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附屬國民小學111學年度陽光班 課程計畫 | |||||||
領域課程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國語文 | 5 | 陽光班 | 陳盈如、丁文婷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一年級: 王o妮(智輕)、吳o潔(自中)、林o樂(腦輕)、林o漢(自中)、林o安(自中)、鄭o勳(自中)、謝o丞(自重)、鍾o豪(自中)。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配合單元主題自編實用語文進行教學。 二、教學方法
三、教學評量 操作、問答、紙筆,等多元評量。採形成性評量,配合個別能力差異進行評量。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基本運筆練習 | 1 | 基本運筆練習 | ||||
2 | 基本運筆練習 | 2 | 基本運筆練習 | ||||
3 | 基本運筆練習 | 3 | 基本運筆練習 | ||||
4 | 上學趣/課文理解/認識圖卡 | 4 | 大家來演戲/課文理解/認識圖卡 | ||||
5 | 上學趣/指認圖卡/指認詞卡 | 5 | 大家來演戲/指認圖卡/指認詞卡 | ||||
6 | 上學趣/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 6 | 大家來演戲/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 ||||
7 | 上學趣/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 7 | 大家來演戲/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 ||||
8 | 上學趣/句型練習/寫字拼音練習 | 8 | 大家來演戲/句型練習/寫字拼音練習 | ||||
9 | 交通你我他/課文理解/認識圖卡 | 9 | 防災專家/課文理解/認識圖卡 | ||||
10 | 交通你我他/指認圖卡/指認詞卡 | 10 | 防災專家/指認圖卡/指認詞卡 | ||||
11 | 交通你我他/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 11 | 防災專家/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 ||||
12 | 交通你我他/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 12 | 防災專家/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 ||||
13 | 交通你我他/句型練習/寫字拼音練習 | 13 | 防災專家/句型練習/寫字拼音練習 | ||||
14 | 台灣真水/課文理解/認識圖卡 | 14 | 水上運動/課文理解/認識圖卡 | ||||
15 | 台灣真水/指認圖卡/指認詞卡 | 15 | 水上運動/指認圖卡/指認詞卡 | ||||
16 | 台灣真水/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 16 | 水上運動/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 ||||
17 | 台灣真水/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 17 | 水上運動/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 ||||
18 | 台灣真水/句型練習/寫字拼音練習 | 18 | 水上運動/句型練習/寫字拼音練習 | ||||
19 | 總複習 | 19 | 總複習 | ||||
20 | 總複習 | 20 | 總複習 | ||||
21 | 總複習 |
臺北市立大學附屬國民小學111學年度陽光班 課程計畫 | |||||||
領域課程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數學 | 3節 | 陽光班 | 丁文婷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一年級: 王o妮(智輕)、吳o潔(自中)、林o樂(腦輕)、林o漢(自中)、林o安(自中)、鄭o勳(自中)、謝o丞(自重)、鍾o豪(自中)。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以學生能力起點與實際生活需求為依據,設定學習單元內容,再依學生個別特質與需求編製學習進度及作業單。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開學週 | 1 | 開學週 | ||||
