一次筆試。
2. 口試:平日查房之床邊教學,除了進行教學之外,也經由提問病人病情,瞭解實習醫學生對各種疾病的瞭解程度,指導主治醫師會針對實習醫學生的回答及討論表現作每個月的評核成績的一部份。
3. Mini-CEX (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包括History taking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P.E.)。實習醫學生在門診或住院病患的照顧中接受mini-CEX 評估。
4. OSCE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婦產科rotation 結束前需接受OSCE。
OSCE 目標:以客觀的方式評估臨床能力,藉由提供及時回饋意見,讓實習醫學生學習到看病應對態度、溝通技巧、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讓教師關於學生對於臨床技能的熟練程度、及對於不同臨床狀況的態度與反應,可客觀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
OSCE 教學與評估領域:
1. 病史詢問。
2. 身體檢查。
3. 溝通技巧、病人教育及諮商技巧。
4. 對不同臨床狀況的適應與處理。
5. 醫學倫理問題。
6. 數據解說技巧。
7. 臨床技術(內診、超音波判讀)。
8. 解決問題。
OSCE 的測驗方式:
1. 以測驗站(station)進行測驗,各測驗站設有試題。
2. 試題有筆試、口試等各種形式,但以評估醫療面談及理學檢查等”技能”及”態度”領域之能力的實地測驗為中心。
3. 利用標準病人或模型來進行測驗。
4. 在各實地測驗站有評分者依標準清單來記錄學生的表現,標準病人所給的評價亦被記錄。
5. 每個測驗站只有一名受試者進入,每站約十分鐘到數十分鐘,時間到時,會通知受試者前往下一站,繞完各站完成整個測驗。
6. 各站評分者和標準病人會給予受試者回饋意見。
OSCE 的實地測驗:門診區或臨床技能中心。
OSCE 題庫:
產科:普通自然生產、胎盤早期剝離、胎兒窘迫、先天異常。
婦科:子宮肌瘤、子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腫瘤、子宮頸癌。
EBM 上網查詢參考資料能力。
5. 實習醫學生工作評核表:主治醫師及總醫師在每2週的course 結束時均會依實習醫學生的學習態度、醫病溝通、學識能力、病歷寫作表現等作量表的評核。
考核評分標準根據醫學教育委員會所訂定之評分表為之,內容包括對疾病瞭解的程度、照護病人的態度、醫護關係的維繫、科內教學活動的參與狀況、學習態度是否積極、病歷寫作是否完整等。由該組主治醫師、住院醫師考核,彙總後,由科部送交教學部,考核表如<附件三>。
多元評量分配表:
課程
六年級實習醫學生臨床實習成績的組成
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平時評核成績
OSCE成績
筆試
學習護照
婦產科
50%
10%
20%
20%
二、回饋方式
1. 實習醫學生工作評核表:主治醫師及總醫師在每2週的course結束時均會依實習醫學生學習態度、醫病溝通、學識能力、病歷寫作表現等作量表的評核。
2. 每梯次婦產部部長及實習醫學生負責人藉由座談方式,瞭解實習醫學生的學習情況及需作改進之缺點。
3. 每次婦兒的course結束前會有醫院層級之座談會會瞭解學習狀況。
4. 核心課程學習護照資料查核:各項目minimal requirement的登錄。
5. 實習醫學生對指導主治醫師及訓練計畫的評估及回饋:
實習醫學生於course 結束前須填寫對本部訓練課程、訓練計畫落實程度及指導主治醫師進行不記名評估。評估結果在每季婦產部科主任及醫教聯席會議中討論室否需要修正訓練計畫內容及實施方式。
6. 雙向回饋機制部分:針對學員對老師:學員需於每個訓練course結束時提出「學員對臨床教師回饋表」。
7. 臨床教師督導醫學生臨床學習的行政支援: 科部主任黃富仁部長、林育如醫師及秘書葉瓊美。
三、輔導機制
1. 實習醫學生在醫院期間,醫院分派之臨床導師會按月和學生訪談以了解各個階段輪訓之學習進度。
2. 婦產部在輪訓之中、每梯次期中會安排座談會以了解學生學習是否有障礙,並在剩餘之訓練期間給予補救教學。
3. 實習醫學生在本科輪訓中,因缺課太多(請病假、喪假、婚假....等不可抗力之原因),可由指導主治醫師和學生訪談,通過了解學生之學習進度、學習是否有障礙,指正其缺點,以口頭報告或課程測驗,做為補強教學;若有較大之障礙及缺失時,將由指導主治醫師安排個別輔導。
4.
