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3
,离现在 7
年 34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認識你的孩子 - 兒童氣質及因材施教
每個孩子,都有其與生俱來「氣質」
,也就是其對內在或者外在刺激的反應
模式。氣質,也可稱做是孩子的性格特質。從嬰兒出生不久即可發現這些特質,
使每個孩子在與外在環境互動時,都會有不同的行為反應,也因孩子的不同氣質,
會影響他人產生不同的反應方式。
孩子的氣質無所謂好壞,重點在於其氣質與其處環境是否能適配。而父母和
後天環境的影響,可以幫助孩子調整天生的氣質。家長應了解自己孩子的氣質,
接受孩子原本的樣子,也覺察父母自己的氣質是否影響到對孩子的期待,並適度
調整自己對孩子的期待。
學者 Alexander Thomas 及 Stella Chess 將氣質分為九類,分別為:活動量、
規律性、趨避性、適應度、反應強度、情緒本質、堅持度、注意力分散度及反應
閾。以下將簡介不同氣質項度的表現,以及提供家長在教養上的小技巧。
一、活動量
活動量指的是孩子身體活動量的多寡,玩遊戲、吃飯、寫作業、日常活動及
睡覺時是否動個不停。
活動量高
活動量低
特徵 動來動去、精力旺盛
靜靜、乖乖的、喜歡靜態活動
如何教養 1. 找機會發洩過多的精力,在
孩子已發洩過精力之後,陪
同孩子一起做些靜態活動。
2. 培養孩子運動興趣。
3. 讓孩子做你的小幫手。
4. 睡前不宜有太興奮的活動,
並避免刺激性食物。
5. 適時規範行為,並提供可以
做的事情清單。
6. 動態環境的學習可幫助孩子
的學習。
1. 鼓勵孩子嘗試動態活動,免
得影響寶寶的視力發展。
2. 安排固定時間,帶孩子從事
一些體能活動或戶外活動。
二、規律性
規律性指的是孩子日常生活作息的規律性,睡覺、起床、肚子餓及上床睡覺
的時間,是否可以預測。
規律性高
規律性低
特徵
作息定時,不易受環境影響改
變其規律
無法預期作息時間
如何教養
1. 繼續保持。
2. 若因故需要改變孩子的作
息,或是和孩子約定的事情後
來延期,需要提前告知,讓孩
子能有心理準備。
3. 偶爾學習適應不規律的情
境,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1. 利用鬧鐘培養正常作息。
2. 配合家人正常作息(若孩子
在吃飯的時間不吃,不要額
外給零食或點心)。
3. 建立生活常規,訓練孩子按
時做完該做的事,當他按時
完成時,給予適當的鼓勵,
以培養習慣。
三、趨避性
趨避性指的是孩子在面對新鮮的人事物的時候,會感到好奇想接近或者退縮
拒絕。
避
趨
特徵 不易接受新的人事物,看到陌
生人較害羞,喜歡舊的玩具衣
服
容易接受新的人事物,易與人
打成一片
如何教養 1. 體諒孩子容易害羞的狀況,
不要責罵孩子不懂禮貌。
2. 事前告知並且提前熟悉新環
境。
3. 接納孩子害怕的情緒。
4. 給孩子機會接觸不同的環
境,可利用同儕示範,提供
模仿學習對象。
5. 將目標拆解,以漸進式的讓
孩子逐步地提高對新事物的
接受度,但仍要容許孩子以
自己的步調接觸。
1. 教導孩子分辨危險情境,例
如:不要單獨和陌生人接
觸、不要靠近危險的地方、
不要隨便告訴陌生人家裡住
哪,或告訴別人家裡的情況。
2. 孩子好奇但卻被禁止的事
情,可在父母的監控下,帶
著孩子做一次。讓孩子學會
正確作法並避免危險。
3. 給孩子適當的限制。
四、適應度
適應度指的是孩子在面對生活變動時,可以調整自己去配合外界的能力。
適應度高
適應度低
特徵 容易接受及適應新環境(人、
事、物)
不易接受及適應新環境(人、
事、物)
如何教養 1. 為孩子篩選接收的訊息。
2. 幼年時照顧起來會比較輕
鬆,但當孩子成長至青少年
階段時,家長就要特別留意
孩子周遭的朋友或大眾媒體
的影響。
1. 建立生活中可預期的生活規
律。
2. 減少生活變動,當環境有變
動時,要提前告知或至新環
境看看,提早準備並給予適
應的時間。
3. 幫助孩子克服失望情緒。生
活中可利用扮演遊戲模擬可
能的變動及因應方式。
五、反應強度
反應強度指的是孩子在說話、哭鬧、開心或難過等情緒表達上,是強烈或溫
合、難以察覺的。
反應強度高
反應強度低
特徵 對內外在刺激的反應強烈,生
氣像火山爆發、開心在地上打
滾
對內外在刺激反應微弱,常猜
不透想法
如何教養 1. 於孩子出現情緒徵兆時,及
早介入。溫和而堅定的面對
孩子的強烈反應,並防止孩
子傷害自己。
2. 父母教養態度需一致,不能
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對不合理
要求妥協。
3. 提供安全的情緒宣洩空間,
