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林園高中附設國中 八年級 111 下學期 社會領域 公民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56.08 KB
頁數
3
作者
MyHomePC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4-26,离现在 2 18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1 學年度 2學期 二年級 2次段考 公民科-題目卷
範圍: L3-L4 班級: 姓名: 座號:
31.( ) 新聞報導一名 70 歲的老先生酒駕,被警方攔下後,不僅以言語辱罵對方,還出手攻擊臨檢的員警,事後老先生解
釋當時因為喝醉酒而神智不清,所以完全沒有辨識能力,才導致行為不當,但警方仍將他移送法辦。關於老先生所
應負擔刑事責任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習作】
(A)因已經高齡 70 歲,為限制責任能力人,依法得減輕其刑
(B)因為當時有精神障礙,已沒有辨識能力,不需負擔刑責
(C)其當時已有心智缺陷,只需負擔部分責任並可減輕刑責
(D)雖酒醉但無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須承擔完全刑事責任
32.( ) 觸犯刑法規定應透過司法審判程序,接受刑罰的制裁,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習作】
(A)人民行為觸犯刑法時,必須經由法官宣判刑罰後,才能加以處罰
(B)罰金是一種依法剝奪犯罪者財產的處罰,是不能單獨科處的刑罰
(C)刑罰有主刑與從刑的分別,從刑必須附隨主刑才能科處,如沒收
(D)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罰金等,都是屬於剝奪自由的刑罰
33.( ) 公民與社會課時,大家在討論「國家追訴、處罰犯罪程序」的相關規定,下列何者最為正確?【習作】
(A)
(B)
(C)
(D)
34.( ) 同學們分組討論民事訴訟制度的相關規定,下列何者的敘述正確? 【習作】
(A) (B) (C) (D)
35.( ) 以下哪個同學所提出的案例,其行為人應被處以刑罰?
(A)冬冬:「 王家的四個小孩為了遺產繼承問題爭論不休」 (B)平平:「 阿宏在半夜往學校的圍牆噴漆」
(C)康康:「 媽媽騎機車出門沒有戴安全帽」 (D)美美:「 阿強當了詐騙集團的車手」
36.( ) 「有鑑於國內詐騙行為氾濫,國家針對詐欺另增例規定刑法第 339-4 條,來加重詐欺刑責。」根據上文所述,現在
的詐欺犯所受到的刑責會比之前的詐欺犯還重,請問這是根據什麼原則?
(A)誠實信用原則 (B)無罪推定原則 (C)罪刑法定原則 (D)契約自由原則
37.( ) 2 年甲班有四位同學,在上完公民課後對於刑罰的判決感到相當有興趣,所以他們想模擬法官如何判決。以下是他
們四人的模擬台詞,請問有哪一位同學的台詞應該要修改?
(A)又廷:「 處以有期徒刑三年」 (B)曉竹:「 罰金一萬元」 (C)玲麗:「 拘留 30 天」 (D)芯柔:「 沒收犯罪所得」
38.( ) 就讀國二今年年滿 14 歲的郝聰明同學,關於他行為與責任能力的敘述何者正確?
(A)屬於限制行為能力與無責任能力人 (B)屬限制行為能力與限制責任能力人
(C)屬無行為能力與限制責任能力人 (D)屬完全行為能力與完全責任能力人
39.( ) 承上題,今天郝聰明的學長,就讀國三的曾正勇,因在超商偷竊被移送法辦。以下何者是曾正勇最有可能面對的法
律責任?
(A)得減輕其刑 (B)還是在學生,只需用校規懲處即可,不以刑法處罰 (C)須負完全的刑事責任 (D)必須加重刑責
40.( ) 湘綺看到了一則新聞標題:「雲
從中得財與得利被法院依貪污罪從重判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關於新聞中所提及的「褫奪公權」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屬於行政罰的一種 (B)可獨立科處的刑罰 (C)屬於剝奪犯罪者的自由權 (D)處罰期間犯罪人仍可行使投票權
41.( ) 大頭和小明因故互毆,導致小明左眼球破裂摘除難以恢復。請問小明應該要採取什麼行動來維護自身權益?
