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企業之內部控制制度,開立支票付款或收到支票時,規定要在支票正面「劃線」(通常在左上角),
其目的: 
(A)評估支票變現之品質           (B)保留資金流向的證據 
(C)避免窗飾帳齡分析            (D)證實應收帳款餘額之真實性 
24. 企業為控制風險及提高競爭力,決策者不僅應取得充分的資訊,亦需要具備下列何種能力? 
(A)溝通資訊之能力             (B)邏輯且有意義地使用資訊之能力 
(C)追隨資訊科技之能力           (D)追蹤並記錄資訊之能力 
25. 收入循環的適當授權程序通常規定應由哪個部門的人員核准壞帳的沖銷? 
(A)財務部門      (B)銷貨部門      (C)開單部門      (D)應收帳款部門 
26. 為期查明內部控制的運用是否能有效地減少發票未過入顧客分類帳的錯誤,稽核人員將自下列何項
母體中抽取樣本? 
(A)銷貨單檔案     (B)提貨單檔案    (C)顧客明細帳    (D)銷貨發票檔案 
27. 以下何種內部控制程序可促使驗收部門檢查及清點所收到貨品? 
(A)應付帳款部門須在核對訂購單及驗收部門之驗收報告後才編製應付憑單 
(B)驗收部門須核對訂購單及驗收報告 
(C)內部稽核部門應突擊檢查驗收報告複本 
(D)轉交驗收部門之訂購單複本應刪除訂購之數量 
28. 下列哪種情況較可能與折舊提列不足有關? 
(A)持續進行多項設備汰換計畫        (B)處分固定資產時常發生大額處分損失 
(C)財產目錄中有許多設備只剩殘值      (D)設備投保金額低於帳面價值 
29. 稽核人員最可能偵察出年度最後一星期有未入帳支票之情形是: 
(A)核閱最後一個月之支票登記簿       (B)調節截止日期之銀行對帳單 
(C)完成對未入帳負債之調查         (D)收回銀行詢證回函 
30. 為查核存貨永續盤存紀錄之正確性,存貨之永續盤存紀錄應與下列何者核對? 
(A)請購單         (B)訂購單 
(C)驗收單         (D)支付供應商之銀行紀錄 
31. 企業內部控制的營運目標,乃指有效果和有效率地利用資源。所謂營運「效果」主要是: 
(A)是否做對了事              (B)生產成本是否下降 
(C)如何以較佳的方法手段尋求資源      (D)資源運用(產出/投入)的表現 
32. 內部控制有重大缺失係指: 
(A)內部控制組成要素中有二個以上組成要素有缺失時 
(B)內部控制組成要素中任一或一個以上組成要素有缺失時 
(C)內部控制組成要素均有缺失,而且缺失的程度未能絕對確保企業目標達成時   
(D)內部控制組成要素中任一或一個以上組成要素有缺失,而且缺失的程度未能合理確保企業目標達成時 
33. 請選出屬於風險胃納(Risk Appetite)的敘述: 
(A)對於損失機率大於 25%的計畫皆不執行 
(B)生產部門的良率目標為達到 99.99%以上 
(C)急診病患 95%的等待期間在 15 分鐘以內 
(D)企業為了追求策略性的目標,願意接受較高的風險 
34. 通常與控制相關的決策,下列何者應儘可能的減少或避免? 
(A)決定如何衡量績效            (B)決定衡量如何執行 
(C)決定犯錯員工的處罰           (D)決定應如何建立適當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