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五年級閩南語教學計畫:生活化語文學習與文化傳承

格式
doc
大小
117 KB
頁數
26
上傳者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8-07-02,离现在 7 11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嘉義107 學年度 第學期  民族 國民小學年級閩南語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_________

(閩南語5)課程架構圖



參考書目及網站

1.李赫(1991):《臺語的智慧》,稻田出版社。

2.謝淑娟(1993):《趣味台語選集》,旺文社。

3.王金選(1999):《肥豬齁齁叫—新創台語兒歌》,格林文化。

4.鄭文海(2000):《逐家來學臺語系列》,益群出版社。

5.謝武彰(2000):《閩南語創作兒童詩歌》,小魯文化公司。

6.劉珠(2001):《台語:古詩詞吟唱》,元大工作坊。

7.楊青矗(2001):《台語囡仔詩》,敦理出版社。

8.董忠司、城淑賢、張屏生(2001):《臺灣閩南語辭典》,五南出版社。

9.陳憲國、邱文錫(2002):《新編華臺語對照典》,樟樹出版社。

10.鄭如玲(2002):《輕輕鬆鬆說臺語》,三思堂文化公司。

11.臺灣閩南語教材http://edu.ocac.gov.tw/lang/taiwanese/index.htm

12.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twblg.dict.edu.tw/

13.小朋友臺語世界http://www.taiwanwe.com.tw/index1.htm

14.臺灣文化民俗研究室http://www.folktw.com.tw/

15.臺灣咁仔店http://www.taiwan123.com.tw/

16.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及其發音學習網http://www.ntcu.edu.tw/tailo/

17.臺灣語文資訊網站http://taigu.eic.nctu.edu.tw/

18.臺語文數位典藏資料庫http://210.240.194.97/nmtl/dadwt/pbk.asp

19.九年一貫臺語教學資源網http://www.taiwanwe.com.tw/



年級:年級

科目:閩南語

學習目標

1.能正確讀出本課課文的語音,並能朗讀、美讀,且能了解文意。
2.
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3.
能學習紅樹林裡常見動植物說法,了解其生態,進而領悟生態保育對環境的重要性。
4.
能學習天然災害的說法,了解災害原因,進而隨手作環保盡一分地球人的心意。
5.
能學習動物及昆蟲的名稱。
6.
能書寫第一調至第八調的聲調符號。
7.
能運用生活對話的練習實際活用,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8.
能運用學習過的語詞組成短文。
9.
能學習重疊語詞、ABB型式疊字詞、反義並列複合詞、義近詞、義反詞等詞彙。
10.
能學習遞進複句、因果複句的句型。
11.
能運用歇後語、謎語、俗諺、諺語等,進而體會閩南語的語言藝術。

學習領域課程的理念分析及目的

以學生生活周遭所接觸到的事物,自然而然將本國的本土語言帶入於生活中,更引導學生對於本土的語文、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能愛護自己的家鄉,將本土的文化流傳下去。
1.
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聆聽、說話、閱讀與寫作等基本能力。
2.
使學生能使用語文,表達情意,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
3.
引導學生學習結合資訊網路,藉以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進而提升自學能力。

教學材料

翰林版國小5上閩南語

教學活動選編原則
及來源

1.設計生動有趣的輔助活動,善用教學媒材,提供充分練習機會,協助教學,讓學生多念、多聽、多寫、多練。
2.
利用聯絡教學及統整教學,擴大學習領域(例如:結合其他領域教學,啟發獨立思考,達到橫向統整)。

教學策略

「聽說讀寫」及「拼寫音標」是教學的重要環節,「聆聽」與「說話」是主要的活動方式。主要藉由課文中的語法、音義、思想、觀念、知識和寫作技巧等,達到學習目的。重點在於音義及語法的深究,亦即學習課文中「語句」和「語詞」的音義。

其內涵包含:熟讀課文內容、掌握主題重點、了解詞句音義、延伸學習相關語詞。

其目的在於:豐富知識的內涵,強化了解閩南語的音義,培養高度學習的興趣,訓練思維以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指導學生透過大自然及天災對人類造成的影響,了解保育的重要性,透過有趣的故事讓學生運用邏輯思考來解決問題並能互相關懷、互相勉勵。

