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寧大學護理科亞東醫院嬰兒病房實習須知與注意事項

格式
doc
大小
1.34 MB
頁數
17
上傳者
黃素蜜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7-12-12,离现在 7 31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康寧學校財團法人康寧大學護理科亞東醫院嬰兒病房

兒科護理實習說明

親愛的同學:

歡迎到亞東醫院嬰兒病房實習,請注意下列事項:

  1. 實習指導老師

姓名:黃素蜜老師聯絡電話:0922753996Email addresssume8258@gmail.com

二、實習安排

每週五日(週一至週五,第一週一返校評值)。

三、實習單位單位簡介:

單位特性:小兒科(出生-四個月嬰兒),總床數20床,平均佔床率85 %,平均住院天數3-5

護理模式:全責護理

單位主管:曾郁心 護理長

單位電話:02-89667000 44614462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

四、請同學於實習一週前上亞東醫院圖書館填妥個人資料,

Group 25471.實習時才能使用圖書館網址如下: http://depart.femh.org.tw/hr/form_intern.aspx






2.需完成線上評量通過才能來實習

Group 2925







  1. 報到當天:

1.實習第一天請著便服,於07:15在醫院一樓藥局前安靜集合(請維持制序注意形象,不可於等待時談笑、飲食或更衣)。

2. 餐票:早餐20元,午餐35元,記得帶錢,並自備筷子,請務必吃早餐再上班


六、服裝儀容:

    1. 上下班期間請著便服。

    2. 病房實習依學校規定著實習制服、白圍裙及白色護士鞋,著膚色絲襪或白短襪。

    3. 梳包頭、以黑色髮網固定、短髮者長度以勿超過藍寶寶衣領為原則,勿染髮、瀏海不可長過眉毛或散落,儀容需端莊及整潔。

    4. 指甲剪短、勿擦有色指甲油、勿戴手環、手鍊、戒指、勿化濃妝、禁戴瞳孔變色片、不論實習制服或便服,禁止過於暴露之衣著(如過短的裙子、熱褲、小可愛、夾腳拖鞋…等)。

    5. 佩帶名牌(右腰前以免刮傷病嬰臉頰)

    6. 內加之衣物以白色或膚色為限。

    7. 注意服裝儀容,一次不合格扣實習總成績一分至合格為止。

  1. 攜帶用物

紅藍黑原子筆、鉛筆、橡皮擦、有秒針之手錶、小直尺(15cm)、加蓋之水杯或水瓶、實習識別證、實習手冊、實習計劃本、實習說明及相關資料(實習資料較多,建議以clear book整理)、兒科課本(視需要)、技術學習護照與經驗單、小記事本(可置口袋為原則)。

  1. 實習作業

    1. A4紙張電腦打字、標楷體、字體大小12、標明頁數、加封面。

    2. 兒科案例分析報告一份(內文須有引用近五年的中文文獻至少三篇)

    3. 遊戲治療創意玩具AB兩組各完成一個作品。

    4. 讀書報告:慨念圖+PPT+國考題

    5. 實習總評值一份(按九大核心實習目標逐項省思,具體評值,需包含各單位實習心得,內容不可少於A4紙張3/4篇幅)。

7.實習總心得:實習目標評值+教學活動+實習感言)

8.作業勿遲交,若因故無法準時繳交,請於期限兩天前報告老師,否則每遲交一天作業成績打八折、兩天再打八折,以此類推,直到交作業為 止。

9.實習過程若有任何作業抄襲或沿用他人作業者一律零分計算;重新實習,並依校規考試舞弊處置。

四、其他注意事項

  1. 組長職責

製作負責護生卡兩張(請以淺藍色或淺綠色西卡紙剪裁,一張長度10公分高度3.5公分上以橫式書寫SNXXX,另一張長7.5公分高度1.5公分直式書寫SNXXX)、收集作業並報告缺繳人數、組內溝通協調工作、實習最後一天協助收集名牌繳回人力資源處。

  1. 用餐11:30-12:30分兩組每組30分鐘,用餐前皆需向老師交班個案情況。

3.遲到、缺曠班原則:實習期間勿隨意請假,若欲請假或無法準時到達,請在當日親自以電話告知老師(若無法聯絡到老師,請聯絡單位護理長或單位leader),違者以曠班論。切勿遲到,遲到早退及請假事宜依實習手冊規定辦理;遲到或請假皆無法補實習。遲到未滿一小時以一小時計,每小時扣總成績兩分;遲到四次予停實習。病假須附有診斷證明書,每次扣總成績五至十分。事假需事先提出,並附上證明,每小時扣總成績兩分(按學校規定1:2)。曠班,每小時扣總成績三分,並依實習規則懲處。

