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7
,离现在 1
年 35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如何說故事
第 3 堂課 建立故事架構
課程學習單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長期推動學生「說故事能力」的培育,引導學
生在學習歷程中蒐集素材、探究故事、組織敘事,逐步培養說故事、呈現觀點的設計
能力,並運用文字、影像、展覽等呈現方式,表達身邊的臺灣故事。
本館為協助教師將「說故事能力」帶入教學現場,製作「如何說故事」系列教學影
片,帶領學習者觀察物件、對物件提問、發展敘事及呈現。本館同時製作影片搭配教
學簡報及學習單,供教學使用。
本課程學習單建議搭配「如何說故事」教學影片:
第 3 堂課單元 3:〈建立故事層次〉
該影片將帶領學習者認識故事的架構與層次,影片中說明了故事分段的必要,並透過
時空、類別等分類方法,協助學習者整理不同的故事素材,進而建立有層次的故事。
教師可運用本學習單,讓學習者從日常生活中的記憶出發,在挖掘完故事素材後,進
行素材的分類練習。
教師可彈性將本教材應用於各學科領域與學習階段。
1
課程名稱
組別
班級
姓名
學號
建立故事架構
一、故事的分類
這堂課提到「分類」是建立故事架構最關鍵的事情,請你勾選出「分類」可以幫助故事達成
的效果。
( )有分類的話,聽眾比較好吸收故事。
( )故事可以依據不同的分類來分段。
( )分類有助說故事的人排序內容的先後次序。
二、類別與屬性
請你運用這堂課中學到的「類別與屬性」分類方法,選擇一家你家附近的「便利商店」,回
答下方表格中的問題。
這是哪一間便利商店?
這間便利商店通常來客的
人是誰?
這些人會在便利商店裡做
什麼或買什麼?
2
它的建築外觀如何?
它的內部空間,和其他間
便利商店相比有什麼特別
的地方?
這間便利商店有哪些歷
史?
三、空間與時間
在你日常活動的範圍(家裡或學校附近),請試著回想看看下列兩題,並整理在表格內:
1. 有哪個空間的用途有所改變,和你一開始認識的不太一樣?
2. 這個空間轉作其他用途的可能原因是什麼?
你印象中的空間
這個空間現在的樣子
這裡原本是?
這裡現在是?
它原本的用途是?
它現在的用途是?
3
我認為這個轉變可能的原因是: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