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代號:31460
等 別: 三等考試
類 科: 林業技術
科 目: 森林生態學(包括保育)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何謂棲位(niche)?基礎棲位(fundamental niche)與現實棲位(realized niche)有
何不同?並說明如何得知某物種的基礎棲位。(20 分)
二、樹冠鬱閉的森林內部,與林外空曠地比較,兩處的光照強度、光質、溫度、相對濕
度、土壤水分、土壤溫度、風速、林床二氧化碳濃度等微環境因子有何差異?為何
有差異?並說明在不同季節此種差異是否會改變。(20 分)
三、說明臺灣黑熊、鼬獾與節肢動物馬陸,在森林生態系中扮演的角色,並說明若上述
物種的族群量減少對生態系會有怎樣的影響。(20 分)
四、重要值指數(importance value index)是植群分析中一項定量的界量。試就木本植群
與草本植群,分別說明如何計算此兩植群各物種的重要值指數。(20 分)
五、民族植物為先民利用在衣食住行育樂、醫藥或宗教祭祀的傳統資源植物。舉例說明
臺灣各原住民族曾利用與森林有關的民族植物種類及用途,並說明如何保育這些資
源植物。(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