先備知識

高年級要學習運用閩南語與人互動,關懷他人,同時要學習深入探討課文中的知識和思想情感及音標、文字之運用。以「提問討論」發展學生的組織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多元討論能力、是非判斷能力以及明確的口語表達能力。並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擴展其學習範疇。





起訖週次

起訖日期

主題

單元名稱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節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第一週

8/27~8/31

第一單元大自然的心聲

第一課咱來去看水筆仔

1-3-8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1.能正確讀出本課課文的語音,並能朗讀、美讀,且能了解文意。
2.
能運用本課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活動一:啥物是紅樹林?
1.
教師展示紅樹林的圖片或影片。
2.
教師說明紅樹林名稱的由來及種類。
3.
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生態保育與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
4.
解釋課文大意及語意。
活動二:朗讀課文
1.
教師範讀、領讀,口述課文內容,讓學生了解課文大意。
2.
指導學生美讀及朗讀,並指導學生控制語氣。(可採用輪讀的方式朗讀)
活動三:賞析及美讀
1.
本課是以第一人稱敘述遊景的散文詩,應以輕鬆、愉快的心情閱讀。
2.
第一段宜以愉悅、輕快、歡喜、平穩的語調來讀。
3.
第二段宜用大聲、逗趣的語氣來閱讀。
4.
第三段透過聽覺描寫,應表達出積極樂觀的心聲。
活動四:複習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語詞,學生複誦。
2.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學CD
2.
教學DVD
3.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參與度評量

【海洋教育】1-2-5了解家鄉或鄰近沿海或河岸景觀的特色。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二週

9/3~9/7

第一單元大自然的心聲

第一課咱來去看水筆仔

1-3-4能聽辨閩南語聲調變化、語音訛讀和特殊音變。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3-3-1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1.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2.
能學習紅樹林裡常見動、植物說法。
3.
能學習「反義並列複合詞」。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領念課文,學生複誦;亦可指定學生領念,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錢筒仔(一)
1.
教師說明本課語詞並領念,指導學生認讀,以及解釋語詞。
2.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這些語詞中動、植物的特徵及習性,並從旁補充或修正。
活動三:語詞的錢筒仔(二)
1.
教師說明語詞,請學生練習一次,並解釋「反義並列複合詞」的組合特徵。
2.
教師出幾題未完成的句子,讓學生練習語詞的正確用法,並透過練習,讓學生熟練這些語詞的用法。
活動四:複習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語詞,學生複誦。
2.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參與度評量

【海洋教育】1-2-5了解家鄉或鄰近沿海或河岸景觀的特色。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三週

9/10~9/14

第一單元大自然的心聲

第一課咱來去看水筆仔

2-3-5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3-3-1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1.能熟悉本課「(啥物人)(利用啥物交通工具)來去(做啥物代誌)。」及「看(啥物人)佇(啥物所在)(做啥物代誌)。」的句型。
2.
能運用學習過的語詞組成短文。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領念課文、語詞,學生複誦;亦可指定學生領念,或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列車(一)
1.
教師示範句子及句型,並做分析。
2.
引導學生以試造詞組的方式練習句型。
3.
提醒學生,詞組的搭配要合理、合乎語法、合乎邏輯。
活動三:語詞的列車(二)
1.
教師領讀課本上例句。
2.
引導並鼓勵學生利用學過的語詞練習此句型。
活動四:語文天地
1.
教師將本活動的活動內容說明清楚。
2.
指導學生了解「語文天地」提供了哪些語詞種類,並分類認念。
3.
引導學生於短文中的圖框填入語詞,提醒學生語詞的選擇必須合乎邏輯,並鼓勵學生可以填寫課文提供以外的語詞。
4.
完成短文後,請學生上臺朗誦。
活動五:複習
1.
領讀與複習。
2.
教師鼓勵學生提問,並視學習狀況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參與度評量
發表

【海洋教育】1-2-5了解家鄉或鄰近沿海或河岸景觀的特色。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第四週

9/17~9/21

第一單元大自然的心聲

第一課咱來去看水筆仔

1-3-4能聽辨閩南語聲調變化、語音訛讀和特殊音變。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3-3-1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1.能書寫第一調及第七調的聲調符號。
2.
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3.
能了解紅樹林的生態,進而領悟生態保育對環境的重要性。
4.
能認識閩南語中的文白異讀。
5.
能了解臺灣詩歌的文意、內涵,並能賞析。

