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41460
頁次:4
-
2
二、甲公司的會計人員整理帳務資料,發現相關資料如下:
⑴X1 年12 月31 日原料帳戶有借方餘額$15,000,製成品借方餘額$20,000,應付薪
資貸方餘額$5,000。
⑵X2 年1月31 日應付薪資貸方餘額$3,000,原料借方餘額$20,000,製成品借方餘
額$15,000。
⑶製造費用的分攤係以直接人工成本為基礎計算分攤率,X2 年全年預算中,直接
人工成本為$400,000,製造費用為$600,000。
⑷X2 年1月份,投入生產的原料共計$90,000,1月份製造完成的產品之成本為
$180,000,1月份實際發生的製造費用為$57,000。
⑸X2 年1月31 日唯一未完工的批次第 109 批,其中直接人工成本為$2,000(亦即
125 直接人工小時),直接原料成本為$8,000。
⑹整個工廠的工人工資率是一樣的,1月份直接人工時數共計 2,500 小時,間接人
工成本為$10,000,1月份共支付薪資$52,000。
試作:
X2 年1月份購料成本。(3分) X2 年1月份銷貨成本。(3分)
X2 年1月份直接人工成本。(3分) X2 年1月份已分攤製造費用。(4分)
X1 年12 月31 日在製品餘額。(4分) X2 年1月31 日在製品餘額。(4分)
X2 年1月份多分攤或少分攤之製造費用金額。(4分)
乙、測驗題部分:(50 分) 代號:6414
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共20 題,每題 2.5 分,須用 2B 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 下列何種管理實務之目的在減少存貨、提升品質以及抑減成本?
及時系統(just-in-time system) 分權化(decentralization)
標準成本制(standard costing) 彈性預算(flexible budgeting)
2 某公司有二種產品:產品 A與產品 B,其單位售價、單位變動成本及預計銷售量,在產品 A各為$10、$6
及40,000 單位,在產品 B則各為$12、$7 及36,000 單位。該公司預計今年稅前淨利為$200,000,請問其
今年預計之固定成本為何?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3 在傳統成本制度下,A、B產品分攤之間接成本皆為$150,000。但從作業分析中發現,B產品比 A產品少
120 小時的整備(setup)時間需求,除此之外,兩種產品對其他作業之需求皆相同。試問相較於作業基礎
成本制度,B產品在傳統成本制度下,所分攤之間接成本會如何?
被低估 被高估 被正確分攤 被合理分攤
4 承上題,依據作業基礎成本制度,A產品應分攤的作業成本,下列何者正確?
較多的設備支援成本(facility -sustaining costs)
較多的產品支援成本(product-sustaining costs)
較多的產出單位水準成本(output unit-level costs)
較多的批次水準成本(batch-level c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