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學年度宜蘭縣中國小消費者教育課程研習計劃

格式
doc
大小
3.01 MB
頁數
88
上傳者
you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8-08-05,离现在 17 8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97學年度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消費者教育課程」發表研習實施計畫

一、依據

1.「宜蘭縣政府96年度消費者保護方案」辦理。

2. 97年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消費者教育課程」實施計畫辦理。

二、目的:1.加強法治教育宣導消費者權益和觀念「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2.落實現階段消費者保護工作於學校課程中,加強宣導以確保消費安

全,促進消費選擇自由,提供充分消費資訊,加強消費教育宣導。

三、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教育處課發科

四、承辦單位:宜蘭縣國民教育社會學習領域輔導團

五、活動時間、地點及人員:

(一)課程表

日期

時間

講授內容

主講人

8

/

7

900 ~ 920

報到

薛春華

920 ~ 1050

社會學習領域消費者教育課程分享()

張智欽

林其楓

1050 ~ 1100

休息


1100 ~ 1200

社會學習領域消費者教育課程分享()

黃教維

1200 ~ 1330

午餐 休息


1330 ~ 1420

社會學習領域消費者教育課程分享()

李采蓉

1420 ~ 1510

健康與體育領域消費者教育課程分享()

莊依騏

1510 ~ 1520

休息


1520 ~ 1610

健康與體育領域消費者教育課程分享()

林稹甫

1610

賦歸


(二)地點:宜蘭縣教師研習中心(二樓研習室)

(三)參加人員:宜蘭縣各國小派一員參加。

五、活動方式

(一)由課程設計者藉由講義、教案或影片、圖片等,說明課程設計之理念與內容,

提供教師對於消費者教育之教學專業成長。

、相關領域之能力指標

領域名稱

能力指標內容

綜合活動領域

主題軸:生活經營

學習階段:

第一學階(一、二年級)

2-1-2分享自己如何安排時間、金錢及個人生活的經驗


社會學習領域

主題軸:生產分配與消費

第二學階三、四年級

第三學階五、六年級

第四學階七、八、九年級

7-2-1指出自己與同儕所參與的經濟活動及其所滿足的需求與動機。

7-2-3了解人類在交換各種資源時必須進行換算,因此發明貨幣。

7-2-4了解從事適當儲蓄可調解自身消費能力。

7-3-1 了解個人透過參與各行各業的經濟活動,與他人形成分工合作的關係。

7-3-2針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消費進行價值判斷和選擇

7-4-5舉出政府非因特定個人使用而興建某些工程或從事某些消費的例子。

7-4-6舉例說明某些經濟行為的後果不僅及於行為人本身,還會影響大眾,因此政府乃進行管理或干預。

健康與體育領域

主題軸:群體與健康

第一學階一、二、三年級

第二學階四、五、六年級

2-1-4 辨識食物的安全性並選擇健康的營養餐點。

2-2-4運用食品及營養標示的訊息,選擇符合營養、安全、經濟的

食物。

7-1-2描述人們獲得健康資訊,選擇健康服務及產品之過程,並能辨別其正確性與有效性。

7-1-3描述人們在獲得運動資訊、選擇服務及產品的過程,並能辨認其正確性與有效性。

7-2-3 確認消費者在與健康相關事物上的權利與義務

7-2-4確認消費者在運動相關事務上的權利與義務及其與健康的關係

重大議題

家政教育

主題軸:生活管理

第一學階一、二年級

第二學階三、四年級

第三學階五、六年級

3-1-4察覺個人的消費行為


3-2-5認識基本的消費者權利與義務


3-3-5運用消費知能選購合適的物品

七、預期成效:

(一)提供教師對於消費者教育課程設計之有效教學策略。。

(二)提升教師對消費者教育之認識,落實學校消費者教育。

八、全程參與本研習課程,核發研習時數六小時。

九、本計畫經宜蘭縣教育處同意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目次

教案名稱與作者


頁碼

社會學習領域教案


購物小達人(林其楓老師)

……………………

1

『舊愛新歡』---「以物易物」之內涵&「貨幣發明」的原因

……………………

9

儲蓄達人

……………………

19

我是精算家

……………………

26

消費與生活

……………………

31

我全都要?

……………………

37

政府的經濟角色

……………………

40

無所不在的政府

……………………

45

健康與體育領與教案


來逛超級市場

……………………

50

消費高手食物篇

……………………

55

FUN」心運動

……………………

61

消費一把罩

……………………

67

綜合活動領域教案



聰明消費

……………………

71



社會領域教案






































97年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消費者教育課程」教案編寫

單元名稱

購物小達人

建議教學節數

5節課,共200分鐘

設計者

羅東鎮羅東國民小學

林其楓老師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適用對象

第二學習階段 --- 三年級

設計理念

主題架構

購物小達人




購物經驗談

消費學問大

購物有計畫




領域名稱

社會領域

對應能力指標

7-2-1()指出自己與同儕所參與的經濟活動及其所滿足的需求與動機。

3-2-5()認識基本的消費者權利與義務

教學目標

  1. 能分享自己與同儕所參與的經濟活動。

  2. 能有計畫的使用自己的錢進行消費

  3. 認識基本的消費者權利與義務。

行為目標

1-1能說出自己社區中的各消費場所。

1-2能分享自己到消費場所的消費活動。

1-3能說明自己消費所滿足的需求。

2-1能提出使用零用錢消費的項目。

2-2能利用全班討論結果,規劃自己的零用錢使用分配。

2-3能持續記錄消費情況

2-4消費能符合當初規劃的分配

3-1能了解基本購物小常識。

3-2能認識玩具安全標章、CASGAPTAP安全標章。

3-3能記得消費者保護專線1950
3-4能在「購物小達人」學習單有8成的正確答題率

各節教學重點與教學方法:


      1. 《活動一》我的購物經驗(一節)

      活動目標:藉由各個消費場所讓學生能分享自己與同儕所參與的經濟活動

      進行方式: PPT方式進行,展現社區附近的消費場所,再讓學生依各自的購物經驗來與同儕進行分享。

      教學媒材:『商店與買賣-社區商店』PPT

          1. 《活動二》購物有計畫(二節)

          活動目標:讓學生學習規劃使用自己的零用錢

          進行方式:讓全班提出零用錢的消費活動有哪些(玩具、飲料、餅乾、大頭貼、CD、書、文具…其他),然後統計出消費活動次數量的多寡,再藉由問題引導反思,重新修正零用錢的消費活動次數的排序,最後,讓學生從討論出使用零用錢消費的排序項目,規劃一個月零用錢的使用分配金額,於往後一個月記錄自己的花費,檢視自己是否依照當時計畫進行消費。

          教學媒材:『購物有計畫』學習單。

              1. 《活動三》消費學問大(二節)

              活動目標:讓學生了解身為消費者應該有的一些基本知識

              進行方式: 透過四段影片,不合格玩具、台灣的珍珠奶茶,讓孩子了解買玩具與使用玩具須小心注意的地方,進而說明消費者購買物品時的基本常識(包括注意使用方法、製造日期、安全標章及基本權利與義務)

              教學媒材:影片*4、安全標章PPT、『購物小達人』學習單、購物小達人評量檢核表



              教學目標

              教學流程與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評量


              1

              能分享自己與同儕所參與的經濟活動











              2

              能有計畫的使用自己的錢進行消費









































              3

              認識基本的消費者權利與義務。




                  1. 《活動一》我的購物經驗

                  1. 利用投影片,展示商店的外觀及明顯標示並提問: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張照片是哪一間商店嗎?
                    有沒有人跟家人或同學去那邊買過東西呢?
                    有人願意分享一下,你到那邊買了什麼東西嗎?
                    買東西前應該要先注意什麼事情?(錢夠不夠)
                    你買這個東西是為了要做什麼用的呢?
                    你們是用什麼方式付費的呢?(現金、禮券、信用卡)
                    你知道那邊還有賣哪些東西或其他服務嗎?
                    (投影片中的商店依序為:傳統市場、生鮮超市、3C量販店、書店、文具店、服飾店)

                  2. 學生分享完一類型的商店後,教師即做階段性結論。
                    商店的販賣物品;商店的服務項目;商店的特色…等

                  3. 教師總結:
                    人類的生活有各種的需求,因此會有消費的行為,而各式各樣的商店能滿足我們的生活所需,方便我們購物與消費。

                  ----------第一節完---------


                  《活動二》購物有計畫

                  1.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購買東西,在購物前,應該要了解自己的消費能力,考慮自己要購買的東西是否需要,不可以隨便花費而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
                    所以,如果能在買東西時事先計畫,並且記錄下來,就可以有效的使用金錢而不浪費,又可以買到自己所需的物品。

                  2. 首先,請同學們想想看,你平常都會將這些零用錢拿去買什麼東西?
                    (在全班同學討論之後大概得出的項目有:文具、早餐、飲料、玩具、餅乾、書、大頭貼、CD、其他…等)
                    接下來,請同學想想看一個月裡面,你大概做過這些消費項目的次數是多少,請先分組統計好,最後我們在全班總和起來,統計同學們平常最常做的消費行為是哪些。

                  3. 統計結束後,請同學想想並分組討論,大部分同學常做的消費行為,(1)是不是真的有需要一直買? (2)是不是有需要花那麼多錢買? (3)有沒有辦法用不花錢的方式仍舊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請再思考一下「應該哪一項的消費次數會多一點?哪一項的消費次數要少一點?」 請再重新編排後,在下節課跟班上同學分享你們那組新的排序並說明你們這樣排序的原因。

                  ----------第二節完---------

                  1. 發表討論結果

                  2. 當你零用錢太多了或是剛好最近都沒有什麼想買的東西時,你會怎麼處理你的零用錢?
                    儲蓄是一種好習慣,小朋友們,你一個月會拿多少的零用錢來儲蓄呢?你的儲蓄方式是?

                  3. 當你覺得你的零用錢太少了、不夠用或是爸爸媽媽沒有給你零用錢,你會怎麼做?

                  4. 老師先發給各位同學一張學習單,讓我們一起來為擬定自己的購物計畫。

                  5. 第一,請同學們想想平常你自己有哪些金錢的收入?一天的零用錢是多少?請同學統計之後算出一月大約會有多少錢可以花費。

                  6. 第二,請同學們參考之前討論後的結果,想想看在各項的消費項目中,你會如何分配你的零用錢,請你在學習單上分配一下你這個月的所有花費。

                  7. 接下來就是一個月的紀錄囉!請同學們將接下來所有的收支行為通通記錄下來,哪一天領零用錢?哪一天有了額外的收入?哪一天買東西花了多少錢?買了什麼東西?等…通通記錄在學習單上,看看是否與你計畫的一樣。

                  8. 教師總結:消費再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消費前應該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是否有足夠的財力,如何「適當的消費」、「聰明的消費」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希望同學們往後在購買東西時,都可以應用到這個單元所學到重點,運用的好,就可以避免浪費,讓金錢更有效的運用。

                  ----------第三節完---------


                  《活動三》消費學問大-1

                  1. 各位同學,我們在上節課聽到了許多同學的分享,有跟著爸爸媽媽去買東西,也有自己去買東西的購物經驗,在全班的討論與統計中,了解在這麼多樣的商品中,大部分人最喜歡、最想要也最常去買的東西。
                    (影片列舉玩具及珍奶)

                  2. 小朋友們最常去買玩具(飲料),可是你們有注意過這些東西會不會對我們的健康或安全造成危害嗎?

                  3. 我們購買東西時,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我們先來看幾段影片,欣賞過後再一起來討論,最後老師會發給同學一張學習單,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購物小達人。

                  4. 接下來,老師要先播放一則影片,請同學們仔細觀賞,等等老師會詢問一些問題。

                  5. 教師針對影片內容進行提問:
                    你家裡面有塑膠玩具嗎?
                    你有將玩具放進嘴巴過嗎?
                    如果一直把玩具放在嘴哩,有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你玩完玩具之後有洗手的習慣嗎?
                    如果常洗手,玩具的毒素就比較不會吃進嘴裡,而且也可以預防腸病毒喔!所以同學們一定要養成隨時洗手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使用玩具,不放進嘴裡、玩完玩具之後要洗手)

                  6. 下一則影片,當中有更多同學需要注意的地方,請同學要更仔細看喔!

                  7. 教師針對影片內容進行提問:
                    你有沒有買過幾十元很便宜的玩具?
                    家裡的玩具是否有外殼顏料已經脫落的玩具?
                    你買玩具的時候有仔細看玩具包裝上的說明嗎?
                    我們應該注意包裝上的哪些說明?
                    1.使用說明
                     包括:適用年齡、使用塗料、警告說明
                    2.製造業者資料
                     你有注意你的玩具是哪裡製造的嗎?
                     購買玩具要記得請看看是由哪個國家製造的,由於目
                     前中國大陸製造的玩具十個有八個檢驗不合格,所以
                     小朋友在買玩具時要注意,盡量少買中國大陸製造的
                     玩具。
                     除了製造產地之外,還要有製造業者的資料,這樣萬
                     一產品有問題或是發生其他問題就可以向業者反映。
                    3.合格標章
                     請同學們認清楚,你買的玩具上要有這個標章才是合
                     格的玩具。
                     
                    ST安全玩具標章.jpg
                     其他合格標章(食品類)
                          
                    CAS
                    優良食品標誌.jpg   安全蔬果吉園圃GAP.jpg


                    TAP
                    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標章.jpg
                    什麼是TAP標章呢?-->影片說明

                  8. 影片中還提到了,如果玩出問題,如何求償?
                    記得我們在購買物品時一定要跟商店拿發票或收據喔!因為有了發票及收據我們才可以證明玩具是在這家商店購買的。
                    例如買回家後發現玩具是壞的,我們就可以憑著發票去跟老闆換新的。

                  9. 如果遇到老闆不講道理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我們可以撥打消費者保護專線1950(一通就護您)申訴,他們會協助我們解決問題。

                  10. 這節課我們提到了許多購買玩具時應該注意的地方,下一節課我們會聊聊購買食物時要注意的地方,現在我們就來複習一下這節課所提到的重點吧!

