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遭受人類任意丟棄,造成全球陸地與海洋汙染。
臺灣海域海洋生物死亡的案例逐年升高,許多是誤食海洋垃圾所致,例
如:鯨豚、海龜以及鳥類等,因為吃下太多垃圾而奄奄一息甚至死亡,
經科學家研究發現,這些生物體內有大量塑膠線、塑膠袋以及保麗龍等,
足見塑膠垃圾已造成海洋環境的嚴重傷害。
解決塑膠垃圾的危機,一定要從減少塑膠垃圾做起,因為塑膠垃圾進入
焚化爐也會產生有毒物質而造成空氣汙染,即使進了掩埋場也無法被分
解,更可惡的是,若遭受人類任意丟棄將造成生態環境不可逆的永久傷
害。請回答下列 3題:
16.
依本文有關「塑膠垃圾」的內容,下列哪一個敘述或推論錯誤?
(A)人為垃圾汙染中,以塑膠類最嚴重 (B)塑膠垃圾通常很難回收再利用
(C)全球塑膠垃圾大多進入焚化爐處理 (D)塑膠垃圾是生態不可逆的傷害。
17.
依本文所述,臺灣海域海洋生物死亡案例逐年升高,與下列哪個原因最有關聯?
(A)無法適應海水溫度的升高 (B)誤食海洋塑膠垃圾
(C)被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汙染 (D)是海洋生態食物鏈的生物放大現象。
18.
依本文所述,解決塑膠垃圾的當務之急,以下列「5R」中的哪一種態度為先?
(A)Reduce (減量) (B)Repail(維修) (C)Refuse(拒收) (D)Recycle (回收)。
【解析】: 16. 依文章描述,(C)這些塑膠垃圾很難回收再利用,部分會進入焚化爐,
大多數進了掩埋場或是遭受人類任意丟棄,故(C)錯誤。
17. 依文章描述,臺灣海域海洋生物死亡案例逐年升高,許多是誤食海洋
垃圾所致,故選 (B)。
18. 依文章描述,解決塑膠垃圾的危機,一定要從減少塑膠垃圾做起,
故選(A)Reduce (減量)。
第16 題答案,請改為(C),第 18 題答案,請改為(A)。
下列哪一項作為不是個人或社會重視生態保育的態度及素養?
(A)研發使用生質柴油取代石化柴油 (B)盡量以走路代替機汽車使用,以減少空汙
(C)能爬樓梯時,減少搭乘電梯機率 (D)超商購物時盡量索取塑膠袋,權充家用垃
圾袋。
【解析】:生質柴油是以動植物提煉成柴油的成分,一般與柴油混合使用;從生態觀
點,生質柴油若是將原料直接提供給消費者使用,能提供較多的能量;但
是 原料轉換成生質柴油,則生質柴油在能源上所提供的使用效率較低,
因此並不符合生態保育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