2 | 20以內的數/辨認數字1~20 | 2 | 認識錢幣/認識一、五、十元 | ||||
3 | 20以內的數/數序列1~20 | 3 | 認識錢幣/一、五元兌換 | ||||
4 | 20以內的數/10以內的量 | 4 | 認識錢幣/一、十元兌換 | ||||
5 | 20以內的數/20以內的量 | 5 | 認識錢幣/認讀價錢 | ||||
6 | 20以內的數/數字比大小 | 6 | 認識錢幣/付錢買東西 | ||||
7 | 形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 | 7 | 分與合/10以內加法 | ||||
8 | 形狀/認識三角形、圓形 | 8 | 分與合/10以內加法 | ||||
9 | 形狀/形狀辨認 | 9 | 分與合/10以內減法 | ||||
10 | 形狀/形狀分類 | 10 | 分與合/10以內減法 | ||||
11 | 形狀/形狀描繪 | 11 | 分與合/加減法應用 | ||||
12 | 時鐘/認識時鐘 | 12 | 日曆認讀/幾月幾日星期幾 | ||||
13 | 時鐘/認識長短針 | 13 | 日曆認讀/幾月幾日星期幾 | ||||
14 | 時鐘/認識整點鐘 | 14 | 日曆認讀/星期一~星期日 | ||||
15 | 時鐘/認識半點鐘 | 15 | 日曆認讀/昨天今天明天 | ||||
16 | 時鐘/時鐘時間排序 | 16 | 日曆認讀/昨天今天明天 | ||||
17 | 20以內的數複習 | 17 | 認識錢幣複習 | ||||
18 | 形狀複習 | 18 | 分與合複習 | ||||
19 | 時鐘複習 | 19 | 日曆認讀複習 | ||||
20 | 期末複習 | 20 | 期末複習 | ||||
21 | 總複習 |
臺北市立大學附屬國民小學111學年度陽光班 課程計畫 | |||||||
領域課程 /生活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音樂 | 2節 | 陽光班 | 陳盈如、 丁文婷、代理A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一年級: 王🌕妮(智輕)、吳🌕潔(自中)、林🌕樂(腦輕)、林🌕漢(自中)、林🌕安(自中)、鄭🌕勳(自中)、謝🌕丞(自重)、鍾🌕豪(自中)、廖🌕祺(自中)。 二年級: 林🌕熹(自重)、吳🌕凱(智重)、陳🌕穎(智重)、林🌕熙(自重)、黃🌕一(腦中) 三年級: 林🌕銘(自輕)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1. 在音樂課程中享受歌唱的樂趣,並勇於在人群中表演。 2. 在音樂課程中能使用身體各部分進行簡易的動作表演活動。 3. 在音樂課程中使用不同的技巧如敲打與吹奏樂器表現音樂藝術創作。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歌曲選自坊間選兒歌集,並修改配合主題歌詞。 2. 教學方法 (1)配合主題進行簡單的歌曲教唱、律動、遊戲等音樂活動。 (2)配合音感、節奏並練習樂器打擊。 3.教學評量 採實作評量,於課程中觀察並記錄學生學習成效。 4.協助人員 (1) 助理員協助完成課堂參與 (2)協教師協助課程參與、動作指導、情緒處理協助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開學周 | 1 | 開學周 | ||||
2 | 上學趣/歌曲教唱 | 2 | 歌曲複習/防疫我最行 | ||||
3 | 上學趣/音樂律動 | 3 | 歌曲複習/交通你我他 | ||||
4 | 上學趣/ 唱跳表演 | 4 | 歌曲複習/台灣真水 | ||||
5 | 上學趣/節奏敲擊 | 5 | 大家來演戲/歌曲教唱 | ||||
6 | 上學趣/音樂遊戲 | 6 | 大家來演戲/音樂律動 | ||||
7 | 防疫我最行/歌曲教唱 | 7 | 大家來演戲/唱跳表演 | ||||
8 | 防疫我最行/音樂律動 | 8 | 大家來演戲/節奏敲擊 | ||||
9 | 防疫我最行/唱跳表演 | 9 | 大家來演戲/音樂遊戲 | ||||
10 | 防疫我最行/節奏敲擊 | 10 | 大家來演戲/歌曲教唱 | ||||
11 | 防疫我最行/音樂遊戲 | 11 | 防災專家/音樂律動 | ||||
12 | 交通你我他/歌曲教唱 | 12 | 防災專家/唱跳表演 | ||||
13 | 交通你我他/音樂律動 | 13 | 防災專家/節奏敲擊 | ||||
14 | 交通你我他/唱跳表演 | 14 | 防災專家/音樂遊戲 | ||||
15 | 交通你我他/節奏敲擊 | 15 | 水上運動/歌曲教唱 | ||||
16 | 交通你我他/音樂遊戲 | 16 | 水上運動/音樂律動 | ||||
17 | 台灣真水/歌曲教唱 | 17 | 水上運動/唱跳表演 | ||||