實習醫學生每2
週會安排跟一位主治醫師,該主治醫師會在輪訓期間輔導學生並指正其缺點,若有較大之缺失,則呈報婦產部及醫教委員會,由該委員會負責輔導的主治醫師給予各別協助改正;嚴重學習落後的學生則同時報告醫院及長庚大學醫輔導老師進行輔導。本院設有學員輔導中心,學員如需由醫院輔導,將知會本院學員輔導中心,進行危險評估及輔導。補強與輔導的流程如下:
4. 學習成效
(1) 教師:以「學員訓練評核完整率」或「需輔導學員提報率」做為評核。
(2) 學員:針對學員之學習成效不佳,如屬於困難學員,會啟動輔導機制。
1. 臨床教師在醫學生輪訓當中,隨時就近給予必要的輔導;並在每兩週輪訓結束時,利用教學門住診紀錄表,病歷書寫教學評核表,以及訓練評核表來掌握醫學生的表現,以便隨時提供必要的指導。
2. 符合本院教學部公佈的困難學員,必要時會通報院方負責的專家協助處理。
困難學員:
自認有學習困難或適應不良者。
違反醫學倫理者。
身體或心理疾病影響其醫療之專業表現者。
行為舉止已接近犯罪或已有犯罪實績者。
從事醫療工作已對病患安全或其他醫療同仁工作產生不良影響者。
訓練期間表現整體成績低於六十分者。
訓練期間表現整體成績屬同儕中最後百分之五,且有負面評語者。
訓練期間曾接獲院長信箱負面投訴者,經主管確認確有違失者。
其他符合表現不佳情形,需進一步輔導與加強訓練者。
柒、對訓練計畫之評估
ㄧ、教師對於訓練課程之建議於科務會議、各科系之醫教委員會中提出討論,並做會議紀錄。
二、每年5-8月針對去年之訓練成效及相關規範,於各科部內部醫教委員會進行訓練計畫書之修訂檢討,依據內容為:
1、實質課程及實習醫學生的教育目標是否達成。
2、住診、門診及臨床教學評估,了解訓練成果是否符合實習醫學生之訓練要求。
3、訓練學員對於訓練計畫的意見與滿意度。
計畫之修訂經婦產部醫學教育委員會核可,送院區醫學教育委員會審查核可後公告。
捌、參考文獻
教科書
Berek and Novak's Gynecology
Williams Obstetrics
The Johns Hopkins Manu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rst Aid for 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lerkship
Blueprint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M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婦癌臨床診療指引-國家衛生研究院
產科超音波入門輕鬆學
Clin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and infertility
Clinical Gynecologic Oncology
相關學習資源
院內網站---婦產科網頁---教學活動---實習醫學生教學主題及講義
院內圖書館---醫學資料庫及電子書
附件一
長庚紀念醫院____院區______科教學□門診記錄表
本聯由指導醫師指派接受一名訓練學員記錄,經指導醫師簽名確認後,於教學結束後併同教學病歷表於次月20日前送交醫教會存查
指導醫師:____________ 日期:___年__月__日 □上午診□下午診 教學對象:□五六年級實習醫學生____人(請自行簽名) 姓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姓名(職級):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病例來源:□指導醫師約診病患□初診病患□前述兩項並行 看診人數:□約診_____人□初診_____人共_____人 |
教學病例病歷號碼: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教學內容:(下列項目勾選後,請詳加說明教學方式,不敷使用時,請另以A4紙繕打) □問診教學 □初診理學檢查 □病歷書寫 □病例判斷及鑑別判斷 □特殊病例討論 |
指導醫師:____________ 記錄學員:_______________
附件二
____院區________科 教學住診記錄表
□已徵得病人同意教學
本表由訓練學員記錄 , 經指導醫師批閱並簽名確認後 , 於實施當日起算10日內送交教學部存查 。
時間 | 年 月 日 點 分 | 地點: | 指導醫師 | 紀錄學員 | ||
教學病例床號:病歷號碼: 基本資料:(年齡、性別、入院主訴或診斷) | ||||||
參加者簽名: 主治醫師: 住院醫師: 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學員: (中、牙)醫學系最後一年實習醫學生: 五六年級實習醫學生: | ||||||
病情概述: | ||||||
教學內容與主要討論重點:(請勾選教學主題後並摘錄教學內容,可複選) □醫學知識 □病人照顧與臨床技能 □人際與溝通技巧 □實證醫學 □醫學倫理與法律 □醫療品質 □專業素養 指導醫師回饋與建議:□再精進□值得嘉許□ 建議: 指導醫師:____________ | ||||||
附件三
學員對臨床教師回饋表
親愛的學員您好:
為瞭解臨床教師的教學品質,請您就您的臨床教師相關現況回答下列問題,並將此問卷調查表填妥後繳至訓練單位,以作為日後教學改善之參考依據,謝謝您的合作!
