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與紀律:終生學習的基石

格式
pdf
大小
173.27 KB
頁數
4
作者
anho-65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3-04,离现在 2 23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常規與紀律是終生學習的基礎         李偉文 

    我在生活中,看到許多驕縱奢華,目空一切的小

孩,感慨之餘不免想到,難道他們的父母親不知道這樣

反而會害了孩子嗎?甚至也有許多家境一般的家庭,他

們的孩子到了三十來歲,在保護之下變成了逃避工作與

挑戰,無所事事在家當米蟲的「啃老族」。 

    已有許多研究指出,一個要什麼有什麼的孩子,最

後會非常不快樂,美國有個調查也發現,富裕家庭長大

的孩子,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平均值的三倍。 

    孩子若是在家長的過度保護以及過度安排之下,會

養成了既被動又不成熟的個性。總覺得我們必須容許孩

子可以受苦,可以難過,甚至也可以受點挫折好好的哭

一場。 

    我也看到許多家長誤解了開放教育的意思,覺得要

當孩子的朋友,甚至以為從小讓孩子自由自在毫無約

束,才能養成豐富地創造力與發展天賦才能,可是德國

哲學家亞斯培卻曾說:「沒有權威,便沒有自由。」我

深深以為,孩子的常規養成,是教育最重要的核心。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才氣縱橫的大人,到頭來卻一事

無成,我想主要原因是缺乏某些紀律的訓練,不要說在

background image

類似馬拉松賽的人生旅程中,面對一道又一道的關卡與

挑戰,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也要有堅強的毅力與

面對挫折不氣餒的靭性,這都要有紀律以及自律的習

慣,因此,讓孩子養成好的生活常規,也許比什麼才藝

或考試成績來得重要

。 

    生活常規包括生活習慣與生活態度。在生活習慣方

面,比如我家的雙胞胎女兒,從一出生起,我們就很注

意她們的生活作息,必須嚴格遵守幾點鐘就要熄燈就

寢,幾點鐘起床,同時飲食習慣也是嚴格要求,家裏沒

有任何包裝飲料或垃圾食品,只能喝白開水,正餐簡單

但符合健康要求,上了小學之後除了上學的東西都得自

己打理之外,每天也必須分擔家事,另外因為要她們養

成運動的習慣,因此鼓勵她們加入運動型的社團並且參

加成為校隊,透過比賽與每天的練習,養成每天都會運

動的習慣。 

    至於生活態度方面,我們比較重視養成她們積極且

正面的思考,不講別人的閒話,更不能批評別人,協助

她們學會訂定計劃,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之後,在生活

中就給她們很多自由選擇權,並且要她們承擔自己選擇

的後果。 

background image

    因為有之前的常規要求之後,長大一點的放任她們

自由選擇與安排自己的生活時,身為家長的我們也可以

比較放心。 

    我相信許多家長也知道常規養成的重要性,但是卻

因為每天得跟孩子大小聲,不斷指責之下親子關係弄得

不好之外,大人身心也很疲累。其中最大的關鍵,

除了

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則之外,教養的要求也要有一致性,

讓孩子知所依循,決不能同一個行為,有時候可以,有

時候卻又不行,當要求的標準會隨大人的情緒而變化

時,孩子無法口服心服,那麼這些常規也不可能變成終

生跟隨的習慣了

! 

    以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建立孩子的規矩,要孩子為自

己的行為負責,承担後果,大概是現代忙碌父母最該學

習的,因為我看到許多在職場上非常能幹頂尖的父母,

忙得沒有時間陪孩子,偏偏一出現時就是動嘴責罵批評

孩子,不然就恰恰相反滿懷愧疚地寵壞孩子,養出一個

沒有規矩又自我中心的小霸王。 

   

其實孩子需要被限制,也渴望生活中有個可以遵循

的底線,這是父母必須知道的秘密。當孩子知道他們可

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那裏,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

background image

事情不可以做,當孩子很清楚地知道生活中有這麼一道

絕不可越界的圍牆,反而可以讓他們很有安全感地成長

與發展

。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