18 | 台灣真水/音樂律動 | 18 | 水上運動/節奏敲擊 | ||||
19 | 台灣真水/唱跳表演 | 19 | 水上運動/音樂遊戲 | ||||
20 | 台灣真水/節奏敲擊 | 20 | 總複習 | ||||
21 | 台灣真水/音樂遊戲 |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1學年度 陽光班 課程計畫 | |||||||
領域課程 /生活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美勞 | 2節 | 大地班、陽光班 | 丁文婷、 陳盈如、蘇品后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一年級: 王🌕妮(智輕)、吳🌕潔(自中)、林🌕樂(腦輕)、林🌕漢(自中)、林🌕安(自中)、鄭🌕勳(自中)、謝🌕丞(自重)、鍾🌕豪(自中)、廖🌕祺(自中)。 二年級: 林🌕熹(自重)、吳🌕凱(智重)、陳🌕穎(智重)、林🌕熙(自重)、黃🌕一(腦中) 三年級: 林🌕銘(自輕)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1.能在美勞活動中,透過水彩創作認識基本顏色,落實在生活應用 2.能在美勞活動中,練習使用各類美勞器材,完成美勞作品 3.能在美勞活動中,練習壓印、撕貼、對摺等技巧,並應用在美勞創作。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開學週 | 1 | 開學週 | ||||
2 | 認識美勞材料 | 2 | 認識美勞材料 | ||||
3 | 防疫新生活-指印畫 | 3 | 大家來演戲-道具製作 | ||||
4 | 防疫新生活-指印畫 | 4 | 大家來演戲-道具製作 | ||||
5 | 防疫新生活-指印畫 | 5 | 大家來演戲-道具製作 | ||||
6 | 防疫新生活-指印畫 | 6 | 大家來演戲-道具製作 | ||||
7 | 防疫新生活-指印畫 | 7 | 大家來演戲-道具製作 | ||||
8 | 交通你我他-撕貼畫 | 8 | 防災專家-拓印 | ||||
9 | 交通你我他-撕貼畫 | 9 | 防災專家-拓印 | ||||
10 | 交通你我他-撕貼畫 | 10 | 防災專家-拓印 | ||||
11 | 交通你我他-撕貼畫 | 11 | 防災專家-拓印 | ||||
12 | 交通你我他-撕貼畫 | 12 | 防災專家-拓印 | ||||
13 | 台灣真水-水彩 | 13 | 水上運動-摺紙 | ||||
14 | 台灣真水-水彩 | 14 | 水上運動-摺紙 | ||||
15 | 台灣真水-水彩 | 15 | 水上運動-摺紙 | ||||
16 | 台灣真水-水彩 | 16 | 水上運動-摺紙 | ||||
17 | 台灣真水-水彩 | 17 | 水上運動-摺紙 | ||||
18 | 複習-指印畫 | 18 | 複習-拓印 | ||||
19 | 複習-撕貼畫 | 19 | 複習-摺紙 | ||||
20 | 複習-水彩 | 20 | 總複習 | ||||
21 | 總複習 |
臺北市立大學附屬國民小學111學年度陽光班 課程計畫 | |||||||
領域課程 /健康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體育 | 2節 | 陽光班 | 陳盈如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一年級: 王🌕妮(智輕)、吳🌕潔(自中)、林🌕樂(腦輕)、林🌕漢(自中)、林🌕安(自中)、鄭🌕勳(自中)、謝🌕丞(自重)、鍾🌕豪(自中)、廖🌕祺(自中)。 二年級: 林🌕熹(自重)、吳🌕凱(智重)、陳🌕穎(智重)、林🌕熙(自重)、黃🌕一(腦中) 三年級: 林🌕銘(自輕)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根據教育局體育重點發展,上學期練習滾球活動,下學期進行樂樂棒球練習。 二、教學方法:直接教學與示範操作 1.地板滾球: (1)每次上課前均進行熱身操及肌耐力訓練。 (2)利用實際的滾球用具指導學生滾球相關名稱及規則。 (3)實際練習中進行擲準和控制力道的技能。 (4)兩班分組進行計分比賽 2.樂樂棒球: (1) 每次上課前均進行熱身操及肌耐力訓練。 (2) 利用樂樂棒球組指導學生跑壘、投擲、打擊的動作。 (3) 兩班分組進行計分比賽 三、教學評量 採觀察評量與課程問答,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個別化的指導。 四、協助人員 協教教師與助理教師協助課程參與、動作指導、情緒處理協助。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開學週 | 1 | 開學週 | ||||
2 | 熱身操、認識滾球紅藍組 | 2 | 熱身操、跑壘練習、認識樂棒器材 | ||||