(A)找其他兄弟私下痛毆大頭,讓他知道厲害 (B)私下和解,雙方都能接受就可以
(C)申請調解委員會,既免費又可強制執行 (D)委任律師提起自訴,交由司法審判
<請翻面繼續作答>
42.( ) 關於以下幾種權利救濟的方式,哪一種是「不具有」強制執行力?
(A)訴訟外和解 (B)訴訟上和解 (C)交由法院核定後的調解書 (D)訴訟後的判決
43.( ) 以下的幾個案件哪個是可以申請調解的? (A)發哥欠了歐董 100 萬一直不還 (B)曾杰犯了殺人罪 (C)偉安偷了鄰居
家的保險櫃 (D)義祥用情不專,同時劈腿多名女子
44.( ) 以下關於「告訴乃論」與「非告訴乃論」的敘述何者正確?
(A)非告訴乃論通常是屬於情節較輕微的罪 (B)一般而言,民事案件大多屬於告訴乃論
(C)竊盜罪屬於非告訴乃論 (D)非告訴乃論的刑事案件大多是調解不成才會透過刑事訴訟來解決
45.( ) 下列關於檢察官在刑事案件中扮演的角色,何者敘述「錯誤」?
(A)代表國家偵查犯罪 (B)刑事訴訟原告 (C)起訴嫌疑人 (D)接受被害人的自訴
46.( ) 在犯罪的追訴過程中,常會出現許多法律名詞。下列有關情境及其法律名詞配對,何者正確?
(A)阿花目睹有人被搶,馬上到警局報案----自首
(B)婷婷不甘被男友毆打成傷,自行委任律師向法院提出訴訟----告發
(C)檢察官偵辦公務員貪汙案,發現方姓嫌疑犯情節重大,向法院提起----公訴
(D)菲羽在網路上受到言語霸凌,選擇到檢察署按鈴提告----自訴
47.( ) 立法院已於西元 2020 7月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並在西元 2023 年正式上路請問當國民法官參與審判案件後,
判決確定後的案件會移送至何處執行刑罰?
(A)警察局 (B)檢察署 (C)大法官 (D)刑事法庭
48.( ) 建國在開車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把一位闖紅燈的國中生撞成重傷經過調查後「甲」依過失重傷罪將建國起訴
此建國便委託律師進行辯護。請依上文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建國在本案的身分是原告 (B)文中的「甲」應該是警察
(C)建國被判決的結果應該是拘留或罰鍰 (D)「甲」所提起的應該是公訴
49.( )又振在公民課本的法庭示意圖上看到許多職務的說明其中有一人是「身穿黑色法袍鑲黑邊於法院中負責製作筆錄
又振看到的這個人應該在法院擔任何種職務?
(A)法官 (B)通譯 (C)書記官 (D)律師
50.( ) 廢死議題在國內爭論已久,身為國二生的怡芳想要更深入了解正反兩方的意見參考了許多網路資訊。她看到以下兩
則相關的言論
甲:「慎殺不應該等於廢死,有教化之可能也不代表要原諒並讓加害者接受較輕的刑罰。」
乙:「國家沒有殺人的權力、死刑不能解決犯罪、這是人治不是法治、死刑是不可回復的刑罰。」
請根據以上敘述選出正確答案:
(A)甲應該是支持反廢死的 (B)乙認為法治社會才能執行死刑
(C)甲認為可以用較輕的刑罰來取代死刑 (D)甲和乙對於是否廢除死刑的立場應該是一致的
<本試卷結束>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1 學年度 2學期 二年級 2段考 (社會科) 答案卷
1-5
DBBDD
CCDBC
11-15
DABAB
DCDBA
21-25
ABDBD
CCBAD
31-35
DAACD
CCBAD
41-45
DAACD
CBDCA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