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2301
頁次:4
-
3
25 下列何者並非監察院得行使彈劾權之對象?
立法委員 考試委員 監察委員 行政院政務委員
26 針對區分公法與私法的實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依我國現行法,國家賠償事件屬於公法性質,皆應向行政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訴訟
公法爭議事件一般經由行政法院審理,現行為三級二審
私法上的請求權,其消滅時效期間原則上較長
在公法上,行政機關作出下命處分,無須經法院判決,即可強制執行
27 地方自治團體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之授權,且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之自治法規,稱為:
自治準則 自治規程 自治規則 自治條例
28 下列有關清末民初法制發展之敘述,何者錯誤?
清廷於 1902 年派康有為、梁啟超為修訂法律大臣
清廷於 1902 年起之修法主要參考日耳曼法系成文法典
清廷於 1906 年延聘日本法學家從事刑法之起草工作
臺灣曾受日本統治,亦受日本法影響
29 甲法規對於某一事項規定準用乙法規之規定者,於乙法規修正後,應如何處理?
準用修正後之乙法規
準用修正前之乙法規
類推適用修正後之乙法規
比較修正前、後之乙法規後,準用有利於當事人之法規
30 依中央法規標準法規定,命令定有施行期限者,其廢止方式與程序:
於施行期限期滿後,送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廢止
於施行期限期滿後,由原發布機關之上級機關發布廢止
於施行期限期滿後,由原發布機關發布廢止
於施行期限期滿當然廢止,無須再經發布廢止程序,但應由主管機關公告之
31 關於法規範效力之高低(法位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法規命令高於法律,法律高於憲法 憲法高於法規命令,法規命令高於法律
法律高於憲法,憲法高於法規命令 憲法高於法律,法律高於法規命令
32 在法律適用上常見之「舉輕明重」及「舉重明輕」二項原則,與下列何項法律解釋方法之概念最為接近?
類推解釋 反對解釋 當然解釋 文理解釋
33 下列何者,非屬法院審判適用法律之原則?
不告不理 一事不再理 自由心證 服從上級長官命令
34 有關憲法第 11 條言論自由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商業性言論不受言論自由之保障 言論自由應受絕對之保障,不得以法律加以限制
言論自由保障範圍及於廣電傳播自由 言論自由保障範圍不及於消極之不表意自由
35 依司法院釋字第 461 號解釋,下列何人得不受邀請至立法院委員會備詢?
考試院秘書長 參謀總長 國防部部長 司法院院長
36 有關行政法規之變更或廢止所適用之信賴保護原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行政法規因情事變遷而停止適用,不生信賴保護問題
經變更之行政法規有重大明顯違反上位規範者,其信賴亦值得保護
行政法規之廢止或變更得訂定過渡期間之條款
主張信賴保護者須有已生信賴之事實表現始足當之
37 下列何者是宣示登記?
設定登記 移轉登記
共有物協議分割之分割登記 繼承登記
38 有關物權優先效力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一物二賣時,後買者倘已取得所有權,其所有權當然優先於先買者之債權
承攬人就工作物重大修繕報酬所登記之抵押權,於工作物因修繕所增加之價值限度內,優先於成立在
先的抵押權
善意取得之動產質權雖係成立在後,仍優先於該動產上成立在先之動產質權
不動產所有人設定抵押權後,於同一不動產上設定之典權,其效力優先於先成立之抵押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