                  11. 重點複習:
                    1.玩玩具須注意使用方式與使用後洗手
                    2.塑膠玩具可能有毒,我們不可以放進嘴裡
                    3.
                    具有金屬光澤的塗料如果容易脫落,表示玩具可能不
                     安全。
                    4.
                    購買物品時,應該注意包裝上的說明,例如:適用年
                     齡、使用塗料、警告說明、保存期限、製造廠商及合
                     格標章。
                    5.
                    購買物品後,記得要收取發票或收據。
                    6.萬一消費遇到問題可以撥打消費者保護專線1950

                  ----------第四節完---------

                  《活動二》消費學問大-2

                  1. 除了玩具之外,我們也很常買吃的或喝的食品,其中又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呢?請同學先來看看這則新聞吧!

                  2. 同學們常常會去飲料店購買飲料,可是衛生問題卻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新聞中提到的珍珠奶茶除了熱量很高,喝多了容易使人變胖之外,竟然有八成的珍珠含有防腐劑,同學們想想,食物沒冰的話是不是容易壞掉?飲料店賣的珍珠有隨時放在冰箱嗎?一直放在外面沒冷藏的珍珠放了一整天都沒壞掉,可能就是加了其他東西進去,所以同學們購買飲料時需要注意店家的衛生問題。
                    有許多的食品沒冰起來是非常容易壞掉的,例如同學們常喝的鮮乳,從冰箱拿出來後要在兩小時內就喝完才不會變質。
                    另外,購買食品時也要注意看清楚製造日期及保存天數,超過保存期限的食品要是吃進肚子裡是有可能會生病的。
                    所以同學們在喝的快樂開心之餘,也要小心注意這些小細節,才會擁有健康的好身體唷!

                  3. 在了解了購買的學問之後,我們也應該要了解身為消費者,我們購買東西時有些基本的權利與義務,例如:
                    1.我們有權利知道商品(服務)的真相。例如:哪間公司
                     製造的?用什麼製造的?如何使用?購買後是否有
                     售後服務?
                    2.我們有權利要求商品是安全的。例如:商品安全不傷
                     人、有警告語。
                    3.我們有權利決定要不要購買商品。
                    4.我們有義務要詳細閱讀包裝上面的說明,了解使用方
                     式及要注意的地方,詳細閱讀後再決定是否購買,而
                     不是看到喜歡的就馬上買下來。

                  4. 現在同學們知道了吧!身為消費者絕對不是只有花錢買東西這麼簡單而已,而是有許多學問在裡面,只要稍不注意,有可能就會使自己吃虧,如果我們都能將這些重點記清楚,往後我們在購物時小心注意這些細節,就可以保障我們的消費行為,讓我們買的安心,用的放心。
                    現在老師就發下學習單,看看同學們現在是不是有足夠的學問能當一個購物小達人。

                  5. 講解學習單

                  6. 如何有計畫的規劃自己金錢使用?消費時是否有注意看清楚各種說明?消費後如果遇到問題應該如何面對?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的,希望大家在上完這個單元後,每個人都能成為消費小達人。

                  7. 填寫購物小達人評量檢核表。

                  ----------第五節完---------



                  每種商店分享時間及階段性結論合約

                  37
                  分鐘



                  3







                  5






                  8




                  10




                  17








                  15

                  6




                  6




                  3



                  8








                  2









                  2










                  5


                  3










                  3


                  10







































                  3

                  3






                  2






                  7












                  2


                  5















                  5











                  3





                  15


                  5

                  1




                  4


                  投影片

                  ppt















































                  學習單
































                  影片(1)












                  影片(2)









































                  影片(3)


























                  影片(4)
































                  學習單







                  檢核表


                  能說出商店名稱

                  教師引導學生分享


















                  參與討論







                  參與討論







                  發表









                  實作



                  實作



                  教師觀察

























                  發表












                  發表








































                  發表






                  發表



















































                  實作







                  實作

                  97學年度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消費者教育課程」教案編寫

                  單元主題

                  『舊愛新歡』---

                  「以物易物」之內涵&

                  「貨幣發明」的原因

                  教學年級

                  第二學習階段

                  (三、四年級)

                  教學設計者

                  薛春華

                  教學時間

                  80分鐘

                  7-2-3

                  瞭解人類在交換各種資源時必須進行換算,因此發明貨幣

                  設計依據

                  自編

                  教學目標

                  1、瞭解以物易物的涵義。

                  2、瞭解不同等值物品交換時會發生的狀況

                  3瞭解貨幣發明的原因。

                  具體目標

                  1-1能依教師指示將所帶來之物品與同學進行交換。

                  1-2能說出自己與別人交換物品的原因。

                  1-3能說出自己沒有和同學交換物品的原因。

                  1-4能藉由自己與別人交換物品的經驗了解人類「以物易物」可能的原因。


                  2-1能依照教師指示訂定物品價格。

                  2-2能依照已定之物品價格兌換等值之代幣。

                  2-3能說出「以物易物」交換的條件


                  3-1能以代幣購買其他物品。

                  3-2能說出「以物易物」和「代幣購物」之間的不同。

                  3-3能說出「貨幣購物」能較精確定定物品的價值。

                  3-4能說出貨幣幣值的大小可以更精確確定物品的價值。





                  具體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評量























































                  1-1能依教師

                  指示將所帶

                  來之物品與

                  同學進行交

                  換。


                  第一節

                  ()課前準備:

                  1.教師:

                  教室佈置便利貼做的五元、十元、十五元、 二十元、二十五元、三十元、三十五元、四十元的價格標簽代幣(或自製紙幣)一些玩具或舊物品(預防學生沒帶,或是老師在教學上想要的教學情境未出現時能使用)

                  2.學生:

                  個人姓名貼紙或姓名標籤紙。

                  學生帶一至兩樣家中已不需要的玩具或其

                  他物品至學校 (乾淨、沒故障為原則)

                  ()引起動機:

                  故事引導:老師認識一個小朋友,她叫小蘭,不是我們學校的喔。她家很窮,爸爸媽媽因為車禍都過世了,只有他跟七十歲的奶奶住在一起,奶奶沒什麼工作能力,所以除了政府的補助金,他只好當拾荒老人,以撿取的資源垃圾換取平時的需用。但是因為奶奶年紀大了,沒辦法將撿拾的東西送到資源回收站去換取金錢,所以通常都將撿取的資源垃圾拿到附近超商換東西用。幸好他們家附近有一家便利超商,這家便利超商和資源回收站有一些合作關係,就是資源回收商每星期五下午,就派車去超商收資源回收物,超商因此就得到一些金錢。而奶奶就將所撿拾的東西拿到超商去換日常所要的東西,譬如:有時小蘭需要一張圖畫紙,奶奶就拿一個保特瓶去跟老板換一張圖畫紙,有時奶奶會用一拖車的報紙跟超商換取一包麵條等等的。

                  小朋友,你有沒有因為沒錢,所以用物品跟別人交換物品的的經驗呢?今天我們就要用物品跟別人換物品,體會一下小蘭的奶奶和超商之間「以物易物」的感覺喔。當然也要讓你體會一下超商和資源回收商之間的交易方式。

                  ()教學活動

                  活動一:舊愛換新歡以物易物

                  首先請學生拿出所帶來物品,貼上自己的名字,並以自己的物品換取同學的物品:

                  教師指導語

                  a.小朋友請將老師請各位帶來的東西拿出來擺在桌上。沒帶的請舉手(若是有學生舉手表示未帶物品,請老師以自己準備之物品讓該生繼續進行學習活動)

                  b.拿出來後請拿出姓名貼紙或用紙條寫上自己的名字,貼在所帶來的物品上面,時間兩分鐘。(等學生完成)

                  教師以所帶來的物品與學生共同進行交換活動,教師交換之物品必須有一個交換成功,另一個較貴的物品不要交換成功,目的在當學生沒有出現「交換不成功」的教學情境時,老師可以藉自己的狀況製造教學情境,進行教學活動。

                  教師指導語

                  a.現在請小朋友們站起來,拿著自己帶來的物品去跟其他同學交換,當然同學的東西如果你不喜歡可以不要換。當你換好了,或者不想換了,請你回到你的座位上,時間是十分鐘,時間到老師會告訴你:「時間到,請回座!」當你聽到老師的指令,請趕快坐下來。
















                  三分鐘




























                  十五

                  分鐘


                  代幣

                  舊物品數件

                  標籤紙



                  學生依教師規定帶物品至學校








                  能安靜聆聽故事


































                  學生能依教師規定在自己物品上貼上姓名貼紙

                  有秩序的進行交換物品活動




                  具體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1-2能說出

                  自己與別人

                  交換物品的

                  原因。



                  1-3能說出

                  自己沒有和

                  同學交換物

                  品的原因。






                  活動二:師生共同討論

                  教師提問:

                  剛剛成功的與別人交換東西的請舉手。

                  老師點兩組成功交換物品的學生問:

                  請問你用什麼東西跟別人換呢?跟誰換?換

                  了什麼?並且說一說互換的原因?

                  目的在了解學生交換物品的原因,並引導學

                  生思考、了解「以物易物」的目地。

                  剛剛沒有跟別人換東西的請舉手。

                  老師點三位學生問:

                  請問你為什麼沒將自己的東西換出去呢?

                  怎樣的情況你才願意和別人交換物品?或者

                  你想用你的物品換什麼呢?為什麼?

                  目的在了解學生不願意交換的原因,並引導

                  學生體會各項物品價值不一的情況,並思考

                  到「以物易物」似乎不是一種很公平的交換

                  方式。

                  若是老師提問或的狀況學生並沒有出

                  現,教師則以自己交換參與活動的狀況製

                  造教學情境,以利教學引導學生繼續進

                  行學習。

                  十分鐘





                  舉手回答老師的提問


                  安靜聆聽同學的報告




                  具體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1-4能藉由自

                  己與別人交

                  換物品的經

                  驗了解人類

                  「以物易物」

                  可能的原因。

                  活動三:結論與歸納:

                  教師引導學生綜合上述之討論,說出:

                  跟別人換成東西的原因有;同學有我喜愛

                  的東西、只想把自己的東西給喜歡的同學、

                  同學的東西是我家沒有的、正好是我現在需

                  要的等等。

                  沒跟別人換成東西的原因有;同學的東西看起來沒有自己的好、沒有我喜歡的、我家都已經有了、不需要、價值不一不想換了等

                  等。

                  老師提問引導學生瞭解人類以物易物的行為:

                  提問:遠古時候的人為什麼要以物易物呢?

                  學生能回答:古時候的人沒有錢幣。

                  提問:那時候的人沒錢幣,他們會用什麼東西去跟別人換其他物品呢?

                  學生能回答:吃的、用的,穿的。

                  提問:這些人吃的、用的、穿的哪裡來的呢?

                  學生能回答:自己種的(農作物)、捕的(魚、獵)、自己製作的衣服、工具等等。

                  老師結論:

                  人類社會一開始並沒有貨幣,人類必須拿自己居住的地方所出的物產,去跟別人交換,例如,稻穀可換魚類食物、獵人的獵物可換農產品等等,為了生活,只要有食物就行了。後來人類有了一些必要的生活工具,有人也將工具拿來和別人換食物。



                  第一節結束

                  十二分鐘




                  舉手回答老師的提問


                  安靜聆聽同學的報告



                  具體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評量


































                  2-1能依照教

                  師指示訂定

                  物品價格


                  2-2能依照已

                  定之物品價

                  格兌換等值

                  之代幣




                  3-1能以代幣

                  購買其他物

                  第二節

                  ()教學活動

                  活動一:貨幣購物

                  請學生將剛剛交換過的物品還給原來的同

                  學,並擺在教室前方的大桌或講台上。

                  教師指導語

                  a.老師想到一個辦法看看能不能讓剛剛沒有交換成功的小朋友也可以換成功。

                  b.所以現在小朋友把你剛剛跟別人換的東西換回來,拿回自己的東西,並將你的物品放在教室前方的大桌上(或講台上),放好請回到座位上坐好。時間是一分鐘。


                  教師從學生所帶之物品中拿出最貴重和最

                  便宜的訂出價錢,並請學生以這兩物品為標

                  準,訂定自己所帶之物品之價錢。(例如:老

                  師拿出物品是一個塑膠小叮噹撲滿訂價為5

                  元,拿出一個電動玩具遙控車,訂價為40元。

                  目的在限制學生定價範圍,若是學生所帶物

                  品中沒有最貴或最便宜的,教師以自己所準

                  備的物品來訂價)

                  教師指導語

                  a.現在老師手上有一個塑膠小叮噹撲滿,老師將它訂上價錢,(老師拿出5元的商品標簽貼在小叮噹撲滿上),老師將它訂為五元,現在老師手上這個是一個電動的遙控汽車雖然舊舊的可是還能跑耶,電池也是剛剛裝上去的,所以訂價為40(老師拿出40元的商品標簽貼在電動的遙控汽車上)


