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類 科:農業技術
科 目:作物生產概論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24850
頁次:1
-
1
一、試述下列名詞意涵:(每小題 4分,共 20 分)
光飽和點(light sat uration point)
芻蝕胚乳(ruminate endosperm)
轉殖終結者基因(terminator gene)
生物剽竊(biopiracy)
實質衍生品種(essentially derived variety )
二、請說明下列有關作物與環境及作物發育相關問題:
產生蒸散作用之三要素及影響蒸散作用之環境因子為何?(10 分)
作物個體發育之前、中、後期與碳氮代謝及栽培目標之關係為何。(10 分)
三、請回答下列有關作物生產、栽培與種子相關問題:(每小題 4分,共 20 分)
2017 年臺灣種植面積最多與總產值最大之前五名的農藝作物為何?
試述根莖類作物高畦栽培、甘蔗增加種植密度及菸草摘心等三項栽培
技術目的為何?
何謂單作栽培(monoculture)、單期作(single cropping)及雙期作
(double cropping)?
高粱種子中含有單寧,此成分對高粱種子之功能與品質之影響為何?
何謂地上型(epigeal)與地下型(hypogeal)發芽之型態?並各列舉 3
種豆科作物。
四、何謂糊仔栽培與宿根栽培?說明兩種栽培法之優缺點。(20 分)
五、有機農業促進法於民國 107 年5月30 日公布,公布後一年施行。
請解釋該法相關用詞之定義:
有機農業、
有機農產品、
有機轉
型期農產品、
有機農產品標章、
認證與驗證。(10 分)
並說明有機農業與友善環境耕作之異同。(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