活動一:念讀
1.
教師領念例字,學生複誦。
2.
教師亦可指定學生領念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二:解說聲調及書寫方式
1.
利用音階練習本課平聲調。
2.
認念例字並說明聲調標寫方式。
3.
讓學生進行描紅摹寫,再獨自寫,最後再完整正確的拼寫。
活動三:巡視與叮嚀
1.
適時進行個別指導,或做重點提示叮嚀。
活動四:學習單
1.
領讀學習單內的本課語詞。
2.
提醒學生仔細辨識學習單中語詞的差別之處。
3.
公布答案並說明。
活動五:點心擔
1.
播放教學CD讓學生跟讀。
2.
說明本詩大意。
3.
賞析本詩。
活動六:複習
重點式複習本課所學。

1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紙筆評量
念唱練習
拼音練習
參與度評量
學習單

【海洋教育】1-2-5了解家鄉或鄰近沿海或河岸景觀的特色。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五週

9/24~9/28

第一單元大自然的心聲

第二課是按怎

1-3-4能聽辨閩南語聲調變化、語音訛讀和特殊音變。
1-3-7
能運用科技與資訊媒材增進聽辨能力。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1.能正確讀出課文的語音,並能朗讀、美讀,了解文意。
2.
能了解災害原因,進而隨手作環保盡一分地球人的心意。

活動一:哪會按呢?
1.
教師展示災害的圖片或影片並說明。
2.
教師領讀並解釋課文大意及語意。
活動二:朗讀課文
1.
教師範讀、領讀,口述課文內容,讓學生了解課文大意。
2.
指導學生美讀及朗讀,並指導學生控制語氣。(可採用輪讀的方式朗讀,最後一句採個人讀誦方式進行。)
3.
播放教學CD歌曲,請學生跟唱。
活動三:賞析及美讀
1.
課文分析及欣賞。(注意每一段表達時的語氣及語調)
2.
讓學生在美讀的方面多作練習,以增加學生的臨場感,引發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四:複習
1.
教師領念,學生複誦。
2.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利用時間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3.
教學DVD

口頭討論
念唱練習
參與度評量

【環境教育】2-3-1能了解本土性(如:非核家園)和國際性的環境議題(如:永續發展、全球變遷、生物多樣性)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環境教育】3-3-1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六週

10/1~10/5

第一單元大自然的心聲

第二課是按怎

1-3-4能聽辨閩南語聲調變化、語音訛讀和特殊音變。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1.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2.
能學習天然災害的說法。
3.
能學習重疊語詞及ABB型式疊字詞。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領念課文,學生複誦;亦可指定學生領念,或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錢筒仔(一)
1.
領讀本課語詞,並解釋語詞。
2.
教師引導學生試著說出這些災害所帶來的破壞,教師可以從旁補充或修正。
活動三:語詞的錢筒仔(二)
1.
教師領念語詞,請學生練習。
2.
教師解釋兩組語詞的差異,並解釋語詞意思。(注意:一組為重複語詞產生文學意義的疊字型式,另一組為ABB的疊字詞。)
3.
引導學生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重複語詞、ABB的疊字詞。
活動四:複習
1.
教師領念,學生複誦。
2.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利用時間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參與度評量

【環境教育】3-3-1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環境教育】4-3-1在面對環境議題時,能傾聽(或閱讀)別人的報告,並且理性地提出質疑。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七週

10/8~10/12

第一單元大自然的心聲

第二課是按怎

1-3-7能運用科技與資訊媒材增進聽辨能力。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5-3-1
能運用閩南語書寫簡易的字條、卡片與標語。

