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班國語文課程計畫:生活化語文學習與多元評量實施

格式
doc
大小
38.35 KB
頁數
15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13,离现在 0 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大學附屬國民小學111學年度陽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文

5

陽光班

陳盈如、丁文婷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一年級:

o(智輕)、吳o(自中)、林o(腦輕)、林o(自中)、林o(自中)、鄭o(自中)、謝o(自重)、鍾o(自中)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課程中學習到實用詞語,並透過書寫、口述與圖片表達應用於生活對話中。

  2. 在課程中學習到實用句型,並透過書寫、口述與句條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配合單元主題自編實用語文進行教學。

二、教學方法

  1. 配合主題單元編寫以生活經驗為主的實用語文。利用實物、圖片、動作、聲音、表演、實作增進對課文的理解。

  2. 在課程中利用圖卡、字卡、生活照片句型練習等加強理解和表達能力。

  3. 在課程中利用圖卡、字卡與實際物品做配對連結,增加圖卡、字彙理解及認讀。

  4. 在課程中利用運筆練習、簡單字描寫加強寫字能力。

  5. 練習課文生詞及常用生活事物名稱,了解自編課文認識主題單元的內容意義。

  6. 利用課文解釋及引導提升對生活事件的理解,透過問答引導完整的敘事和應答能力。

三、教學評量

操作、問答、紙筆,等多元評量。採形成性評量,配合個別能力差異進行評量。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基本運筆練習

1

基本運筆練習

2

基本運筆練習

2

基本運筆練習

3

基本運筆練習

3

基本運筆練習

4

上學趣/課文理解/認識圖卡

4

大家來演戲/課文理解/認識圖卡

5

上學趣/指認圖卡/指認詞卡

5

大家來演戲/指認圖卡/指認詞卡

6

上學趣/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6

大家來演戲/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7

上學趣/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7

大家來演戲/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8

上學趣/句型練習/寫字拼音練習

8

大家來演戲/句型練習/寫字拼音練習

9

交通你我他/課文理解/認識圖卡

9

防災專家/課文理解/認識圖卡

10

交通你我他/指認圖卡/指認詞卡

10

防災專家/指認圖卡/指認詞卡

11

交通你我他/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11

防災專家/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12

交通你我他/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12

防災專家/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13

交通你我他/句型練習/寫字拼音練習

13

防災專家/句型練習/寫字拼音練習

14

台灣真水/課文理解/認識圖卡

14

水上運動/課文理解/認識圖卡

15

台灣真水/指認圖卡/指認詞卡

15

水上運動/指認圖卡/指認詞卡

16

台灣真水/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16

水上運動/指認詞卡/指認字卡

17

台灣真水/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17

水上運動/造詞/寫字拼音練習

18

台灣真水/句型練習/寫字拼音練習

18

水上運動/句型練習/寫字拼音練習

19

總複習

19

總複習

20

總複習

20

總複習

21

總複習




臺北市立大學附屬國民小學111學年度陽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3

陽光班

丁文婷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一年級:

o(智輕)、吳o(自中)、林o(腦輕)、林o(自中)、林o(自中)、鄭o(自中)、謝o(自重)、鍾o(自中)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課程活動中以日常生活經驗為基礎,透過多感官提示以及實際操作方式學習單元概念理解,進而轉換至學習單的應用與類化。

  2. 在操作體驗活動中,透過圖卡、教具(如:積木、 雪花片、錢幣、糖果…)玩具等,利用多感官提示以及實際操作方式,習得數與量概念,並能在實際應用於日常生活時累積經驗。

  3. 在課程活動中透過生活中的日常作息的配對給予學生時間概念,並利用實物鐘表做為教具的方式,學習報讀時鐘與辨認長短針整點、半點鐘,並應用於日常與家庭生活中。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

以學生能力起點與實際生活需求為依據,設定學習單元內容,再依學生個別特質與需求編製學習進度及作業單。

  1. 教學方法

    1. 學生在模擬情境且透過實物、教具操作學習、理解數學概念。

    2. 透過課堂操作、學習單練習,使學生能精熟學習概念。

    3. 將數學概念與學生生活經驗連結。

    4. 單元內容學習精熟後,練習應用概念解決生活常見問題,使得數學概念習得增進記憶與類化。

    5. 手部操作功能較弱及握筆書寫困難的孩子,提供人員肢體協助。

    6. 學習單依學生需求特質編寫設計,除了書寫外,作答方式以貼、塗、圈呈現並放大字體與格式。

  2. 教學評量:透過課堂表現、實際操作、學習單演練情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個別化的指導。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開學週