若孩子已失去控制,也提供
結構化的情境以安撫情緒,
幫助孩子重新找回控制感。
4. 平日訓練孩子覺察及適當表
達自己的情緒,訂定發脾氣
的規則。
1. 父母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
行為和情緒變化。
2. 間接瞭解孩子,如:看孩子
的圖畫、學校日記,並可多
和老師交流孩子的狀況。
3. 鼓勵孩子多表達自己內心
的想法和感受,學習自我肯
定。
4. 父母需注意自己在孩子表
達時,是否經常給與否定,
因此造成孩子表達少。
六、情緒本質
情緒本質指的是孩子在生活經驗中,較常表現出愉悅的正向情緒,或不愉快
的負向情緒。
正向
負向
特徵 正面情緒多,總是笑瞇瞇
負面情緒多,拗嘟嘟
如何教養 1. 多聆聽孩子心情。
2. 考慮其愉悅的心情是否代表
他內心真的喜歡或高興,應觀
察其後續行為表現。
1. 多聆聽孩子心情。
2. 練習保持笑容,孩子漸長可
教導適切社會禮節,並由家
長示範學習感恩。
3. 可向他人解釋孩子的氣質
特徵,及孩子可能很開心的
原因,並且請孩子以口語表
達其興奮與感謝。
七、堅持度
堅持度指的是孩子在從事一項活動時,不會因任何困難阻撓或干擾而中斷的
程度。
堅持度高
堅持度低
特徵 遇困難或阻礙不易放棄
遇困難或阻礙無法持續下去,
較無主見
如何教養 1. 幼兒期時家中可營造安全探
索環境,允許其自由探索。孩
童期後則可建立明確家規。
2. 可以在其工作、作業或遊戲告
一段落之前就提醒他,使其有
心理準備。
3.
對於堅持要求買東西或某些
特權,若是不適切的,父母仍
然要以接受瞭解其需求的態
度婉轉地拒絕。
4. 協助孩子放鬆並降低自我要
求,學習接受不完美。
1. 可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將一
件工作分成幾個部份,經由輔
助和鼓勵,使其容易完成,並
建立自信心和自己解決困難
的能力。
2. 可於日常生活中,以輪流的方
式,由他決定吃飯的地點、郊
遊的方式等。
3. 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及堅
持對事情所造成的影響。
4. 調整學習素材的難度,約比孩
子能力稍困難一點點,以提高
學習動機。
八、注意力分散度
注意力分散度指的是孩子是否容易被周圍環境刺激所干擾,而改變他的活動
目標。
易轉移
集中
特徵 容易受環境刺激影響分心,可
用玩具或其他東西替代想要的
不易轉移注意力
如何教養 1. 在校可安排在離老師最近,
容易察覺的位置。
2. 經常用「非語言」的方式將
孩子的注意力拉回來。
3. 減少學習環境的干擾。
4. 由短時間專注開始訓練,一
次專注在一件事情上。
5. 將作業拆成幾個部分,可休
息一下再回來做作業。
6. 指令簡短、明確,一次只給
一個指令。
7. 教導孩子哪些事情需要管,
哪些事情不相關不用理他。
1. 給予孩子時間限制,時間到
了就必須換玩別的。
2.
瞭解他們最有興趣的活動
或物品,來吸引其注意力。
3.
必要時可利用視覺或觸覺
刺激,並走至孩子面前注視
孩子眼睛,確認孩子的注意
力轉移至你身上了。
九、反應閾
反應閾指的是外界的物理刺激(音量、燈光、氣味等)要有多強,才能讓孩子
覺察到並做出反應。也包括對人際互動中非語言線索的察言觀色能力。
反應閾高
反應閾低
特徵 對環境不敏感,即使父母生氣
了也不會發現
對環境較敏感,有時會過度誇
張想像他人表情
如何教養 1. 可利用提醒,詢問孩子的感
覺,以防止其危險意識不
夠,或藉由其他感官系統的
幫忙(例如叫孩子叫不動,可
以藉由拍他一下而讓他起
身幫忙)。
2. 可與孩子共同閱讀繪本,學
習觀察和解讀他人非語言
行為,並猜測他人情緒感覺
能力。
1. 體諒孩子的感受,可多讓孩
子多表達內心感覺。
2. 避免讓孩子待在刺激強烈
的地方太久。
3. 以漸進式方式曝露在各種聲
光環境下,漸漸提高反應閾。
4. 面對人際互動敏感的孩
子,可以對孩子解釋父母心
情不好的原因與他無關,例
如:
「媽媽今天臉色不好,
是因為身體不舒服。」
。
參考文獻
Thomas, A., & Chess, S. (1977). 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 Oxford, England:
Brunner/ Mazel.
徐澄清(1999)。因材施教:氣質與兒童發展(四版)。台北:健康世界。
張黛眉(2012)。這樣因材施教,就對了(初版)。台北:親子天下。
羅東聖母醫院復健科 臨床心理師 周佩琳 2017.10.26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