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2508
頁次:4
-
2
10 純粹公共財一旦提供後,再增加消費人數,其邊際成本為:
大於零且隨著人數的增加而遞增 大於零且隨著人數的增加而遞減
一個大於零的常數 零
11 克拉奇租稅(Clarke tax)可用來解決公共財的那一個問題?
免費享用問題(free-rider) 外部性問題(externality)
敵對性問題(rivalry) 排他性問題(excludability)
12 在社會的最適數量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不論私有財或公共財,每人均享受相同的邊際利益
不論私有財或公共財,每人均享受不同的邊際利益
對私有財而言,每人享受的邊際利益可能不同;而對公共財而言,每人享受的邊際利益卻相同
對私有財而言,每人享受的邊際利益均相同;而對公共財而言,每人享受的邊際利益可能不同
13 有關皮古補貼(Pigouvian subsidy)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當外部性存在時,皮古補貼無法適用 皮古補貼就是從價補貼
皮古補貼以皮古貨幣衡量 皮古補貼會促使產出調整到社會最適水準
14 由於新興市鎮的規劃,許多移民者移入新市鎮,造成該地區房租的均衡價格上升,這類型的外部性稱為:
金融性外部效果(pecuniary externality) 技術性外部效果(technical externality)
網路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 負的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
15 當完全競爭市場存在外部成本時,則由市場決定的均衡數量與社會最適數量的關係為:
前者小於後者 前者等於後者 前者大於後者 無法得知兩者的關係
16 甲計畫第零期成本及利益分別為 100 萬元及 0元,第一期(最後一期)分別為 0元及 121 萬元,乙計畫第
零期成本及利益分別為 1,000 萬元及 0元,第一期(最後一期)分別為 0元及 1,210 萬元,如折現率為 10%,
則:
在益本比(benefit-cost ratio)法下,優先執行甲計畫
在益本比法下,優先執行乙計畫
在淨利益現值(present value of net benefit)法下,優先執行甲計畫
在淨利益現值法下,優先執行乙計畫
17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第零期的成本為 1,000 萬元,利益為 0元,第一期(最後一期)的成本及利益分別為 0
元及 1,100 萬元,在折現率 10%下,淨利益現值(present value of net benefit)為:
0元 100 萬元 1元 10%
18 公共支出計畫的成本與利益,如果能經由市場價格來衡量者,稱之為:
有形(tangible)效果 無形(intangible)效果
直接(direct)效果 間接(indirect)效果
19 假設受益人的效用(utility)是唯一考量因素,則比較現金支付(cash payments)與同等價值的實物給付
(in-kind payments)時,我們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是:
現金支付帶給受益人的效用較高
現金支付絕不會帶給受益人較低的效用
現金支付與同等價值的實物給付,兩者帶給受益人的效用是相同的
受益人較喜歡實物給付的方式
20 在社會遭遇重大事件時,例如戰亂的發生,公共支出的規模會呈階梯式的擴大,此一現象稱為:
位移效果(displacement effect) 集中效果(concentration effect)
檢查效果(inspection effect) 華格納法則(Wagner’s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