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民族實驗國民中學108學年度第四學季成就評量八年級歷史科試題(範圍:ch4-ch6)
姓名:
一、 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
1. ( )民國
2
年,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
仁被刺身亡,國民黨因而發動下列
何事? (A)武昌起義 (B)盧溝
橋事變 (C)護法運動 (D)二次
革命。
2. ( )民國
2
年,主張實行政黨政治的國
民黨代理理事長被刺身亡,輿論多
認為袁世凱是幕後主使者。請問:
這位被刺身亡的人是誰? (A)孫
中山 (B)宋教仁 (C)段祺瑞
(D)黎元洪。
3. ( )民國
4
年袁世凱同意日本所提出「
二十一條要求」中的大部分條件,
認可日本在中國何地的特殊權益?
(A)山東 (B)東北 (C)雲南
(D)廣東。
4. (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先生
為重振革命精神,將「國民黨」改
組為哪一團體,繼續以武力反袁?
(A)興中會 (B)中國革命同盟會
(C)中華革命黨 (D)中國國民黨
5. ( )護國軍雲南起義的目的是在反對下
列哪一件事情的發生? (A)曹錕
賄選 (B)段祺瑞獨裁 (C)溥儀
復辟 (D)洪憲帝制。
6. ( )民國
6
年,北京政府內發生黎元洪
與段祺瑞爭權的鬥爭,結果引發下
列哪一項史事? (A)洪憲帝制
(B)雲南起義 (C)二次革命 (
D)溥儀復辟。
7. ( )中華民國建立後,共和政體曾被哪
兩人竄改為帝制? (A)袁世凱、
張勳 (B)康有為、梁啟超 (C)
宋教仁、梁啟超 (D)黎元洪、段
祺瑞。
8. ( )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軍政府,是為了
下列哪一原因? (A)打倒袁世凱
的「洪憲帝制」 (B)消除桂系、
滇系軍人的專制 (C)反對段祺瑞
不遵守《臨時約法》 (D)對抗張
勳的「復辟事件」。
9. ( )民初由孫中山領導護法運動。請問
:所謂的「護法」主要是維護哪一
法統? (A)《臨時約法》 (B)
《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C)《訓
政綱領》 (D)《中華民國憲法》
10. ( )民國
12
年,某人賄賂國會議員而
當選總統,孫中山因而結束護法,
改而聲討某人賄選。請問:某人是
誰? (A)溥儀 (B)張勳 (C)
曹錕 (D)段祺瑞。
11. ( )清末促成社會各階層的覺醒及帶動
社會風氣變遷的重要力量,是來自
下列哪一個階層? (A)士紳階級
(B)中產階級 (C)工商業者 (
D)新知識分子。
12. ( )清末民初,中國在西力衝擊之下,
何地是引進西方文明的主要窗口?
(A)軍事重鎮 (B)內陸城鎮 (
C)首都重地 (D)通商口岸。
13. ( )清末民初,下列哪個城市率先開始
引進汽車、電話、電燈等器物?
(A)上海 (B)西安 (C)武漢
(D)南昌。
14. ( )自隋唐時期實施科舉考試制度,歷
經一千多年之後終於廢除。這對當
時的社會造成何種直接的影響?(
A)學校數量減少,留學風氣漸盛
行 (B)傳統士紳沒落,新知識分
子崛起 (C)工人人數增加,工商
階級抬頭 (D)冗官數量銳減,政
府效能提升
15. ( )民初新文化運動期間,有人反對中
國傳統思想與制度,並主張全盤西
化。請問:在此種風氣下,如果當
時市面上有下列四本書,哪一本較
易受到全盤西化論者所排斥?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