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14 X 財貨的需求為 P = 10 -2X,而 X財貨的供給為 P = 4 + X;X是每年財貨 X的數量,P是每單位的價格。
假設每生產一單位 X會對社會帶來外部成本$3,課徵皮古稅將使產量達到最適水準,則政府可徵收到的
稅收為何?
$3 $6 $9 $12
15 純粹因為供需條件改變所造成的外部性,且透過價格機能之調整可引導資源配置效率,此類型的外部性
僅改變資源配置與所得分配狀態,但並不會降低資源配置效率,一般被稱為:
技術性外部性 邊際外部性 金融性外部性 網路外部性
16 有關布坎南(J. Buchanan)與杜洛克(G. Tullock)的最適憲政模型(The Optimal Constitution Model)的
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最佳的投票方法為簡單多數決
最差的投票方法為全體一致決
通過議案的最適投票比例,須視各議案的政黨協商與選票互助而定
通過議案的最適投票比例,須視各議案的決策成本與外部成本而定
17 在社會決策過程中,若僅考慮單峰偏好選民,則不符合亞羅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中那一項條件?
全域性條件 遞移性條件 獨立性條件 柏瑞圖條件
18 全體一致決(unanimity rule)的投票結果,意謂著必定會發生下列何種情況?
柏瑞圖最適 柏瑞圖改善 選票互助的形成 投票矛盾的發生
19 「亞羅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主要是指下列何種情況的不可能性?
不可能有一個理想的課稅方法可兼顧配置效率與社會公平
不可能有一個理想的民主制度可排除選票互助與競租行為
不可能有一個理想的投票方法將個人偏好轉化成社會偏好
不可能有一個理想的社會函數可包括單峰偏好與雙峰偏好
20 有關多峰偏好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當決議事項不能就單一面向排序時,可能產生多峰偏好
當政府提供的財貨有私人替代品時,可能產生多峰偏好
當部分投票者具有雙峰偏好時,簡單多數決必然會導致投票矛盾的現象
簡單多數決產生投票矛盾的現象,必是投票者中有多峰偏好
21 有關利益團體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所得規模、宗教、意識型態不同皆可能組成不同之利益團體
弱勢團體多以選票為工具影響政策
企業常以遊說或關說影響政策
利益團體會使所得分配惡化
22 有關競租(rent seeking)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特許產業較會造成競租活動 選舉活動投入之人力物力為一競租成本
社會競租支出隨著參與競租之人數增加而上升 由傅立曼(M. Friedman)提出
23 評估公共支出計畫時,將不完全競爭市場的價格適當調整,使其接近於完全競爭市場的設算價格,稱為:
成本最小化價格 利益最大化價格 受補償價格 影子價格
24 若有一項跨越 2期的公共支出計畫,第 0期政府投入成本 1,000 萬元,第 1期回收利益 1,100 萬元,其他
情況不變下,則此公共支出計畫的內部報酬率是:
05% 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