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彰化縣埔心國中 108學年度下學期 第二次段考地理科 二年____班 座號: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選擇(每題 2.5 分)
1. ( )附表為中國一級行政區人口密度的排名,針對這五
區,下列何者解釋較為恰當? (A)地形跟氣候條
件差 (B)鄰國多,人口外流 (C)政策引導,降低
人口數 (D)商業活動熱絡,人口流動頻繁。
2. ( )絲路為中國古代與西方貿易的路線,這條以西安為
起點往來東西之間的絲路,應該經過下列哪個地形
區? (A)華北平原 (B)河西走廊 (C)雲貴高原
(D)珠江三角洲。
【題組】附圖為中國西部區域的簡圖。請回答 3-7 題:
3. ( )辛區的降水量較庚區為多,其水氣來源跟下列何者
有關?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極海。
4. ( )當夏季時,圖中哪區最涼爽? (A)乙 (B)丁
(C)庚 (D)戊。
5. ( )「進得去卻出不來,一天之中就經歷了一整年的寒
暑變化,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區。」以上是描述哪個
盆地的情形? (A)甲 (B)乙 (C)丁 (D)己。
6. ( )丙區為乾燥氣候,但卻發展出灌溉農業種植水稻,
甚至有塞上江南之稱,請問丙區為下列哪一地形
區? (A)內蒙古高原 (B)西套平原 (C)準噶爾
盆地 (D)塔里木盆地。
7. ( )承上題,丙區的灌溉水源為何? (A)黃河 (B)長
江 (C)淮河 (D)珠江。
8. ( )新聞報導:稀土的開採和加工困難、成本高、污染
大。甲國的稀土加工量最大,供應美國進口的 8成
(2014-2017 年)。2017 年,甲國的稀土產量佔全
球的 81%,這也造就甲國得以稀土礦作為與其他國
貿易談判的籌碼,請問甲國應該為下列哪一國?
(A)中國 (B)日本 (C)美國 (D)台灣。
9. ( )中國內蒙古高原的傳統維生方式,東側為定居放
牧,但西側卻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這與下列
何者關係最大? (A)年溫差大小 (B)年均溫大
小 (C)地形高低 (D)降水量多寡。
10. ( )非洲東部的東非大裂谷為斷層陷落的地形也稱地
塹,請問中國哪一地形區的成因也是如此?
(A)內蒙古高原 (B)河套平原 (C)準噶爾盆地
(D)河西走廊。
11. ( )西元7世紀玄奘法師由長安出發西行,取道河西走
廊,當他抵達武威時,下列何者是他看到的景象?
(A)河湖眾多,農田連綿 (B)由高山融雪而來的溪
水澆灌出豐沛的綠洲 (C)牧民驅趕著犛牛往山上
放牧 (D)沿海貿易發達,帆船點點。
12. ( )下列哪座山脈橫貫新疆中部,將新疆分為南北兩大
盆地? (A)天山 (B)祁連山 (C)崑崙山 (D)阿
爾泰山。
13. (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全球最大
的溫帶沙漠。造成當地乾燥少雨的原因,下列哪一
選項最為恰當? (A)距海遙遠且地形阻隔
(B)涼流通過,空氣穩定 (C)緯度較低,水氣量少
(D)高壓籠罩,全年氣流下沉。
14. ( )中國新疆近年來因其豐富的天然資源而吸引許多大
型企業前往投資設廠,但下列哪類型的產業在當地
較無法獲得充分的原料供應? (A)製茶業
(B)棉紡織業 (C)水果加工 (D)石油化學工業。
15. ( )中國的新疆可分為南北兩大盆地,下列關於南北疆
的比較何者正確?
16. ( )羅依知道媽媽喜歡吃葡萄乾,上網買了標榜《新疆
特產》的綠葡萄乾回家給媽媽嘗鮮,請問關於新疆
葡萄乾生產的條件,下列哪一個敘述最不合理?
(A)新疆的交通建設有利農工產品輸出 (B)新疆
日夜溫差大,有利水果累積甜度 (C)新疆氣候乾
燥,有利水果乾製作 (D)新疆平原廣闊水源充
足,適合大規模機械化。
17. ( )位於塔里木盆地西側的喀什在 2010 年設置為中國
第六個經濟特區,其設立為經濟特區的條件或目
的,下列哪一個敘述較為合理? (A)鄰近中亞國
家,有利中國一帶一路經濟戰略布局 (B)沿海港
闊水深,有利海運發展 (C)為華僑故鄉,有利吸
引僑資投入 (D)鄰近北韓,有利雙邊的共產體制
互通有無。
18. ( )附圖是有「地下
長城」之稱的坎
兒井示意圖,其
為一灌溉系
統。下列關於坎
兒井的敘述,何者有誤? (A)主要是乾燥氣候區
使用 (B)水源來自夏季的雨水 (C)此構造可減少
水分的蒸發 (D)吐魯番地區引坎兒井的水來發展
綠洲農業。
19. ( )青藏高原東南部較低的河谷,是該地的農業地區,
當地一般人民最主要的農作物與糧食來源是下列
何者? (A)青稞 (B)小麥 (C)稻米 (D)玉米。
20. ( )西元 2006 年青藏鐵路通車,自此中國所有行政區
均有鐵路的建設。請問:造成西藏鐵路建設緩慢的
主因為何? (A)氣候乾燥 (B)凍土層多 (C)緯
度較高 (D)族群複雜。
21. ( )波力看了一部紀錄片,對影
片中居民的生活環境印象深
刻:「當地高山聳峙,十分
寒冷荒涼,幾乎看不到樹
木,一種毛很長的牛是居民
最重要的運輸工具,必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