                  訂好價錢後將所有物品擺在教室前大桌上

                  或是講台上,教師根據學生所訂價錢給予同

                  等質之代幣。

                  請學生使用教師給的代幣跟老師換取大桌上或講台上的物品。

                  教師指導語

                  a.小朋友你想一想你的物品要標上多少錢才合理,老師這裡有五元、十元、十五元、二十元、二十五元、三十元、三十五元、四十元的價格標簽,你可以取合適的價格標籤貼在你的物品上面,並告訴老師你的物品價格是多少,跟老師換等值的代幣,(老師將手中的代幣呈現給小朋友看)等你訂好價格,並且跟老師換好了等值的代幣,就回到座位上,時間是五分鐘。時間到老師會告訴你:「時間到,請回座!」當你聽到老師的指令,請趕快坐下來。

                  b.現在大家手上都有代幣了,請問哪一位小朋友沒有代幣,(若是有學生沒有表示該生未帶物品,請老師以自己準備之物品讓該生繼續進行學習活動) 現在請小朋友們站起來,拿著代幣到大桌上(或講台上)跟老師換你所要的物品,代幣多的小朋友如果認為沒有東西可以一次用完代幣,可以多換幾種物品。並且盡量將代幣使用完畢。

                  當然如果你還是沒找到喜歡或不想換,可以不要換。當你換好了,或者不想換了,請你回到你的座位上,時間是五分鐘,時間到老師會告訴你:「時間到,請回座!」當你聽到老師的指令,請趕快坐下來。


                  學生跟老師換代幣時,老師盡量給五元幣值,目的在讓學生能以使用小額的紙幣換取物品,讓擁有較貴重物品的學生能換取多樣物品為原則。


                  十五分鐘



                  能安靜聽教師的說明並依照只指示完成













                  安靜聽教師說明並依指示定好物品價格







                  安靜聽教師說明並依指示定好物品價格,並且能像教師兌換正確數目之代幣



















                  具體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評量



                  3-2能說出

                  「以物易物」

                  和「代幣購物」之間的不同




                  2-3能說出

                  「以物易物」

                  交換的條件

                  3-3能說出

                  「貨幣購物」

                  能較精確定物品的價值


                  3-4能說出

                  貨幣幣值的

                  大小可以更精確確定物品的價值

                  ()師生共同討論

                  教師提問:

                  小朋友第一節課「以物易物」和第二節課

                  以「代幣購物」之間有什麼不同?

                  目的在讓學生說出兩節課的活動之間交換方

                  式的不同,並思考小蘭的奶奶和超商之間以

                  物易物的關係,以及超商和資源回收商之間

                  的交換關係。

                  小朋友想一想,為什麼老師要大家把帶來的物品標上價錢呢?

                  目的在引導學生說出「以物易物」交換的條件必須是兩項東西價值上要較相當,否則必須是交換當事者對該物是否有迫切的需要,願意用高價值的物品換取低價值的物品。

                  代幣購物則能較精確訂出物品價值,使交換

                  當事人覺得較公平的交換方式。

                  小朋友剛剛老師給你的代幣只有五元和十

                  元,你覺得適合嗎?為什麼?

                  目的在引導學生了解從「以物易物」到「貨幣購物」再到貨幣的十元和五元之間的不同。




                  十五分鐘




                  舉手發表


                  安靜聆聽












                  具體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評量


                  2-3能說出

                  「以物易物」

                  交換的條件

                  3-3能說出

                  「貨幣購物」

                  能較精確定物品的價值

                  3-4能說出

                  貨幣幣值的

                  大小可以更精確確定物品的價值

                  ()結論與歸納:

                  小蘭的奶奶和超商之間的交換關係屬於「以物易物」

                  超商和資源回收商之間的交換關係屬於「貨幣購物」

                  「以物易物」交換的條件必須是兩項東西必須較等值。

                  「貨幣購物」的交換方式較公平。

                  幣值要更多樣化,才能讓物品訂價更精準。

                  教師指導語

                  a.小蘭的奶奶跟超商之間的交換方式,和我們剛剛哪一種狀況一樣?我們稱為?

                  目的在引導學生說出和第一節課的方式一樣,我們稱為「以物易物」。

                  b.超商和資源回收商之間的交換方式,和我們剛剛哪一種狀況一樣?我們稱為?

                  目的在引導學生說出和第二節課的方式一樣,我們稱為「貨幣購物」。

                  c.你認為哪一種方式比較好?為什麼?

                  目的在引導學生說出「以物易物」交換的條件必須是兩項東西必須較等值。「貨幣購物」的交換方式較公平。

                  d.你使用貨幣購買物品時,如何決定使用五元或十元的代幣呢?

                  目的在引導學生說出貸幣幣值的訂定可以更精確的確定物品價值,並且更精確使用貨幣。

                  ()小小測驗

                  測驗卷見附件

                  1.發下測驗卷,老師將每一題題目唸一遍,請學生安靜習寫。

                  2.共同訂正。

                  3.收回測驗卷

                  目的在讓學生重新思考課程內容的主軸:以物易物、使用貨幣的原因。沒有正確答案

                  第二節結束

                  五分鐘



























                  五分鐘




                  舉手發表


                  安靜聆聽





















                  安靜習寫


                  寫出自己的

                  原因

                  附件:

                  「以物易物」、「貨幣發明」學習測驗卷


                  班級:姓名:座號: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你有一部你願意和同學的交換嗎?


                  為什麼?


                  2 .如果你有你願意和同學的交換嗎?


                  為什麼?


                  3.一個球賣5元,如果你只有10元錢幣一個,老闆又沒有零錢可以找你5元,

                  而你又非買不可,這時你會如何處理?

                  請想出兩個可行的辦法。







                  97學年度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消費者教育課程』教案編寫

                  學習領域

                  社會學習領域

                  單元名稱

                  儲蓄達人

                  授課時間

                  四節課(160分鐘)

                  適用年級

                  第二學習階段(三、四年級)

                  教學設計者

                  蘇澳鎮蓬萊國民小學

                  陳玉如

                  設計理念:

                  所謂「聚沙成塔,滴水成河」,一元一元的儲蓄,可以累積財富。「儲蓄」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習慣,錢是慢慢流向那些願意儲蓄的人。從小建立「儲蓄」觀念及培養「儲蓄」習慣,日後就能受益無窮。

                  能力指標:

                  7-2-4了解從事適當的儲蓄可調節自身的消費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預算』、『量入為出』以及『儲蓄』,對於家庭經濟平衡的重要性。(認知)

                  2.會正確記錄自己零用錢收支的情形。(技能)

                  3.察覺並體會長輩賺錢不易,而能珍惜目前所有,建立良好價值觀。(情意)

                  活動架構:

                  教學準備:

                  一、發家庭聯絡單,請家長安排機會帶孩子一同使用ATM或存簿提款,讓孩子觀察提款的流程。

                  二、蒐集相關資料,搜尋相關網站。

                  參考資料:

                  *『媽媽的紅沙發』繪本

                  ./威拉..威廉斯出版/三之三)

                  《福布斯》公布2007年度全球富豪榜─北方網

                  http://economy.big5.enorth.com.cn/system/2007/03/09/001571346.shtml

                  *台灣郵政全球資訊網

                  http://www.post.gov.tw/post/index.jsp

                  *中央存款保險公司

                  http://www.cdic.gov.tw/mp.asp

                  教學/活動步驟

                  時間

                  ()

                  資源設備

                  學習

                  評量

                  【活動一】媽媽的紅沙發

                  一、引起動機:教師問學生有沒有很想擁有的東西?會如何做來達成願望?

                  二、發展活動:

                  ()導讀『媽媽的紅沙發』繪本

                  ./威拉..威廉斯出版/三之三)

                  小女孩和媽媽、外婆住在一間公寓裡,每天放學後小女孩會去媽媽工作的餐館打工,希望能多存一些錢,因為一場大火災將她們的家燒毀了,所有的東西都燒光光了,幸而善良的鄰居們盡力的幫助他們。一家三人努力地存錢想買一張舒適、漂亮,可以讓媽媽能好好休息的沙發。而她們最高興的事,就是數著大玻璃罐裡慢慢存下來的銅板,最後當大玻璃罐裡存了滿滿的銅板時,她們買了一張夢想中的沙發。

                  ()故事回顧與討論

                  1.小女孩,媽媽和奶奶把錢存在那裡?

                  2.他們為什麼不去銀行存錢,而要用大罐子存呢?

                  3.他們為什麼要努力存錢?

                  4.最後他們的願望達成了嗎?

                  5.你平時有存錢的習慣嗎?如果你還沒有積蓄,原因是什麼?買了零食、飲料?買玩具?爸爸、媽媽還沒有給壓歲錢、零用錢?還是其他的原因?

                  6.你會把錢存在哪裡?爸爸媽媽代為保管?撲滿中?郵局或銀行裡?或是其他地方?

                  7.倘若我們不養成節儉儲蓄的習慣,會導致什麼後果?

                  三、綜合活動:

                  ()教師總結:儲蓄的好處多多,可以有備無患有安全感有成就感可以做很多善事養成節儉的習慣準備以後升學的學費出社會以後的創業基金等。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時會有一些突發狀況。如果我們能隨時做好準備。就不用擔心突然發生什麼困難。

                  ()獎勵:獎勵今天表現良好的學生。

                  --------------(第一節完)--------------


                  【活動二】收入和支出

                  一、準備:請學生回家問家長家庭中收入的來源及支出的內容。

                  二、引起動機:展示並比較兩張家庭的收支表(一張為合理支出-收>支;另一張則為不當支出-支>收),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不同。

                  三、發展活動:師生共同討論

                  ()平常自己有多少零用錢?

                  ()這些零用錢是誰給的?

                  ()自己如何花用這些錢?

                  ()什麼是收入?為什麼要有收入

                  ()什麼是“支出”?為什麼會有支出

                  ()家人的工作與家人的收入之間的關係。

                  ()發表家庭中收入的來源。

                  ()發表家庭中支出的內容。

                  四、綜合活動:

                  指導學生如何正確記帳。

                    --------------(第二節完)--------------

                  【活動三】誰是大富翁?

                  一、引起動機:

                  教師介紹2007世界富豪榜

                  二、發展活動:大富翁遊戲。

                  ()分組:四人一組。

                  ()大富翁遊戲規則說明

                  1.前進方式:擲骰子(依骰子上的點數前進)。

                  2.每人有本金5000元,不用紙鈔而是一邊玩,一邊記錄自己的收支變化。

                  3.若走到可買土地的格子,拿給銀行正確的錢數即可購買。

                  4.經過別人的土地需給「過路費」(土地越貴過路費越高)

                  5.走到機會或命運的格子則抽取一張機會卡或命運卡,並依卡上的指示進行。

                  6.若沒有現金可變賣土地。

                  7.最先把錢花光(破產)的則輸了這場大富翁遊戲。

                  ()進行遊戲

                  ()師生共同討論:

                  1.遊戲當中獲得收入時的心情怎樣?

                  2.當又要支出時心情又是怎樣?

                  3.有人最後破產了嗎?這時該怎麼辦?

                  三、綜合活動:

                  教師總結:平時任何花用都要有預算,且應有量入為出的觀念。

                  前述這些世界級大富翁,除了有好的運氣,正確的理財觀念才是致富的最大關鍵。

                  --------------(第三節完)--------------


                  【活動四】儲蓄我最行

                  一、準備:請學生跟隨長輩一同使用ATM或存簿提款,觀察提款的流程。

                  二、引起動機:Q&A

                  (1)有沒有和大人一起去提款機領過錢呢?

                  (2)怎麼領錢的呢?

                  (3)把什麼卡片放進去或隨便在一張紙上寫字就可以領到錢呢?

                  (4)放進去,按一按鍵盤;或是隨便寫一張紙交給銀行或郵局的人,想要多少錢就可以拿到嗎?

                  (5)大人在銀行裡面的錢是怎麼來的呢?

                  三、發展活動:存款去囉!

