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大灣國中 108 學年度上學期第二次段考三年級自然科試題 三年 班 號 姓名:
一.選擇題:(每題 2分)
1.科學家利用地震波間接得知地球內部的構造,有關地球內部構造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由外而內分成地殼、地函
及地核三層 (B)密度大小:地核>地函>地殼 (C)大陸地殼的岩石以玄武岩為主,海洋地殼的岩石以花岡岩為主
(D)組成地函的主要元素為氧、矽和鎂,而組成地核的主要元素則為鐵和鎳。
2.下列何者與火山現象有關? (甲)中央山脈常可見到的板岩、(乙)岩漿冷卻形成火成岩、(丙)金瓜石的金、銅礦、
(丁)陽明山的溫泉。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 (C)乙丁 (D)甲乙丁。
3.如圖為大灣村發生地震後,該村地層斷裂產生位移情形的示意圖。圖中甲、乙分別為斷裂後所形
成之斷塊,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斷層稱為逆斷層 (B)此斷層是由張裂作用所造成
(C)甲對乙做相對向下運動 (D)若原先地表有一河流由西向東流,則在斷層處易形成瀑布。
4.臺灣許多不同地形的景觀,是由下列哪些自然力量所形成? (甲)風化、(乙)侵蝕、(丙)板塊活動、
(丁)火山活動。 (A)甲乙 (B)丙丁 (C)甲乙丁 (D)甲乙丙丁。
5.關於臺灣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臺灣位於聚合性板塊交界帶 (B)臺灣的斷層多以正斷層為主且斷層的走向多
為南北向 (C)由於板塊運動的作用,使得臺灣整體而言有上升的趨勢 (D)臺灣東部大理岩的形成原因是岩石因板塊
運動作用而變質。
6.關於臺灣各地地質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 (甲)蘭嶼是由安山岩組成的火山島嶼、(乙)墾丁的船帆石是由整塊珊瑚礁
形成、(丙)澎湖群島中的桶盤嶼,島上著名景觀為六角柱狀的玄武岩、(丁)分布於台南、高雄一帶的泥火山,其地層多
為厚層礫岩。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7.我們從地層排列的順序,和其中所含的化石種類,無法判定下列哪一項訊息? (A)地球形成的年代 (B)岩層形成的
年代 (C)生物演化的過程 (D)岩層的沉積環境。
8.如圖的地層剖面圖中,甲、乙分別為不同的沉積岩層,丙為斷層,丁為岩脈,戊、己為兩個
不同的侵蝕面。若此地地層未曾倒轉,則由右圖中的資料,將上述六事件依發生之先後順序
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乙丁丙戊甲己 (B)乙丙丁戊甲己 (C)丁丙乙戊甲己
(D)己甲戊乙丁丙。
9.右圖為某種板塊邊界示意圖,其中海洋地殼隱沒到大陸地殼下熔融成岩漿後,順著裂隙
湧出地表成為火山,根據此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此圖為聚合性板塊邊界之示意
圖 (B)甲處的岩石主要為安山岩 (C)乙處的岩石具有變質、褶皺的現象 (D)此種板
塊邊界的常見地形有中洋脊。
10.有關臺灣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 (甲)花東縱谷以西的地區屬於菲律賓海板塊、(乙)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是由車籠埔斷
層所引發、(丙)臺灣地區多地震、斷層與褶皺是因板塊的擠壓作用所造成、(丁)東西部河流的主要分水嶺在中央山脈 。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丙丁 。
11.下列有關地層中出現的化石與地質年代的敘述何者錯誤? (A)若有三葉蟲化石,可能是古生代 (B)若有恐龍化石,
可能是中生代 (C)若有菊石化石,可能是新生代 (D)若有長毛象的化石,可能是新生代。
12.有關「大陸漂移」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韋格納在1912年提出大陸漂移學說的構想源自南美洲東岸和非洲
西岸的海岸線能契合良好 (B)韋格納認為全球各大陸在
2
億多年前曾連成一體,稱為盤古大陸 (C)韋格納收集古生
物的分布情形和其他地質證據來支持大陸漂移學說 (D)韋格納能成功解釋大陸漂移的動力來自何處,使大陸漂移學說
在當時被普遍接受,韋格納也因此被稱為現代地球科學之父。
13.關於判斷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下列何者錯誤? (A)沉積岩在不受外力作用下,通常是呈現接近水平的狀態
(B)在一般正常的沉積地層中,上方地層較新,下方地層較老 (C)含有化石的地層一定比較老,不含化石的地層
一定比較新 (D)先發生的地質事件,常會被後發生的地質事件所影響。
14.如圖所示,臺灣有許多呈彎曲的岩層裸露出地表,下列有關此現象的敘述,何者錯誤?
(A)此地質構造稱為褶皺 (B)此彎曲現象發生於地下深處,因岩石受力的作用而形成
(C)此處地層曾經受到板塊活動的擠壓 (D)此彎曲現象為泥沙順著原先高低起伏之地
勢沉積形成。
15.如圖隧道中的地層呈現垂直層狀的排列,關於此種垂直層狀的地質構造,下列
判斷何者正確? (A)此構造是沉積岩層最初的沉積狀態 (B)此構造是岩層
受力作用的證據 (C)此構造是侵蝕作用造成的結果 (D)此構造是岩脈入侵
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