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正
公
《公職、國營事業、證照》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面、函授課程【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電話:02-2331-6611
最新考情
課程諮
整的存取人類過去及現在的資訊資源,知識不可能進步。然而,在數位環境中,典藏機構對於知識保
存的責任,可能更為艱辛。 
 
長期保存,英文 Long-term  preservation,Verh e u il 於2006 年定義其至少需保存 5年,甚至更久,對電
子檔案而言,所謂「長期」是指檔案產生時間超過其產生系統(軟、硬體)之存在 時間,以目前的電
子科技發展狀況,大約是 5  年。數位保存是確保數位資 料的長期維護,並可被持續檢索取用所不可獲
缺的一連串管理活動。陳昭珍教授則認為電子資源的長久保存稱為 「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ing),
意指長期的儲存、保存及取用原生的數位資料或將原始資料數位化後的資料。 
 
長期保存常見之技術方法有四種,分述如下: 
(一) 系統保存(system preservation):又名技術保存(Technology Preservation),其做法是將資訊以其最原
始的格式儲存,並且將電腦系統保存起來,可只保存電腦硬體(含作業系統),或只保存應用軟體
(可能含資料庫系統或其他相關軟體),亦或是將電腦軟硬體皆保留下來。 
優點:最簡單的方式,只須保存電腦的系統就可以維持電子資源的可用性。 
缺點:必須持續保存過時或是快被淘汰的電腦系統,成本高且須大量存放空間。 
 此策略適合短期目標或配合其他策略使用。 
(二) 更新(Refresh):將電子資源在儲存媒體過時之前,複製到新的儲存媒 體。這種複製更新的動作基
本上需要 3~5 年複製一次,至於更新時間的長短可是為媒體變化技術而定。 
缺點:僅單存儲存媒體並無法確保讀取內容軟體的相容。採用此策略一定要定期更新,不然不能保
證更新後的媒體可以繼續使用。 
(三) 轉置(Migration):轉置是將數位資訊的內容、架構與關連性都保存下來, 其目的是在保存數位資
訊的完整性,並確保使用者可以在不斷變遷的新科技中繼續檢索、取用。 
優點:可以保持數位文獻的原貌,並繼續提供往後的檢索使用。適用於經常需要使用的數位資料。
是現階段最常使用的保存方法之一。 
(四) 模擬(Emulation):於現有的技術環境下,將數位資料回復其原始作業環境,藉以呈現原有資料。
模擬技術是保存策略的一種,不但可以確保資料不會遺失,且數位資訊的外觀 (Look)、感 覺(Feel)
和特有的行為(Behavior)都 將被一同模擬保存起來,因此,可以讓一個數位資訊回復其最原始
的狀態,使得數位資訊的功能在新的電腦上完全呈現。 
缺點:須對軟硬體十分孰悉,且因應長期保存,模擬器有再設計與轉置問題。 
(五) 標準化(Standardization):標準化的重點在於數位技術的選擇需考慮符合標準, 通常與其他保存策
略配合。 
缺點:技術單位與典藏單位對標準的共識不易達成。且標準會隨時間改變。 
(六) 封裝(Encapsulation)/詮釋資料(Metadata):封裝策略其實融合了詮釋資料的內涵,是將被保存的 數
位資料及相關的資訊如文件說明、組織活動資訊等包裹在一個封包裡,再透過翻譯、模擬、轉換等
方式,提供未來使用者解讀與瞭解。封裝重點在於詮釋資料,詮釋資料依其功能可分為:描述的
(Descriptive)、行政 的(Administrative)及結構的(Struct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