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曾元顯、林瑜一著(1998)。模糊搜尋、相關詞提示與相關詞回饋在 OPAC 系
統中的成效評估。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1,103-125。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031/ 
 卜小蝶  (2006),應用檢索紀錄於網路術語推薦之研究。 
我們在使用圖書館所提供的探索資源系統平台時,會發現到在輸入檢索字串時,若系統查
詢不到所輸入的檢索詞彙時,系統會利用拼字檢查或是您是否要找尋  (Did you mean)  功能
指引讀者下正確的檢索用語。或是,在資訊系統中輸入李登飛,系統則在檢索結果中找出
許多與李登飛相似的檢索結果,其中包括李登輝正確的標目以及筆數。這兩種不同的情境
所使用的檢索技術不同,但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指引讀者進行友善修正錯誤的方式。前
者主要技術為互動式資訊檢索技術中的術語推薦服務,後者則是資訊檢索中的模糊檢索或
是相似性回饋。 
 
互動式資訊檢索功能可分為三類技術,相似性回饋、術語推薦及詞彙擴展。相似性回饋做
法為系統將前一階段所檢索出的文件,提供使用者選取後,系統在由這些文件中抽取重要
特徵進行檢索,以尋得更多相關文件。其中,抽筆比對的特徵若是文件本身,則稱為相似
系回饋功能,若為文件中的相關詞彙,則稱為術語推薦(或是相關詞提示)。而詞彙擴展與
術語推薦作法相似,前者為系統自動將相關詞彙進行擴展,後者則由使用者自行選取。過
去有關相似性回饋技術應用,以文件回饋較為常見,但使用者必須判斷哪些文件相關,一
來造成認知負擔,二來由於回饋的文件包含資訊相當多元,回饋結果不一定符合檢索需求。
術語推薦則不需額外資訊,同時對使用者來說也較容易判斷。一般而言,術語推薦與查詢
問句擴展的技術不外乎是 1.  以查詢問句為基礎。  2.  以語料庫為基礎。3.  以語言分析特性
為基礎。 
 
模糊檢索比較像是互動式查詢功能中的相似性回饋,模糊檢索(fuzzy search)是一種資訊
檢索演算法,顧名思義是針對資料庫中的文件內容進行近似字串比對(approximate  string 
matching),從而搜尋出與使用者需求相近的資料。傳統上,以精確比對(exactly matching)
為導向的搜尋演算法允許使用者透過查詢詞彙找出資料庫中完全符合的文件,但無法找出
字詞相近的資料。而模糊檢索則具備類似自然語言或近似字串查詢的功能,藉由演算法計
算詞彙與詞彙之間的相似度,能找出字串相近、字義相近或字音相近的資料,可使資訊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