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瑞克斯鼓勵式語言與比馬龍效應在教學中的應用

格式
pdf
大小
594.79 KB
頁數
5
作者
vivi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7-10-03,离现在 8 2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公職王歷屆試題  (106 教師資格檢定考) 

共 5 頁  第 1 頁                全國最大公教職網站

http://www.public.com.tw

 


 

106 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 

類別:國民小學

 

科目:課程與教學

 

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60 分 

   德瑞克斯(R.  Dreikurs)的目標導向型理論,指出教師應多使用「鼓勵」,刺激適當行為,

而少用「稱讚」。下列哪一句話較具有「鼓勵」的意涵?

 

你真是聰明!才

5 分鐘就把前三段課文背熟了! 

5 分鐘的時間,你就把前三段課文背熟,太了不起了! 

你只要專心認真

5 分鐘的學習,就能把前三段課文背熟。 

只有像你這樣的語文神童,才能在

5 分鐘內就把前三段課文背熟。 

   開學後,班上的秩序不佳,教師想運用比馬龍效應於班級經營中,下列何者較適切? 

老師利用一節課讓學生上臺去講個夠,就不會再吵了

 

老師調動座位,讓愛講話的與安靜的孩子一起坐,降低吵鬧頻率

 

老師跟班長說:「把吵鬧的學生名字記在黑版上,再罰他們清掃教室。」

 

老師跟學生說:「我們班比其他班懂事,秩序一定會一天比一天進步。」

 

   由學者專家預先調查社會生活與需求,分析出個人生活必備的能力後,制定課程目標及單元

目標,教師再依據單元目標,設計適當的教學活動和教材,並依單元目標評鑑。此種課程發
展觀點,較符合哪一種教育的譬喻?

 

教育即生產

 

教育即旅行

 

教育即經驗

 

教育即生活

 

   有關教師製作教學檔案的目的,下列何者不適切? 

搜集學校課程活動資料,掌握校本課程發展方向

 

搜集重要的教學紀錄,了解自己專業成長的歷程

 

透過檔案製作交流與分享,形塑優質的專業文化

 

透過檔案建置的歷程,反思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學生練習做習作題時,張老師察看同學的習作狀況。剎那間,他指著掛在窗台上的抹布發

問:「今天負責擦窗戶的同學是誰?」他要衛生股長記下負責同學的名字。張老師的做法屬
於下列何者?

 

搖擺不定

(flip-flop)   

全面掌控

(withitness) 

同時進行多項活動

(overlapping) 

突然插入不相關的議題

(thrust) 

   張老師規劃每週品格典範、每月壽星感恩專欄、班級榮譽樹等教室情境佈置,並舉辦公益獻

愛心、芝麻開門秀成語等活動,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全發展。此屬於下列何種課程?

 

潛在課程

 

相關課程

 

鑑賞課程

 

 

正式課程

 

   下列哪一個情境最接近真實評量? 

讓學生寫出課文心得,以評量其情意反應

 

讓低年級學生到商店買東西,以評量其算數能力

 

課堂中讓全班學生大聲朗讀,以評量其識字程度

 

讓學生觀賞地震演習的影片,評量其逃生觀念與技巧

 

   在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會議上,分別有三位教師對校本課程規劃提出不同意見。 

甲師:面對全球化浪潮,我們應該加強英語教育。

 

乙師:德育是五育之首,我們應該加強品格教育。

 

丙師:本學區有越來越多的新住民移入,我們應該加強多元文化教育。

 

在考量學區人口結構特性後,決定採用丙師的意見,此現象反映何種課程意涵?

 

課程發展乃為價值選擇的過程

 

學校課程決定應該採兼容並蓄

 

課程發展會受到教科書的限制

 

課程發展委員間理應堅持己見

 

background image

公職王歷屆試題  (106 教師資格檢定考) 

共 5 頁  第 2 頁                全國最大公教職網站

http://www.public.com.tw

 


 

   下課時,學生一窩蜂跑到遊樂場遊玩,一個學生不小心在遊玩中摔倒受傷流血。導師得知

後,應最優先採取下列哪一項行動?

