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以產業(工業)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 IS)概念所發展的循環園區或
生態工業園區(Ecology Industrial Park, EIP),早已成為各國推動循環經濟
(Circular Economy),提高資源利用率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政策之
一。請說明Industrial Symbiosis(IS)的概念內涵,以及基於此項概念透過
圖示與說明方式列舉構建一座符合IS模式的EIP。(25分)
二、世界各國解決環境規劃與管理或污染防治問題之措施或對策,一般可簡
單區分為行政管制制度和經濟誘因制度。請說明何謂污染防治的經濟誘
因制度(Economic Incentives of Pollution Control Program)?另請列舉並
說明四種實施污染防治經濟誘因制度的方式或手段。(25分)
三、進行風險評估時,針對不確定性(Uncertainty)之量化(Quantify)原則,
可採用方法之一為「敏感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請說明進行「敏
感度分析」的用意或重要性,並列舉一例說明「敏感度分析」的應用時機。
(25分)
四、2023年2月公布氣候變遷因應法,俾完備我國氣候法制基礎,藉以因應全
球氣候變遷,制定氣候變遷調適策略,降低與管理溫室氣體排放,落實世
代正義、環境正義及公正轉型,善盡共同保護地球環境之責任,並確保國
家永續發展。鑒於全球淨零減碳的趨勢,碳定價(Carbon Pricing)已成為
世界各國控制碳排放、推動減碳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為促成國內業者
加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揭櫫將推動實施國內碳定價
機制。請說明碳定價的名義內涵為何?此外,請列舉兩種國際普遍使用的
碳定價工具,並說明碳稅與碳費的差異性為何?(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