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龍港國小 五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pdf
441.99 KB
2 頁
Asus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龍港國小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成績考查自然科五年級試卷座號:___ 名:__________
一、是非題:共 10
1. 五葉松的葉子呈針狀主要是為了減少水分
蒸散。
2. 不論哪一個季節陽升起時的方位和高度
角都是一樣的。
3. 媽媽早上從菜市場買回來的菠菜,放到中午
時有點乾枯了,把它的葉子浸泡在水裡,
菜就會恢復原來的樣子。
4. 用手電筒操作影子實驗,教室內的光線要
越亮越好,這樣才能清楚看到影子的變化。
5. 砍掉山坡地的樹木,容易讓山坡地發生土石
流,這是因為植物的根具有抓住土壤的功
能。
二、選擇題:共 12
1. 學校裡想要利用太陽能作為某些設備的電
力供應來源,太陽能板應該安裝在哪裡最適
1教室的屋頂上
2
3走廊上
4地下室裡。
2. 太陽的位置可以用什麼來表示?
1方位
和時間長短
2方位和氣溫高低
3方位
和風力大小
4方位和高度角大小。
3. 小嘉站在操場上,發現他的影子在偏東方,
由此可知現在大約是什麼時間?
1中午
12
2下午4
3上午8
4無法判
斷。
4. 下列哪一種植物的葉子蒸散水分速度
慢,較能適應乾燥的生長環境?
1臺灣欒
2仙人掌
3樟樹
4榕樹。
5. 牽牛花的莖很柔軟、不能直立,它有什麼特
殊的功用?
1用來驅趕小昆蟲
2可以
吸收較多的養分和水分
3可以纏繞攀爬
在其他物體上生
4可以用來製造
分,供植物體生長。
6. 下列哪一組植物具有可以吸收空氣中水分
的特殊形態根?
1榕樹和鳳凰木
2
薯和胡蘿蔔
3朱槿和柳橙樹
4印度橡
膠樹和榕樹
三、看圖回答問題:共 60
1. 下圖為不同季節、相同時刻在相同地點觀察到的樹
影圖,看圖回答下列問題。(6 )
.
.
.
(1)哪一張樹影圖最可能是春分或秋分?(
(2)哪一張樹影圖最可能是夏至?(
(3)哪一張樹影圖最可能是冬至?(
2. 小丸子利用太陽觀測器測量太陽的高度角和方位,
觀測紀錄如下圖,請看圖回答問題。(8 )
(1)記錄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2)從圖知道當時太陽的高度角為
(3)物體影子的方位是 太陽的方位
方。
3. 下圖中的四個手電筒,分別從四個不同的角度照射
吸管,請看圖回答下列問題。(10 )
(1)哪個手電筒照射下,形成的影子會在西方?
(2)哪個手電筒照射下,形成的影子會在東方?
(3)哪一個手電筒照射下可以模擬嘉義地區夏至中
12 時太陽所形成的影子?(
(4)哪兩個手電筒照射下,形成的影子一樣長
)、
4. 下圖為嘉義地區一年中的太陽高度角折線圖,看圖
回答下列問(8 )
春分、秋分
夏至
冬至
(1)以中午 12 而言,哪一天的太陽高度角最
),哪一天的太陽高度角最小?(
(2)比較不同季節的中午 12 ,從春分到夏至,
陽高度角越來越 (大或小從夏至
到秋分再到冬至,太陽高度角越來越(
(大或小)。
2
5. 將一株帶根的植物插在裝有紅色水的容器中,用膠
泥把容器口封住。在容器的水位處作記號後再放到
通風處,如下圖。請回答問題,並在正確答案的□
中打(10 )
(1)實驗中為什麼要用膠泥封住容器口?
□甲.止容器中的水分從容器口蒸發影響實驗
結果
□乙.止小昆蟲不小心掉入影響實驗結果
(2)一段時間後會觀察到什麼現象?
□甲.器水位升高
□乙.器水位降低
(3)實驗為什麼要用紅色水?
□甲.加水中的養
□乙.了方便觀察
(4)用放大鏡觀察植物的有什麼發現
□甲.物體的根、莖、葉都呈現紅色
□乙.物的葉子乾枯了
(5)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
□甲.物需要水才能生長
□乙.物水分輸送是從根
6. 下圖為嘉義地區一年中的太陽運行軌跡圖,看圖完
成下列表格(18 )
四季
代表
日出方向
中午的太陽
高度角
日落方向
春分
( )
小於 90
西方
夏至
東偏( )
約等於90
西偏( )
秋分
( )
( )90
( )
冬至
東偏( )
( )90
西偏( )
四、勾選題:共 10
1. 太陽的光和熱為地球帶來哪些變化或現象?請在□
中打(5 )
(1)幫助植物行光合作用
(2)幫助動物維持適當的體溫
(3)照亮大地
(4)影響地球磁場,讓指北針跟著太陽的位置
動。
(5)規律的升落讓古人依據影子方位和長度判斷
當時的時刻。
2. 關於植物葉子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請在□
中打(5 )
(1)植物葉片的形態和蒸散作用有
(2)仙人掌的葉為肉質葉,可以儲存水分和養
分,適應乾燥氣候
(3)有些植物的葉子不但可以儲存水分和養
分,還可以繁衍下一代,例如石蓮。
(4)植物的葉子會錯開生長,以吸收更多陽光
(5)毛氈苔葉片上的細毛會分泌黏液捕捉小
五、科學閱讀:共 8
1. 請閱讀下列短文,並選出正確答案。
郭守敬是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他不但改良與創
新天文觀測儀器,還親自在河南 登封建造了一座精
密觀測用的天文臺。這座天文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
的天文臺,臺上可以架設儀器,進行觀測,而且整
個天文臺本身就相當於一個測量日影的圭表,可以
測量每天的日影變化。
天文臺高聳的城樓相當於一根豎在地面的杆子,
稱為「表」,臺下有一個類似長堤的構造,相當於
測量長度的尺,稱作「圭」。陽光照射建築物,橫
梁的影子投射在圭上,透過測量一年中,每天正午
影子長度的變化,定出「一年」的長度。
郭守敬經由長期觀測,將大量天文觀測資料匯整
編纂出當時最先進的曆法時曆。根據授時曆
推算一年的長度為 365.2425 日,即 365 5小時
49 12 秒,與現代的測定相比,僅相差了 26 秒,
然而這麼精準的曆法比現在通行的公曆足足早了
300 多年出現。
(1)一年中的哪一天正午當陽光照射到郭守
敬建造的天文臺時表上橫梁投射在圭上
的影子最長?
1春分
2夏至
3
4冬至。
(2)經由長期觀測將大量天文觀測資料彙整
編撰出授時曆的天文學家是誰?
1
張衡
2石申
3郭守敬
4祖沖之。
(3)郭守敬是哪一個朝代的人?
1宋代
2
元代
3明代
4清代。
(4)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位於何處?
1
河南 登封
2南京 金山
3北京
安門
4四川 重慶。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