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依據社會工作倫理守則,當社工人員遭遇不公平或不合倫理規範的要求時,得提出申訴。下列何者並非受
理申訴的單位? 
各地區社會工作師公會    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社會工作主管機關    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12 提供相同額度的金錢給經濟弱勢家庭是基於下列那一項資源分配原則? 
需求原則 補償原則 償還原則 公平原則 
13 下列社工人員的行為,何者與案主的利益有所衝突? 
社工人員必須以案主能夠理解的語言來告訴對方需要知道的事情 
介紹養護機構給需要的案主時,以可以收取佣金(介紹費)的機構為優先 
對案主提供服務後,必須儘快完成服務紀錄的撰寫工作 
當發現案主企圖進行傷害的行動時,事先警告可能被傷害的對象 
14 社會福利機構為了迅速增加案主數量,僅告知案主接受服務的好處,這違背了那一項倫理? 
提供明確評估指標義務 提供適當處遇義務 照顧義務 誠實告知義務 
15 社會工作進行會談時可使用再建構(reframing)技巧,下列何者最符合該項技巧之意涵? 
摘述案主所陳述的內容    就案主的負向想法、行為,賦予正向的意義 
協助案主瞭解其行為的真正本質 鼓勵案主做更多的表達 
16 下列有關個案紀錄的敘述,何者錯誤? 
應讓機構內所有人員可隨手翻閱 紀錄內容應避免使用含糊的句子 
摘要式紀錄格式可包含問題、評量及計畫 個案工作結案後必須完成結案紀錄 
17 為了多瞭解案主的背景,提問問題必須具備相當的技巧,下列那一種提問最接近「開放性問題」?   
「您現在住在家中嗎?」   「您當時有那些想法?」 
「您目前服用多少種藥物?」 「您目前的工作是什麼?」 
18 「人在情境中」的理念影響社會個案工作之服務取向,該理念與下列何者最為相近? 
處遇焦點應放在個人早期生活經驗 只有改變制度才是根治問題之道 
認知與環境同時影響個人適應 對外在權力壓迫應有所覺醒 
19 有關任務中心社會個案工作模式對人與問題的基本假設,下列何者正確? 
從病因學觀點看案主問題,認為案主適應不良是因長期失功能 
主張對案主問題的評估,僅需考量外在社會因素 
案主是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透過社工人員協助解決問題 
案主是主要的改變媒介,社工人員只是扮演資源連結者和建議者 
20 有關會談與一般談話的差異處,下列何者正確? 
會談是一種互惠的互動關係 會談是一種無中心主題的對話方式 
會談過程中對於不愉快的感受不需避免 會談非常隨性,想說就說,不需事先周詳計畫 
21 專業關係可說是社會工作的靈魂與基石,有關社會個案工作的專業關係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一種靜態的助人關係    此關係的建立必須以一種特定目的為基礎 
此關係的進行有一定的時間限制 以案主最佳利益為考量重點 
22 下列有關團體工作的敘述,何者錯誤? 
支持性團體的工作者扮演催化者的角色 治療性團體的工作者是改變的媒介者 
自助團體的工作者並不會積極介入 社會行動團體的工作者多半是管理者 
23 下列何者不是社會團體工作領導者的主要職責? 
與團體成員共同討論團體的保密議題 小心避免可能導致團體成員之間衝突的議題 
鼓勵成員參與團體討論與活動 依照社會工作價值和專業倫理來提供服務 
24 在帶領團體時,有時會運用到協同工作者(co-worker),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為了經驗傳承 ②為了減
輕工作負擔 ③為了互補的需要 
①② ②③ ③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