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60130
頁次:4
-
3
21 以不動產所有權以外其他權利與所有權合併為目的,如地上權人向地主購買設定地上權之土地,評估該
土地之價格稱之為:
正常價格 限定價格 特定價格 特殊價格
22 某甲以 1,200 萬元將其房屋移轉給弟弟,經判斷正常價格比這價格低二成;於一般不動產估價中,運用此
案例進行情況調整後之價格為多少?
1,440 萬元 1,400 萬元 1,000 萬元 960 萬元
23 甲公司於 A市擁有商業區土地一宗,擬將其分割為兩筆土地,一筆做為辦公大樓使用,另一筆做為百貨
公司使用,以符合商業區土地的經濟效益。今如就前述兩筆土地進行估價,則價格種類為下列何者?
正常價格 特殊價格 限定價格 特定價格
24 如不動產其中某一條件發生改變,將造成整體不動產價格的提升,此種不動產估價原則稱之為:
供需原則 最有效使用原則 貢獻原則 均衡原則
25 進行不動產估價時,標的不動產如因捷運系統的開通,或鄰近公園的興闢,對其價格產生影響,所採行
之不動產估價原則稱之為:
貢獻原則 外部性原則 收益分配原則 最有效使用原則
26 於不動產估價時,所謂物理的耐用年數,係指:
建築改良物從興建完成,至不堪使用的期間
建築改良物對不動產價值具有貢獻的一段期間
建築改良物從興建完成,至毀損的期間
建築改良物從興建完成,至其經濟壽命結束的期間
27 以定額法計算建築物折舊額時,係假定在不動產耐用期間:
每年乘以一定比率計算折舊額 期初先確定減價額,累計時呈現減價額遞減
每年之減價額劃一計算,與經過年數逐年累計 每年折舊提存一定金額,以複利計算其總減價額
28 採土地開發分析法進行不動產估價時,其基本之假設前提為:
必須符合法定容積之規定為上限進行開發 必須以預售方式為前提
必須以個別投資廠商之利潤率為依據 必須於開發完成時取得全部房地銷售金額
29 使用買賣實例比較法,如訪得之買賣實例其交易價格,係因屋主急於脫手而出售,此係:
一般購買者不易參加,應進行個別因素修正 利害關係人交易,應進行情況修正
交易時具特別動機,應進行情況修正 將負擔由購買者承受,應進行期日修正
30 進行不動產估價時,對營運性不動產淨收益,應扣除非屬於不動產所產生的其他淨收益,以免高估不動
產本身所產生的淨收益,此估價原則稱之為:
適合原則 收益分配原則 外部性原則 最有效使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