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上腸胃道出血:原因、症狀與治療

格式
pdf
大小
123.83 KB
頁數
3
作者
阿強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7-10-02,离现在 8 2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Form:內 27 認識上腸胃道出血 

  

認識上腸胃道出血 

2017.08 制定 

一、定義: 

    上腸胃道出血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等病灶所發生之出血。 

二、原因: 

 

(一)肝硬化病人,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二)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 

(三)胃內保護因子(胃黏液、前列腺素等)及攻擊因子(胃酸、幽門桿菌、

膽鹽等)不平衡。 

(四)長期服用藥物如:阿斯匹靈、類固醇藥物、止痛劑等。 

三、症狀: 

(一)吐血:鮮紅色或暗紅色。 

(二)黑便或柏油便;若出血量太多時,可能會有血便。 

(三)低血壓。 

(四)心搏過快。 

(五)皮膚濕冷、蒼白、盜汗、頭暈、口渴。 

(六)少尿。 

(七)腹痛、肌肉軟弱無力、疲倦。 

四、治療方法: 

(一)內科治療: 

1. 藥物治療:依其症狀給予治療 (如制酸劑、組織胺拮抗等)

。 

2. 輸血治療:當血色素低於 8gm/dl 時即需輸血。 

3. 胃鏡檢查:如有出血,即行局部注射或電燒止血。 

4. 進食方面:依醫囑指示,空腹時勿包括開水。 

 (二)外科治療: 

內科治療後無效時,由醫師決定手術治療。 

五、飲食原則: 

(一)自止血後的 1-3 天採溫和流質飲食(供應營養均衡的聚合商業配方

為主,不含乳糖)。 

background image

 

Form:內 27 認識上腸胃道出血 

(二)止血 3 天後至恢復期應該採溫和半流質飲食(刪除食譜中含粗糙纖

維不易消化的食物)。 

(三)恢復期應該採溫和飲食(是一種無刺激性,含低纖維質,易於消化

且具有營養的飲食)。 

(四)食物的選擇: 

可食用的食品: 

1.奶、蛋、豆、魚、肉類: 

(1)不含乳糖之奶類及其製品。 

(2)蛋類:雞蛋等。 

(3)豆製品:豆干、豆腐等。 

(4)海產類:魚、蝦等。 

(5)內臟類:肝、心等。 

(6)嫩而無筋的瘦肉:雞、鴨、豬、牛等。 

2.五穀根莖類:米飯、米粉等。 

3.油脂類:各類食用油。 

4.蔬菜類:嫩而低纖維的蔬菜及莢果類,如波菜、大白菜等。 

5.水果類:甜度低、去皮、去子的水果,如木瓜、楊桃等。 

避免食用的食品: 

1.未加工的豆類:如紅豆、綠豆等。 

2.過老或含筋肉類:如牛筋、蹄筋等 

3.粗纖維的蔬菜:竹筍、芹菜等。 

4.粗纖維、甜度或酸度高的水果:如蕃石榴、香蕉、鳳梨等。 

5.剌激性的食物:如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 

6.其它如調味乳、煉乳、糯米製品、油炸物、烤製食物等。 

六、日常生活照顧: 

(一)避免抽菸、喝酒及含咖啡因之飲料;如咖啡、茶及可樂等。 

(二)每天觀察大便的顏色、量及其軟硬度。 

(三)進餐時間應定時且充足,並於輕鬆氣氛下進食。 

(四)少量多餐,並注意營養均衡,不要吃太飽。 

(五)保持心情愉悅及規律生活。 

background image

 

Form:內 27 認識上腸胃道出血 

(六)按醫師指示服藥,勿亂服成藥,尤其是止痛藥及一些傷腸胃的藥物

(如:水楊酸、抗生素)宜小心使用。 

(七)定期返診檢查。 

(八)若有嘔吐、解黑便、暈眩等症狀,則表示有出血情形,需立即就醫。 

 

 

 

 

 

 

 

 

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護理部 

祝您  平安、健康、喜樂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