1.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2.
能熟悉本課「是按怎(啥物現象)的(啥物物件)」及「除了(啥物),(啥物)(啥物代誌)」的句型。
3.
能運用學習過的語詞組成短文。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領念課文、語詞,學生複誦;亦可指定學生領念,或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列車(一)
1.
教師示範句型並作分析。
2.
指導學生練習造出「啥物現象」及「做啥物物件」的詞組。
3.
請學生結合詞組做句型練習。
4.
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問句,除了「是按怎」外,還可用哪些語詞進行句型練習。
5.
提醒學生練習時,句型前後的詞組要合理與合乎邏輯。
活動三:語詞的列車(二)
1.
教師領讀例句,讓學生練習句型。
2.
請學生思考,還可以造出哪些句子。
3.
鼓勵學生利用學過的語詞練習這個句型。
活動四:語文天地
1.
教師說明活動內容。
2.
教師指導學生了解短文中提供哪些種類的語詞並領念,而且可針對語詞,加強讀音練習與說明用法,亦可採句型方式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語詞用法。
活動五:複習
1.
教師領念,學生複誦。
2.
鼓勵學生提問,並視狀況進行補救教學或延伸教學。

1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參與度評量

【環境教育】2-3-1能了解本土性(如:非核家園)和國際性的環境議題(如:永續發展、全球變遷、生物多樣性)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環境教育】3-3-1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環境教育】5-3-2具有參與地區性和國際性環境議題調查、研究與解決問題的經驗。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第八週

10/15~10/19

第一單元大自然的心聲

第二課是按怎

1-3-4能聽辨閩南語聲調變化、語音訛讀和特殊音變。
1-3-7
能運用科技與資訊媒材增進聽辨能力。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3-3-1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5-3-1
能運用閩南語書寫簡易的字條、卡片與標語。

1.能學習天然災害的說法。
2.
能書寫第二調及第五調的聲調符號。
3.
能了解災害原因,進而隨手作環保盡一分地球人的心意。

活動一:念讀
1.
教師領念例字,學生複誦。
2.
教師亦可指定學生領念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二:解說聲調及書寫方式
1.
利用「狗」、「猴」幫助學生分辨第二調、第五調。
2.
領念例字並說明聲調標寫方式。
3.
讓學生進行描紅摹寫,再獨自寫,最後再完整正確的拼寫。
活動三:巡視與叮嚀
教師巡視學生書寫情形,並適時進行個別指導,或做重點提示叮嚀。
活動四:學習單
1
教師領讀本課語詞。
2.
指導學生聽教學CD內容,將所提到的天然災害寫下來,並視情況播放教學CD的次數。
3.
公布答案,請學生自行對照,針對閩南語漢字部分,教師宜加強說明。
活動五:點心擔
1.
播放教學CD,學生跟讀。
2.
教師說明新詩的大意與內容分析。
活動六:複習
1.
重點式複習本課。
2.
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3.
教學DVD

紙筆評量
表演評量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拼音練習
學習單

【環境教育】3-3-1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環境教育】5-3-2具有參與地區性和國際性環境議題調查、研究與解決問題的經驗。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第九週

10/22~10/26

第二單元大樹跤的故事

第三課啥人食著餅

1-3-1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3
能聽辨他人意見的重點、異同及言外之意。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1.能正確讀出本課課文的語音,並能朗讀、美讀,且能了解文意。
2.
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活動一:我喜歡發表
1.
教師引導學生發表,進而導入本課主題。
活動二:朗讀課文
1.
教師範讀、領讀(注意節奏),說明課文內容與大意。
2.
請學生念讀與朗讀(一起讀、分段讀、角色扮演的讀、個別讀),並指導學生念讀時控制語氣。
活動三:課文新詞練習
1.
教師解釋新詞與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再從旁補充或修正。
2.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於日常生活中,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
活動四:會說故事
1.
教師引導學生依據課文的情節,讓學生演短劇。
2.
教師可採自願發表或分組發表。
3.
鼓勵學生上臺念課文或表演課文劇情。
活動五:複習本節課所學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課文,學生複誦。
2.
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表演評量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參與度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1-3-1探索自己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週

10/29~11/2

第二單元大樹跤的故事

第三課啥人食著餅

2-3-1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領念課文,學生複誦;亦可指定學生領念,或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錢筒仔(一)
1.
教師於黑板上書寫動物語詞,指導學生觀察課本插圖、解釋詞義,再認讀語詞,並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再從旁補充或修正。
2.
教師以閩南語念讀語詞內容,請學生上臺指出是哪一個語詞,一邊用閩南語說出語詞。