                  台灣郵政全球資訊網

                  http://www.post.gov.tw/post/index.jsp

                  台灣郵政全球資訊網兒童郵局我要選擇選擇恐龍導遊確定我要存款我要開戶、介紹與說明

                  四、綜合活動:

                  (1)師生討論各種儲蓄方法。(定存、活存、跟會、存撲滿

                  (2)教師歸納整理發展活動之網路教學:郵局的存提款方式及首次存款的注意事項,並補充說明相關安全事宜(如應把錢存在政府許可合法的機構,像是銀行、郵局、信用合作社才有保障)。

                  保險是政府為了保障存款人權益及維護信用秩序而制定的存款保險條例,萬一要保金融機構發生停業或無法償還存款的情況,中央存保就會出面賠償。存款人在每家要保金融機構保障金額最高可達150萬元。如果銀行掛有這個標示牌,就代表這間銀行是有參加銀行保險的金融機構。

                  --------------(第四節完)--------------

                  5



                  15










                  15












                  5










                  10




                  20









                  10





                  8

                  30

















                  2











                  5








                  20




                  15





                  單槍投影機

                  電腦

                  『媽媽的紅沙發』繪本ppt






                  單槍投影機

                  電腦

                  問題ppt















                  獎勵卡





                  家庭的收支表(附件一)
















                  2007世界富豪榜ppt












                  大富翁遊戲組

                  記帳單(附件二)

                  計算機




















                  電腦(需能上網)










                  中央存保標示牌圖片















                  踴躍發表



                  專心聆聽










                  踴躍參與討論











                  專心聆聽










                  能分辨兩張家庭的收支表之間的不同

                  踴躍參與討論







                  會正確記帳




                  專心聆聽




                  專心聆聽









                  能遵守遊戲規則

                  踴躍參與討論



                  專心聆聽










                  踴躍發表








                  能正確找到指定位置並點入閱讀


                  踴躍參與討論

                  專心聆聽





















                  (附件一)

                  大雄家庭收支表

                  四月份

                  日期

                  摘要

                  收入

                  支出

                  餘額

                  41

                  薪水

                  35000

                   

                  35000

                  42

                  瓦斯費

                   

                  520

                  34480

                  45

                  報費

                   

                  450

                  34030

                  410

                  汽油

                   

                  735

                  33295

                  416

                  房租

                  12000 

                  21295

                  426

                  水電費

                   

                  789

                  20506

                  428

                  電話費

                   

                  823

                  19683

                  430

                  三餐


                  5000

                  14683

                  總收入

                   

                  35000

                   

                   

                  總支出

                   

                   

                  20317

                   

                  總餘額

                   

                   

                   

                  14683




                  胖虎家庭收支表

                   四月份

                  日期

                  摘要

                  收入

                  支出

                  餘額

                  41

                  薪水

                  35000

                   

                  35000

                  43

                  瓦斯費

                   

                  500

                  34500

                  45

                  置裝費


                  10000

                  24500

                  410

                  零食

                   

                  1000

                  23500

                  410

                  遊戲光碟


                  1000 

                  22500

                  412

                  汽油


                  2000

                  20500

                  415

                  交際娛樂


                  10000

                  10500

                  420

                  餐費


                  10000

                  500

                  423

                  水電費

                   

                  800

                  300

                  428

                  電話費

                   

                  1200

                  1500

                  總收入

                   

                  35000

                   

                   

                  總支出

                   

                   

                  36500

                   

                  總餘額

                   

                   

                   

                  1500















































                  (附件二)姓名:

                  記帳單



                  日期

                  摘要

                  收入

                  支出

                  餘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97學年度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消費者教育課程」教案編寫

                  單元主題

                  我是精算家

                  建議教學節數

                  3

                  教學設計者

                  宜蘭縣凱旋國小

                  李采蓉老師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適用對象

                  第三學習階段五、六年級

                  領域名稱

                  社會領域

                  能力指標

                  7-3-1 了解個人透過參與各行各業的經濟活動,與他人形成分工合作的關係。

                  教學目標

                  1. 瞭解收支平衡的意義與重要。

                  2. 瞭解所參與經濟活動的類型與功能。

                  具體目標

                  1-1能依教師指示,會分析財務報表中的收支出。

                  1-2能判斷財務報表的收支出平衡,並養成正確消費習慣。

                  1-3能做出收支平衡的預算表。

                  2-1能說出各種類型經濟活動。

                  2-2能知道正確的投資觀念,並進行投資活動。

                  2-3能依教師指示配合演出,分享購物觀念。

                  參考資料

                  聰明金融家

                  2008花旗小小理財達人線上比賽理財動畫課程http://ac.lst.ncu.edu.tw/citi/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時間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活動一:周光光的財務狀況

                  (一)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周光光的財務報表掛圖,以引導教學情境。

                  (二)引起動機:

                  故事引導:

                  周光光每個月初拿到零用錢後,會先存一千元到郵局,剩下的錢會去買禮物、買玩具、…有時不夠會再從郵局領錢出來,這個月底時,正當他要再去購買新球鞋時,才發現存摺裡的錢已經不夠用了。

                  (三)教師提問:教師根據故事內容進行提問。

                  1.周光光有很好的固定儲蓄習慣,為什麼他的錢卻越存越少?

                  2.周光光的消費習慣有何缺點?

                  3.周光光花費最多的類別是什麼?

                  4.周光光消費最少的類型是哪一項?

                  5.你還發現了什麼?

                  (四)教師總結:很神奇吧!明明周光光有存錢的習慣,為什麼到頭來還是沒錢呢?因為他花用的錢遠遠超過存款的額度,如果要達到「收支平衡」,「預算表」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預算表可以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也可以養成正確的消費習慣!


                  活動二:擬定自己的金錢預算表

                  (一)教師引導:「預算表」就是把你每個月或每個星期的各種「收入」和「支出」都事先一項一項地條列下來,然後比比看是「收入」還是「支出」比較多,就可以知道收支有沒有平衡了。

                  (二)配合學習單(附件一),擬定自己的金錢預算表。

                  (三)問題與討論:教師提問,學生依個人預算表狀況發表。

                  1.看看自己的預算表中,收入與支出是否平衡?

                  2.如果收入>支出,那剩餘的錢可以再做哪些用途?

                  3.如果支出>支出,造成負債,可以作哪些措施變免此種狀況?

                  4.人們會造成負債的可能原因,有哪些情形?

                  (四)教師總結:每個月固定的零用錢是小朋友的收入來源,可以事先規劃要怎麼運用它,「預算表」可以明白清楚地顯示個人金錢使用狀況,「收入」多於「支出」的話,存款就會越來越多;「支出」多於「收入」的話,存款就會越來越少,此時,你就該檢討自己的消費習慣,不要等到像周光光一樣,錢都花光了,才後悔!


                  -----------------------第一節結束----------------------


                  活動三:經濟活動的分工與參與

                  (一)引起動機:教師播放影片

                  (二)教師播放PPT,引導學生討論。

                  (三)問題與討論:教師針對簡報內容提問

                  1.影片中有哪些經濟活動?

                  2.我們如何透過這些經濟活動達到分工合作的關係?

                  3.過去的經濟活動如何分工?

                  4.過去的經濟活動與現代的經濟活動差別在哪裡?

                  5.投資算不算是一種經濟活動的參與?

                  6.投資的方式有哪幾種?

                  7.參與投資活動要注意什麼?

                  (四)教師總結:投資就是利用金錢直接或間接參與經濟活動,創造更多利潤的行為。直接開公司、工廠、購買上市股票、政府公債等,都是投資的方式。儲蓄屬節流,投資是開源,但投資是一種承擔風險的行為,當投資的企業、工廠經營不善,就會血本無歸。如果企業家或工廠老闆善用投資人的錢,改善設備、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和服務品質,就可創造更多利潤,讓投資人獲得更高報酬。


                  活動四:聰明理財

                  1. 引起動機:學生討論投資要注意的事項(可於上課前請學生事先蒐集理財、投資相關資料)。

                  2. 小組討論並發表:

                  學生討論出投資要注意的事項有以下幾點:

                  1.先蒐集資料,做好事前的評估。

                  2.向專業人士詢問投資的相關訊息。

                  3.透過電視媒體的財經報導獲得資訊。

                  4.藉由報紙、雜誌吸收各種投資訊息。

                  5.利用網路查詢相關訊息。

                  1. 播放PPT,引導學生利用網路搜尋,進行股票相關訊息瀏覽。

                  2. 實作:我也是投資高手

                  1.請每人到奇摩股市網站http://tw.stock.yahoo.com/

                  2.假設每人現在有五十萬元,請依以下步驟完成學習單。(上課時間不足可作為回家功課)

                  1)請每人先選一支股票。

                  2)寫下選擇這支股票的原因。

                  3)一星期後賣出股票,算出所獲得的金額。

                  4)獲得的錢扣除成本後:

                  (損失)__________

                  5)寫下這次活動的感想。


                  -----------------------第二節結束----------------------


                  活動五:歡樂購物

                  1. 引起動機:上次上課我們已經了解如何做好自己的理財規劃,接下來我們再進一步看看如何聰明購物。

                  2. 以投影片展示出購物心智圖,教師說明購物心智圖的實作方式、程序。

                  3. 教師發下每一小組一張全開空白紙,學生分小組討論心智圖的內容,並繪製出。

                  4. 請推派小組代表上台分享。

                  5. 角色扮演:教師先設定購物狀況,小組討論、分配角色,上台演出。(每小組演出後,教師應針對小組演出內容給予適當的價值澄清)

                    1. 媽媽在電視購物頻道用信用卡刷卡,幫爸爸購買一件花襯衫,貨到之後,爸爸試穿結果尺寸不合,需退貨。

                    2. 爸爸到精品店買一個公事包,用現金付款回家後發現買到瑕疵品。

                    3. 阿強到便利商店買一瓶飲料和餅乾,正在陳列架上選購時,發現過期商品。

                    4. 阿新在網路上購物,仔細挑選希望別上當了。

                  (六)小組票選:投票表決選出表現最佳的小組。

                  (七)教師總結:消費者消費時應清楚消費者權益,避免購來來路不明、瑕疵與過期商品,遇到權益受損時,應主動爭取或請求法律解決。


                  -----------------------第三節結束----------------------






                  2分鐘







                  10分鐘






                  3分鐘








                  5分鐘





                  6分鐘


                  10分鐘







                  4分鐘











                  15分鐘












                  5分鐘










                  1分鐘



                  6分鐘







                  3分鐘


                  10分鐘













                  2分鐘



                  3分鐘


                  15分鐘

                  5分鐘

                  10分鐘












                  3分鐘

                  2分鐘



                  情境掛圖



                  故事





                  提問簡報



















                  學習單



                  提問簡報
















                  影片


                  簡報
























                  簡報








                  簡報、

                  網路連結相關設備、學習單












                  簡報


                  全開圖畫紙


                  狀況題籤條
















                  教師觀察





                  討論參與






                  教師觀察







                  教師觀察




                  實作


                  討論參與發表






                  教師觀察










                  教師觀察


                  討論發表









                  教師觀察








                  教師觀察



                  討論參與發表





                  教師觀察

                  實作


                  學習單











                  教師觀察


                  簡報




                  發表

                  實作













                  投票

                  教師觀察


                  97學年度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消費者教育課程」教案編寫

                  單元主題

                  消費與生活

                  教學年級

                  第三學習階段

                  (五、六年級)

                  教學設計者

                  黃教維

                  教學時間

                  80分鐘

                  領域名稱

                  社會學習領域

                  7-3-2

                  3-3-5

                  針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消費進行價值判斷和選擇

                  運用消費知能選購合適的物品

                  教學目標

                  1、了解消費的目的

                  2、探索影響消費的原因

                  3、學習做出正確的消費選擇與判斷

                  具體目標

                  1-1能說出消費的原動力是什麼

                  1-2能了解消費的目的與原因


                  2-1能分辨政府和人民不同的消費的目的

                  2-2 能說出影響消費的因素

                  2-3能培養正確的消費態度和觀念




                  具體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評量

                  1-1能說出消費的原動力是什麼

















                  1-2能了解消費的目的與原因













                  1-2能了解消費的目的與原因


























                  第一節

                  ()課前準備:

                  1.教師:

                  備妥電腦、單槍及投影幕,以便進行資訊融入教學

                  1. ()引起動機:教師先詢問小朋友有沒有和家人一起去購物的經驗,之後請幾位學生發表過去購物的經驗。接下來請學生看活動一的影片

                  ()教學活動

                  活動一:消費的原動力

                  1. 播放電視上與消費相關的廣告

                  2. 教師針對影片內容進行提問:

                  (1)上面的廣告片裡面,你知道哪一些行為是消費的行為嗎?

                  (2)什麼是消費

                  「人們將金錢花在滿足生活舒適安全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務,就是消費」

                  活動二:消費的目的

                  1. 教師繼續播放pptp10

                  2. 教師針對ppt內容進行提問:

                  (1)什麼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維繫生命,必須有足夠糧食、衣物和居所」

                  (2)在什麼情形之下人們會想要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在自己基本的生存需求被滿足之後,有些人會追求其他的需求,例如:購買華麗的衣服、高級轎車、追求美食或出國旅遊等。」

                  1. 教師總結:

                  1. 人們為了滿足生活上的需求,所以會想要購買自己想要的事物。

                  2. 人們除了食、衣、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外,對於吸收新知及享受休閒的育與樂等方面的需求也十分講究。

                  活動三:消費需求的改變

                  1.問題討論

                  (1)在經濟不發達的社會裡,人們對於生活的要求是什麼?

                  「只求吃飽穿暖」

                  (2)在富裕的社會裡,人們對於「住」有什麼需求?

                  「除了要求遮風避雨,也講求住得舒適寬敞、採光通風良好、居家附近交通便利、就學方便以及有足夠的公共休閒活動空間」

                  (3) 在富裕的社會裡,人們對於「穿」有什麼需求?

                  「以前只求蔽體保暖就好,現在則是要求美觀、流行,甚至要穿出自我的個性」

                  (4) 教師可視時間及學生討論的情形加刪討論「食」「行」「育」「樂」等消費行為的改變

                  2.教師總結:隨著時代的改變,我們在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等方面的需求,已經有很大的轉變,如果想要滿足這些生活上的需求,就必須透過消費來達成。


                  第一節結束







                  5分鐘






                  2分鐘

                  8分鐘








                  10分鐘






























                  15

                  分鐘














                  Ppt

                  多媒體






































                  觀察



                  討論








                  討論


















                  討論














                  具體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評量

                  2-1能分辨政府和人民不同的消費的目的









                  2-2 能說出影響消費的因素














                  2-3能培養正確的消費態度和觀念











                  2-3能培養正確的消費態度和觀念




                  第二節

                  活動一:政府的消費

                  1.繼續播放pptp12

                  2.問題討論

                  (1)什麼是政府的消費?

                  「政府購買武器、軍公教的機關去購買電腦設備、花錢請人修馬路、種植路樹等各種日常的費用等都是政府消費的行為」

                  (2)政府消費的目的是什麼?

                  政府消費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人民,而民間消費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生活」


                  活動二:誰影響了你

                  1. 教師提問:

                  (1)在什麼情形下,你會想要購買較多或價格較高的產品?

                  「當收入增加的時候」(有比較多錢的時候)

                  (2)如果收入減少的時候呢?

