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觀點發現
用 才 育 才 數據力
企業通常會透過選才工具,判斷前來應徵的求職者,其人員特質是否適合這個職務、瞭解求職者能
否適應企業文化。然而,對於已前來面試的求職者,若遇到選才測驗結果與職務需求特性差異頗大
時,企業會怎麼抉擇呢? 
在2019 年的 F.B.I. 調查裡,我們觀察到企業雖有使用選才工具,但半數以上僅將測驗結果列為參
考,非人員聘用的主要考量。而且,企業如何運用選才測驗結果,也反應在徵才成效上。從數據結
果來看,「再次邀約求職者進行二次面談」的企業,其在六個月新人留任率的表現最佳,其次是
「不予錄用」的企業,以「不納入人員聘用主要考量」的企業表現最差。此外,我們也觀察到有與
求職者進行二次面談的企業,有「新進人員個人特質不適合應徵職務」困擾的比例也明顯較低。
故當企業遇到條件適合但選才測驗沒有通過的求職者時,若能予求職者第二次面試機會,不但有助
於企業進一步釐清測驗裡求職者表現較弱之處,也能確認選才測驗項目是否合宜、有無需要調整與
優化的地方。在此想提醒的是,企業若僅只是使用選才工具是不夠的,而是要善用選才測驗結果,
才能有助於企業提升新人留任率,幫助企業找到對的人才。
選才工具輔助小提醒
56.5 %
徵才成效
請問若已來面試的求職者,其選才測驗結果與職務需求特性
差頗大時,貴公司所採取的作法是?
50.6 % 的企業有「新進
人員個人特質不適合應
徵職務」的徵才困擾。
到職新人裡有 60.7 %
的人員第六個月仍在職。
Q
選才測驗結果只是輔助
人員錄用的主要考量,
以面談、求職者過往的
工作經歷與其專業技能
為主。
26.4 %
徵才成效
51.9 % 的企業有「新進
人員個人特質不適合應
徵職務」的徵才困擾。
到職新人裡有 62.6 %
的人員第六個月仍在職。
不予錄用
13.2 %
徵才成效
40.8 % 的企業有「新進
人員個人特質不適合應
徵職務」的徵才困擾。
到職新人裡有 65.5 %
的人員第六個月仍在職。
再次邀約求職者
進行二次面談
免費建立常模服務
徵 才
p.11
【註】資料來源:104 人力銀行,2019 年人資 F.B.I.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