3.教師將學生分組,兩位學生共用一本課本。

4.教師隨機讀出語詞,讓學生搶拍相對應的圖片。
5.
以單數題目為一回合,以便分出勝負。

活動三:語詞的錢筒仔(二)
1.
教師書寫AABB構詞的語詞於黑板上,解釋AABB的組合特徵。

2.教師可運用未完成的句子,藉由填空讓學生練習這些與辭的正確用法。
活動四:複習

1.教師領念,學生複誦。
2.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利用時間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口頭評量
參與度評量
遊戲評量

【環境教育】5-3-2具有參與地區性和國際性環境議題調查、研究與解決問題的經驗。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第十一週

11/5~11/9

第二單元大樹跤的故事

第三課啥人食著餅

1-3-1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1.能熟悉本課「……有……」及「……共……了了」的句型。
2.
能運用本課學習的語詞及句型,透過生活對話的練習實際活用。

活動一:語詞的列車(一)
1.
本課的兩個例句是不同的句型。
2.
教師複習學習過的句型:(佗位)有(啥物)。
3.
以建構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句型一。
4.
引導學生運用舊經驗,以建構式的方式造樣造句。
活動二:語詞的列車(二)
1.
句型二也是以建構方式引導學生學習。
2.
引導學生運用舊經驗與已學過的詞彙,以建構式的方式練習造句。
3.
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各組並派代表上臺發表討論結果。
活動三:語文天地
1.
教師指導學生以實際對話了解本課生活對話的語意與用法。
2.
教師讓學生兩人一組練習課本對話,直到全班各組都練習過。
3.
分組討論,並派代表上臺發表。
4.
檢視各組對話內容與指導修正。
活動四:複習
1.
教師重點式複習本課所學。
2.
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角色扮演
參與度評量
發表

【環境教育】5-3-2具有參與地區性和國際性環境議題調查、研究與解決問題的經驗。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二週

11/12~11/16

第二單元大樹跤的故事

第三課啥人食著餅

1-3-1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3
能聽辨他人意見的重點、異同及言外之意。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3-3-2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寫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5-3-2
能運用閩南語寫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並表達對他人的關懷。

1.能正確完成本課學習單的內容。
2.
能運用標音符號正確拼寫出本課例字的音標。
3.
能運用「點心擔」中的歇後語及謎語,進而體會閩南語的語言藝術。

活動一:念讀
1.
教師領念例字,學生複誦。
2.
教師亦可指定學生領念或由學生一起念。
活動二:解說標音符號
1.
教師解說練喙舌的方法。
2.
每個例字先摹寫元音,再寫一遍,最後正確拼寫例字的輔音、元音及聲調。
活動三:巡視與叮嚀
1.
教師行間巡視學生書寫的情形。
2.
教師適時進行個別指導、重點提示叮嚀。
活動四:學習單
1.
帶領學生念讀課文。
2.
學生聆聽教學CD,利用課文內容進行答題。
3.
教師依作答結果,進行評量。並解釋每題答案,以提升學生對語文理解的能力。
活動五:點心擔
1.
教師領念,學生複誦。
2.
教師解釋謎語的題目,讓學生作答。
3.
教師解釋歇後語的意思。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紙筆評量
口頭評量
拼音練習
參與度評量
學習單

【生涯發展教育】1-3-1探索自我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三週

11/19~11/23

第二單元大樹跤的故事

第四課半爿

1-3-1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6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4-3-4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1.能正確讀出本課課文的語音,並能朗讀、美讀,且能了解文意。
2.
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3.
能運用生活對話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活動一:我愛發表
1.
教師引導學生發表,進入課文情境。
活動二:朗讀課文
1.
教師範讀、領讀(注意節奏),口述課文內容,讓學生了解課文大意。
2.
指導學生以美讀、朗讀的方式詮釋課文,念讀時指導學生控制語氣及配合語意。
活動三:課文新詞練習
1.
教師領讀語詞並解釋。
2.
引導學生試著解釋課文中的語詞,再從旁做補充或修正。
3.
教師可藉圖片、實際操作、造句等方式,增進學生對本課語詞的了解。
4.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
活動四:複習
1.
教師領念,學生複誦。
2.
鼓勵提問並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發表

【生涯發展教育】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四週

11/26~11/30

第二單元大樹跤的故事

第四課半爿

1-3-5能初步聽辨閩南與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1-3-8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1.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2.
能運用閩南語說出常見的數量詞。
3.
能正確的讀出例詞中的文讀音和白讀音。
4.
能利用工具書或網站查出漢字的文讀音和白讀音。