 

立即詢問受傷學生或是在場學生,該生受傷原因

 

立即趕到現場,護送受傷的學生到健康中心處理

 

立即跟班上學生一起檢討,遊玩時應如何避免意外傷害

 

立即聯絡家長領回自行帶往就醫,或直接送醫再通知家長

 

   有關「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內涵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各領域教學改為固定節數,以減少學校節數分配的爭議

 

仍重視重要議題,並建議融入各領域或科目的課程設計

 

教師可以自由選擇領域教學或是分科教學,不再強調領域的概念

 

共分八大學習領域,其中「科技」領域從國中教育階段才開始實施

 

   在課程組織型態中對於「經驗課程」概念的敘述,下列何者較不適切? 

重視學生親身耕種與收割稻子的體驗

   

運用植物學概念來探討稻子的成長歷程

 

依據學生飼養雞隻的興趣來安排教學活動

 

引導學生探究實際養雞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

 

   下列哪一種課程評鑑模式乃基於人本主義,強調藝術理念在課程上的運用,對教育    生活進

行豐富或質性的描述?

 

差距模式

 

鑑賞模式

 

CIPP 模式 

關連性模式

 

   下列有關測驗(test)、測量(measurement)、評量(assessment)、評鑑(evaluation)的敘

述,何者最為正確?

 

測驗以客觀計分為主,評量以主觀計分為主

 

測驗、測量、評量和評鑑都以數字來呈現其結果

 

教育領域所用的標準化紙筆測驗大多屬於間接測量

 

測驗是用在教育、心理領域,測量是用在自然科學領域

 

   兩個教學活動間的交替稱為轉換過程。下列哪些是影響教學活動轉換困難最為關鍵的因素? 

甲、學生還處在前一個教學活動中,沒有準備好進入下一個活動

 

乙、一節課有許多不同的活動要進行,學生容易出現適應不良的狀況

 

丙、老師或學生未能依照預訂的時間,因此延遲了下一個活動的開始時間

 

丁、學生通常會對下一個活動感到很興奮,因此會想趕快結束現在這個活動

 

戊、學生未被清楚告知在教學活動的轉換過程中,應該要遵循的行為或規則是什麼

 

甲乙丙

 

甲丙戊

 

乙丙丁

 

乙丁戊

 

   下列哪一種做法較能促進學生的班級歸屬感? 

將所有的班級例行工作交由學生幹部決定

 

提供額外獎勵給願意分擔班級例行工作的學生

 

每隔一段時間讓全班學生輪流負責各項班級管理工作

 

所有年級的學生都可以自行決定所要負責的班級工作

 

   陳老師發現小美拿筆在課桌上塗鴉,想要以「邏輯後果」(logical  consequences)來付替處

罰。下列何種做法比較適切?

 

全班圍觀小美清洗她的課桌

 

小美必須清洗全班同學的桌子

 

一個星期之內,小美都不能使用課桌

 

小美要在放學之前找時間清洗她的桌子

 

 

background image

公職王歷屆試題  (106 教師資格檢定考) 

共 5 頁  第 3 頁                全國最大公教職網站

http://www.public.com.tw

 


 

   下列何者較符合維高斯基(L. Vygotsky)「近側發展區」概念在教學上的應用? 

教師提供公式,請學生計算出圓面積的大小

 

教師請學生自行找出計算圓面積的方法,並加以讚美

 

教師將學生進行同質性編組,請他們找出計算圓面積的方法

 

教師提供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將圓面積的計算方法應用到生活中

 

   廖老師向學生提問:「讀完《狼來了》的故事,你們覺得牧羊童說謊的次數與故事的結局是

否有關係呢?為什麼?」此問題的性質屬於下列何者?

