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代號:44720
類 科:
氣象
科 目:
天氣學概要(包括基礎天氣分析與基礎大氣動力學)
考試時間:
1小時 30 分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請說明外延法和 CLIPER 在天氣預報或預報評估上的可應用價值,以及應用時應注
意之處(須說明理由)。(10 分)
二、夏季西南季風期間,臺灣西南部迎風面山區易有對流出現而下雨,試利用斜溫圖
(答案中須註明斜溫圖之座標)說明出現此種對流的過程,說明中須包含出現此種
對流的必要環境條件以及有利出現此種對流的大氣過程。(15 分)
三、鋒面斜率的舉升作用為導致鋒面區降雨的重要因素之一;試利用馬古列斯方程
(Margules’s equation)推估典型冷、暖鋒面之斜率,並說明造成冷、暖鋒面斜率差
異之主要原因。(15 分)
四、分別說明何謂地轉風和非地轉風及其重要特性;(10 分)此外並說明非地轉風在天
氣診斷分析上的重要性。(10 分)
五、繪出典型發展中溫帶氣旋之1000 hPa(實線)、500 hPa(虛線)等高線和1000 ~ 500 hPa等厚
度線圖(點線),利用所繪之圖分析Petterssen 發展方程中之溫度平流的分布;(10 分)
並探討溫度平流在典型溫帶氣旋之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扮演之角色。(10 分)
六、試說明典型熱帶氣旋的重要結構特徵;(10 分)並就結構和能量機制,比較溫帶氣
旋和熱帶氣旋的異同。(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