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湖北國民小學一百零 八 學 年 度 第 一 學期第一 次 社會領域定期評量試卷
班級: 六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 是非題(每題2分、共30分)
1.( ) 日治時代為了要維持治安、鎮壓抗日活
動,總督府建立了嚴密的警察制度。
2.( ) 日治時代臺灣人透過武力抗爭的方式,向
臺灣總督府爭取設置臺灣議會。
3.( ) 臺灣民主國的總統為丘逢甲,以藍地黃虎
旗作為臺灣民主國的國旗。
4. ( ) 日治時期發生在台南玉井的西來庵事件,
領導人張清芳藉著民間信仰的力量,驅逐
驅逐日本人,事件爆發不久就被平定。
5. ( ) 日本人在臺灣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廠,
主要目的在提供民生用電。
6.( ) 美麗島事件的發生,對臺灣社會開放與日
後民主政治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7.( ) 二二八事件起因於民國三十六年,政府在
臺中查緝私菸處理不當,導致民眾遊行抗
議而爆發。
8.( ) 我國的政府組織分為中央與地方兩部分,
是根據刑法的規定。
9.( ) 立法院是我國的中央政府機關,負責制定
法律、解釋憲法。
10.( ) 蒐集、反映居民的問題與意見及監督地方
政府施政,都是地方立法機關的職權。
11.( ) 郭老闆想要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多盈餘
,他應該選擇像日本這樣工資較低廉的國
家設立工廠。
12.( ) 政府推動的十大建設,以能源建設占的比
例最多,其次則為重工業及交通建設。
13.( ) 民國六十年代,家庭主婦一邊照顧家庭,
一邊兼做家庭代工,減輕家中經濟負擔,
是奠定台灣經濟向上提升的重要力量。
14.( ) 我國政府過去曾經接受其他國家的援助,
並且靠著臺灣人民的努力才讓經濟起飛。
15.( ) 戰後的臺灣物價上漲嚴重,街上常能看
到民眾扛著大袋鈔票去購買民生物品的
狀況。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1.( ) 日治時代,總督府主要是為了什麼原因而
在臺灣引進現代化的教育制度? ○
1使臺
灣的人才能到日本教書 ○
2方便統治,並
順利推行政令 ○
3培養當地的日本人才
○
4改善臺灣的教育環境。
2.( ) 日治時代的台灣菁英與他們活躍的領域,
何者的配對是錯誤的?
○
1陳澄波:西方繪畫
○
2鄧雨賢:臺語流行歌曲作詞家
○
3黃土水:雕塑 ○
4杜聰明:醫學博士。
3.( )下列何者不是 臺灣總督府在臺灣開發的自
然資源之一? ○
1樟樹 ○
2金礦 ○
3鴉片
○
4食鹽。
4.( ) 下列何者不是在日治時代所興建的設施?
○
1淡水溪鐵橋 ○
2嘉南大圳 ○
3基隆到高
雄的縱貫鐵路 ○
4橋仔頭糖廠。
5.( )0下列哪一個不是皇民化運動推行的項目?
○
1鼓勵說日語 ○
2鼓勵參拜日本神社
○
3鼓勵改日本姓名 ○
4鼓勵臺灣人到海外
留學。
6.( )0中華民國政府從中國大陸撤退,大規模遷
移來臺灣,是在民國幾年?
○
1民國三十四年 ○
2民國三十六年
○
3民國三十八年 ○
4民國四十年。
7.( )0我們現在可以買到各類的報紙,是因為政
府實施下列何種措施的結果? ○
1戒嚴
○
2解嚴 ○
3總統直接民選 ○
4定期舉行民
意代表選舉。
8.( ) 行政院與立法院職權關係的敘述,下列哪
一項是正確的? ○
1前者對後者有監督權
○
2兩者互相監督 ○
3後者對前者有監督
權 ○
4兩者互不相關。
9.( ) 我國第二次的政黨輪替是由下列哪一個政
黨勝出? ○
1民主進步黨 ○
2中國國民黨
○
3台灣民眾黨 ○
4親民黨。
10.( ) 如果政府官員有違法或失職的情形,應該
由下列哪一個部門負責糾正並追究失職官
員的法律責任? ○
1監察院 ○
2司法院
○
3立法院 ○
4行政院。
11.( ) 戰後政府陸續推動各項經濟建設,下列哪
些是民國四十年代所推動的經濟計畫?
甲、發展民生工業 乙、發展資訊產業
丙、推動重工業 丁、輸出農業加工品
○
1甲乙 ○
2乙丙 ○
3丙丁 ○
4甲丁。
12.( ) 臺灣的第一次總統直選,當選人是哪一位
總統? ○
1陳水扁 ○
2李登輝
○
3馬英九 ○
4蔡英文。
13.( ) 民國六十年代初期,國際上爆發了哪一件
事,臺灣也遭受到波及,而後推動了十大
建設? ○
1金融風暴 ○
2能源危機 ○
3波
斯灣戰爭 ○
4中 美貿易糾紛。
14.( ) 政府開放外籍勞工來臺,與國內產業面臨
的哪一項問題有關? ○
1製造技術提升
○
2工資上漲○
3勞力過多○
4勞工常常罷工。
15.( ) 由於臺灣的廠商面臨生產成本提高,因此
出現了哪一種現象?
○
1廠商從國外遷回臺灣設廠 ○
2廠商妥協
付出高額工資 ○
3廠商將工廠遷移到無人
地區 ○
4廠商外移到國外工資低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