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4401
頁次:4
-
4
38 鏡框尺寸 A = 51 mm、B = 47 mm、DBL = 19 mm、C = 49.5 mm、子片高度(seg height)為 19.5 mm ,子
片的降距(seg drop)是多少?(A:horizontal boxing length;B:vertical boxing length;C:width of the lens
along the horizontal midline)
4 mm 4.5 mm 6 mm 8 mm
39 一位年輕男性,因為車禍導致左邊第 3對腦神經麻痺,外觀呈現左眼外斜視,病人也因此受複視困擾,
若此時要幫病人配戴稜鏡眼鏡,下列何種配鏡方式可能改善病人複視情況?(以下鏡片皆放在病人左眼
前,右眼未放置稜鏡)
稜鏡基底朝上 稜鏡基底朝下 稜鏡基底朝外 稜鏡基底朝內
40 兩球柱面形式於軸向上之鏡度,係由球面之運算而得之。若將此球柱面置於十字線圖表前旋轉,則下列
何者錯誤?
此運動稱為剪動(scissor movement)
於垂直向度實施視覺像移試驗,依主向度之鏡度不同,將產生逆向或順向像移
於水平向度實施視覺像移試驗,依主向度之鏡度不同,將產生逆向或順向像移
物像將與十字線相對準而維持重疊,不會有逆向或順向像移
41 大部份鏡架戴在臉上,眼晴會稍微比鏡片中心點高些,調整適當的前傾斜(pantoscopic tilt)可避免鏡片
像差,而前傾斜的調整相對會改變鏡片光學中心的位置,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前傾斜每調整 1度,光學中心約降低 3 mm 前傾斜每調整 1度,光學中心約降低 2 mm
前傾斜每調整 1度,光學中心約降低 1 mm 前傾斜每調整 2度,光學中心約降低 1 mm
42 使用傳統的十字視標鏡片驗度儀測量鏡片度數,當鏡片後表面抵著鏡片托,其測量的度數稱為?
等效屈光度(equivalent power) 有效屈光度(effective power)
前頂點屈光度(front vertex power) 後頂點屈光度(back vertex power)
43 某人所配戴的眼鏡為方框,瞳距為 64 mm,其鏡框的水平寬度為 50 mm,鏡片間距(distance between lenses,
DBL)為 22 mm,則每個鏡片所需的移心量為何?
3 mm,向外 4 mm,向內 4.5 mm,向外 3.5 mm,向內
44 一個圓形鏡框的直徑為 45 mm,裝配上一個+4.00 DS 的鏡片,鏡片距離眼球旋轉中心的距離為 25 mm,
求人眼戴上眼鏡後,因受鏡框及鏡片限制,其實際視場角度(field of view)約為多少?
72度 76度 74度 78度
45 一眼鏡片前表面屈光度為+10.00 D,後表面屈光度為-6.00 D,折射率為 1.6,中心厚度為 4 mm,若後表面
固定且鏡片的後頂點屈光度的需求為+4.00 D,則其前表面屈光度應修正為多少?
+9.50 D +9.35 D +9.75 D +9.60 D
46 有關斜向軸(axes oblique)處方所導致的垂直不平衡(vertical imbalance),患者的眼鏡 OD:
+1.00DS/+4.00DC×060;OS:+0.25DS/+1.00DC×120;子片降距(seg drop):3 mm;閱讀高度在子片
頂端下方 5 mm,此處方導致的垂直稜鏡總量和方向為下列何者?
2.0△基底朝上 2.0△基底朝下 1.2△基底朝上 1.2△基底朝下
47 使用驗度儀測量一副雙光鏡片,光學中心之前頂點屈光度為-7.50 D,後頂點屈光度為-7.25 D;測量近用
區前頂點屈光度為-5.50 D,後頂點屈光度為-5.00 D;在光學中心上方測量(測量位置為光學中心與近用
區等距)前頂點屈光度為-7.75 D,後頂點屈光度為-7.50 D。求近用之加入度為何?
+2.00 D +2.25 D +2.50 D +2.75 D
48 雙光鏡(bifocal lenses)具有遠光及近光鏡片作為視力矯正之用,下列何者錯誤?
遠光區(distance portion, DP)具大視場又稱為主片區(major portion)
閱讀區(reading portion)又稱為閱讀附加區(reading addition)
由子片頂至主片最低點水平線之距離稱為子片頂點高度(h)
配置雙光鏡片(dispensing bifocal lenses)時係將子片頂點對準上眼皮之邊緣或稍高一點
49 林小姐取回新配的雙光眼鏡後,表示配戴此眼鏡看遠的時候都會看到近用雙光子片,下列那個方法無法
有效改善此種狀況?
增加頂點距離 鼻墊間距調寬
鼻墊上移(move pad up) 增加傾斜角
50 測量一平頂雙光鏡片的數值如下:子片寬度(seg width):30 mm,子片深度(seg depth):18 mm,加
入度:+2.00 D。此鏡片會產生的像跳量(image jump)為何?
0.6△,基底朝下 1.2△,基底朝下 2.4△,基底朝下 3.6△,基底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