1

開學週

2

20以內的數/辨認數字1~20

2

認識錢幣/認識一、五、十元

3

20以內的數/數序列1~20

3

認識錢幣/一、五元兌換

4

20以內的數/10以內的量

4

認識錢幣/一、十元兌換

5

20以內的數/20以內的量

5

認識錢幣/認讀價錢

6

20以內的數/數字比大小

6

認識錢幣/付錢買東西

7

形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

7

分與合/10以內加法

8

形狀/認識三角形、圓形

8

分與合/10以內加法

9

形狀/形狀辨認

9

分與合/10以內減法

10

形狀/形狀分類

10

分與合/10以內減法

11

形狀/形狀描繪

11

分與合/加減法應用

12

時鐘/認識時鐘

12

日曆認讀/幾月幾日星期幾

13

時鐘/認識長短針

13

日曆認讀/幾月幾日星期幾

14

時鐘/認識整點鐘

14

日曆認讀/星期一~星期日

15

時鐘/認識半點鐘

15

日曆認讀/昨天今天明天

16

時鐘/時鐘時間排序

16

日曆認讀/昨天今天明天

17

20以內的數複習

17

認識錢幣複習

18

形狀複習

18

分與合複習

19

時鐘複習

19

日曆認讀複習

20

期末複習

20

期末複習

21

總複習

























臺北市立大學附屬國民小學111學年度陽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生活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音樂

2

陽光班

陳盈如、

丁文婷、代理A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一年級:

🌕(智輕)、吳🌕(自中)、林🌕(腦輕)、林🌕(自中)、林🌕(自中)、鄭🌕(自中)、謝🌕(自重)、鍾🌕(自中)、廖🌕(自中)

二年級:

🌕(自重)、吳🌕(智重)、陳🌕(智重)、林🌕(自重)、黃🌕(腦中)

三年級:

🌕(自輕)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音樂課程中享受歌唱的樂趣,並勇於在人群中表演。

2. 在音樂課程中能使用身體各部分進行簡易的動作表演活動。

3. 在音樂課程中使用不同的技巧如敲打與吹奏樂器表現音樂藝術創作。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歌曲選自坊間選兒歌集,並修改配合主題歌詞。

2. 教學方法

(1)配合主題進行簡單的歌曲教唱、律動、遊戲等音樂活動。

(2)配合音感、節奏並練習樂器打擊。

3.教學評量

採實作評量,於課程中觀察並記錄學生學習成效。

4.協助人員

(1) 助理員協助完成課堂參與

(2)協教師協助課程參與、動作指導、情緒處理協助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開學周

1

開學周

2

上學趣/歌曲教唱

2

歌曲複習/防疫我最行

3

上學趣/音樂律動

3

歌曲複習/交通你我他

4

上學趣/ 唱跳表演

4

歌曲複習/台灣真水

5

上學趣/節奏敲擊

5

大家來演戲/歌曲教唱

6

上學趣/音樂遊戲

6

大家來演戲/音樂律動

7

防疫我最行/歌曲教唱

7

大家來演戲/唱跳表演

8

防疫我最行/音樂律動

8

大家來演戲/節奏敲擊

9

防疫我最行/唱跳表演

9

大家來演戲/音樂遊戲

10

防疫我最行/節奏敲擊

10

大家來演戲/歌曲教唱

11

防疫我最行/音樂遊戲

11

防災專家/音樂律動

12

交通你我他/歌曲教唱

12

防災專家/唱跳表演

13

交通你我他/音樂律動

13

防災專家/節奏敲擊

14

交通你我他/唱跳表演

14

防災專家/音樂遊戲

15

交通你我他/節奏敲擊

15

水上運動/歌曲教唱

16

交通你我他/音樂遊戲

16

水上運動/音樂律動

17

台灣真水/歌曲教唱

17

水上運動/唱跳表演

18

台灣真水/音樂律動

18

水上運動/節奏敲擊

19

台灣真水/唱跳表演

19

水上運動/音樂遊戲

20

台灣真水/節奏敲擊

20

總複習

21

台灣真水/音樂遊戲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1學年度 陽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生活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美勞

2

大地班、陽光班

丁文婷、

陳盈如、蘇品后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一年級:

