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請說明補貼大眾運輸的理由?若政府決定採用金錢補貼,有那些補貼方式可以選
擇?(參考解題)
(一)政府補貼大眾運輸的理由說明如下:
1. 大眾運輸提供不少政策性班次或服務路線,均可能造成虧損。
2. 運輸需求具有尖峰的特性,容量設計以應付尖峰運量為主,故投資成本較高,而在
離峰時間易造成資源的閒置,形成虧損。
3. 私人運具所產生的社會成本(如空氣污染、噪音公害及交通擁擠),通常無法從私人
運具相關稅費中完全徵收;此外,政府對私人運具的補貼頗多,如闢建道路、停車場等,
對大眾運輸之補助相形不足。
4. 大眾運輸對社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均較小汽車為低,此一外部效益未經由市場機
能反映在使用者之成本上,可經由補貼來彌補。
5. 大眾運輸使用者大多是中低收入民眾或老年殘障等固定乘客(Captive Riders),為
社會公平、所得重分配及抑制小汽車之使用,故須予以補貼。
(二) 政府決定採用金錢補貼的方式說明:
政府採用金錢補貼方式包括資本補貼與營運補貼,營運補貼又可分成虧損補

貼、成本補貼、績效補貼、與費率補貼。各補貼方式說明如下
1.資本補貼: 用以充實設備與購置車輛
(1)優點
a.可提高營運效率及服務水準,降低營運成本
b.可擴充服務至新路線及偏遠路線
c.容易控制和估計
(2)缺點
a.易造成投資過度,導致資源浪費與設備閒置
b.偏向改善硬體設備,對於經營不善之業者,未必有直接效益
2.虧損補貼: 針對營運虧損予以補貼
(1)優點
a.減輕業者財務負擔
b.補貼方式簡單且易管理
c.可維持較低票價
d.可維持營收較差路線的經營
(2)缺點
a.不公平:缺乏效率業者,反而獲得較多的補貼
b.惡性循環:業者不積極控制成本,造成更大虧損
c.無促使業者改善績效之動機
d.造成政府財政沉重的負擔
3.成本補貼: 針對特定成本給予補貼
(1)優點
a.可減輕業者財務負擔
b.資金分配方式簡單且易管理
c.可補貼特殊服務之成本
(2)缺點
a.成本分配不易
b.造成鼓勵高成本之現象
c.補貼金之分配與績效無關
d.補貼金難以預估
e.導致資源分配不當
4.績效補貼: 針對產出或服務績效給予補貼
(1)優點
a.依績效分配資金,符合公平原則
b.有促進經營效率之動機
c.促進業者更努力經營

(2)缺點
a.需要業者提供完整且正確之營運資料
b.補貼金難以預估
c.分配困難且不易管理
d.合理績效指標難以建立
e.無法配合業者財務之需要
f.導致業者不願意開發新路線服務
5.費率補貼: 對於因管制單位訂定之費率不敷成本時,短缺部分由政府補貼
(1)優點
a.可達照顧乘客之目的
b.可吸引更多人使用大眾運輸
c.可配合業者財務之需要
d.補貼金分配方式簡單
(2)缺點
a.若轉乘大眾運輸之人數有限,恐未能達補貼之目標
b.業者將損失之責推給政府
c.無法監督業者加強成本控制及改善營運績效
d.造成政府財政負擔
資料來源: 張有恆 主編,現代運輸學(三版),華泰書局出版,2013.01
二、高雄市前鎮區發生氣爆,造成民眾及警消重大傷亡,管道運輸的問題又再度成為
眾人關注的焦點,請說明管道運輸的特性及管理維護工作各為何?(參考解題)
(一) 管道運輸的特性
1. 關於輸送服務方面
(1) 優點: 具可靠性
(2) 缺點: 較缺乏彈性
2. 關於輸送成本方面
(1) 固定成本高且具規模經濟
(2) 變動成本所占比例低
(3) 資產具高度沉沒性
(4) 無裝卸、包裝及倉儲費用的問題
(5) 無回程及空載運輸成本的負擔
3. 關於輸送時間方面及其競爭優勢
(1) 可連續不斷的作業