                  「收入減少,購買數量較少,或改買較便宜的產品」

                  1. 還有哪些原因你會想要購買產品?

                  「為了追求流行去購買流行的商品,或是受到廣告的吸引去購買廣告的產品,或因為喜好某種品牌而去消費」

                  (4)是否看過家人搶購產品呢?是什麼原因呢?

                  「搶購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產品可能將要漲價,或是因為促銷而降價的時候」

                  2.教師總結:

                  個人的需求、收入、嗜好、欲望、產品價格、流行、廣告和品牌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

                  活動三:阿美的消費行為

                  1.繼續播放pptp18

                  2.教師提問

                  (1)阿美的消費行為有什麼問題?

                  (2)過度奢靡、入不敷出的行為還是合理的消費嗎?

                  (3)每個月都把信用卡刷爆了,也是合理的消費嗎?

                  (4)什麼行為是節儉?

                  (5)如果人人都苛刻自己、捨不得花錢,會有什麼情形?

                  「如果人人都苛刻自己、捨不得花錢,那麼就失去經濟發展的意義」


                  活動四:動動腦時間

                  1.繼續播放pptp19

                  2.教師提問

                  (1)如果小朋友,如果你有一筆錢,你會如何運用這筆財富呢?

                  3.繼續播放pptp24

                  4.教師提問

                  (1)影片中的行為怎麼做比較好?

                  a.月底能不能吃大餐?

                  b.打折才能開始逛街?

                  c.送禮一定要等到過節?

                  5.填寫測驗卷

                  第二節結束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Ppt

                  多媒體




























                  ppt













                  Ppt











                  測驗卷


                  觀察


                  討論



                  觀察


                  討論



























                  觀察



                  討論










                  觀察


                  討論








                  實作


                  「消費生活」學習測驗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將適合的答案勾選起來

                  1. 電視購物裡的東西都好吸引人,所以我應該怎麼做?

                  趕快打電話訂購

                  想一想是不是真的需要

                  跟爸爸媽媽吵到他們答應為止

                  全部都是騙人的,不用理他


                  2.什麼行為屬於民間消費?

                  爸爸購買一台新的休旅車

                  鎮公所蓋了一座溫水游泳池

                  長榮航空公司跟美國購買二十架新的波音777飛機

                  老闆在年底辦了一場晚會邀請蔡依林、楊丞琳來表演


                  3.看到別人的玩具很好玩,我應該怎麼做?

                  想想自己是不是有能力買

                  就算借錢也要買

                  求別人送給我

                  趁他不注意時拿走


                  4.關於消費生活的敘述何者最適當?

                  不管生活的需要,我就是要一毛不拔

                  為了促進經濟成長,所以要努力花錢

                  買東西要看我今天的心情好壞來決定

                  消費時要量入為出,考量自己的能力


                  二、如果有人稱呼我是「瞎拼王」時,我應該怎麼做比較好?






                  97學年度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消費者教育課程」教案編寫

                  單元主題

                  我全都要?

                  教學年級

                  五、六年級皆可

                  教學設計者

                  張智欽

                  教學時間

                  80分鐘

                  領域名稱

                  社會學習領域

                  能力指標

                  7-3-2 針對自己的各項消費進行價值判斷與選擇

                  教學目標

                  1. 了解消費行為是「需要」還是「想要」。

                  2. 習得記帳的技巧與了解其道理。

                  3 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與購物態度。

                  具體目標


                  1-1 能說出「需要」和「想要」的意義。

                  1-2 能舉出消費行為中「需要」還是「想要」的例子各二個。


                  2-1 能說出記帳的目的。

                  2-2 能順利地完成記帳。


                  3-1 能說出影響消費行為的原因。

                  3-2 能落實正確的消費行為方式。



                  具體目標

                  教 學 活 動

                  教學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

                  評量








                  1-1能說出「需要」和「想要」的意義。


                  1-2能舉出消費行為中「需要」還是「想要」的例子各二個。










                  2-1能說出記帳的目的。















                  2-2能順利地完成記帳。


                  3-1能說出影響消費行為的原因。













                  3-2能落實正確的消費行為方式。



                  《第一節:變形金剛的計畫》


                  1.引起動機:教師詢問學生最近一個月曾經用自己的零用錢買過什麼物品,請大家分享自己的購物經驗。


                  2.教師播放『變形金剛的計畫』的影片。

                  (影片是在敘述主角要購買新鞋子的途中,看到了喜愛的玩具而開始掙扎;家人向他闡述需要想要的不同,並要他將他生活中的物品做一個歸類。最後要主角將自己的零用錢去購買自己喜愛的玩具。)


                  3.教師針對需要想要的定義再做一次釐清,並針對常混淆的觀念做一個澄清。


                  4.請各組成員分享曾經購買哪些需要的物品,以及哪些是想要的物品;每組成員要腦力激盪列舉出十樣需要想要的物品。



                  5.請各組成員派代表到黑板書寫各組討論的結果,教師再帶領學生一起檢示各組所寫的是否恰當。教師並作總結。



                  6.教師說明本堂課的回家作業:請學生回去紀錄接下來一週的購物清單與金額(使用自己的金錢才算),並將購買的物品按照需要想要做分類,並寫出購買的原因。也將各項物品的金額整理出來,在下一節課與同學分享。【與下一節課需間隔一周】



                  《第二節:我是購物高手》


                  1.教師請學生上台報告這一週以來的購物狀況(若是時間不足,抽點學生報告即可),報告內容包括:

                  1)為何要購買這些物品?

                  2)物品中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想要的

                  3)記帳是否完整?


                  2.教師從學生的發表中,抽取幾件較具代表的報告,讓學生了解記帳明細可以分析購物的狀況,也可以控制金錢的使用。


                  3.在學生的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多物品其實都是因為心中想要而購買的;但既然這些物品並非急需品,那為何我們的消費行為中會有那麼多想要的物品?又是受到什麼的影響呢?請各組討論。


                  4.請各組分享討論的結果:可能會有

                  1)受到媒體、廣告的影響

                  2)受到同儕的影響

                  3)想和我的偶像一樣 ……

                  應該會有五花八門的答案,但是應該多數原因不脫離上述幾點,從這些答案中,教師要有能力去剖析與歸納學生的想法,並導引出正確的消費觀念。


                  5.教師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消費行為,如:

                  1避免盲目性消費。缺乏計劃,花錢憑一時衝動,隨大流搶購市場熱銷而自己並不急需的商品,這種消費方式是不可取的。

                  2減少浪費性消費。浪費性消費通常表現在生活的細枝末節上,如:水龍頭漏水,不隨手關燈等。

                  3限制積壓性消費。造成積壓性消費的原因往往是搶購和趕時髦,購進大量家庭一時用不完或暫時用不了的東西,造成積壓,使商品的使用價值逐漸減少甚至失去,也可能使自己喪失購買更急需或更合心意的商品的支付能力。

                  4抑制衝動性消費。動性消費往往源於享樂意識,看見某件喜愛的東西,明知價值偏高,亦毫不猶豫地買下,等日後在其它地方發現同樣的東西價格要便宜得多,便後悔不迭。

                  5……




                  3




                  15





                  2



                  5





                  10





                  5










                  10






                  5




                  5





                  10










                  10





                  『變形金剛的計畫』的影片、DVD播放器。






































































                  口頭測驗
























                  實作評量


























                  97學年度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消費者教育課程」教案編寫


                  單元主題

                  政府的經濟角色

                  教學年級

                  九年級

                  教學設計者

                  石婷文

                  教學時間

                  90分鐘

                  領域名稱

                  社會學習領域

                  7-4-5

                  7-4-6

                  舉出政府非因特定個人使用而興建某些工程或從事某些消費的例子。

                  舉例說明某些經濟行為的後果不僅及於行為人本身,還會影響大眾,因此政府乃進行管理或干預。

                  教學目標

                  1、明白公共財的定義及其在生活上的重要性。

                  2、知道政府是為民服務的。

                  3、能維護政府所提供的公共財。

                  4、認識外部效果。

                  5、願意尊重自己與他人關於外部效果的不同立場。

                  6、能處理外部效果的紛爭。

                  具體目標

                  1-1能分辨公共財的性質。

                  2-1能舉例說明政府做了哪些事。

                  3-1能表現愛護公物的行動。

                  4-1能說明外部效果的定義。

                  5-1能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美德。

                  6-1知道如何尋求合法途徑解決紛爭。

                  教學資源

                  教師手冊、網路資源

                  時事剪報、經濟教育研究教案


                  具體目標

                  教學流程與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評量



                  2-1

                  能舉例說明

                  政府做了哪

                  些事。


















                  1-1

                  能分辨公共

                  財的性質。

















                  3-1

                  能表現愛護

                  公物的行動








                  4-1

                  能說明外部

                  效果的定義









                  6-1

                  知道如何尋求合法途徑解決紛爭。






                  5-1

                  能了解「己

                  所不欲、勿

                  施於人」的

                  美德。


                  第一節

                  1. 引起動機:

                  1.腦力激盪,請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接觸到

                  的公共設施有哪些?

                  2.教師在黑板上列出來。

                  3.問學生這些公共設施是誰提供的?

                  是私人呢?還是政府?


                  ()時事問與答:

                  1.教師拋出幾則時事,請學生搶答。

                  (1)騎機車不戴安全帽的法律後果?

                  ----罰鍰500元。

                  (2)酒醉駕車甚麼情況下納入刑罰?

                  ----酒精濃度超過0.55毫克。

                  (3)中油新推出何種無鉛汽油?

                  ----98無鉛。

                  2.從時事的問與答過程中,了解政府除了公共設施外,還主導了很多事務。

                  3.進而引出政府存在的價值----為民服務。


                  ()講述內容:

                  1.請同學想一想這些公共事務具有甚麼特

                  性?為何人民需要?本該由政府來提供

                  嗎?

                  2.解說當市場機能無法充分發揮實,便需要

                  政府的介入與協助。

                  3.公共財有兩種特性:共享及無法排他。並

                  說明何謂私有財。


                  ()增強活動:

                  1.回想上課時一開始提及的公共設施,有很

                  多就是公共財。

                  2.教師在黑板上列出下列項目,請學生分辨

                  哪些才是公共財?

                  A.自來水B.米酒C.自由時報D.國家公園

                  E.國宅F.堤防G.汽油H.香菸I.國防J.

                  K.保全L.補習班

                  3.公布答案及複習重點。


                  ()歸納總結:

                  1.問學生政府提供公共財的經費來源為何?

                  2.舉例說明政府最大的收入來源是人民的納

                  稅錢,所以該珍惜使用。




                  第二節

                  ()引起動機:

                  1.舉例說明

                  A.在公共場所吸菸,依菸害防制法規定,

                  吸菸者本身受罰外,還會對別人造成甚

                  ㄒ 麼影響?

                  B.政府興建圖書館,需徵收當地土地,那

                  麼圖書館對於地主及人民將產生何種效

                  果?

                  2.由上述例子引出外部效果的概念。


                  ()講述內容:

                  1.日常生活中有不勝枚舉的外部效果,是否

                  也有好的外部效果?教師說明「外部效益」

                  與「外部成本」的區別。

                  2.教師詢問學生,當外部效果造成紛爭時,

                  該如何解決?

                  3.依法律途徑解決,或向有關單位檢舉是常

                  用的方法。

                  4.解決外部效果糾紛的公信力單位就是政

                  府。

                  ()充實活動:

                  1.以報章新聞為題材,請學生討論與歸納,

                  並說明自己所見過的外部效果。

                  2.分析外部效果帶來的利與弊為何?





                  5分鐘











                  10分鐘












                  20分鐘









                  10分鐘









                  5分鐘










                  5分鐘










                  25分鐘












                  15分鐘
















                  剪報





















                  紙筆









































                  剪報



                  能踴躍舉手發言







                  舉手搶答並加分









                  抄筆記











                  測驗學生吸收程度
















                  學生回答

                  教師補充







                  請學生舉例










                  能分享親身經歷



                  課後活動------尋寶之旅檢視社區內的公共財

                  目標:1.了解社區內的公共財

                  2.能評比社區內公共財的品質優劣

                  3.愛護公共財並維護社區環境


                  過程:1.分組:將住在同社區的學生分成一組,每組發給學習單

                  2.小組觀察:利用課後或周末時間,環繞社區一圈進行公共財

                  的觀察比較,並做成紀錄。

                  3.小組合作:請各組於觀察之餘做環境整裡,撿拾垃圾及分類

                  於垃圾袋中,並拍照存證,成果豐碩的小組發給榮譽卡。

                  4.報告:各小組派代表於下次上課時上台簡要報告。

                  5.老師做結論並補充。

                  6.繳交學習單。


                  尋寶之旅學習單


                  組長:


                  組員及分工項目:



                  一、觀察項目:


                  1.你們所觀察到的公共財有哪些?至少列舉十項。





                  2.希望政府再提供哪些公共財?





