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醫療糾紛讓許多醫師對高風險科別卻步,讓認真的醫師灰心,也增加防
禦性醫療。我國立法院於 2022 年5月30 日三讀通過「醫療事故預防及
爭議處理法」,請列舉三種措施,說明該法如何預防或因應醫療糾紛?
(25 分)
二、根據醫學倫理,病人享有身體自主權,包含接受跟拒絕特定的醫療。但
是如果病人拒絕一個風險很低、益處很高的醫療,而且拒絕的結果,非
常可能對病人的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可能死亡時,病人還有權
利拒絕這個醫療嗎?請從醫療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以及病人自主權
利法對病人自主權的保障及限制,分別析論之。(25 分)
三、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各界咸認普遍施打疫苗是最能夠防範重症、
控制疫情的關鍵。然而截至 2022 年6月為止,75 歲以上長者完成兩劑
疫苗的比率仍然僅約七成五。有鑑於 75 歲以上長者感染後,重症及死亡
風險較高,在一再宣導無效的情況下,假設某縣長擬強制 75 歲以上長者
施打疫苗,否則即予以罰鍰。試問,強制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牽涉民眾何
種權利?是否合憲、合法及合倫理?假設你是該縣長之幕僚,對於縣長
的構想,你會提出何種建議?(25 分)
四、聯合國於 2006 年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立法院於 2014 年通過身
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賦予公約國內法律的效力,該法最重要的
意義在於把「障礙」的定義從「醫療模式」轉變為「社會模式」。請問
這兩個模式有何不同?何以社會模式比起醫療模式更能夠使障礙者享
有人權與基本自由?(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