請選出適合的選項,在□中打“ˇ”
學員職級:□住院醫師□PGY □實習醫學生學員姓名: 臨床教師姓名: |
訓練期間:年月日到年月日 |
訓練科別:□一般內科□胃腸肝膽科系□胸腔內科□血液科□腫瘤科□腎臟科□新陳代謝科□心臟內科系 □風濕過敏免疫科□感染科 □一般外科□心臟外科□神經外科□小兒外科□整形外科□泌尿科□骨科部□直腸外科 □外傷急症外科 □生殖內分泌科□產科□婦癌科□婦女內視鏡科□婦女泌尿科 □兒童感染科□新生兒科□兒童胃腸科□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其他 □急診醫學科□神經內科□眼科部□耳鼻喉科□精神科□皮膚科 □復健科□麻醉部□解剖病理系□影像診療部□放射腫瘤科□核醫科 |
臨床教師之臨床教學表現
序號 | 項目 | 非常 同意 | 同意 | 普通 | 不同意 | 非常 不同意 | 不適用 |
1 | 臨床教師具教學熱忱 | □ | □ | □ | □ | □ | |
2 | 臨床教師能耐心指導學員 | □ | □ | □ | □ | □ | |
3 | 臨床教師會詳盡指導學員 | □ | □ | □ | □ | □ | |
4 | 臨床教師指導學員時,能表達清楚、明白 | □ | □ | □ | □ | □ | |
5 | 臨床教師會在您學習遇到困難時給予協助 | □ | □ | □ | □ | □ | |
6 | 臨床教師針對你的表現給予回饋 | □ | □ | □ | □ | □ | |
7 | 臨床教師會協助修改您的病歷紀錄 | □ | □ | □ | □ | □ | |
8 | 您與臨床教師互動關係良好 | □ | □ | □ | □ | □ | |
9 | 您與臨床教師對於病房迴診教學感到滿意 | □ | □ | □ | □ | □ | |
10 | 平均每週與臨床教師討論次數?□1次/週以下□2次/週□3次/週□4次/週□5次/週(含)以上 |
意見發表:若有需要反映、溝通、表達事項,請書寫於下:
謝謝耐心填答此份問卷
附件四 住院中病歷書寫教學評核表(外科系)科別: 婦產科 被指導學員姓名:職級:□Intern□PGY□R1□R2□R3□R4□R5□R6指導醫師姓名: 評核日期:年月日 | |||||||||
病歷號碼:病人姓名: 入院日期:年月日 | |||||||||
項 | 類別 | 審查項目 | 評核說明 | ||||||
適宜 | 尚可 | 簡略 | 未記載 | 不適用 | |||||
1 | 醫囑單 | 必 | 1.手寫醫囑(含檢驗、治療及用藥)有書寫日期及時、分,手寫內容明確清晰 | ||||||
2 | 入院 記錄 病歷號碼: | 必 | 1.一般資料(職業、種族、婚姻、精神心理、社會經濟、資料來源),發燒者有記載旅遊史及接觸史 | ||||||
3 | 必 | 2.主訴確實扼要(片語+duration) | |||||||
4 | 必 | 3.現在病史記錄完整 | |||||||
5 | 必 | 4.過去病史(手術),個人病史(含藥物過敏、喝酒、抽煙、檳榔、入院前用藥明細)(兒科記載出生史、新生兒篩檢及疫苗接種記錄)完整 | |||||||
6 | 必 | 5.家族史(家族有任何慢性疾病或遺傳疾病,要註明至三等親;無特殊疾病不可註記Nil或not contributory) | |||||||
7 | 必 | 6.器官系統評估完整及理學檢查記錄重點(含疼痛評估) | |||||||
8 | 必 | 7.Impression與主訴、理學檢查結果一致或使用R/O【rule out】前面有診斷(診斷不宜使用縮寫) | |||||||
9 | 必 | 8.有完整之診療計畫【Diagnostic、Therapeutic、Education】 | |||||||
10 | 9.Measurable goal(預期達成目標) | ||||||||
11 | 病程 記錄 病歷號碼: |
| 1.每日詳實記載及內容未COPY & Paste(包含疼痛評估及營養評估等) | ||||||
12 | 必 | 2.每日病程記錄前後有連貫性(ICU及病況不穩的病人應多次),包括假日 | |||||||
13 | 必 | 3.檢驗、檢查詳載適應症-檢驗檢查結果應有解讀記錄(ICU Duty note應以ISBAR方式撰寫) | |||||||
14 | 必 | 4.特殊用藥或輸血應合乎規範,病歷中詳載適應症 | |||||||
15 | 必 | 5.Assessment詳載評估分析 | |||||||
16 | 必 | 6.Plan依Assessment記載相關照護狀況【Diagnostic、Therapeutic、Education、Measurable goal (optional:病情無變化不用每日寫,若病情有變化要revised) | |||||||
17 |
| 7.住院一週有Weekly summary,並有Measurable goal (住院<7天為N/A,第7天出院可免寫) | |||||||