4.實習期間體力耗費大,請務必吃完早餐再上班;維護自身及他人健康,院內全程戴口罩,接觸病童前後洗手,若上班時間感到極度不適請報告老師會協助就醫。上下班自行測量體溫並登錄於護照,若有發燒、腹瀉、皮膚疹、口腔潰瘍、四肢痠痛等情形,請立即報告老師。

  1. 5.為病童執行任何處置或衛教須先向老師或學姐報備,並嚴格遵守「洗手、戴口罩、核對醫囑、確認病人身份」等步驟。首次執行的技術須在老師或學姐的cover下執行,護生不給針劑,侵入性治療一律要有學姐或老師coverSN在未通過老師評核或許可,不可擅自單獨執行技術,尤其不可私自將病童當為練技術的對象,違者即予停實習。SN嚴禁IV push,執行所有治療均須有order,且須與老師及學姐報備後才可執行,不可接口頭order,但若有特殊情況請先告知老師。

  2. 6.給藥時嚴守三讀五對,嚴禁未與老師或學姐核對即自行給藥,須背出藥物作用副作用後才可給藥。給藥時以兩種以上的方式確認病童身份並協助餵藥,若因故未能立即服藥須再確認病人服藥狀況,外用藥、蒸氣吸入須正確使用。

  3. 7.病童病情有任何變化或抱怨、執行任何處置前,均須先向老師主護學姐報告。有疑惑請勇於向學姐或老師發問,勿做不確定之事及回答不確定的問題。

  4. 8.隨時評估病童之點滴功能:【滴正確、點滴類正確、注射部位無腫、無滲、無脫、肢體血循良好、大小對稱(數種紅肉鬆-血循大小),若有異常無法處理須儘快請求協助。

9.照顧好病童安全,若病童在床上須隨時將兩側床欄拉起,切勿發生跌倒事件。

10.注意感控,勿共用玩具圖書,借用物品後請確實消毒用物。避免輪流抱小朋友或將病童抱至其它病床。

11.確實洗手(洗手五時機:接觸病人前、執行無菌或清潔技術前、暴觸體液血液風險後、接觸病人後、接觸病人環境後),接觸腸病毒病童後須確實濕洗手。

12. 請維護病人的安全,隨時將床欄拉起。

13. 嚴禁暴露病人隱私,如洩露病人資料(姓名、照片、診斷…等)、公開場合談論病人病情或私事。

14.護理活動

主動複習兒科學理與常見護理技術,兒科特別著重於評估技巧、護理指導(衛教)。常見護理技術需熟練不出錯。 因會客時間短,應把握會客時間與家屬關係之建立、資料收集及問題發現、給予衛教及評值結果。

所有事情需在時間內完成,不拖班,謹慎小心不出錯。

15紀錄:若無把握請先以鉛筆書寫,待老師討論無誤後再以原子筆寫上。記錄採FocusDART)紀錄形式。

禁止將病歷、護理記錄及病患資料帶出護理站,嚴禁私自copy

16.院內請保持安靜,嚴禁群聚聊天或嘻鬧,勿攜帶貴重物品、禁止攜帶手機進單位,若經單位學姊或老師發現而勸導不聽者予停實習。

17.注意禮節、態度莊重、見到醫院工作人員要主動問好,下班前要向病房師長道謝後再離開。謙和、保持謹慎,多與

病人接觸,主動學習(積極度)。

18進出更衣室請集體行動,保持安靜並注意安全,置物櫃密碼請記牢。

19.將自己準備好,是對自己與專業的尊重,讓我們一起努力,有一天毛毛蟲會變成美麗的蝴蝶,加油!










