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考試試題
代號:22260
等 別: 高考二級
類 科: 建築工程
科 目: 建築設計(著重建築規劃與設計概念)
考試時間: 6小時 座號:
※注意:
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四頁
一、題目:城市文化與創新基地(Urban Culture and Creative Base)
二、背景:
近來世界興起了「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的風潮,前 Wired 雜誌總編輯
Chris Anderson 宣稱這是「自造者時代的來臨」,尤其是 3D 列印技術的成熟與普及,
對傳統的設計與製造產生了結構性的改變。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稱此波改變為「第
三次工業革命」,美國總統歐巴馬更在 2014 年6月將「自造者展覽」(Maker
Faire)引進白宮,參觀人數達百萬以上,帶動更多民間與業界的參與。影響所及,
都市中紛紛興起各種「創意基地」或「創意園區」的建設,雖然大小不一,但都意
圖聚集跨領域的創意人才共同工作,並結合創投資金與專業諮詢,盼使創意、創新、
創業的能量得以充分整合、發揮。
三、目標:
在此脈絡下,某城市取得了一處閒置的公有宿舍區,規劃做為文化與創新基地,招募
臺灣具潛力的文創業者進駐創作與創業。規劃的目標是促使這些跨領域的文創產業工
作者與創業家、投資者可以在此處工作交流、發揮創意,從個人的自造(Making)、
到共同工作(Co-working)與共同創造(Co-creating),將破敗的公家宿舍區改造
為都市的創新聚落。
四、基地說明:
如附圖一所示,此宿舍區座落於都市中心區的商業地帶,東邊面 20 公尺的主要道
路,跨過道路有一商業活絡的百貨公司。宿舍區內預計保留 30 餘個單位的宿舍建
築,主要可以區分為 4種建築類型,如附圖二所示,將作為 25 家「微型文創業者」
以及 8家中小型的文創公司進駐使用。本建築設計是為此區創造一個「公共界面」,
內容詳以下「空間需求」。基地位於宿舍區的東北側,如附圖一中灰階方形所示,
長約 41 公尺,寬約 29.3 公尺,內有大小榕樹各一。在基地與南邊宿舍群之間,有
一家生鮮超市(2R)與一間郵局(4R)。
(請接第二頁)

10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考試試題
代號:22260
等 別: 高考二級
類 科: 建築工程
科 目: 建築設計(著重建築規劃與設計概念)
全四頁
五、空間需求:
此創新基地之公共界面原則上需要以下幾類空間:
⑴數位工坊(內有高階 3D 印表機 4台,CNC 1 台,雷射切割機 3台);
⑵木工坊(內有基本的木工設備);
⑶共同工作(Co-working)與原型製造(Prototyping)空間;
⑷研習教室(2間,舉辦各種創業諮詢與短期工作營使用);
⑸展示空間(包含常設展與特展);
⑹多功能表演空間(可供音樂、劇團、微電影、動畫放映使用);
⑺咖啡及輕食館(供創新基地進駐者、訪客,以及城市參觀者與消費者使用,宜考
慮與數位工坊的鄰近關係如 FabCafe);
⑻會議室(大、中、小各 1間);
⑼圖書與網路資訊室;
⑽策劃與營運管理中心辦公區(含執行長 1人、經理 2人);
⑾其他有助於「城市文化與創新基地」運作與發展之空間。
六、依據上述空間需求,提出進一步的空間計畫書與設計構想,可以藉由各種簡圖
(Diagram)說明。(30 分)
七、提出設計方案,圖面要求如下:(70 分)(比例尺可自訂,以能清楚表達設計構想
為原則)
㈠配置圖
㈡各層平面圖
㈢各向立面圖
㈣重要剖面圖
㈤其他能表達主要構想的各式圖面(空間關係圖、透視圖、斜角透視等均不限)
(請接第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