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12 關於合議裁判案件之評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裁判之評議,於裁判宣示前均不公開 評議時,由資深法官先陳述意見
案件之當事人,得於裁判後聲請閱覽評議意見 案件之當事人,不得抄錄、攝影或影印評議意見
13 下列關於法院單位設置之敘述,何者正確?
地方法院及高等法院均設書記廳 地方法院及高等法院均設資訊室
地方法院及高等法院均設有提存所 地方法院及高等法院均設民事執行處
14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高等法院於必要時,得設置法官助理 高等法院於必要時,得設簡易庭
高等法院設公設辯護人室 高等法院分院管轄事件,與高等法院同
15 下列何者是民、刑事訴訟的終審機關?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 司法院院會
最高法院大法庭 最高法院(民事庭、刑事庭各庭)
16 依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員額表(法院組織法第74條附表),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之類別共分幾類?
3類4類5類6類
17 最高法院民事庭、刑事庭各庭審理案件,提案予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裁判,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最高法院刑事庭審理案件,經評議後認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重要性,得以裁定敘明理由,
提案予刑事大法庭裁判
最高法院民事庭審理案件,經評議後認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與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歧異者,得以
裁定敘明理由,提案予民事大法庭裁判
提案庭於大法庭言詞辯論終結前,因涉及之法律爭議已無提案之必要,得以裁定敘明理由,撤銷提案
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之庭員,其中票選大法庭庭員任期均為3年
18 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裁判法律爭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得行言詞辯論
票選產生之大法庭庭員,每庭至少應有1人,且兼任庭長者不得逾總人數三分之一
法官於評議時所持法律上之意見與多數意見不同,經記明於評議簿,並於裁定宣示前補具不同意見書者,
應與裁定一併公布
應以裁定記載主文與理由行之,並自辯論終結之日起20日內宣示
19 地方法院及其分院、高等法院及其分院管轄區域之劃分或變更,由何機關決定?
司法院 行政院 法務部 最高法院
20 關於公開審理之原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訴訟之辯論及裁判之宣示,原則上應公開法庭行之
辯論及裁判之宣示,有妨害國家安全、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之虞時,法院得決定不予公開
法庭不公開時,審判長應將不公開之理由宣示
法庭不公開時,不問其人是否無妨礙,審判長應一律禁止旁聽,無裁量之餘地
21 違反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所發維持法庭秩序之命令,致妨害法院執行職務,經制止不聽者,應受
如何之處罰?
處3日以下拘留
處3日以下拘留,其情節重大者,得加重拘留至5日
處3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金
看管至下次開庭
22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各級法院及分院於每年度終結前,院長應聽取相關庭長、法官意見後,決定次年度司法事務之分配與代理次序
司法年度,每年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各級法院及分院之處務規程,由司法院定之
辦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及其他特殊專業類型案件之法官,其年度司法事務分配辦法,由司法院另定之
23 下列何者,不是檢察官的職權?
實施偵查 提起公訴、實行公訴 協助自訴、擔當自訴 以簡易判決處刑
24 下列關於檢察總長、檢察長職權之敘述,何者正確?
檢察總長、檢察長得親自處理其所指揮監督之檢察官之事務,並得將該事務移轉於其所指揮之其他檢察
官處理之
檢察總長、檢察長不得親自處理其所指揮監督之檢察官之事務,但得將該事務移轉於其所指揮之其他檢
察官處理之
檢察總長、檢察長不得親自處理其所指揮監督之檢察官之事務,但於報請法務部部長核可後,得將該事
務移轉於其所指揮之其他檢察官處理之
檢察總長、檢察長得親自處理其所指揮監督之檢察官之事務,並得將該事務移轉於其所指揮之其他檢察
官處理之。但於前開移轉前,應報請法務部核備後,始得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