實習進度

時間

內容

W1

W2

W3

W4

W5

第一週

進度

實習前說明

考兒科前測

院區簡介

圖書館簡介、用物擺放位置

見習、技術複習

測量V/S+挑選個案

測量V/S+給藥

作業

基本資料表




小考

用物擺放位置(跑考) 實習前測


兒童V/S測量及判讀

洗手技術評值

常用醫護英文上(聽寫)

常用醫護英文下(聽寫)

meeting

實習計劃

作業格式介紹

病房環境介紹(副護理長)

病房常規、表單、病歷查閱、工作分配、討論團衛主題、創意遊戲



常用儀器介紹

(學姊)

心得分享



焦點護理記錄法

計算/ 藥物稀釋、水量

常用藥物技術介紹(學姊)



母嬰親善作業及成功哺餵母乳簡介

發展量表介紹

新生兒身體評估(學姊)




時間

W1

W2

W3

W4

W5

第二週

進度

Total care 

Total care+紀錄草稿

Total care+紀錄草稿+交班練習

Total care+紀錄草稿+交班練習

Total care+紀錄+交班

作業

週心得1

團衛教案初稿

護理重點

護理重點

護理重點

護理重點

小考

常見診斷(聽寫)

CPT衛教(默寫)

計算/ 點滴滴數、

藥物稀釋、水量

常見檢驗值

(CBC/DC+生化)


meeting

實習中評值會

交班重點討論


讀書報告1

讀書報告2

讀書報告3

讀書報告4

時間

W1

W2

W3

W4

W5

第三週

進度

Total care+紀錄+交班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作業

週心得2

創意遊戲雛型






案例分析(正式版)


meeting

讀書報告5

讀書報告6

讀書報告7

案例分析口頭報告(1-3)

案例分析口頭報告(4-7)

時間

W1

W2

W3

W4

W5

第四週

進度

同上、團衛彩排

同上、團衛彩排

同上、團衛

自評成績單

九大核心自評表

1.個別評值

2.完成線上滿意度調查3.書面資料存檔


作業

總心得 (實習目標評值+教學活動+實習感言)

好文章分享學習單

敬業與關懷楷模學習單

治療性遊戲(口報)+書面)

小考



實習後測

meeting

好文章分享

實習評值會(vs HN)

敬業與關懷楷模心得分享

1隨時維護使用空間之整潔(包括更衣室、病房置物櫃)、治療盤準備與收拾

2:案例討論:輪到的同學請準備5-10分鐘的報告內容,最晚於前一天下班前找老師討論。


每日工作流程:

7:20進病房交班前準備:插名牌、檢查藥盒(有效日期、劑量)、個案自備用品核 對

7:30大交班→小交班→巡視個案(核對手圈與床頭卡、點滴劑量、注射部位、保溫箱溫度)

08:00與老師反交班→checkVS(測體溫換尿布、聽心尖脈、呼吸音紙本給學姊)→CPT+suction(prn)對醫囑→對藥(三讀五對)→發藥(0930以前完成)→餵奶→身體評估、收集資料、治療性遊戲(安撫)、跟查房、出入院護理

10:20準備會客(整理單位、審視病人、換尿布)

10:30會客時間:個別衛教、收集資料、(約定技術回示教時間提前一小時通知護理師)、私物補充、母奶登記

11:00寫紀錄(11:30前草稿給老師)

11:30分兩組用餐(用餐前巡視點滴、與老師或學姊交班後才可離開)CPT+suction(prn)對醫囑→對藥(三讀五對)→發藥Q6H(1230以前完成)→餵奶(Q3H)

12:30 checkVS(測體溫換尿布、聽心尖脈、呼吸音紙本給學姊)→CPT+suction(prn)對醫囑→對藥(三讀五對)→發藥(13:30以前完成)→餵奶Q4H→身體評估、收集資料、治療性遊戲(安撫)、寫下午紀錄(13:30前草稿給老師)

13:30 討論會

14:25準備會客(整理單位、審視病人、換尿布)

14:30會客時間:個別衛教、收集資料、(約定技術回示教時間提前一小時通知護理師)、私物補充、母奶登記

15:00練習交班

15:30ISBA完成交班後下班

依醫療照顧團隊交接班程序準備交班: ISBAR每項需至少答出一細項

A.介紹(introduction)確認交班對象,B.情況(situation)病人現況或觀察到的病況變化,C.背景(background)重要病史(含心理.社會的重要記錄)目前用藥(尤其是特殊用藥)及治療情形,D.評估(assessment)最近一次生命徵象數據,各數檢查檢驗結果,特殊管路及裝置,目前處理進度與仍須追蹤隻檢查/檢驗報告,其它應注意事項(:憂鬱病患)E.建議(recommendation)後續處理措施或方向可解發生危及狀況之預防

例如:床號姓名 入院,第幾胎家屬照顧情形?身體外觀?喝奶情況?在外就醫情形?入院當時V/S?活動力入院後處理IV內容?部位? 檢驗?血液?小便?大便?CSF?痰液?data回來沒?何時該回?會診?SONA??藥物量?預定打幾天?自備物品有?目前護理問題?後續須注意追蹤事項?


