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2:
基隆市111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共同備課紀錄表
教學時間 | 113.10.11 | 教學班級 | 205 | ||||||
教學領域 | 語文領域 | 教學單元 | 第六課 小鎮的柿餅節 | ||||||
教 學 者 | 范瑞倩 | 觀 察 者 | 鄭名瑛 | 觀察後會談時間 | 113.10.14 | ||||
教材內容: 康軒版國語 第六課小鎮的柿餅節 教學目標:
學生經驗:
教學活動:
四.活動四:透過感官觀察 將感受平鋪直敘的方式描寫,書寫並發表「我家的菜單」學習單 教學評量方式: (一)口頭評量:上課參與度 (二)實作評量:1.能填寫完學習單。 2.能敘述菜單的相關內容 觀察的工具和觀察焦點:
|
授課教師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課教師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表3:
基隆市113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觀課紀錄表
教學班級 | 二 年 五 班 | 觀察時間 | 113年 10 月 11 日 第 三 節 | |||||
教學領域 | 語文領域 | 教學單元 | 第六課 小鎮的柿餅節 | |||||
教 學 者 | 范瑞倩 | 觀 察 者 | 鄭名瑛 | |||||
層面 | 檢核項目 | 檢核重點 | 優 良 | 普 通 | 可改進 | 未呈現 | ||
教師 教學 | 1.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 1-1 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 | ||||||
1-2 清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 ||||||||
1-3 提供學生適當的實作或練習 | ||||||||
1-4 設計引發學生思考與討論的教學情境 | ||||||||
1-5 適時歸納學習重點 | ||||||||
2.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 2-1 引起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 |||||||
2-2 善於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方法 | ||||||||
2-3 教學活動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 ||||||||
2-4 教學活動轉換與銜接能順暢進行 | ||||||||
2-5 有效掌握時間分配和教學節奏 | ||||||||
2-6 使用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媒材 | ||||||||
3.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 3-1 口語清晰、音量適中 | |||||||
3-2 運用肢體語言,增進師生互動 | ||||||||
3-3 教室走動或眼神能關照多數學生 | ||||||||
4.運用學習評量評估學習成效 | 4-1 教學過程中,適時檢視學生學習情形 | |||||||
4-2 學生學習成果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 ||||||||
班級 經營 | 5.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以促進學習 | 5-1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 | ||||||
5-2適時增強學生的良好表現 | ||||||||
5-3妥善處理學生不當行為或偶發狀況 | ||||||||
6.營造積極的班級氣氛 | 6-1引導學生專注於學習 | |||||||
6-2布置或安排有助學生學習的環境 | ||||||||
6-3展現熱忱的教學態度 |
授課教師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課教師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表4:
基隆市113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教學自我省思檢核表
授課教師姓名:范瑞倩 教學班級:205教學領域:_語文領域___________
教學單元名稱:第六課 小鎮的柿餅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號 | 檢核項目 | 優良 | 普通 | 可改進 | 未呈現 | |
1 | 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 ■ | □ | □ | □ | |
2 |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 □ | ■ | □ | □ | |
3 | 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 ■ | □ | □ | □ | |
4 | 運用學習評量評估學習成效 | □ | ■ | □ | □ | |
5 | 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以促進學習 | ■ | □ | □ | □ | |
6 | 營造積極的班級氣氛 | ■ | □ | □ | □ | |
7 | 其他: | □ | □ | □ | □ | |
◎教學省思:
|
(本表為參考格式,學校得視需求修改)
授課教師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課教師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表5:
基隆市111學年度學校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議課紀錄表
教學時間 | 113.10.11 | 教學班級 | 205 | |||
教學領域 | 語文領域 | 教學單元 | 第六課 小鎮的柿餅節 | |||
教 學 者 | 范瑞倩 | 觀 察 者 | 鄭名瑛 | 觀察後會談時間 | 113.10.14 | |
一、教學者教學優點與特色: 二、教學者教學待調整或改變之處: 三、對教學者之具體成長建議: |
(本表為參考格式,學校得視需求修改)
授課教師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課教師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