活動一:溫故知新
教師領念課文,學生複誦;亦可指定學生領念,或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錢筒仔(一)
1.
教師領讀語詞,藉由實際操作和造句讓學生學習本課的數量詞,並介紹量詞間的相關知識。
2.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
活動三:語詞的錢筒仔(二)
1.
教師領讀語詞、解釋語詞,並指導學生分辨文讀音與白讀音。
2.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

3.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或網站查出文讀音及白讀音,提升聽說能力。
活動四:複習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語詞,學生複誦。
2.
鼓勵提問並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參與度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五週

12/3~12/7

第二單元大樹跤的故事

第四課半爿

1-3-8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1.能熟悉本課「愛(按怎),莫(按怎)!」、「(啥物人)(按怎)(啥物人)(按怎)!」的句型。
2.
能發現生活語言中含有文讀音和白讀音,並正確使用。

活動一:溫故知新
教師領念課文、語詞,學生複誦;亦可指定學生領念,或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列車(一)
1.
教師領念與說明句型。
2.
教師舉一些例句讓學生了解本句型。
3.
請學生用學過的語詞或就生活經驗仿照練習造句。
4.
鼓勵學生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
活動三:語詞的列車(二)
教學流程同﹤活動二 ﹥。
活動四:語文天地
1.
教師指導分辨文句中的文白讀音。
2.
亦可鼓勵學生分享嘗試運用已學過的文白讀音造詞或句子。
活動五:複習
1.
教師重點式複習。
2.
鼓勵提問並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口頭評量
角色扮演
參與度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六週

12/10~12/14

第二單元大樹跤的故事

第四課半爿

1-3-1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6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3-3-4能運用科技與資訊輔助標音符號學習。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1.能運用標音符號進行拼讀、拼寫。
2.
能理解、應用本課俗諺語,並領悟「分享」、「戒貪」的道理,且身體力行。

活動一:練喙舌
1.
教師領念例字,指導學生由多次念讀中領會例字是由哪些標音符號所拼讀的。
2.
指導學生摹寫與完整寫出例字的標音符號。
活動二:學習單
1.
複習課文內容。
2.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並鼓勵學生可以就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做發表。
3.
請正確回答問題的學生,帶領全班同學複誦完整答案,達到全班練習的教學效果。
4.
除學習單所列問題,可視學習情形做相關延伸學習。
活動三:點心擔
1.
教師講解本課俗諺意義,讓學生體會前人的智慧。
2.
師生共同討論,並可視學習情形,指導學生背誦以增進閩南語寫作能力。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3.
教學DVD

紙筆評量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拼音練習
參與度評量
學習單

【生涯發展教育】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七週

12/17~12/21

第三單元送你一句話

第五課閣試一擺

1-3-1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3
能聽辨他人意見的重點、異同及言外之意。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1.能正確讀出本課課文的語音,並能朗讀、美讀,且能了解文意。
2.
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活動一:分享學習的經驗
1.
引導學生發表學習經驗。
活動二:朗讀課文
1.
教師範讀、領讀,說明課文內容與大意。領讀時要注意節奏的控制。
2.
學生念讀、朗讀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控制語氣及配合課本文意,並注意學生的發音。
活動三:課文新詞練習
1.
教師領讀語詞與解釋,並引導學生試著做解釋,再從旁做補充或修正。
2.
教師可藉圖片、實際操作、造句等方式,增進學生對本課語詞的了解。
3.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
活動四:唱唱跳跳
1.
播放教學CD讓學生聆聽,並指導演唱歌曲與配合律動。
2.
鼓勵學生依文意自編動作或共同創作,或是即興表演。
3.
鼓勵學生上臺大聲唱出課文或邊唱邊表演。
活動五:複習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語詞,學生複誦。
2.
鼓勵提問並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3.
教學DVD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肢體律動
發表

【生涯發展教育】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生涯發展教育】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第十八週

12/24~12/28

第三單元送你一句話

第五課閣試一擺

2-3-1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3
能以閩南語從事簡易的口頭報告。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1.能運用本課的語詞於日常生活中。
2.
能正確使用義反詞。
3.
能運用閩南語說出昆蟲的名稱。