18 | 術前評估及術後記錄 | 必 | 1.Pre-OP Note術前準備、術前討論詳實完整 | ||||||
19 |
| 2.Brief-OP Note精簡記錄 | |||||||
20 | 必 | 3.Post-OP Plan術後病況詳實完整 | |||||||
21 | 手術記錄單 |
| 1.手術Finding 書寫詳實 | ||||||
22 | 加分項 | 必 | 1.有記錄主治醫師評論、建議及具體教學方式及內容。 【一週至少2次】 | ||||||
綜合評語: 指導醫師簽名: | 學員意見: 學員簽名: |
附件五 實習醫學生訓練考核表 | |||||||||||||||||||||||
實習醫學生姓名: | 請張貼照片 | ||||||||||||||||||||||
實習科別: | |||||||||||||||||||||||
訓練期間: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 |||||||||||||||||||||||
評核項目 (請依據各科屬性評核下列項目) | 評核(勾選) | ||||||||||||||||||||||
優 | 良 | 普通 | 差 | 劣 | 未評核 | ||||||||||||||||||
2.執行核心課程相關技巧 | |||||||||||||||||||||||
3.臨床病例報告或臨床會議討論能力 | |||||||||||||||||||||||
4.臨床處置或醫囑處置能力 | |||||||||||||||||||||||
5.實證醫學運用能力 | |||||||||||||||||||||||
6.病歷紀錄品質 | |||||||||||||||||||||||
7.責任感、積極性與學習態度的表現 | |||||||||||||||||||||||
8.與病患及家屬溝通能力 | |||||||||||||||||||||||
9.與醫療團隊互動能力 | |||||||||||||||||||||||
10.其他表現(指導醫師加減分) | |||||||||||||||||||||||
總分: (請依整體表現給予評分,評分標準如下表)
| |||||||||||||||||||||||
評語: (配合評鑑要求,請具體事蹟陳述) | |||||||||||||||||||||||
科主任 | 臨床指導醫師 | ||||||||||||||||||||||
醫教會主席 | 部(系)主任 |
各評核項目之評分標準參考請詳見背頁
※各評核項目之評分標準參考說明
評核項目 | 說明 | |
1.基本醫學知識及核心課程認 知與了解 | 依各科之實習醫學生訓練計畫中所規劃之核心課程項目,包括基本臨床技能、全人照護、一般醫學課程之認知與了解程度予以評分。 | |
2.能夠執行核心課程相關技巧 | 依各科之實習醫學生訓練計畫中所規劃之核心課程所要求之臨床技巧及診療能力,能夠執行與技巧熟練度予以評分。 | |
3.臨床病例報告及討論能力 | 參與教學活動或臨床工作時,其臨床病例報告及討論表達技巧。 | |
4.臨床處置或醫囑處置能力 | 能與指導醫師討論病人之處置、能即時處理主治醫師之醫囑或能對於病人的治療計畫提出完善之建議。 | |
5.實證醫學運用能力 | 能夠主動積極地自我學習(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並能融入證據醫學、醫學倫理及醫療品質的精神與方法照顧病患,且能於教學活動中表達出來,或紀錄於病歷中。 | |
6.病歷紀錄品質 |
| |
7.責任感、積極性與學習態度 的表現 | 認同制度下的臨床工作,能夠主動積極地自我學習,並於臨床工作中表現出來。 | |
8.與病患及家屬溝通能力 | 與病患家屬有效溝通、展現同理心、維護隱私權。 | |
9.與醫療團隊互動能力 | 尊重醫護同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合作順暢、有禮貌。 | |
10其他表現 | 指導醫師可針對該實見習醫學生於學習過程中之其他表現斟酌給予加減分。 | |
加分項目:
| 減分項目:
|
注意事項:
醫學生:
請醫學生先行填妥「姓名」、「科別」、「訓練期間」等欄位
請於該科實習期間將本表親自交由指定「指導醫師」評核,不得逾時繳交或交由其他人員代繳。
指導醫師:
本表粗框部分請指導醫師務必填寫。「總分」由指導醫師斟酌給分,依評鑑規定實見習醫學生必備之各項評核項目,可依各科屬性給予評核。如無法評核部分請勾填「未評核」(例如:X光科無病歷寫作或臨床處置…等)
本表請於學生實習結束5日內即予評核,並呈各科主任評閱後送回醫教會彙辦。
實習醫學生逾時繳交此表得酌扣實習成績。
謝謝您的協助!!
本表流程:實習醫學生→臨床指導醫師→各科行政助理→科(部)主任→醫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