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關務人員考試、103年公務
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考試及103年國軍
上校以上軍官轉任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30270
考 試 別: 身心障礙人員考試
等 別: 三等考試
類 科: 勞工行政
科 目: 社會學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針對社會中的貧富差距現象,特別是窮人之所以貧窮的原因,學界曾出現貧窮文化
理論(culture of poverty theory)及貧窮情境理論(situation view of poverty)兩種不
同觀點。試說明及比較這兩種理論的論點,並提出評論。(25 分)
二、不少社會學家認為,西方民主政治發展與資本主義社會之間最重要的關聯,在於市
民社會(civil society)的建立。何謂市民社會?為何市民社會的存在有利於民主政
治的發展?這種說法適用於 1970 年代末期以來臺灣市民社會的逐漸興起嗎?(25 分)
三、社會學者研究社會問題時,大體還是以結構功能論、社會衝突論及象徵互動論為主,
對於同一個社會現象及問題,經常會有不同的看法。試以環境污染問題為例,說明
這三種理論觀點可能提出的不同解釋。(25 分)
四、十八、十九世紀以來,國家機器紛紛在世界各地興起,成為現代社會形成的特徵,
包括我國在內。現代國家機器的意義是什麼?它與過去的遊牧或農業社會體系有何
差異?(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