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代號:43730  全一頁
類科: 環境工程 
科目: 廢棄物處理工程概要
考試時間: 1 小時 30 分座號: 
※注意: 
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現階段國內外對於廢棄物或生質物之熱處理技術,主要包括焚化(incineration)、熱
裂解(pyrolysis)及氣化(gasification)等三種,請依據前述三種方法的應用原理、
技術特色及產物應用等方向,比較說明此三種方法的優缺點及未來應用之可行性。
(20 分) 
二、瞭解與建立都市垃圾組成及其成分分析之結果,將有助於未來垃圾管理政策制定,
及處理處置技術選擇之參考。試回答下列問題: 
請說明如何進行垃圾採樣及組成分析工作?(10 分) 
某垃圾樣品經採集回實驗室後,以人工分類方式並秤重後,分析結果如下表所示。
請問該垃圾之濕基(wet basis)及乾基(dry basis)物理組成比例分別為何?(6分) 
該垃圾之含水率為何?(4分) 
物理組成 廚餘 紙類 塑膠 纖維布類 皮革橡膠類 木竹落葉類 玻璃類 金屬類 砂石類
重量(kg) 5 4.5 4  0.5  0.45  0.85  2.4 1.6 0.7 
含水量(%) 65 6 2 15  4  50  2 2 8 
三、垃圾收集清運系統影響垃圾之處理成本甚鉅,如何有效提升垃圾清運效率,亦是現
階段重要的垃圾處理之規劃與執行方向,試回答下列問題: 
影響垃圾收集清運的效率主要因素包括那些?(5分) 
垃圾之總清運時間應分別包括那些項目?(5分) 
設置轉運站(transfer station)之目的及轉運站種類與特性?(10 分) 
四、請說明廢棄物衛生掩埋過程之不同生化反應階段,以及不同階段之廢氣及滲出水成
分變動之成因。(20 分) 
五、解釋並說明下列名詞及其應用意義:(每小題 5分,共 20 分) 
三成分分析(Proximate analysis) 
元素分析(Ultimate analysis) 
單位容積重(Specific weigh t ) 
低位發熱量(Lower heating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