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簡案
領域/科目 | 國語 | 設計者 | 陳宜如 | ||||||
實施年級 | 二年級 | 總節數 | 共1節,40分鐘 | ||||||
單元名稱 | 康軒第三冊國語 第二單元-歡樂的時刻 第六課-小鎮的柿餅節 | 教學日期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2-I-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法。 5-I-3 讀懂與學習階 段相符的文本。 6-I-2 透過閱讀及觀察,積累寫作材 料。 | 核心 素養 | 國-E-A1 認識國語文的重要 性,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 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國-E-C2 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見,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 |||||
學習內容 |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Ba-I-1 順敘法。 Ca-I-1 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內涵。 | ||||||||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 |||||||||
教材來源 | 康軒版國語 | ||||||||
教學設備/ 資源 | 電腦網路運用、白板、白板筆 | ||||||||
學習目標 | |||||||||
1.專注聆聽教師提問,針對提問回答問題,並能尊重同學的發言。 2.認識有諧音的祝福語,知道如何對他人表達關心之意。 3.理解課文句子的因果關係。 4.運用仿寫、接寫的技巧,用「除了……也……」表達自己的生活或活動經驗。 |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備註 |
【教學準備活動】
【教學活動】 壹、引起動機 (一)觀賞柿餅製作的相關影片檔 (二)同學們說說看到柿餅及吃柿餅的感覺。 貳、發展活動 (一)記憶大考驗 教師以提取訊息,推論分析,詮釋整合及比較評估四 個層次提問課文相關問題。
(二)課文段落大意 文章有四段自然段。學生找出每一段的關鍵語詞。 請學生分組根據關鍵詞完成一句話。 參、綜合活動 各組學生將其所完成的一句話貼在黑板上,老師統整各組的內容。 【本節課結束】 | 10分鐘 20分鐘 10分鐘 | 口頭發表 口頭發表 小組合作討論 分組發表 |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 ||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