3 | 熱身操、兒童瑜珈(山式、火山式)、滾球任意投擲練習 | 3 | 熱身操、跑壘練習、丟接球練習 | ||||
4 | 4 | ||||||
5 | 5 | ||||||
6 | 6 | ||||||
7 | 熱身操、兒童瑜珈(獅子式、鹿式)、目標投擲練習 | 7 | 熱身操、跑壘練習、揮棒跑壘練習 | ||||
8 | 8 | ||||||
9 | 9 | ||||||
10 | 10 | ||||||
11 | 11 | ||||||
12 | 熱身操、兒童瑜珈(狗式、蛇式、風箱式)、滾球分組計分練習 | 12 | 熱身操、跑壘練習、防守練習 | ||||
13 | 13 | ||||||
14 | 14 | ||||||
15 | 15 | ||||||
16 | 16 | ||||||
17 | 熱身操、兒童瑜珈(打電話、蝴蝶式、金剛座式)、滾球分組計分練習 | 17 | 熱身操、跑壘練習、分組對抗賽 | ||||
18 | 18 | ||||||
19 | 19 | ||||||
20 | 20 | 師生友誼賽 | |||||
21 | 師生友誼賽 |
臺北市立大學附屬國民小學111學年度陽光班 課程計畫 | |||||||
特需課程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功能性動作訓練 | 2 | 陽光班 | 陳盈如、丁文婷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王o妮(智輕)、吳o潔(自中)、林o樂(腦輕)、林o漢(自中)、林o安(自中)、鄭o勳(自中)、謝o丞(自重)、鍾o豪(自中)。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教師根據學生特殊需求與治療建議提供適性功能性動作訓練。 二、教學方法 (1)精細動作:利用教具積木、拼圖、插棒…加強訓練學生精細動作練習。 (2)粗大動作:透過伸展學生筋骨、增加其柔軟度、平衡、肌耐力並促進情緒穩定度, 利用一二三五晨光時間做持續的練習,建立日常生活必備的體能與協調。 三、教學評量 透過實際動態練習,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個別化的指導。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粗大動作: 暖身操、肌耐力練習、上肢體能活動、下肢體能活動、平衡練習。 精細動作: 操作立體積木教具(空間建構概念,手眼協調)、剪紙、拼豆、運筆練習 | 1 | 粗大動作: 暖身操、肌耐力練習、上肢體能活動、下肢體能活動、平衡練習。 精細動作: 操作立體積木教具(空間建構概念,手眼協調)、剪紙、拼豆、運筆練習 | ||||
2 | 2 | ||||||
3 | 3 | ||||||
4 | 4 | ||||||
5 | 5 | ||||||
6 | 6 | ||||||
7 | 7 | ||||||
8 | 8 | ||||||
9 | 9 | ||||||
10 | 10 | ||||||
11 | 11 | ||||||
12 | 12 | ||||||
13 | 13 | ||||||
14 | 14 | ||||||
15 | 15 | ||||||
16 | 16 | ||||||
17 | 17 | ||||||
18 | 18 | ||||||
19 | 19 | ||||||
20 | 20 | ||||||
21 | 總複習 | 總複習 |
臺北市立大學附屬國民小學111學年度陽光班 課程計畫 | |||||||
特需課程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1節 | 陽光班 | 陳盈如、丁文婷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王o妮(智輕)、吳o潔(自中)、林o樂(腦輕)、林o漢(自中)、林o安(自中)、鄭o勳(自中)、謝o丞(自重)、鍾o豪(自中)。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午餐教育:
生活自理:
| 1 | 午餐教育:
生活自理:
| ||||
2 | 2 | ||||||
3 | 3 | ||||||
4 | 4 | ||||||
5 | 5 | ||||||
6 | 6 | ||||||
7 | 7 | ||||||
8 | 8 | ||||||
9 | 9 | ||||||
10 | 10 | ||||||
11 | 11 | ||||||
12 | 12 | ||||||
13 | 13 | ||||||
14 | 14 | ||||||
15 | 15 | ||||||
16 | 16 | ||||||
17 | 17 | ||||||
18 | 18 | ||||||
19 | 19 | ||||||
20 | 20 | ||||||
21 | 總複習 | 總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