🌕(智輕)、吳🌕(自中)、林🌕(腦輕)、林🌕(自中)、林🌕(自中)、鄭🌕(自中)、謝🌕(自重)、鍾🌕(自中)、廖🌕(自中)

二年級:

🌕(自重)、吳🌕(智重)、陳🌕(智重)、林🌕(自重)、黃🌕(腦中)

三年級:

🌕(自輕)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能在美勞活動中,透過水彩創作認識基本顏色,落實在生活應用

2.能在美勞活動中,練習使用各類美勞器材,完成美勞作品

3.能在美勞活動中,練習壓印、撕貼、對摺等技巧,並應用在美勞創作。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配合單元主題,透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素材,引導學生建構基本色彩、圖形及構圖。藉由自編的PPT、圖片、影片呈現教學步驟。練習操作不同媒材,透過多感官的學習,完成美勞作品。

  2. 教學方法:

  1. 透過不同媒材,熟悉多元的美勞材料使用,提升手指的靈活度。

  2. 透過不同器材的使用,給予不同觸覺體驗,進行水彩作品創作。

  3. 透過作品創作,增加美感經驗,應用在生活事物上。

  1. 教學評量:

  1. 觀察評量:課程參與專心度。

  2. 實作評量:操作過程及表現。

  1. 協助人員:協同教師協助處理學生情緒行為及分組教學指導。助理員協助學生情緒安撫、安座參與課程及突發狀況處理。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開學週

1

開學週

2

認識美勞材料

2

認識美勞材料

3

防疫新生活-指印畫

3

大家來演戲-道具製作

4

防疫新生活-指印畫

4

大家來演戲-道具製作

5

防疫新生活-指印畫

5

大家來演戲-道具製作

6

防疫新生活-指印畫

6

大家來演戲-道具製作

7

防疫新生活-指印畫

7

大家來演戲-道具製作

8

交通你我他-撕貼畫

8

防災專家-拓印

9

交通你我他-撕貼畫

9

防災專家-拓印

10

交通你我他-撕貼畫

10

防災專家-拓印

11

交通你我他-撕貼畫

11

防災專家-拓印

12

交通你我他-撕貼畫

12

防災專家-拓印

13

台灣真水-水彩

13

水上運動-摺紙

14

台灣真水-水彩

14

水上運動-摺紙

15

台灣真水-水彩

15

水上運動-摺紙

16

台灣真水-水彩

16

水上運動-摺紙

17

台灣真水-水彩

17

水上運動-摺紙

18

複習-指印畫

18

複習-拓印

19

複習-撕貼畫

19

複習-摺紙

20

複習-水彩

20

總複習

21

總複習



臺北市立大學附屬國民小學111學年度陽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健康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體育

2

陽光班

陳盈如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一年級:

🌕(智輕)、吳🌕(自中)、林🌕(腦輕)、林🌕(自中)、林🌕(自中)、鄭🌕(自中)、謝🌕(自重)、鍾🌕(自中)、廖🌕(自中)

二年級:

🌕(自重)、吳🌕(智重)、陳🌕(智重)、林🌕(自重)、黃🌕(腦中)

三年級:

🌕(自輕)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滾球課程中,學生學習運用上肢力量,專注目標球將手中的球滾向目標球,從中學習比賽規則,並在他人比賽時能保持安靜不影響他人比賽情緒。

  2. 能在團體暖身操中,透過示範、指令、協助,訓練動作模仿,完成連續性動作模仿,運用在日常活動中。

  3. 能在團體中透過結構練習,增進肌耐力,加強跑、丟擲、接球等技巧性動作,提升生活中動作的穩定和肌力。

  4. 能在團體中透過結構練習,練習樂棒的基本技巧及規則,並參與樂棒活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根據教育局體育重點發展,上學期練習滾球活動,下學期進行樂樂棒球練習。

二、教學方法:直接教學與示範操作

1.地板滾球:

1)每次上課前均進行熱身操及肌耐力訓練。

2)利用實際的滾球用具指導學生滾球相關名稱及規則。

3)實際練習中進行擲準和控制力道的技能。

4)兩班分組進行計分比賽

2.樂樂棒球:

(1) 每次上課前均進行熱身操及肌耐力訓練。

(2) 利用樂樂棒球組指導學生跑壘、投擲、打擊的動作。

(3) 兩班分組進行計分比賽

三、教學評量

採觀察評量與課程問答,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個別化的指導。

四、協助人員

協教教師與助理教師協助課程參與、動作指導、情緒處理協助。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開學週