 

理解性問題

 

應用性問題

 

分析性問題

 

評鑑性問題

 

   低調班級經營技巧(low-profile  classroom  management)強調在不影響教學節奏及課程 

進度的情況下,終止干擾教室上課的學生不當行為。下列在課堂上出現的行為問題,哪些較

適用於低調班級經營的技巧?

 

甲、塗鴉

 

乙、傳紙條

 

丙、言語攻擊

 

丁、做白日夢

 

戊、破壞他人物品

 

甲乙丁

 

甲丙戊

 

乙丙戊

 

乙丁戊

 

   下列何者較能引導學生進行高層次思考? 

評論近十年教育改革的利弊得失

 

說明皮亞傑認知理論的主要內容

 

比較統編制與審定制教科書制度的差異

 

 

舉例說明教學實驗中兩個變項的因果關係

 

   教師希望教導學生「適切辨識網路資訊的價值性」。針對此一教學目標,下列敘述        何者

較為適切?

 

設計線上標準化測驗題庫,請學生上網練習

 

請學生上網搜集某議題的正反意見,並加以分類

   

透過教學平台,投票表決文章內容的真偽與價值

 

提供學生立場不同的網路文章,請其提出比較與評論

 

   教師經常使用行為改變技術來塑造學生行為。對於正增強、負增強與懲罰三者的敘述,何者

正確?

 

懲罰可以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負增強意在停止學生負向行為

 

正增強和懲罰使用頻率儘量相當

 

正增強和負增強意在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在大明國小全體教師的努力推動之下,許多學生參加校外的經典大會考,普遍大放    異彩。

這種強調古籍經典知識的做法,屬於下列何種學派的課程主張?

 

永恆主義

 

實用主義

 

進步主義

 

重建主義

 

   根據試題分析,某一試題的鑑別度為-0.2。對此結果的解釋,哪一項是合理的? 

題目品質良好

 

 

能準確的測出學習目標

 

高分組的表現優於低分組

 

高分組可能對題目有所誤解

 

   賴老師在教授「登鸛鵲樓」這一首詩時,下列哪一個教學目標屬於布魯姆(B.  Bloom)認知

目標中的「分析」層次?

 

能用自己的話解釋這首詩的意義

 

能欣賞這首詩,說出自己的感受

 

能指出這首詩的組織結構及修辭技巧

 

能運用這首詩的平仄和對仗自行創作

 

background image

公職王歷屆試題  (106 教師資格檢定考) 

共 5 頁  第 4 頁                全國最大公教職網站

http://www.public.com.tw

 


 

   下列何者較屬於創造性問題? 

臺灣地區新生兒的人數統計結果如何?

 

為什麼臺灣地區新生兒的人數逐年減少?

 

如果政府提供生育補助,有助於提高生育率嗎?

 

臺灣地區新生兒的人數逐年減少,有何解決辦法?

 

   為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內容,某國小課程發展委員會討論要如何擬定

學校課程計畫。下列為討論結果,何者不在總綱的規範中?

 

學校課程計畫包含總體架構、彈性學習課程規畫、各領域教學重點及評量方式

 

此課綱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應加強教師具備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學習的相關知能

 

為符應各領域課程教學的需要,課程發展委員會下應該再設置各學科專家諮詢小組

 

學校課程計畫通過後,除了陳報主管機關,還要透過書面或網站向學生與家長說明

 

   下列有關信度、效度和鑑別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內容效度較適合使用於人格測驗

 

重測信度的高低會受到間隔時間長短的影響

 

學生異質性比較高的班級,測驗分數的信度會因此而較低

 

補救教學的評量應該強調高鑑別度,以期有效區分學生程度

 

   某縣教育局舉辦國小六年級數學科基本能力檢定考試(原始總分 0~100,分數分配呈  常態

分配

)。下列有關測驗結果的解釋,何者最不適切? 

