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頁,共 4 頁
14. 東非各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之一,近年來部分國家為改善生活,正嘗試利用國家公園發展觀光事
業,這些國家公園吸引遊客的最主要條件為何? (A)自然景觀,多樣的動植物 (B)人文景觀,古文明
的歷史遺跡 (C)自然景觀,壯觀的峽灣地形 (D)人文景觀,莊嚴的清真寺
15. 聯合國調查,世界最窮國家排行榜,前五名全都是非洲國家,非洲與世界先進國家的人均 GDP 相比,
顯得相當貧窮,請問:造成非洲貧窮問題的背景與何者較無關?(A)出生率高,人口成長速度快
(B)外債利滾利,財政赤字更嚴重 (C)內戰多,國家政局不穩 (D)礦產大多仰賴進口,工業發展不易
16. 漠南非洲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主要的產業類型多以農業活動為主,其中「非洲西部地區」主要的農
業活動的特徵,不包括下列何者? (A)大面積農場,投入大量勞力 (B)產品以外銷為主,海運發達 (C)
種植少數或單一經濟作物,收入不穩定 (D)生長季與雨季不配合,需仰賴灌溉
17. 現今漠南非洲的許多特色,與「殖民歷史」有關。請問:對非洲所造成的影響,並不包含下列何者?
(A)非洲國家大多信奉伊斯蘭教 (B)大量砍伐林地發展熱帶栽培業
(C)經濟利益長期由西方列強掌控 (D)礦產開採造成生態破壞
18. 「該國橫跨兩大洋,且擁有全球已探明黃金儲量的 51.2%,年產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產區以約翰尼斯
堡為中心,向東南和西南延伸形成一條總長約 500 公里、寬 110 公里的『金弧』。」上述所指的漠南非
洲國家為何? (A)埃及 (B)象牙海岸 (C)南非 (D)奈及利亞
19. 右圖是瑞士某知名品牌的巧克力,其外型係以當地且維諾峰(馬特峰)的山峰為靈感設
計而成。請問:該商品的原料作物種植,最可能來自下列哪一個地區?
(A)非洲北部 (B)南歐 (C)西亞 (D)非洲西部
20. 非洲的昏睡症是由嗤嗤蠅傳播的一種疾病,右圖是嗤嗤蠅的影響範圍,下列何者大
部分地區位於此範圍內? (A)剛果盆地 (B)馬達加斯加 (C)喀拉哈里盆地 (D)尼
羅河三角洲
21. 非洲蘊藏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世界上最重要的 53 種礦產在非洲都有,如鉻、鎳、
鈷、鉑、金、鈾、銅等。非洲蘊含豐富礦藏,與下列何者的關係最密切?
(A)位於板塊交界處,火山地形發達 (B)陸塊為古老結晶岩層 (C)風力強勁,侵蝕岩
層 (D)氣候乾燥,岩層裸露
22. 小瑜準備到非洲旅遊,先蒐集相關氣候資料,如表所示。根據資料,小
瑜最可能在當地看到下列何種景觀?(A)稀疏的樹木點綴於草原上 (B)仙
人掌散布在沙漠中 (C)高低成層、樹冠茂密的雨林 (D)一望無際的葡萄園
23. 非洲剛果盆地位於赤道附近,全年高溫多雨,其降水成因應該是下列哪
一圖示?
(A) (B) (C) (D)
24. 非洲的肯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都有赤道通過國境,年溫差皆小,但前者氣溫涼爽宜人,後者則終年高
溫,造成此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何? (A)地形的高低 (B)距海的遠近 (C)洋流的性質 (D)盛行風
的吹拂
25. 非洲原始的農牧活動有游牧、游耕等,這兩種農業形式在經營方式上有何共同點?
(A)四處遷移 (B)分布於草原區 (C)皆為集約農業 (D)活動範圍僅在溫帶地區
26. 西部非洲許多國家農業發達,也大量出口農產品,但這些國家為何仍須向國外進口玉米、稻米等糧食?
(A)戰爭頻仍,耕地遭受破壞 (B)沙漠化嚴重,土地退化 (C)曾被殖民,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 (D)氣候異
常,連年乾旱
27. 在人口密度低的熱帶雨林和莽原區,居民以不除草、不施肥、不灌溉…等最基本的方式從事農耕活動。
在此種耕作方式的情況下,當地居民採用何種方法維持農作的收穫量? (A)利用機械耕作 (B)非常密
集種植 (C)每隔一段時間會遷移農地 (D)利用牛、馬等畜力耕作
28. 下列哪一個國家利用黃金、鑽石、鈾礦等礦業開採為基礎,得以發展工業,成為非洲經濟發展最穩定
的國家? (A)奈及利亞 (B)利比亞 (C)阿爾及利亞 (D)南非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