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22170 
頁次:4
-
3 
3 依據審計準則公報第四十七號「財務報表查核之規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查核團隊主要成員對受查者之查核經驗影響查核工作規劃 
規劃作業之性質及範圍取決於受查者之規模與複雜度 
查核規劃係屬持續及適時修正之過程,通常於本期查核開始,並持續至當期查核案件完成為止 
瞭解與溝通查核案件委任之內容,為查核人員應於查核案件開始前執行的程序之一 
4 根據我國審計準則公報「專家報告之採用」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專家須具備客觀性,因此會計師不可採用受查者所聘任之專家報告 
會計師無該方面之專業知識,故無須瞭解專家報告所用之假設或方法及其應用是否適當 
若會計師因事務所職員具有專家能力而採用其報告時,則無須依照該號公報程序辦理 
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之查核報告時,不宜在查核報告中提及專家報告 
5 下列關於查核證據之敘述,何者錯誤? 
查核證據之可靠性,亦須考量編製及維護該資訊之相關控制 
查核人員所取得之大部分查核證據,其性質通常僅具說服力,而不具結論性 
除非有理由相信所取得之文件紀錄與事實不符,否則查核人員通常會認為所取得之文件紀錄係屬真實 
當查核證據之品質愈高,則所需的查核證據數量愈少,反之,亦可取得數量較多的查核證據來彌補證
據本身品質不佳的缺陷 
6 下列那些可作為查核證據之來源?①就會計紀錄執行查核程序  ②以往查核資訊,並以本期更新相關情
況是否發生變化,以建立其持續攸關性  ③事務所對受查者承接與續任之品質管制程序  ④管理階層專
家工作所編製之資訊  ⑤在某些情況下,查核人員亦可將無法取得資訊之事實作為查核證據 
①②③④⑤ 僅①② 僅①④⑤ 僅①②④⑤ 
7 下列何者屬預防性控制? 
調節銀行帳戶  重新計算薪資費用 
人事與薪資循環之職能分工 分析銷貨收入之波動 
8 查核人員應考慮各項因素以決定是否需要採用函證獲取足夠與適切之查核證據,以支持財務報表之聲明。
下列何者不是考量的因素? 
重大性標準 
固有風險與控制風險之水準 
經理人對公司未來之營業與財務的預期 
已規劃之其他查核程序所獲取之證據,可否使查核風險降低至可接受之水準 
9 若會計師對委託人繼續經營假設存有重大疑慮而無法消除時,則需考慮受查者財務報表之敘明事項,以
決定查核意見類型。下列何者不是會計師需考慮受查者財務報表是否敘明之項目? 
對決算日後一年內繼續經營能力有重大影響的情況 
存有重大疑慮下可能無法正常地變現資產和清償債務 
財務報表未因存有重大疑慮而按清算價值評價和分類 
說明因繼續經營假設有重大疑慮,而使查核範圍受限,以及其對整體財務報表的影響 
10 測試應付帳款是否低估時,下列查核程序何者並非攸關? 
測試期後付款  測試供應商之對帳單 
測試帳載應付帳款餘額  測試未入帳之驗收報告 
11 依我國審計準則公報第二十五號「內部稽核工作之採用」規定,會計師評估受查者公司內部稽核人員的
適任性時,最可能考量下列那一項因素? 
受查者公司治理之運作情形 內部稽核人員在組織中之位階及統屬關係 
內部稽核工作底稿的品質 內部控制之設計及其執行情形 
12 查核人員採用標準價格乘以帳載銷貨數量以查核收入時,查核證據之有效性較不會受到下列那項因素的
影響? 
價格資訊正確性 價格資訊完整性 銷貨數量資料正確性 銷貨數量資料完整性 
13 下列那一項是一般公認審計準則中的一般準則? 
查核工作應妥為規劃,其有助理人員者,須善加督導 
查核報告中應說明財務報表之編製,是否符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執行查核工作及撰寫報告時,應保持嚴謹公正之態度及超然獨立之精神,並盡專業上應有之注意 
承辦查核案件應設置工作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