1:口服水劑有效日期一個月,抗生素一週(冰箱)

2:生命徵象測量以聽診器測心尖脈、呼吸音、肛溫須以凡士林潤滑

3:每次餵奶前、換尿布後需洗手,記錄奶量、奶品(母奶橡皮筋兩圈,配方奶一圈)、吸奶情形、大小便量性質、顏色、臀部外觀

4:每次換尿片均要檢查點滴(數種紅肉鬆-血循大小)




常見檢驗檢查

病房常見檢驗與檢查

類別

檢驗項目

血液

CBC/DC,CRP, Sugar, Na, K, Cl, BUN, Cr, AST, ALT, Mycoplasma IgM Ab, B/CScreenBilirubinD/TAmmoniaAlbuminAmylaseLipaseAlk.phosphatase/r-GTCPKABGBS

尿液

U/A, U/C, urine pneumococcus Ag

糞便

S/A, S/C, S/rota

痰液

RSV, sputum culture

其它

Throat culture, Flu A+BCSF/C/R

檢查

ABRCXR, KUB, renal echo, abd echoBrain echoLumbar puncture

常見技術

  1. 洗手 7.Nebulizer用具使用 13.調奶技術 19.黃疸照光護理 25.貼尿袋

  2. 嬰兒VS測量 8. 鋪床 14.嬰兒更衣 20.皮膚局部用藥 26.保溫箱使用

  3. 口服給藥 9.氧氣療法(O2 hood) 15.換尿片 21.口腔局部用藥

  4. 協助靜脈點滴注射固定/移除 10.鼻胃管灌食及護理 16.姿位引流 22. IV pump操作

  5. 身體評估技巧 11.餵奶 17.suction 23.肌肉注射

  6. 輸出入量紀錄 12.杯餵技巧及注意事項 18.血糖測量 24.生理監視器操作


常見診斷:

1.Hyperbilirubinemia/高膽紅素血症 11.Influenza/流行性感冒

2.Young infant fever/新生兒發燒12.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URI/上呼吸道感染

3.Ac bronchiolitis/急性細支氣管炎13.Acute pharyngitis/急性咽喉炎

4.Omphalititis/臍炎 14.MAS/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胎便吸入症候群

5.Prematurelabor/早產 15.PDA/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開放性動脈導管

6.Acute gastroenteritis/AGE/急性腸胃炎 16.Hernia/疝氣

7.BronchoPneumonia/支氣管肺炎 17.Asphyxia/窒息

8.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泌尿道感染 19.Heart failure/心衰竭

9.Transient Tachypnea of New Born/TTNB/新生兒暫時性呼吸急促 20.Febrile seizure(Febrile convulsion)/熱性痙攣

10.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呼吸窘迫症候群

病房常規治療時間

1. QD (PC 9) (AC 7)(Noon 13)(PM1700) 8. BID (PC 9-17) (AC 7-16)

2 . .Q3H(9-12-­­15­­-18-21-24-3-6) 9.TID (PC 9-13-17) (AC 7-11-16)

3.Q4H(9-13-17-21-1-5) 10. QID (PC 9-13-17-21) (AC 7-11-16-21)

4.Q6H (6-12-18-24) 11.QHS (21)

5.Q8H (1-9-17) 12.V/S routinecheck TPR Q4H+prn. (4-6-8-12-16-18-20-24)

6. Q12H (9-21) 13. IVQ6D更換TCTset及三消入針處

7. .

