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
外交行政人員、民航人員及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請解釋下列名詞在森林生態學的意涵:(每小題 5分,共 25 分)
天然疏伐(natural thinning or self-thinning)
生態幅度(ecological amplitude)
異體受害現象(allelopathy)
蕨類商數(pteridophyte quotient)
植被連續體觀念(vegetation continuum concept)
二、臺灣陸域環境可依溫度、年雨量、及雨量的季節分布等不同氣候因子來
分為不同的氣候區,例如蔣丙然(1954)的 6個氣候區、陳正祥(1957)
的8個氣候區、及蘇鴻傑(1985)的 11 個氣候區等等。請擇任一臺灣氣
候區分類法,說明臺灣各氣候區的分布範圍及氣候特徵。(25 分)
三、請解釋植物群落調查中的豐富度(abundance)、密度(density)、覆蓋度
(coverage)、優勢度(dominance)、頻度(frequency)、及重要值
(Importance value)等變量,並以木本植物社會為例,說明以上這六個變
量的測量或計算方式。(25 分)
四、請說明「生態系服務」(ecosystem service)此概念之意義及內容,並以森
林生態系為例說明森林可提供的各類生態系服務。(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