(2) 路線較其他運輸方式直接
(3) 管道本身即為貨物儲存場所
(4) 運輸之可靠度高
4. 關於輸送技術革新方面
(1) 採用電腦偵測以控制管道設備之運轉
(2) 採用泥漿法之運輸方式
(二)管道運輸系統的管理維護工作
(1) 安全管理: 採用電腦儀器偵測流量變化,安排人員經常定期巡視管線,在管線上每隔一
段距離裝設一個控制閥,以便意外發生時能立即切斷輸送流程,減少損害程
度。
(2) 管道壓力管理: 在營運時必須非常注意壓力方面的調節管理與監測,如果輸送中途有壓
力不足的情形,必須增設壓力站補足輸送壓力。若壓力過強則必須給予減
壓,以免發生危險。
(3) 管道的維護及防止受污染的管理:
a. 每一條管道的外層督必須經過防銹處理後,再塗上柏油漆,並包覆上防蝕帶,
以防止管道遭受腐蝕。
b. 在各類油品輸送過程中,加入分類塞的橡皮球,產生層面隔離作用,以避免汙染。
若同一管道運送不同油品時,需先放入清潔塞,清乾淨後,再輸送另一種油品。
資料來源: 張有恆 主編,現代運輸學(三版),華泰書局出版,2013.01
三、高雄港已於日前歐洲海港組織(European Sea Ports Organization, ESPO)生態
港認證單位授權,正式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個生態港。請問何謂生態港?高雄港近
年來在生態港的實質推動工作有那些?試說明之。(參考解題)
(一)生態港
生態港亦可稱為綠色港口,係指透過管理手法、具體建設與法規、規範要求等,減少港口從施
工建設到營運所有環節對於環境、生態系統的不利影響。
生態港(綠色港口)除能提高環境品質外,透過節約各式能資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及設備效率也
擴大整體經濟效益,創造港口與自然和諧發展,使港口的發展符合我國綠色經濟發展要求。
簡短的說,生態港(綠色港口)尋求港口的經濟效益與環境影響之間的平衡,以滿足全球海運對
於永續發展的要求,可說是未來港口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高雄港近年來在生態港的實質推動工作說明
高雄港通過生態港認證後,將有助重視環保理念之航商業者根留高雄港,並吸引其他國際航商
業者優先選擇彎靠優質港口,帶動船貨至高雄港儲轉,提升港口營運績效。
1.高雄港近年積極推動「生態港」相關工作,包含減少資源消耗、空氣品質改善、建置國內

第一座綠色科技貨櫃碼頭、港區水質提升、棲地復育、港市共榮等行動方案,以減輕港口營
運對環境造成衝擊,朝向綠色港埠目標發展。
2.高雄港是我國最大的國際港埠,因港域遼闊、腹地廣大、緊臨人口密集的高雄都會區,又
因裝載冷凍貨櫃運量相當大,導致停靠碼頭期間需要大量電力,為取代船上柴油機發電,減
少貨櫃船排放的廢氣,高雄港計畫碼頭改建時,考慮設置岸電系統,避免船上柴油發電主機
運轉,具體降低CO2 氣體排放,達成排碳減量政策。因應綠色港灣發展趨勢,高雄港減碳綠
化計畫如下:
a.岸電設施(alternative maritime power, AMP)取代船上電力。
b.船舶進出港用油及減速規範,降低空氣污染。
c.宣導環保概念船,加強次級船PSC(Port State Control)檢查。
d.港區綠建築。
e.港區聯外專用道路。
資料來源:
(1)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第5 期整體運輸規劃研究系列─城際運輸需求模式檢討及參數更新研究
(1/3),中華民國101 年7 月
(2) 運輸政策白皮書. 101 年:總論 /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編,初版,臺北市。
(3) 台灣英文新聞,亞太區第一生態港 ECOSLC 主席親臨高雄授證,2014.11.14
(4) 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綠色政策主題網
四、機隊規劃為航空公司重大的決定,對未來營收的影響很大,請問影響機型選擇的
考量因素有那些?試說明之。(參考解題)
1.影響機型選擇的考量因素
包括技術因素、經濟因素、行銷因素、財務因素、管制因素、與環境因素,說明如下所示:
資料來源: 張有恆 主編,現代運輸學(三版),
華泰書局出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