小明

T 分數 60,表示小明的成績相當於 Z 分數是 1 

小英

PR 值 55,表示她的表現高過全縣 55%學生的表現 

甲班平均

PR 值 40,表示甲班學生整體表現低於全縣學生的中間值 

乙班平均

T 分數 50,表示乙班學生整體表現相當於全縣學生的平均分數 

   辛老師想以「啟發式」教學法進行數學教學。下列哪一個引導用語較不適切? 

咦,你們怎麼證明這樣的解題方法是正確的?

 

哦,這個題目比較難,讓第一組同學先做吧!

 

請同學根據這個原理,至少舉出三個以上的例子。

 

好,已經出現很多線索,請大家再找出其他線索。

 

 
二、問答題每題

10 分,共 40 分 

(請以黑色、藍色原子筆或鋼筆於答案卷上由左而右、由上而下、橫式書寫)

 

國小學生學科表現在班級中有雙峰化現象。針對學習能力佳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

要如何運用「差異化教學」的策略,提升其學習成效?(請針對上述兩類學生各寫出三項

教學策略) 

【解】對於學生學習成就雙峰化的現象,可以採取差異化教學的主要策略予以改善。以

下說明三項主要策略,包括: 

透過教學動的安排,讓學生進行學習內容的分組討論,從而內化成為學習成就。 

藉由不同學習方式,讓學生根據自身擅長方式來表現,藉此多元展示學習效果。 

根據班級情境現況,營造有利學習的教室文化與氣氛,藉此公平接納所有學生。 

課程概念包含靜態的「跑道」和動態的「在跑道上奔跑」兩種。請分別從學習內容與教
師角色說明此兩種概念的涵義。 
【解】以下針對課程靜態跑到與動態跑道上奔跑的概念,分別從學習內容與教師腳色說

明: 

background image

公職王歷屆試題  (106 教師資格檢定考) 

共 5 頁  第 5 頁                全國最大公教職網站

http://www.public.com.tw

 


 

課程就是跑道的靜態概念 

意指學習內容必須要有理論基礎、課程目標、明確流程;而教師角色則必須審慎設計

課程,留意實施細節,以及執行必要的教學評量。 

課程如同奔跑的動態概念 

意指學習內容猶如動態經驗累積,必須藉由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動,且適度地擔任輔

導者角色,共同創造優質的教學經驗。 

下表是黃老師針對班上 8 位學生進行社會計量技術的結果,表中的「

」表示選擇(喜

歡),請根據此表指出該班 8 位學生中,哪些人屬於「小集團」?誰是「人氣王」?誰又

是「孤立者」?並各說明其原因。 

【解】根據此一社會計量技術分析表,可以獲致以下人際關係的互動情形。說明如下: 

小集團的部份 

主要發生於甲、乙、丙三位學生之間;可從三者之間皆出現勾選其他二者的現象得

知。 

人氣王的部分 

從獲選票數觀察,己生獲得四票為最高。 

孤立者的部分 

從兩兩互動的對比分析,辛生應該是團體中的孤立者。一方面,在班級中並未獲得任

何同學青睞;另一方面,其所勾選的對象,並未對等勾選辛生。 

 

 

 

 

 

 

 

 

 
新學期開始,有家長在班親會上提議,組成一個 line 群組,以方便聯絡班級事務,並請
陳老師加入群組。面對家長的提議,陳老師應該如何妥善處理?(請寫出至少三項做法,
並說明理由) 
【解】根據題述情境,提出陳老師可行的處置建議如下: 

委婉表達親師溝通還是藉由當面交流或電話溝通,較為有效與直接,從而婉拒家長盛
情邀約。 

若無法拒絕加入,也應與家長聲明,教學工作必須以學生權益及品質維持為優先;教
師必須在課後有充分休息時間,自不能及時回覆所有訊息;若真有緊急或重大事件,
仍應以電話聯繫為優先。 

既然為家長相互聯繫班級事務所設群組,自應以家長間溝通內容為重。班級重大事務
亦會於家庭聯絡簿中提醒家長與學生注意。 

  被選者 

選擇者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