                  二、評比項目:


                  類別

                  名稱

                  理由

                  (1)最具特色者



                  (2)品質最佳者



                  (3)效益最大者



                  (4)最需改進者



                  (5)目前急需增建者



                  (6)







                  三、結論與感想:

                  97學年度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消費者教育課程」教案編寫


                  單元主題

                  「無所不在的政府」:公共財及外部效果

                  教  案

                  設 計 者

                  宜蘭縣復興國中林洧竹老師

                  適用對象

                  國中三年級

                  建議教學時數:2節課,90分鐘

                  能力指標



                      1. 舉出政府非因個人使用而興建某些工程或從事某

                  些消費的例子。

                      1. 舉例說明某些經濟行為的後果不僅及於行為人本

                  身,還會影響大眾,因此政府乃進行管理或干預。




                  教學目標


                  1. 瞭解「公共財」的涵義。

                  2. 認識宜蘭縣著名觀光景點,何者係屬「公共財」。

                  3. 瞭解政府興建公共財的財源。

                  4. 認識「外部效果」的涵義。

                  5. 以漁業資源為例,說明公共財的悲歌。

                  6. 能從個人做起,惜用公共資源。

                  教學準備事  項

                  1. 教學投影片(PPT)

                  2. 學習單包含:宜蘭縣地圖(標示主要觀光景點)及

                  以學校所在位置為中心之市街圖。

                  1. 學力測驗評量題例。

                  2. 獎勵措施用品:小型夾娃娃機、扭蛋機或戳戳樂


                  參考資料

                      1. 民與道德教師手冊第三冊,第九課政府的職能,國立編譯館,民國88年8月初版。

                      2. 公民與社會第四冊,第七章經濟與環境的永續發展,龍騰文化事業(股)公司,民國96年。

                      3. myweb.hinet.net/home12/cflong/commons.htmn

                      4. 嘉南學報第三十期,第505~516頁,民國93年。

                      5. 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委員會「海洋資源組」分工計畫。

                      6. 五、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


                  教學目標

                   教 學 活 動 及 流 程

                  (分鐘)

                  教  學

                  資  源

                  教 學

                  評 量

                  1. 瞭解公共財的涵義

                  2. 認識宜蘭縣著名觀光景點,何者係屬「公共財」。

                  3. 瞭解政府興建公共財的財源。


                  *請個別學生舉例,說出平時享有政府提供的哪些服務,不需要直接付費?

                  *播放教學投影片,說明「公共財」的涵義及其由政府提供之理由。

                  *請學生在學習單上用色筆標示出屬於「公共財」之觀光景點。

                  *請學生在學校位置圖上,標示出學校周圍(或延伸從學生家裏至學校)屬於「公共財」之設施或服務;徵求三位學生上臺介紹自己學習單之內容,並予以獎勵。


                  *播放教學投影片,說明政府興建公共財之財源。


                  *請學生觀察或拍攝,生活周遭不堪使用或損毀之公共設施,預備下節課討論。


                  (第一節課結束)

                  5


                  10


                  5


                  15







                  10

                  黑板

                  自製教學PPT

                  學習單

                  標示著名景點之宜蘭縣地圖

                  以學校為中心之市街簡圖


                  自製戳戳樂遊戲組

                  給予答對、上臺學生一次「戳戳樂」遊戲獎勵


                   、

                  收回全班學習單課後評量


                  4. 認識「外部效果」的涵義。

                  5. 以漁業資源為例,說明公共財的悲歌。

                  6. 能從個人做起,惜用公共資源。

                  *請個別學生說明不堪使用之公共設施所在位置,及損毀情形。

                  *播放教學投影片,說明「外部效果」之涵義。

                  *播放教學投影片,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題為例,進一步說明「外部成本」對自然(漁業)資源折耗的影響──因此政府乃進行管理或干預。

                  *發給空白紙張,請學生體檢校園內亟待修繕之公共設施;徵求三位學生發表答案內容。

                  *教師總評並引導學生深思──如何從個人做起惜用公共資源。

                  (第二節課結束)

                  5


                  10




                  15



                  10



                  5

                  黑板

                  自製教學PPT

                  空白紙張

                  自製摸彩券(可兌換獎品或加平時成績或加榮譽卡乙次)

                  延用

                  戳戳樂

                  遊戲組

                  給予答對、上臺學生一次獎勵活動




                  彙整學生意見單,請相關幹部上網登錄修繕。

                  學習單 








































                  學習單 學校位置簡圖   班級:__座號:_姓名:____

                      (請同學們在地圖上標示「公共財」之位置及名稱!)


























                  健康與體育教案



                  97學年度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消費者教育課程」教案編寫

                  領域名稱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單元名稱

                  來逛超級市場

                  教學年級

                  第一學習階段

                  教學時間

                  2

                  80分鐘

                  教學設計者

                  宜蘭縣黎明國小 莊依騏

                  教學對象:三年級

                  能力指標

                  2-1-4 辨識食物的安全性並選擇健康的營養餐點。

                  7-1-2描述人們獲得健康資訊、選擇健康服務及產品之過程,並能辨認其正確性與有效性

                  教學目標

                  1、能選購包裝完整且具有營養標示的食品。

                  2、建立購買東西索取統一發票的習慣。

                  3、能思考食品廣告的真實性。

                  具體目標


                  1、了解食物的安全性。(認知層面)

                  1-1 了解食品廣告的影響力。

                  1-2 了解零食、飲料不是飲食中的必須成份。

                  1-3 了解食品的保存方法及方式。

                  2、能表現出適宜的消費行為。(技能層面)

                  2-1能以健康原則選購食物。

                  2-2建立購買東西索取統一發票的習慣。

                  3、能培養聰明消費的習慣(情意層面)

                  3-1培養以健康的概念選購食品的行為態度。

                  3-2培養對服務人員的禮貌行為。



                  教學

                  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時間

                  教學

                  評量

                  能力

                  指標









                  1-3






                  1-1




                  2-1

                  2-2


                  3-2







                  1. 準備活動

                  老師能先勘查學校附近的超級市場,事先規劃路線動向,並能徵求家長的同意及協助,若能以班群教學方式進行則有更多的人力資源。倘若仍有實地教學的困難,可以事先請學生蒐集超市的宣傳單,將教室佈置成超市的情境,進行消費行為教學活動。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逛超級市場

                  1、指導學生認識超級市場的物品分區位置。

                  2、認識食品區的擺放方式,讓學生了解食物的保存方法。

                  【教學提示】依孩子認識的食品可區分為冷凍區、雜糧區、罐頭食品區、飲料區及零食區等等。

                  3、老師能依超市的動線進行說明,給予學生觀察等體驗活動。

                  【活動二】小小消費者

                  1、由學生在食品區自行選購食品(依規定的價格內,老師可設定1030)

                  2、至收銀台結帳時,提醒學生注意禮貌及索取統一發票。

                  3、提醒學生將食品包裝留著,回家完成學習單。



                  ----第一節完----









                  30











                  10

















                  活動參與

                  口頭評量










                  活動參與





                  學習單














                  2-1-4











                  7-1-2











                  3-1



                  1-1








                  3-1












                  1. 準備活動

                  學生能完成學習單,於課堂上討論。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揭開零食的真面目

                  1、讓孩子發表自己購買的零食包裝上的營養標示。

                  2、老師提問熱量高的食品吃了會對身體有何影響?

                  【活動二】精挑細選

                  1. 老師提問在購買產品時,會不會受到媒體廣告的影響?

                  2. 教師播放一則食品廣告,讓學生發表想法。

                  3. 教師示範燃燒洋芋片,讓學生了解其熱量之高。

                  4. 教師說明若將一小桶的洋芋片吃光光,即吃進了多少熱量。

                  5. 填寫學習單()前半部


                  【綜合討論】

                  1. 選購包裝完整且符合環保概念的安全食品

                  2. 建立零食、休閒飲料不是飲食中必須的成分並能減少攝取的概念

                  3. 老師提問在選購食品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4. 課後完成學習單()後半部


                  ----第二節完----









                  15













                  15







                  10




















                  口頭評量



                  口頭評量




                  學習單


                  口頭評量



                  口頭評量


















                  2-1-4




                  7-1-2






















                  學習單一 座號: 姓名:


                  小朋友,今天的超市之旅有趣嗎?你用了多少元買了什麼東西呢?

                  請把食品包裝黏貼或畫下來唷!














                  價格:


                  購買的原因:



                  觀察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請把它寫下來。

                  食品名稱

                  營養標示(每一份)


                  熱量:

                  蛋白質:

                  脂肪:

                  碳水化合物:

                  鈉:

                  其他:




                  學習單二 座號: 姓名:


                  小朋友,看完了電視上的食品廣告和實驗,當你真的真的真的

                  很想吃零食時,怎麼辦呢?想想看有沒有更健康的選擇,可以怎麼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做個小小聰明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應注意哪些事情呢?





                  下次和家人一起去逛超級市場,你會做到的行為請打ˇ。

                  購買東西時會貨品比較,選擇價格合理的物品。

                  會注意自己的行為,不會在超市內亂跑或大聲喧嘩。

                  請服務人員協助的時候,會注意禮貌的行為。

                  (請自己填寫)

                  (請自己填寫)



                  領域名稱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單元名稱

                  消費高手-食物篇

                  教學年級

                  第二學習階段

                  教學時間

                  2

                  80分鐘

                  教學設計者

                  宜蘭縣黎明國小 莊依騏

                  教學對象:四到六年級

                  能力指標

                  2-2-4運用食品及營養標示的訊息,選擇符合營養、安全、經濟的

                  食物。

                  7-2-3 確認消費者在與健康相關事物上的權利與義務。

                  教學目標

                  1、了解食品營養標示的意義。

                  2、能選購有益身體的食品。

                  3、了解購物時的權利與義務。

                  具體目標


                  1、了解食物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認知層面)

                  1-1認識食物的營養標示。

                  1-2能以批判性的角度思考,了解食物對身體的影響。

                  1-3能知道食物的保存方法。

                  2、能表現出適宜的消費行為。(技能層面)

                  2-1能對食品廣告做出理性的批判思考。

                  2-2能做出食品購買的正確選擇。

                  3、能培養聰明消費的習慣(情意層面)

                  3-1培養購買食品時的理性態度。

                  3-2能建立飲食的健康行為。



                  教學活動流程

                  教學

                  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時間

                  教學

                  評量

                  能力

                  指標





                  1-1


                  1-2

                  3-2





                  2-2

                  1-3











                  一、準備活動

                  教師提供二樣食品包裝。

                  每位學生攜帶一至二樣食品空袋或空盒。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揭開食物的面紗

                  1、指導學生了解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

                  2、教師出示二種食品的營養標示,由學生判斷思考哪一種食品對身體較有益?

                  3、小組討論後各自陳述理由與決定。

                  4、指導學生填寫學習單一。

                  【活動二】吃進好食物

                  1、由學生發表選購產品時還要注意的事項?

                  2、分組討論各種食品的保存方法-哪些食物該用哪些器皿盛裝?。

                  3、分組報告討論結果。

                  【綜合討論】

                  1. 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 食物的保存不當會引起衛生安全的問題。









                  15







                  20









                  5










                  活動參與

                  口頭評量




                  學習單



                  口頭評量

                  活動參與





                  口頭評量













                  2-2-4








                  2-2-4

















                  2-1









                  2-1

                  3-1















                  一、準備活動

                  教師準備電視食品廣告一則。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食品廣告的迷思

                  1、先由老師播放一則電視食品廣告,再由廣告內容引導學生討論。

                  2、學生討論發表廣告訴求重點及消費者該如何判斷及選擇。

                  3、記錄在學習單二,請學生回家自行觀看廣告一則,完成學習單二。

                  【活動二】精打細算

                  1. 以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相同類似的產品,應如何選購?

                  【教學提示】從營養、保存期限和價格等方面討論

                  2、每組發表感想與做法。

                  【綜合討論】消費者權利與義務

                  1、教師提問消費問題,由學生依序用手比出圈和叉的手勢。

                  2、針對題型內容逐一討論。

                  ----第二節完----











                  15













                  15







                  10





















                  活動參與口頭評量


                  學習單




                  口頭評量





                  活動參與















                  7-2-3








                  7-2-3



















                  學習單一 座號: 姓名:

                  揭開食物的面紗

                  小朋友!請紀錄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

                  食品名稱

                  營養標示(每一份)

                  有無添加物


                  熱量:

                  蛋白質:

                  脂肪:

                  碳水化合物:

                  鈉:

                  其他:







                  熱量:

                  蛋白質:

                  脂肪:

                  碳水化合物:

                  鈉:

                  其他:









                  熱量:

                  蛋白質:

                  脂肪:

                  碳水化合物:

                  鈉:

                  其他:






                  想一想:

                  食品中添加人工香料及食用色素及吃下過多的熱量,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呢?



                  學習單二 座號: 姓名:

                  看廣告吃零食?

                  小朋友!先觀察食品廣告的內容,再寫出你的想法及決定。









                  廣告名稱:



                  訴求重點:

                  我的想法:

                  我的決定:

                  購買原因-




                  不購買的原因-





                  可能結果:

                  (對個人的好處與壞處)





                  消費行為檢測題目

                  1、食品包裝不當包霉了,可以要求賠償嗎?

                  2、在量販店購物受傷了,可以要求量販店負責嗎?

                  3、買了商品,結果因太貴或其他理由,不想買了!可以嗎?

                  如果您已經付了定金或買了商品,就表示買賣契約已經成立,雙方都不能反悔。

                  但是,如果商品或服務有瑕疵或不符合雙方約定,或者是在購買的過程中受到詐欺、脅迫;除因郵購或訪問買賣的消費者,可以在收到商品或服務後的七天內,退回商品或以書面通知廠商解除契約外,消費者不能任意地解除契約。也就是說,您不能只是因為價格過高,就不想買了。


                  4、消費過程發生了傷害事件,如中毒、受傷、死亡等情形時,該怎麼辦?

                  如果在消費過程中,您的生命、身體、健康遭受到了損害,除了要立即前往醫院治療之外,還應將過程中的單據:例如驗傷單、醫藥費及看護費收據、無法工作的損失憑證,甚至照片等收集起來,以作為日後索賠的證據。

                  業者的行為也可能另外涉及了業務傷害罪,消費者應向警方報案,並取得報案三聯單以為憑據,保障自身的權益。



                  5便利商店的便當盒,透過微波加熱後,如果外盒有點變形,食用後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6、透過廣播,買到宣稱療效的「健康食品」,該怎麼辦?