疫苗

途徑

作用

施打時間

HBIG

IM

B肝免疫球蛋白

<24hr

HBV

IM

B型肝炎疫苗

<24hr


病房常用英文

  1. AAD / Against-advise discharge自動出院

  2. Abd / Abdomen腹部

  3. Antibiotics抗生素

  4. B/S / Bowel sound腸蠕動音/ Breathing sound呼吸音

  5. R/O / Rule out疑似

  6. MBD / May be discharge許可下出院

  7. ABR / 聽力檢查

  8. Admission note入院記錄

  9. Progression note病程記錄

  10. Consult會診

  11. Sputum

  12. Urine尿

  13. Stool糞便

  14. On call(手術or檢查)通知

  15. Permit同意書

  16. Chart病歷

  17. CM / Coming morning明晨

  18. Remove移除

  19. CD / Change dressing換藥

  20. Wound傷口

  21. Cough咳嗽

  22. SOB / Short of breath呼吸短促

  23. Menthol packing薄荷油擦拭

  24. Virus病毒

  25. Bacteria細菌

  26. Infection感染

  27. Warm water bath溫水拭浴

  28. Diarrhea腹瀉

  29. Headache頭痛

  30. N/S / Normal saline生理食鹽水

  31. D/W / Distilled water無菌蒸餾水

  32. routine常規

  33. OPD / outpatient department門診

  34. LMD / Local medical doctor診所、開業醫、外院

  35. I/O / Intake and output攝入與排出

  36. C/O / Chief complain主訴、抱怨

  37. F/U / Follow up追蹤

  38. Volume depletion / Dehydration 體液缺乏/脫水

  39. Vomiting嘔吐

  40. PE / Physical examination身體評估

  41. Diaper dermatitis尿布疹、紅臀

  42. MN / Midnight午夜

  43. NPO / Non per oral禁止由口進食

  44. Obs / Observation觀察

  45. Ice pillow冰枕

  46. Chillness寒顫

  47. Hold暫停

  48. Fever發燒

  49. Wheezing喘鳴音、哮喘音

  50. Stridor哮鳴音

  51. Rales / Crackles

  52. Rhonchi乾曪音

  53. Soft

  54. Distension

  55. N / Neg / Negative陰性、負

  56. P / Pos / Positive陽性、正

  57. Stable穩定

  58. Hx / History病史

  59. appetite食欲

  60. HR / Heart rate心跳速率

  61. RR / Respiratory rate呼吸速率

  62. BT / Body temperature體溫

  63. BP / Blood pressure血壓

  64. BW / Body weight體重

  65. BH / Body height身高

  66. DC / Discontinue停止

  67. Pain

  68. As tolerate無限制、視病人可接受之程度執行

  69. Normal正常

  70. PCT / Penicillin skin test盤尼西林皮膚測試

  71. CPT / Chest physical therapy胸腔物理治療

  72. Steam inhalation噴霧治療/ 蒸氣吸入

  73. IF/infant fomula/嬰兒配方奶

  74. BM/breast milk/母奶

  75. PF/premature fomula/早產兒配方奶

  76. A+B+C/Apnia+Bradycadia+Cyanosis



常用藥物:

1.Gentamycin 2.Ampicillin 3.Oxacilline 4.Vencomycin 5.HBIG

6.HBV 7.Vit K1 8.Claforan 9.Tetracycline oph oint

10.1%Elison 11.Ferrum 12.Infloran 13.Cypromin solution

14.Domperidome 15.Ambroxol(Soltan) 16.Secorin syrup 17.sconine 18.Periactine

19.Berotec 20.Revatio 21.Takepron 22.Acetaminophen 23.Wempty Suspension

24.Ulex 25.Pencolin 26.Semeta 27.Cyprohsolution 28.LiquiD

29.Honey bear 30.Augmentin


護理紀錄:

常規護理記錄時間:原則上每班至少一次 護理記錄格式:焦點式DART(Focus)

《名詞解釋》

Focus:即所發生的護理問題,可以是健康問題(護理焦點或護理診斷名稱)或自行為當時的護理活動下一主題名稱ex:發燒、血壓高、跌倒、焦慮、出院‧‧‧

D (Data – 病患資料):描述治療過程中能支持護理問題,或供觀察主觀及客觀有意義的病患現況資料,即護理過程(Nursing process)之評估(Assessment)

A (Action – 護理行動):針對病患的data及狀況為主,所執行之護理活動或護理計劃,即護理過程(Nursing process)之計劃(Plan)及執行(Intervention)

R (Response – 病患反應):病患接受治療或護理後的反應效果,即護理過程(Nursing process)之評價(Evaluation)

T (Teaching – 衛教):描述指導病患或家屬的衛教摘要

《注意事項》

DART每一項要單獨列為一行,最後並以句點表示結束。

追蹤前班焦點護理時,如無新設之dataaction時,則只需以response or teaching呈現追蹤結果,但不應只記錄dataaction而無response

DART的順序不應有所更動,若「衛教」為一護理焦點時,則可將A, T部份資料合併書寫,只呈現DAR記錄即可。

《範例》詳見附件___

辦理出院流程

Dr查房告知可出院開立出院order check order(注意出院帶藥/ 回診單/ 出院通知書)

清點個案自備物品(尿布、奶粉或母奶、安撫奶嘴、濕紙巾、肛表、剩藥、沐浴乳、手套、平安符、襪子、、、、、)