活動一:溫故知新
教師領念課文,學生複誦;亦可指定學生領念,或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錢筒仔(一)
1.
教師領讀語詞、解釋,讓學生學習義反詞,並可藉由生活經驗或實例讓學生明白語詞的意義。
2.
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
活動三:語詞的錢筒仔(二)
1.
教師領讀語詞,讓學生學習附件語詞圖卡中的昆蟲名稱。
2.
教師可參考教學補充資料,介紹上述昆蟲的相關知識。
活動四:複習
1.
教師或指定學生領念語詞,學生複誦。
2.
教師鼓勵學生提問,並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3.
課本附件2語詞卡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參與度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生涯發展教育】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十九週

12/31~1/4

第三單元送你一句話

第五課閣試一擺

2-3-1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1.能熟悉本課「遞進複句」、「因果複句」的句型。
2.
能運用生活對話進行事物的分析和解說。

活動一:溫故知新
1.
教師領念課文、語詞,學生複誦;亦可指定學生領念,或一起念。
活動二:語詞的列車(一)
1.
教師領念、說明「遞進複句」,並舉例讓學生了解,再請學生以已學過的語詞或就生活經驗仿照練習造句。
2.
鼓勵學生將學得的句子應用於日常生活。
活動三:語詞的列車(二)
1.
說明「因果複句」
2.
教學流程同﹤活動二 ﹥。
活動四:語文天地
1.
指導學生以實際對話,了解本課生活對話的語意與用法。
2.
教師將學生分組進行對話練習。
3.
教師亦可透過填空方式,指導學生進行替換語詞的說話練習與仿照練習。
活動五:複習
1.
教師重點式複習。
2.
鼓勵提問並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教學CD

口頭評量
角色扮演
參與度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第二十週

1/7~1/11

第三單元送你一句話

第五課閣試一擺

1-3-1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1.能運用標音符號進行拼讀、拼寫。
2.
能理解、應用本課的俗諺語,並體會「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且身體力行。

活動一:練喙舌
1.
教師領念例字,指導學生由多次念讀中領會例字是由哪些標音符號所拼讀的。
2.
指導學生摹寫與完整寫出例字的標音符號。
活動二:學習單
1.
教師說明學習單第一部分,並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學習單上。
2.
教師說明學習單第二部分,並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可利用參考答案引導。)
3.
鼓勵學生就自己學會的相關閩南語詞彙、生活經驗做發表。
活動三:點心擔
1.
教師領讀及講解俗諺意義,並與學生共同討論。
2.
視學習情形指導學生背誦。

1

1.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2.
備課附件1(標音符號遊戲學習單)
3.
教學CD

紙筆評量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拼音練習
參與度評量
發表
學習單

【生涯發展教育】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生涯發展教育】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二十一週

1/14~1/18

總複習

詩文百貨公司

1-3-1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6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2-3-1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3能以閩南語從事簡易的口頭報告。

2-3-6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3-2-1能認唸標音符號的聲母、韻母、聲調。

3-2-2能運用標音符號提升聽說能力。

4-3-2能養成閱讀閩南語詩文的能力,並領略其意境與美感。

1.能理解體會童詩的意境。

2.能理解活動的俗諺語及謎語,體會前人的智慧,並能應用於生活中。
3.
以趣味的遊戲方式,讓學生練習學過的動物名稱。

活動一:總複習
1.
教師複習與領念本冊語詞。

2.請學生聆聽教學CD後,完成迷宮。

活動二:朗讀詩歌

1.教師說明詩歌內容並解釋新詞,讓學生了解其意。

2.教師領念課文,並請學生一邊朗讀一邊設計動作,以增加學習的趣味。

活動三:咱做伙來唱歌

1.播放教學CD練習演唱,並可設計律動。
2.
教師可採全班一起演唱律動,也可分組表演。

活動四:咱來講有智慧的話
1.
教師揭示俗諺並領讀,學生跟讀。
2.
教師講解本活動之諺語的意義,並與學生共同討論與指導背誦。
活動五:臆謎猜
1.
老師解釋謎題,讓學生回答。

2.可採用分組討論的方式,也可以作為學生回家後,與家人互動的作業。

1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參與度評量
發表

【生涯發展教育】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生涯發展教育】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