                  健康食品管理法第十四條第二項規定:健康食品不可以有醫療效能的標示或廣告。

                  因此,宣稱療效的健康食品是不符法令規定且誇大不實的,消費者可以向衛生單位檢舉;另依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透過廣播使消費者未能檢視商品,而與企業經營者所形成的買賣,可以依消保法中的特種買賣規定,在拿到商品後的七天之內,退回商品並要求退款。


                  7、買到過期食品、問題食品、該怎麼辦?

                  依消費者保護法第七條及第八條的規定,業者對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應負無過失責任;且業者也必須對商品的瑕疵負起連帶賠償的責任。

                  如果不小心買到過期食品,或是買回的食品發現有異樣,消費者可以將該食品連同購買證明(例如發票等),攜回原購物地點要求退換貨;若情況嚴重且有必要時,還應要求業者全面回收。

                  資料來源:

                  1.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http://www.consumers.org.tw/unit311.aspx?id=1

                  2.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http://www.cpc.gov.tw/index.asp?pagenumber=015

                  97學年度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消費者教育課程」融入健體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宜蘭縣力行國小林稹甫97.6.30

                  1. 設計理念

                  「健康與體育」領域目標在培養學生擁有良好適能,使其生活在健康的環境中,並同時擁有支持的法規與人群。其中,第七主題軸「群體健康」之內涵便包含了指導學生正確消費行為與觀念的指標,因此「消費者教育課程」可以說亦為健體領域主要教學活動之一;能力指標7-1-3在第一學習階段,主要強調學生是否能學習如何「描述」體育消費之經驗,辨認或釐清正確的消費觀念;能力指標7-2-4在第二學習階段,則主要強調學生是否能學習如何「確認」體育消費之權利與義務及其與健康之關係。本單元主要參考康軒版健體領域教科書進行教學活動延伸與設計,使其在健體領域的教學基礎架構下更能符合推動正確消費者觀念之目標。因應不同學習階段,設計兩大單元,第一單元主題為『「FUN」心運動』,希望藉由體育育樂營簡章的分析,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多多從事體育活動,並能和家人共同討論選擇體育性服務或購買運動商品的注意事項;第二單元主題為『消費一把罩』,藉由體育用品的選購,瞭解消費者在一般體育用品上所該注意的事項,並藉此導入消費者權利與義務的概念。

                  1. 能力指標分析

                  (一)7-1-3描述人們在獲得運動資訊、選擇服務及產品之過程,並能辨認其正確性與有效性。

                  1)對應十大能力指標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2)主題軸內涵

                  7.群體健康

                  (2)消費者能辨認健康與運動資訊的正確性,並經由合適管道選擇健康與運動的服務及產品。

                  3)能力指標與補充說明

                  7-1-3

                  描述人們在獲得運動資訊、選擇服務及產品之過程,並能辨認其正確性與有效性。

                  1.描述如何與家人一同選購球衣、球鞋、球拍等運動用品,及家人使用之情形。

                  2.舉例說出家人購買常用的運動產品時,受到媒體廣告的影響。

                  3.經由師長、專業教練的協助,獲得正確的運動資訊。

                  4.描述各種運動產品的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重要標示事項。

                  5.熟悉媒體及資訊中提供的體育諮詢服務。



                  4)教育內涵分析

                  能分享與家人一同購買運動器材的情形,同時知道其他人如何利這些服務,透過分享了解運動資訊,並進一步享受運動的樂趣。

                  (二)7-2-4確認消費者在運動相關事務上的權利義務及其與健康的關係。

                  1)對應十大能力指標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2)主題軸內涵

                  7.群體健康

                  (2)消費者能辨認健康與運動資訊的正確性,並經由合適管道選擇健康與運動的服務及產品。

                  3)能力指標與補充說明

                  7-2-4

                  確認消費者在運動相關事務上的權利義務及其與健康的關係。

                  1.了解如何選擇優良的運動產品。

                  2.在個人購買運動產品過程中,表現理性、合宜的消費行為。

                  3.解釋所選擇體育服務的方式及理由。

                  4.使消費者在運動服務項目中,明暸如何獲得健康。

                  5.了解運動消費時的權利與義務。

                  4)教育內涵分析

                  使學生有辯識政府認可優良運動產品標誌的能力,以獲得運動相關產品與服務的資訊,了解做決定的過程,小心思考,當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1. 課程設計

                  (一)「FUN」心運動

                  單元名稱

                  FUN」心運動

                  教學節數

                  2節課,共80分鐘

                  設計者

                  宜蘭市力行國民小學

                  林稹甫

                  配合教材

                  康軒版三下

                  第六單元健康資訊站

                  第四小單元體育育樂營

                  適用對象

                  第一學習階段(國小三年級)

                  領域名稱

                  健康與體育領域

                  對應能力指標

                  7-1-3描述人們在獲得運動資訊、選擇服務及產品之過程,並能辨認其正確性與有效性。

                  教學目標

                  1.能知道取得運動相關資料的方法。

                  2.能描述如何從資料中發現相關訊息。

                  3.能願意和家人、師長共同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或用品。

                  4.能描述或舉例選購運動商品的經驗。

                  教學準備

                  學習單、教學簡報

                  課程架構

                  活動一:情報分析站

                  單元主題:FUN」心運動

                  活動二:明智的選擇

                  參考資料

                  健體領域康軒版教學指引第六冊



                  (二)消費一把罩

                  單元名稱

                  消費一把罩

                  教學節數

                  3節課,共120分鐘

                  設計者

                  宜蘭市力行國民小學

                  林稹甫

                  配合教材

                  康軒版四下

                  第二單元與繩球同樂

                  第六小單元消費主人翁

                  康軒版五上

                  第二單元健康消費健健美

                  第三小單元健康產品重保障

                  康軒版六上

                  第三單元聰明消費學問多

                  第一小單元標示停看聽

                  適用對象

                  第二學習階段4-6年級)

                  領域名稱

                  健康與體育領域

                  對應能力指標

                  7-2-4確認消費者在運動相關事務上的權利義務及其與健康的關係。

                  教學目標

                  1.能辨識標籤,瞭解選擇優良的運動產品的方法。

                  2.能建立理性、負責的消費行為與態度。

                  3.能明暸消費者在運動服務項目中,獲得健康的重要。

                  4.能瞭解運動消費時的權利與義務。

                  教學準備

                  學習單、教學簡報

                  課程架構


                  活動一:為消費負責


                  元主題:消費一把罩活動二:消費高手


                  活動三:運動鞋、衣大不同

                  參考資料

                  健體領域康軒版教學指引第八冊、第九冊、第十一冊

                  常見洗標:http://www.tcdm.fju.edu.tw/Chinese/Education/03/03-sub/03-2.htm#

                  1. 教學活動教案

                  (一)「FUN」心運動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重點

                  教學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評量








                  1.能知道取得運動相關資料的方法。


                  2.能描述如何從資料中發現相關訊息。


































                  3.能願意和家人、師長共同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或用品。



                  4.能描述或舉例選購運動商品的經驗。






                  【活動一】情報分析站

                  引起動機

                  1. 教師說明假期即將到來,我們可以選擇參加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營,培養正當休閒運動習慣。

                  2. 教師秀出幾個體育育樂營簡章的範例,並請學生拿出事先蒐集的資料。

                  發展活動

                  1. 依據學生所蒐集到的體育育樂營相關資料,教師先提醒幾個主要問題,請學生在參加之前應先考慮是否合適

                  例如:育樂營經費合不合適、年紀適不適宜、初學還是進階等。

                  1. 如上述,請學生根據所蒐集的相關資訊,分組討論以下問題後,輪流發表:

                  1)從何處取得資料?聯絡方式是否清楚?

                  2)活動內容為何?

                  3)是否要收費?

                  4)育樂營的時間?是否要住宿?

                  5)地點遠近?如何解決交通問題?

                  6)每個梯次或團隊的人數?

                  1. 根據上述發表的結果,進一步分析追問,瞭解這些問題的主要目的為何?例如:

                  1)何處取得資料?-瞭解承辦單位及其公信力,避免被詐騙…等。

                  2)活動內容為何?-是否適合自己的能力。

                  3)是否要收費?-費用合理嗎?

                  4)育樂營的時間?是否要住宿?-方便規劃假期。

                  5)地點遠近?如何解決交通問題?-家人是否能夠配合活協助。

                  6)每個梯次或團隊的人數?-人數太多可能會影響品質。

                  綜合活動

                  1. 教師詢問學生,是否有依據育樂營簡章真的要參加的例子;或者請曾經參加過體育育樂營的小朋友分享一下實務經驗,供大家參考。

                  2. 教師歸納本節課的重點:希望學生能留意周遭訊息,並依其活動內容與性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培養休閒運動習慣。

                  ----------第一節完---------

                  【活動二】明智的選擇

                  引起動機

                  1. 依據上一節課之共同討論結果,教師提問:如果我們已經決定體育育樂營的參加項目,接下來應該準備哪些事項;並請學生舉手發表。

                  例如:游泳育樂營需準備泳具、網球育樂營需準備網球拍等。

                  1. 教師秀出幾個運動用品廣告的影片,引起動機。

                  發展活動

                  1. 依據學習單分組討論,請小組成員分享彼此選擇的活動項目,及其準備服裝、用具之過程與注意事項。

                  2. 小組分享與討論的題目如下:

                  1)準備用品及器具需要購買或是租借?

                  2)購買店家為何?是否為合格專門之商店?

                  3)購買時是否留意產品尺寸、標示?

                  4)購買的金額是否合宜?

                  1. 請小組討論並分享決定參加項目或準備所需用具時可能面臨的衝突或問題。

                  例如:(1)用品金額與個人興趣的衝突、

                  2)參加項目與個人興趣的衝突、

                  3)購買商品時可能遇到的衝突。

                  1. 老師協助指導每組發表的過程並依據內容提供學生思考解決之方法及價值澄清。

                  綜合活動

                  1. 教師歸納: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或用品時,應注意符合自我需求原則並尊重師長意見。

                  ----------第二節完---------

                  ----------本單元完---------



                  2


                  3



                  5





                  15








                  10













                  4



                  1






                  5







                  15








                  15







                  5





                  簡章








                  學生

                  蒐集

                  的簡

                  章資































                  影片


                  學習







                  學習























                  資料

                  蒐集




                  討論

                  發表







                  發表
























                  發表





                  討論








                  討論

                  發表


















                  (二)消費一把罩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重點

                  教學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評量



                  3.能明暸消費者在運動服務項目中,獲得健康的重要。


                  1.能辨識標籤,瞭解選擇優良的運動產品的方法。


                  4.能瞭解運動消費時的權利與義務。

                  2.能建立以理性、合宜的消費行為,購買運動產品。














                  4.能瞭解運動消費時的權利與義務。



                  2.能建立理性、負責的消費行為與態度。




























                  1.能辨識標籤,瞭解選擇優良的運動產品的方法。




                  3.能明暸消費者在運動服務項目中,獲得健康的重要。


                  【活動一】為消費負責

                  引起動機

                  1. 教師拿出實際的體育用品護具來做說明,例如:排球比賽用護膝;足球比賽用護脛;直排輪用護掌、護肘;棒球比賽捕手護具等。

                  2. 教師向學生說明:為了降低運動時之可能的傷害,選用保護器材可以提高運動安全性。

                  發展活動

                  1. 教師以上述之例,向學生說明購買時,選擇理想器材的條件,以及選擇優良商店的條件。

                  1. 理想器材的條件包括:品質認證、詳細商品介紹、價格合理、口碑良好等

                  2. 優良商店的條件包括:服務人員態度佳、產品齊全、種類多樣、價格公道、售後服務。

                  1. 教師進一步以腳踏車的消費為例,說明消費時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及物品購買後該如何愛護及保養的方法,為自己的消費行為負責

                  2. 承上述活動,教師說明請學生根據學習單,分組討論什麼情況下,我們經常因為疏忽或商品品質欠佳而發生運動用品損壞的情形:

                  1)發生的情況?

                  2)可能造成的原因?

                  3)可以維修的管道?

                  4)正確的使用方法或改進之道?