1

開學週

2

熱身操、認識滾球紅藍組

2

熱身操、跑壘練習、認識樂棒器材

3

熱身操、兒童瑜珈(山式、火山式)、滾球任意投擲練習

3

熱身操、跑壘練習、丟接球練習

4

4

5

5

6

6

7

熱身操、兒童瑜珈(獅子式、鹿式)目標投擲練習

7

熱身操、跑壘練習、揮棒跑壘練習

8

8

9

9

10

10

11

11

12

熱身操、兒童瑜珈(狗式、蛇式、風箱式)、滾球分組計分練習

12

熱身操、跑壘練習、防守練習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熱身操、兒童瑜珈(打電話、蝴蝶式、金剛座式)、滾球分組計分練習

17

熱身操、跑壘練習、分組對抗賽

18

18

19

19

20

20

師生友誼賽

21

師生友誼賽



臺北市立大學附屬國民小學111學年度陽光班 課程計畫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動作訓練

2

陽光班

陳盈如、丁文婷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o(智輕)、吳o(自中)、林o(腦輕)、林o(自中)、林o(自中)、鄭o(自中)、謝o(自重)、鍾o(自中)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操作活動鐘,進行多項教具獨立輪替操作,透過反覆精細動作練習的方式學習手眼協調的操作技巧,並能應用在生活自理的各項目。

  1. 在體能活動中,透過肌耐力的練習方式加強日常生活必備的體能協調能力,並養成持續練習的體力。

教學與

評量說明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教師根據學生特殊需求與治療建議提供適性功能性動作訓練。

二、教學方法

(1)精細動作:利用教具積木、拼圖、插棒…加強訓練學生精細動作練習。

(2)粗大動作:透過伸展學生筋骨、增加其柔軟度、平衡、肌耐力並促進情緒穩定度,

利用一二三五晨光時間做持續的練習,建立日常生活必備的體能與協調。

三、教學評量

透過實際動態練習,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個別化的指導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粗大動作:

暖身操、肌耐力練習、上肢體能活動、下肢體能活動、平衡練習。



精細動作:

操作立體積木教具(空間建構概念,手眼協調)、剪紙、拼豆、運筆練習


1

粗大動作:

暖身操、肌耐力練習、上肢體能活動、下肢體能活動、平衡練習。



精細動作:

操作立體積木教具(空間建構概念,手眼協調)、剪紙、拼豆、運筆練習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總複習


總複習






























臺北市立大學附屬國民小學111學年度陽光班 課程計畫

特需課程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管理

1

陽光班

陳盈如、丁文婷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o(智輕)、吳o(自中)、林o(腦輕)、林o(自中)、林o(自中)、鄭o(自中)、謝o(自重)、鍾o(自中)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操作活動中,透過實作練習的方式學習餐前準備與餐後收拾的技巧,並能培養良好的用餐禮儀。

  2. 在打掃活動中,透過實作練習習得辨認清潔用品與使用方法,並在習得清潔工作技能後養成環境衛生整潔的觀念。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 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特殊學求領域的生活管理課程,自編學生生活所需訓練,提升特殊需求學生自我照顧的能力。

  2. 教學方法

  1. 午餐教育,餐後清潔、收拾便當盒、隔板收拾消毒、整理桌面的練習。

  2. 以實際練習加強刷牙、洗臉、如廁、疊被的生活自理能力。

  1. 教學評量:採實作評量,於課程中觀察並記錄學生學習成效。

  2. 協助人員:助理員協助課程參與及協助情緒處理;教師根據工作分析視學生能力給予階段性協助;中午刷牙志工進班協助。

教學安排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週次

單元名稱/內容

上學期

下學期

1

午餐教育:

  1. 自己用餐、喝湯、喝牛奶。

  2. 收拾便當盒、隔板收拾消毒、整理桌面


生活自理:

  1. 刷牙、洗臉練習。

  2. 如廁訓練。

  3. 折被子。

1

午餐教育:

  1. 自己用餐、喝湯、喝牛奶。

  2. 收拾便當盒、隔板收拾消毒、整理桌面


生活自理:

  1. 刷牙、洗臉練習。

  2. 如廁訓練。

  3. 折被子。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總複習


總複習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