通知家屬辦手續提醒家屬帶身分證、健保卡、手提袋

衛教出院注意事項、用藥、返診時間,兒童健康手冊注意事項(疫苗接踵、大便卡、、)本院出生需在衛教粉紅本相關內容(黃疸觀察、、、)

請家屬在兒科出院準備計畫單、出院計畫說明書上簽名(出院計劃單正本留病歷、副本給家屬)

整理病房環境:

˙鐵床粉紅色床單用塑膠袋裝好放在清洗室,勿放入汙衣桶

˙黃色抹布(在清洗室)75%酒精擦拭Bp monitor、聽診器,感染者以0.06%漂白水擦儀器 換圍簾

˙床或保溫箱推至清洗室通知護佐阿姨清洗

˙Spo2 senserAmbu bag請家屬帶回或回收丟棄

˙IV固定板拆除護理巾放回清潔室

˙suction 、氧療用物回收放置清潔室

完成出院護理記錄

辦理入院流程

通知新病人床號 診斷牌放置新病人小卡、準備新病歷新病人攜住院通知單至護理站報到

check身份、check V/S(BH)(BW)(頭圍)、手圈(女嬰粉紅手圈、男嬰藍色手圈)、沐浴、身體評估(皮膚外觀、紅臀評估需仔細記錄面積部位)

放小床或保溫箱(做巢)、接LeadSenser

直線接點 1問診環境介紹(含自我介紹)、請家屬在兒科出院準備計畫單病人權利義務聲明單簽名check order 協助完成治療(onIV、抽血、氧療、自費項目填寫同意書)

書寫護理記錄

訂定健康問題及護理計劃

完成交班單、兒科住院護理評估表、護理記錄單

表單介紹

護理交班單/ 身體評估表/ 檢驗單/ 兒科出院準備計劃/ 計價用品單

補充教材

兒童生命徵象

體溫正常值 腋溫36.0-37.0 / 口溫36.5-37.5 / 肛溫37.0-38.1 / 耳溫35.9-37.6

年齡

脈搏(次/分)

呼吸(次/分)

血壓(mmHg)

NB

100-160

30-50

60-90 / 20-60

1-6Wks

100-160

30-50

70-95 / 50-70

6Ms

90-120

25-40

80-100 / 50-70

1Y

90-120

20-40

80-100 / 50-70

2-3Y

80-120

20-30

80-115 / 50-80

4-6Y

80-120

20-26

85-120 / 50-80

6-10Y

70-110

17-22

90-120 / 50-80

10-14Y

65-100

15-20

90-120 / 50-80

14-18Y

55-95

12-18

90-120 / 50-80

點滴滴速計算

公式: 滴速 = 容量/時間

藥物稀釋法

drip方式:

兒童水份及營養需求

小兒每日水量需求公式:

10KG以下 100 cc/KG

20~30KG 1500+(N-20)x25

10~20KG 1000+(N-10)x50

30~40KG 1750+(N-30)x10

fever 的病人, 每升高1C, 水量需求上升10-12 %



小兒每日熱量需求: (Kcal / kg / day)

1wk~1Y

100~120

3~6Y

90

9~12Y

70

15~18Y

50

1~3Y

100

6~9Y

80

12~15Y

60







嬰兒U/O計算公式:37週以前出生,以出生體重計,第15天以後以當日體重計

U/O(ml/kg/hr)當日小便量÷當日體重÷8小時=當日u/o質量

正常值:24hr u/o質量1-5ml


常見護理(健康)問題身體評估重點

體溫過高

意識狀態

生命徵象

血循

有無發冷寒顫發熱或冒汗

其它:家屬敘述不適症狀

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

呼吸型態

呼吸音

有無使用呼吸輔助肌

呼吸速率

咳痰能力、擤出鼻部分泌物之能力

分泌物性質、量、顏色

SPO2

其它:家屬敘述不適症狀

腹瀉

解便次數、量、性質、顏色、氣味

腹部評估:視診 / 聽診 / 叩診 / 觸診

臀部皮膚狀況(有無尿布疹:發紅範圍 / 疹子 / 破損)

其它:家屬敘述不適症狀

排尿型態改變

解尿頻率

尿量

尿液顏色

尿液性狀

尿道口皮膚狀況

其它:家屬敘述不適症狀

淺在危險性損傷:

皮膚顏色(//腹部/四肢)

大便顏色(灰白便/血便)小便顏色改變(茶色尿)

活動力

腹股溝突起

吸吮力

吞嚥力

其它:家屬敘述不適症狀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