                  綜合活動

                  1. 教師總結負責任的消費行為應包括購買前的瞭解、購買時的理性與購買後的善用。

                  ----------第一節完---------

                  【活動二】消費高手

                  引起動機

                  1. 依據上一節課之活動內容,教師舉例:如果我們已買到一雙球鞋,才穿不到一週,鞋底就因為品質不良而鬆脫,那該怎麼辦?請學生舉手發表。

                  2. 教師進一步說明消費時,消費者的權利與義務是不可不知的,藉此揭示本節教學重點。

                  發展活動

                  1. 以簡報進行教學,說明消費者的權利與義務之四大重點。

                  1)充實消費知識、蒐集足夠的消費資訊。

                  2)看清產品標示、認明優良產品標誌。

                  3)採取合理正確的消費行為。

                  4)發生爭議時,依正當程序解決。

                  1. 角色扮演劇場:分組討論,請小組表演一齣短劇,內容情境為消費者與商品售貨員可能遇到的情況,藉此分享彼此經驗。

                  例如:狀況一(1)售貨員未詳加介紹

                  狀況二(2)售貨員誇大其詞、

                  狀況三(3)商品有瑕疵,索賠時遭拒絕。

                  1. 老師協助指導每組表演並依據內容提供學生思考解決之方法及價值澄清。

                  (能攝影更佳,有助於檢討)

                  綜合活動

                  1. 教師給予今日表現優良組別再次讚賞與肯定並做結語。

                  2. 教師歸納:為了確保消費者權益,我們應注意自己消費時的細節,避免衝動與浪費。

                  ----------第二節完---------

                  【活動三】運動鞋、衣大不同

                  引起動機

                  1. 教師以一個小故事作為開場白,說明我們在選購商品時,切勿忽視商品功能與其標示。

                  故事範例:

                  醫生﹕「你的腳傷得不輕。」
                  阿義﹕「這我也知道,剛才勉強射球確實很危險。」
                  醫生﹕「不是,原因是出在你那雙球鞋身上﹗」
                  阿義﹕「什麼?!球鞋﹖」
                  醫生:「難道你不知道十三粒釘底的足球鞋,只適合在草少地硬的場地使用嗎﹖現在草地柔軟,你應該選擇六粒釘底的才對。這樣你就不至於扭傷了。」
                  阿義﹕「醫生......
                  ﹕「你雖然球技超群,但對於運動鞋的常識卻還不夠,快充實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發展活動

                  1. 教師請學生拿出之前要求他們回家準備的運動服裝或是當日所穿著的運動服與運動鞋。

                  2. 教師以實物或簡報說明購買前應養成看清標示的習慣,標示的重點包括

                  1)尺寸大小。

                  2)材質。

                  3)產地。

                  4)洗滌方式等。

                  1. 學生發表自己所帶衣物或球鞋上的內容後,教師再以簡報呈現各種材質中英文介紹以及洗滌方式之圖例說明。

                  2. 以球鞋為例,教師運用簡報介紹至少五種不同功能的球鞋,以充實學生運動鞋的採購常識。

                  綜合活動

                  1. 教師歸納今日教學重點與本單元總結:希望同學養成看商品標示的習慣,選購標示清楚、完整的商品;不要相信誇大不實的廣告,購買後,應依標示與說明進行保養與愛護,表現負責的消費行為。

                  ----------第三節完---------

                  ----------本單元完---------



                  3



                  2



                  5






                  10



                  15








                  5




                  3







                  15






                  20










                  2









                  5












                  10








                  10


                  10




                  5






                  護具

                  實物





                  簡報









                  學習


















                  簡報

                  「消

                  費新

                  主張」






















                  小故











                  學生

                  準備

                  的物





                  簡報



                  簡報



























                  討論

                  發表
























                  觀察

                  表演






























                  觀察








                  觀察

                  辨別













                  綜合活動領域教案


                  97年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消費者教育課程」

                  單元名稱

                  聰明消費

                  建議教學節數

                  4節課,共160分鐘

                  設計者

                  宜蘭市中山國民小學

                  吳婉琦老師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適用對象

                  第一學習階段 --- 一、二年級

                  設計理念

                  因感於低年級的小朋友對於金錢的使用和保管方面常會出現一些問題,於是設計此一教案,希望能幫助小朋友認識金錢的意義,釐清需要』與『想要』的差別並能妥善保管金錢進而規劃使用自己的零用錢

                  主題架構







                  領域名稱

                  綜合活動

                  對應能力指標

                  2-1-2分享自己如何安排時間、金錢及個人生活的經驗。

                  家政教育

                  3-1-4 察覺個人的消費行為

                  教學目標

                  1. 能分享自己使用金錢的經驗。

                  2. 知道在消費前先做計畫。

                  3. 了解『需要』與『想要』的差別。

                  4. 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零用錢。

                  5. 知道儲蓄的好處。

                  各節教學重點與教學方法:








                      1. 《活動一》莎拉的背包

                      活動目標:透過故事導讀與延伸討論,引導孩子分享自己使用金錢的經驗,並為下一堂課作準備

                      進行方式: 以故事導讀與延伸討論的方式進行。

                      教學媒材:『莎拉的背包』故事PPT

                          1. 《活動二》需要或是想要?

                          活動目標:透過動畫影片『你真的需要嗎?』進行教學與討論,引導孩子了解『需要』與『想要』的差別。

                          進行方式: 教師講述、討論與學習單。

                          教學媒材:『你真的需要嗎?』、『什麼是最重要的』動畫影片、「想要與需要」字卡、學習單

                              1. 《活動三》莎拉的煩惱

                              活動目標:透過故事導讀與延伸討論,引導學生思考當不能全部都要時,該如何做出決定?

                              進行方式: 故事導讀與提問討論、情境演練

                              教學媒材:『莎拉的煩惱』故事PPT

                                  1. 《活動四》做金錢的主人

                                  活動目標:透過『綠森林小學郊遊記』故事PPT,引導學生思考零用錢的使用規劃,並養成儲蓄的習慣。

                                  進行方式: 引導學生針對故事內容提出意見,並引導孩子討論零用錢的使用與規劃。

                                  教學媒材: 『綠森林小學郊遊記』故事PPT

                                  教學準備

                                  1. 故事內容PPT、學習單

                                  參考資料

                                    • 為什麼我不能全部都買-跟孩子一起認識金錢 (天下雜誌)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http://www.consumers.org.tw/index.aspx

                                    • 2008花旗小小理財達人線上比賽理財動畫課程http://ac.lst.ncu.edu.tw/citi/flash_class01.php


                                    教學目標

                                    教學流程與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評量


                                    1

                                    能分享自己使用金錢的經驗
























                                    3

                                    了解『需要』與『想要』的差別
































                                    1

                                    能分享自己使用金錢的經驗





















                                    2

                                    知道在消費前先做計畫






                                    4)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零用錢



                                    5

                                    知道儲蓄的好處。









                                        1. 《活動一》莎拉的背包

                                        1. 引起動機:教師先詢問小朋友有沒有和家人一起去購物的經驗,之後請幾位學生發表過去購物的經驗。接下來請學生一起觀看以下這個故事。

                                        2. 教師撥放『莎拉的背包』故事PPT

                                            1. 《故事簡介:莎拉遇到一個大難題,她和家人去逛超市時看到一個背包,她認為它需要一個新的背包,希望爸媽能買給她。但她的爸媽認為那只是莎拉想要而已,其實莎拉根本不是真的需要一個背包。》

                                            1. 教師針對故事內容進行提問:

                                                    1. 莎拉在超市發現了什麼東西?

                                                    2. 莎拉的爸爸為什麼不肯買背包給莎拉?

                                                    3. 你贊成爸爸的想法嗎?為什麼?

                                                    4. 如果你是莎拉,聽到爸爸的回答後,你有什麼想法?

                                                    5. 你也有過和莎拉類似的經驗嗎?請說說你那時的想法?

                                                    6. 故事中的莎拉認為她被同學嘲笑的事『都是爸媽的錯!』你贊成這個說法嗎?

                                                    7. 在故事中,莎拉的爸爸說莎拉是「想要一個新背包,而不是需要 一個新背包!」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1. 教師總結:故事中的莎拉想買一個新背包,卻被她的爸媽拒絕了。原因是因為她的爸媽認為莎拉已經有一個背包了,並不需要一個新的背包。其實莎拉現在這個背包一定也是當時莎拉的寶貝喔。

                                                    2. 請你想一想,你也有自己的寶貝嗎?請說一說你當時買下她的原因。並完成學習單『寶貝總動員』(未完成的部分可當作回家作業)

                                                    ----------第一節完---------

                                                    《活動二》需要或是想要?

                                                    1. 引起動機:小朋友,你們還記得在故事『莎拉的背包』中,莎拉的爸爸說莎拉是『想要一個新背包,而不是需要一個新背包!』嗎?到底『想要』和『需要』有什麼不同?接下來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兩個詞的不同。

                                                    2. 教師一邊播放動畫『你真的需要嗎?』一邊和孩子說明想要和需要的不同,並提醒孩子,能辨別需要的東西和想要的東西有什麼不同,在我們買東西時是非常重要的喔。

                                                    3. 教師撥放動畫『什麼是最重要的?』。

                                                    透過動畫再次強調『想要』和『需要』不同,並讓學生從遊戲中練習分辨。


                                                    1. 教師發下一張學習單,請學生列舉出三項自己最想要與最需要的物品。

                                                    2. 請學生發表學習單內容並說明原因,教師並將學生發表內容書寫在黑板上。最後教師帶領學生一一檢核黑板上的答案是否恰當。





                                                    1. 教師總結:當你對某些東西有慾望時,你會有一種很想要得到它、想要擁有它的念頭。但是,有時候,我們會很想要一些東西,卻不知道原因。比較常發生的情況是,我們因為受到朋友、家人的影響。希望經過這節課之後,當大家決定要買一件東西之前,都能先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它。

                                                    ----------第二節完---------

                                                    《活動三》莎拉的煩惱

                                                    1. 引起動機:教師提醒孩子,在第一節課時,我們看了一個故事『莎拉的背包』,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今天,莎拉就必須決定她的生日禮物要什麼了,可是她還是很煩惱耶,接下來我們來繼續看看莎拉的故事。

                                                    2. 教師撥放故事內容PPT莎拉的煩惱』。

                                                    《故事簡介》莎拉今晚就必須在溜冰鞋和粉紅背包中,選一樣當作她今年的生日禮物,可是她一直無法作出決定,只好向她的好朋友卡蜜拉求教,希望卡蜜拉能給莎拉一點意見。

                                                    1. 教師針對故事內容進行提問:

                                                    1. 如果你是莎拉的朋友,當她打電話向你求救時,你會怎麼幫助她呢?

                                                    【註:】進行演練活動----3~4位學生扮演莎拉的好朋友卡蜜拉,演練當莎拉打電話來求救時,你會給她什麼建議。並針對演練情況討論所給的建議是否恰當。

                                                    1. 如果你是莎拉,你的選擇會是什麼?為什麼?

                                                    2. 你也有過和莎拉一樣的煩惱嗎?說說看,那時你是怎麼解決的。

                                                    3. 你有什麼話想對莎拉說的?

                                                    4. 你猜猜看,故事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1. 教師總結:就像是故事中的莎拉說的『最好是可以一次要兩樣禮物。』但是,大部分的情況是我們必須作出決定,因為我們不能全部都要。有時候作決定很難,這時候我們也可以和家人或朋友討論一下,或許你會知道該怎麼做。


                                                    ----------第三節完---------

                                                    《活動四》做金錢的主人

                                                    1. 引起動機:前幾次上課,老師帶大家一起看了好幾個故事,現在,老師要再介紹一個故事給大家認識喔。

                                                    2. 播放故事PPT『綠森林小學郊遊記』

                                                    《故事簡介》今天是綠森林小學郊遊的日子,大家都帶了許多東西,只有小貓嬌嬌什麼都沒帶,只帶了200元,小貓嬌嬌買了很多東西,結果回家要買公車票時發現口袋裡只剩下5……

                                                    1. 教師針對故事內容進行提問:

                                                    1. 小朋友,你同意小貓嬌嬌的做法嗎?為什麼?

                                                    2. 小朋友,你認為嬌嬌「想要什麼,就買什麼」這種做法正確嗎?

                                                    3. 小朋友,你也認為小熊嘟嘟『老土』嗎?

                                                    4. 小朋友,小貓嬌嬌說「反正用的我的零用錢,館它浪不浪費」,你贊成小貓嬌嬌的說法嗎?

                                                    5. 小朋友,你從小貓嬌嬌身上吸取到什麼教訓?

                                                    6. 那麼,從小熊嘟嘟身上你學到了什麼呢?

                                                    1. 小朋友,故事中的小貓嬌嬌帶了自己的零用錢去郊遊。那,你也有自己的零用錢嗎?

                                                    1. 你現在有自己的零用錢嗎?

                                                    2. 你的零用錢是怎麼來的?

                                                    3. 你的零用錢都花在哪裡?

                                                    4. 你的零用錢是怎麼保管的?怎麼保管比較恰當呢?

                                                    5. 對於你的零用錢,你打算怎麼規劃、使用呢?

                                                    1. 教師總結:生活上難免會使用到金錢,如果你像小貓嬌嬌這樣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一但有急用時,就會產生困難。每個人都要做好金錢規劃,建立儲蓄的習慣,才能讓你在有急需時不會手忙腳亂。別忘了,如果小朋友常把金錢隨意放置,以致容易遺失,因此應養成良好的習慣,把錢收好。另外帶太多錢到學校,不但容易遺失,而且常會到店裡買些不需要的東西,養成浪費的習慣。



                                                    ----------第四節完---------




                                                    5



                                                    5





                                                    20













                                                    2




                                                    8






                                                    2



                                                    7




                                                    3




                                                    10


                                                    15







                                                    3








                                                    3




                                                    7






                                                    10






                                                    5

                                                    5


                                                    5

                                                    2

                                                    3








                                                    2




                                                    5




                                                    15











                                                    12







                                                    6




                                                    『莎拉的背包』故事PPT


                                                    PPT

















                                                    學習單『寶貝總動員』




                                                    字卡


                                                    動畫『你真的需要嗎?



                                                    動畫『什麼是最重要的?


                                                    學習單





















                                                    『莎拉的煩惱』PPT




                                                    問題單ppt




















                                                    『綠森林小學郊遊記』故事PPT



                                                    提問單




                                                    教師觀察





                                                    討論參與












                                                    教師觀察



                                                    學習單






                                                    觀察






                                                    討論參與



                                                    實作


                                                    發表
















                                                    觀察











                                                    演練




                                                    討論參與





                                                    觀察









                                                    觀察






                                                    討論參與










                                                    討論參與






                                                    教師觀察


                                                    宜蘭縣九十七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

                                                    消費者教育教案彙編



                                                    1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